全唐诗话/卷一
卷一
太宗
貞觀六年九月,帝幸慶善宮,帝生時故宅也。因與貴臣宴,賦詩。起居郎請
平宫商,被之管弦,命曰《功成庆善乐》。使童子八佾为九功之舞,大宴会,与 《破阵舞》偕奏于庭。
帝嘗作宮體詩,使虞世南賡和。世南曰:「聖作誠工,然體非雅正,上有所
好,下必有甚焉。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尔。” 后帝为诗一篇,述古兴亡。既而叹曰:“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朕此诗何所 示邪?”敕褚遂良即世南灵座焚之。
貞觀二十年秋,帝幸靈州。時破薛延陁,回紇諸部遣使入貢,乞置官司。上
为诗序其事,曰:“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公卿请勒石于灵州,从之。
高宗
太平公主,武后所生,後愛之傾諸女。帝擇薛紹尚之。假萬年縣為婚館,門
隘不能容翟车,有司毁垣以入。自兴安门设燎相属,道樾为枯。当时群臣刘祎之 诗云:“梦一作蔓。梓光青陛,秾桃蔼紫宫。”元万顷云:“离元应春夕,帝子 降秋期。”任希古云:“帝子升青陛,王姬降紫宸。”郭正一云:“桂宫初服冕, 兰掖早生笄。”皆纳妃出降之意也。
中宗
《九月九日幸臨渭亭登高作》云:「九日正乘秋,三杯興已周。泛桂迎樽滿,
吹花向酒浮。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时景龙三 年也。序云:“陶潜盈把,即浮九酝之欢;毕卓持螯,须尽一生之兴。人题四韵, 同赋五言,其最后成,罚之引满。”韦安石得“枝”字云:“金风飘菊蕊,玉露 泫萸枝。”苏瑰得“晖”字云:“恩深答效浅,留醉奉宸晖。”李峤得“欢”字 云:“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萧至忠得“馀”字云:“宠极萸房遍,恩深 菊酎馀。”窦希得“明”字云:“九辰陪圣膳,万岁奉承明。”韦嗣立得“深” 字云:“愿陪欢乐事,长与岁时深。”李迥秀得“风”字云:“霁云开晓日,仙 藻丽秋风。”赵彦伯得“花”字云:“簪挂丹萸蕊,杯衔紫菊花。”杨廉得“亭” 字云:“远日瞰秦,重阳坐灞亭。”岑羲得“”字云:“爰豫瞩秦,高 临灞。”卢藏用得“开”字云:“萸依珮里发,菊向酒边开。”李咸得“直” 字云:“菊黄迎酒泛,松翠凌霜直。”阎朝隐得“筵”字云:“簪绂趋皇极,笙 歌接御筵。”沈佺期得“长”字云:“臣欢重九庆,日月奉天长。”薛稷得“历” 字云:“愿陪九九辰,长奉千千历。”苏得“时”字云:“年数登高日,延龄 命赏时。”李乂得“浓”字云:“捧箧萸香遍,称觞菊气浓。”马怀素得“酒” 字云:“兰将叶布席,菊用香浮酒。”陆景初得“臣”字云:“登高识汉苑,问 道侍轩臣。”韦元旦得“月”字云:“云物开千里,天行乘九月。”李适得“高” 字云:“禁苑秋光入,宸游霁色高。”郑南金得“日”字云:“风起韵虞弦,云 开吐尧日。”于经野得“樽”字云:“桂筵罗玉俎,菊醴泛芳樽。”卢怀慎得 “还”字云:“鹤似闻琴至,人疑宴镐还。”是宴也,韦安石苏瑰诗先成。于经 野卢瑰慎最后成,罚酒。
十月,帝誕辰。內殿宴群臣,聯句:「潤色鴻業寄賢才,(帝雲。)叨居右
弼愧盐梅。(李峤。)运筹帷幄荷时来,(宗楚客。)职掌图籍滥蓬莱。(刘宪。) 两司谬忝谢钟、裴,(崔。)礼乐铨管效尘埃。(郑愔。)陈师振旅清九垓, (赵彦昭。)忻承顾问侍天杯。(李适。)衔恩献寿柏梁台,(苏。)黄缣青 简奉康哉。(卢藏用。)鲰生侍从忝王、枚,(李乂。)右掖司言实不才。(马 怀素。)宗伯秩礼天地开,(薛稷。)帝歌难续仰昭回。(宋之问。)微臣捧日 变寒灰,(陆景初。)远惭班、左愧游陪。”(上官婕妤。)帝谓侍臣曰:“今 天下无事,朝野多欢,欲与卿等词人,时赋诗宴乐,可识朕意,不须惜醉。”大 学士李峤宗楚客等跪奏曰:“臣等多幸,同遇昌期。谬以不才,策名文馆。思励 驽朽,庶礻卑河岳。既陪天欢,不敢不醉。”此后,每游别殿,幸离宫,驻跸芳 苑,鸣笳仙禁,或戚里宸筵,王门巹席,无不毕从。
景龍四年正月五日,禦大明殿,會吐蕃騎馬之戲,因重為柏梁體聯句。帝曰:
“大明御宇临万方。”皇后曰:“顾惭内政翊陶唐。”长宁公主曰:“鸾鸣凤舞 向平阳。”安乐公主曰:“秦楼鲁馆沐恩光。”太平公主曰:“无心为子辄求郎。” 温王重茂曰:“雄才七步谢陈王。”昭容上官曰:“当熊让辇愧前芳。”吏部侍 郎崔曰:“再司铨管恩何忘。”著作郎郑愔曰:“文江学海思济航。”考功员 外郎武平一曰:“万邦考绩臣所详。”著作郎阎朝隐曰:“著作不休出中肠。” 时上疑御史大夫窦从一、将作大匠宗晋卿素不属文,未即令续。二人固请,许之。 从一曰:“权豪屏迹肃严霜。”晋卿曰:“铸鼎开岳造明堂。”此外遗忘。时吐 蕃舍人明悉猎请,令授笔与之。曰:“玉醴由来献寿觞。”上大悦,赐与衣服。
玄宗
《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上官命宴東堂賜詩》云:「赤帝收三傑,
黄轩举二臣。由来丞相重,分掌国之钧。我有握中璧,双飞席上珍。子房推要道, 仲子讶风神。复辍台衡老,将为调护人。鸾同拜日,车骑拥行尘。乐聚南宫宴, 觞连北斗醇。俾余成百揆,垂拱问彝伦。”
開元十六年,帝自擇廷臣為諸州刺史。許景先治虢州,源光裕鄭州,寇Г宋
州,郑温琦州,袁仁恭杭州,崔志廉襄州,李期邢州,郑放定州,蒋挺湖州, 裴观沧州,崔成遂州,凡十一人。行,诏宰相、诸王、御史以上祖道洛滨,盛供 具,奏太常乐,帛舫水嬉。命高力士赐诗,令题座右。帝亲书,且给笔纸,令自 赋,赉绢三千遣之。帝诗云:“眷言思共理,鉴梦想惟良。猗与此推择,声绩著 周行。贤能既俟进,黎献实伫康。视人当如子,爱人亦如伤。讲学试诵论,阡陌 勤耕桑。虚誉不可饰,清知不可忘。求名迹易见,安直德自彰。狱讼必以情,教 民贵有常。恤且存老,抚弱复绥强。勉哉各祗命,知予眷万方。”
德宗
貞元四年九月,賜宴曲江亭。帝為詩,序曰:「朕在位僅將十載,實賴忠賢
左右,克致小康。是以择三令节,锡兹宴赏。俾大夫卿士,得同欢洽也。夫共其 戚者同其休,有其初者贵其终。谘尔群僚,顺朕不暇,乐而能节,职思其忧,咸 若时则,庶乎理矣。因重阳之会,聊示所怀。”诗云:“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 诚。时此万几暇,适与佳节并。曲池洁寒流,芳菊含金英。乾坤爽气澄,台殿秋 光清。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因诏曰:“卿等 重阳宴会,朕想欢洽,欣慰良多,情发于中,因制诗序,令赐卿等一本,可中书 门下简定文词士三五十人应制,同用清字。明日内于延英门进来。”宰臣李泌等 虽奉诏简择,难于取舍。由是百僚皆和。上自考其诗,以刘太真及李纾等四人为 上等,鲍防于绍等四人为次等,张殷亮等二十三人为下等。而李晟马燧李泌三 宰相之诗,不加考第。
韋綬以內相感心疾,罷還第。帝九日作《黃菊歌》,顧左右曰:「安可不示
韦绶?”遣使持往。绶遂奉和附使进。帝曰:“为文不已,岂颐养邪!”敕曰: “自今勿复尔。”
文宗
裴度拜中書令,以疾未任朝謝。上巳曲江賜宴,群臣賦詩。帝遣中使賜度詩
曰:“注想待元老,识君恨不早。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仍赐御扎曰: “朕诗集中欲得见卿唱和诗,故令示此。卿疾未差,可他日进来。”御札及门而 度薨。
帝聽政暇,博覽群書。一日,延英顧問宰相:「《詩》云:『呦呦鹿鳴,食
野之𬞟。’𬞟是何草?”时宰相杨玨杨嗣复、陈夷行相顾未对。玨曰:“臣按 《尔雅》,𬞟是蔌萧。”上曰:“朕看《毛诗疏》,叶圆而花白,丛生野中,似 非蔌萧。”
又一日,問宰臣:「古詩云:『輕衫襯跳脫。』跳脫是何物?」宰臣未對。
上曰:“即今之腕钏也。《真诰》言安妃有斫粟金跳脱,是臂饰。”
嘗吟杜甫《曲江篇》云:「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乃知天寶
以前楼台之盛。郑注乃命神策军淘曲江、昆明二池,许公卿立亭馆。两军造紫云 楼、彩霞亭,内出楼额赐之。
宣宗
帝好進士及第,每對朝臣問及第,苟有科名對者,必大喜,便問所試詩賦題
目并主司姓名。或佳人物偶不中第,必叹息移时。尝于内自题乡贡进士李道龙。 白居易之死,帝以诗吊之曰:“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 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 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帝制《秦邊陲曲》,其詞曰:「海嶽咸通。」及帝垂拱,而年號咸通焉。庶
子裴恽进诗贺圣政,有“太康”字。帝怒曰:“太康失邦,乃以比我!”户部韦 涣奏云:“晋平吴寇,改号太康。虽有失邦之言,乃见归美之文。”上曰:“天 子大须博览,不然,几错罪恽。”
舊制:盛春內殿賜宴三日。帝妙音律,每先裁制新曲,俾禁中女伶迭相教授。
至是,出宫女数百,分行连袂而歌。其曲有曰《播皇猷》者,率高冠方屦,褒衣 博带,趋走俯仰,皆合规矩,于于然有唐尧之风焉。有曰《葱女踏歌队》者,率 言葱岭之士,乐河湟故地,归国复为唐民也。若《霓裳曲》者,皆执节幡,被羽 服,态度凝澹,飘飘然有翔云舞鹤见左右。如是数十曲,流传民间。(出令狐澄 《贞陵遗事》。)
昭宗
陝府,唐昭宗有詩云:「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內中。」或曰:「逍遙樓有太
宗诗云:‘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志意不侔矣。”
武后
天授二年臘,卿相欲詐稱花發,請幸上苑,有所謀也。許之。尋疑有異圖,
先遣使宣诏曰:“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于是 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后术以移唐祚,此皆妖妄,不足信也。凡太后 之诗文,皆元万顷、崔融辈为之。
萬歲、通天元年,鑄九鼎成,置於東都明堂之庭。後自製《曳鼎歌》,令曳
鼎者唱和。开元二年,太子宾客薛谦光献《东都九鼎铭》,其《蔡州鼎铭》,武 后所制。文曰:“牺、农首出,轩、昊应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天下光 宅,域内雍熙。上玄降灵,方建隆基。”紫薇令姚崇奏曰:“圣人启运,休兆必 彰,请宣付史馆。”(明皇御名,已兆于此。)
徐贤妃
貞觀二十三年,上疏諫太宗息兵罷役,其略曰:「大業者易驕,願陛下難之;
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又曰:“漆器非延叛之方,桀造之而人叛;玉杯岂 招亡之术,纣用之而国亡。侈丽之源,不可不遏。作法于俭,犹恐其奢。作法于 奢,何以制后?”
上官昭容
張說作《昭容文集序》云:「古者,有女史記功書過,有女尚書決事宮闈。
昭容两朝专美,一日万几,顾问不遗,应接如响。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嫔,文章 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迹秘九天之上,身没重泉之下,嘉猷令范,代罕得闻。 庶姬后学,呜呼何仰。然则大君据四海之图,悬百灵之命,喜则九围挟纩,怒则 千里流血,静则黔黎乂安,动则苍罢弊。入耳之语,谅其难乎?贵而势大者疑, 贱而礼绝者隔;近而言轻者忽,远而意忠者忤。惟窈窕柔曼,诱掖善心,忘味九 德之衢,倾情六艺之圃。故登昆巡海之意寝,剪胡刈越之威息,璿台珍服之态消, 从禽嗜乐之端废。独使温柔之教,渐于生人;风雅之声,流于来叶。非夫玄黄毓 粹,正明助思,众妙扶识,群灵挟志,诞异人之宝,授兴王之瑞,其孰能臻斯懿 乎?镇国太平公主,道高帝妹,才重天人。昔尝共游东璧,同宴北海,倏来忽往, 物在人亡。悯雕之残言,悲素扇之空曲。上闻天子,求椒房之故事;有命史臣, 叙兰台之新集。”
中宗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賦詩,群臣應制百餘篇。帳殿前結彩樓,命昭容選一
篇为新翻御制曲。从臣悉集其下,须臾,纸落如飞,各认其名而怀之。既退,惟 沈宋二诗不下。移时,一纸飞坠,竞取而观,乃沈诗也。及闻其评曰:“二诗工 力悉敌,沈诗落句云:‘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才。’盖词气已竭。宋诗云: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陡健豪举。”沈乃伏,不敢复争。宋之问诗曰: “春豫灵池近,沧波帐殿开。舟凌石鲸动,槎拂斗牛回。节晦全落,春迟柳暗 催。象溟看浴景,烧劫辩沉灰。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不愁明月尽,自有夜 珠来。”
昭容名婉兒,西台侍郎儀之孫。父廷芝,與儀死武后時。母鄭,方娠,夢巨
人畀大秤曰:“持此秤量天下。”昭容生逾月,母戏曰:“秤量者岂汝邪?”辄 哑然应。后内秉机政,符其梦云。自通天以来,内掌诏命。中宗立,进拜昭容。 帝引名儒,赐宴赋诗,婉儿常代帝及后、长宁、安乐二公主,众篇并作,而采丽 益新。又差第群臣所赋,赐金爵,故朝廷靡然成风。当时属词,大抵浮靡,然皆 有可观,昭容力也。韦后之败,斩阙下。
孔绍安
大業末為監察御史,高祖為隋討賊河東,紹安監其軍,深見接遇。高祖受禪,
绍安自洛阳间行来奔。高祖大悦,拜内史舍人。时夏侯端亦尝为御史,先来归。 绍安授秘书监,因侍宴,咏石榴,有“氐为时来晚,开花不见春”之句。武德 中,令狐德棻欲补正历代史记,诏各差官主修一代。绍安以中书舍人与崔善为萧 德言主梁,多历年不能就,皆罢之。绍安在隋时,与孙万寿以文词称,时谓孔、 孙。
虞世南
顏師古《隋朝遺事》載:洛陽獻合蒂迎輦花,煬帝令袁寶兒持之,號司花女。
时诏世南草《征辽指挥德音敕》于帝侧,宝儿注视久之。帝曰:“昔传飞燕可掌 上舞,今得宝儿,方昭前事。然多憨态,今注目于卿,卿才人,可便嘲之。”世 南为绝句曰:“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袖太憨生。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 傍辇行。”
魏徵
太宗在洛陽宮,幸積翠池。宴酣各賦一事。帝賦《尚書》曰:「日昃玩百篇,
临灯披五典。夏康既逸豫,商辛亦荒湎。恣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灭身资累恶, 成名由积善。”征赋西汉曰:“受降临轵道,争长趣鸿门。驱传渭桥上,观兵细 柳屯。夜宴经柏谷,朝游出杜原。终藉叔孙礼,方知皇帝尊。”帝曰:“征言未 尝不约我以礼。”
李百药
百藥七歲能屬文。齊中書舍人陸乂,嘗過其父德林,有說徐陵文者,雲「藉
琅琊之稻”,坐客并不识其事。百药进曰:“《传》称禹阝人藉稻。注云:禹阝 国在琅琊、开阳县。”人皆惊喜,曰:“此儿即神童。”百药幼多病,祖母以百 药为名。名臣之子,才行相继,四海名流,莫不宗仰。藻思沉郁,尤长五言。虽 樵童牧子,亦皆吟讽。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穿池筑山,文酒谈咏,以尽平生 之志,年八十五。先是和太宗《帝京篇》,手诏曰:“卿何身之老而才之壮,齿 之宿而意之新乎?”子安期,永徽末迁中书舍人。自德林至安期,三代掌制诰。 安期孙羲仲,又为中书舍人。
长孙无忌
無忌嘲歐陽詢形狀猥陋云:「聳膊成山字,埋肩畏出頭。誰令麟閣上,畫此
一猴?”询应声曰:“缩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氐缘心浑浑,所以面团团。” 太宗笑曰:“询殊不畏皇后耶?”
王勃
太宗嘗謂唐儉:「酒杯流行,發言可喜。」是時,天下初定,君臣俱欲無為,
酒杯善谑,理亦有之。高宗虽不君,然亦深察事机。当时,诸王斗鸡,王勃在沛 王府,戏为文檄英王。帝见之,大怒,曰:“此殆交斗之渐。”即日窜勃。乙太 宗之贤,杯酒一时之乐,何足为后世戒。及其弊也,中宗诏群臣曰:“天下无事, 欲与群臣共乐。”于是《回波》艳词,妖冶之舞,作于文字之臣,而纲纪荡然矣。 创业之难也,一觞一咏,足以肇乱,况其甚焉者哉!
马周
《淩朝浮江旅思詩》云:「太清初上日,春水送孤舟。山遠疑無樹,潮平似
不流。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李义舟
義府初遇,以李大亮劉洎之薦。太宗召令詠烏,義府曰:「日裡朝彩,琴
中闻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帝曰:“与卿全树,何止一枝。”
杜淹
杜淹始見袁天綱於洛,天綱謂曰:「蘭台成就,學堂寬廣。」又曰:「二十
年外,终恐责黜,暂去即还。”武德六年,以善隐太子,俱配流隽州。淹至益州, 见天纲曰:“洛邑之言,何其神也!”天纲曰:“不久即回。”至九年六月,召 入。天纲曰:“杜公至京师,即得三品要职。淹至京,拜御史大夫、检校吏部尚 书。赠天纲诗曰:“伊吕深可慕,松、乔定是虚。系风终不得,脱屣欲安如?且 珍纨素美,当与薜萝疏。既逢杨得意,非复久闲居。”
苏味道
趙州蘇味道,與里人李嶠號蘇李。武后朝為相,世號「模棱手」。 《上元》云:「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妓
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骆宾王
世稱王、楊、盧、駱。楊盈川之為文,好以古人姓名連用,如「張平子之略
谈,陆士衡之所记,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长统何足知之”,号为“点鬼簿”。宾 王文好以数对,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号为“算博士”。
《帝京篇》曰:「倏忽搏風生羽翼,須臾失浪委泥沙。」賓王后與徐敬業興
兵扬州,大败逃死,此其谶也。
陈子昂
《獨異記》載:子昂初入京,不為人知。有賣胡琴者,價百萬,豪貴傳視,
无辨者。子昂突出,顾左右以千缗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皆曰: “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 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碌碌尘土,不为人知。 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溢 都。时武攸宜为建安王,辟为书记。
李日知
鄭州、李日知,景龍初為相。初,安樂公主館第成,中宗臨幸。燕從官,賦
诗。日知卒章曰:“所愿但知居者乐,无使时称作者劳。”独以规戒。睿宗他日 谓曰:“向时虽朕亦不敢谏,非卿亮直何能尔?”即拜侍郎。
李景伯
景伯,中宗宰相懷遠之子。景龍初,為諫議大夫。中宗宴侍臣,酒酣,各命
为《回波辞》。景伯独为箴规语,帝不悦。萧至忠曰:“真谏官也。”《回波词》 曰:“回波尔时酒卮,微臣职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喧哗切恐非仪。”
崔融
久視元年,改控鶴府為奉宸府。張易之為奉宸令,引詞人為供奉。佞者奏云:
“昌宗,王子晋后身。”令被羽衣,吹箫,乘木鹤,奏乐于庭。融赋诗为绝唱, 有“昔遇浮邱伯,今同丁令威。中郎才貌是,藏史姓名非”之句。后与宰相苏味 道相诮云:“融诗所以不及相公,无银花合。”苏有诗云:“火树银花合。”味 道云:“子诗虽无银花合,还有金铜丁。”取令威之句也。
李适
初,中宗、景龍二年,始于修文館置大學士四員,學士八員,直學士十二員,
象四时、八节、十二月。于是李峤、宗楚客、赵彦昭、韦嗣立为大学士;李适、 刘宪、崔、郑愔、卢藏用、李乂、岑羲、刘子玄为学士;薛稷、马怀素、宋之 问、武平一、杜审言、沈佺期阎朝隐为直学士。又召徐坚、韦元旦、徐彦伯、刘 允济等满员。其后被选者不一。凡天子飨会游豫,惟宰相、直学士得从,春幸黎 园并渭水祓除,则赐柳圈辟疠。夏宴蒲萄园,赐朱樱。秋登慈恩浮图,献菊花酒 称寿。冬幸新丰,历白鹿观,登骊山,赐浴汤池,给香粉兰泽,从行给翔麟马、 品官黄衣各一。帝有所感,即赋诗,学士皆属和,当时人所钦慕。然皆狎猥佻佞, 忘君臣礼法,惟以文华取幸,若韦元旦、刘允济、沈佺期、宋之问、阎朝隐等, 无他称。景龙二年七月七夕,御两仪殿赋诗。李峤献诗云:“谁言七襄咏,流入 五弦歌。”(是日李行言唱《步虚歌》。)九月,幸慈恩寺塔,上官氏献诗,群 臣并赋。闰九月,幸总持,登浮图,李峤等献诗。十月三日,幸三会寺,十一月 十五日,中宗诞辰,内殿联句为“柏梁体”。二十一日安乐公主出降武延秀。是 月,以婕妤上官氏为昭容。十二月六日,上幸荐福寺,郑愔诗先成,(“旧邸三 乘辟”是也。)宋之问后进。(“驾象法三妇”)是也。立春,侍宴赋诗。二十 一日,幸临渭亭,李峤等应制。三十日幸长安故城。十二月晦,诸学士入ト守岁, 以皇后乳母戏适御史大夫窦从一。(往来其家,遂有国爹之号。)三年元日,清 晖阁登高遇雪。宗楚客诗云“蓬莱雪作山”是也,因赐金彩人胜。李峤等七言诗。 (“千锺圣酒御筵披”是也。)是日,甚欢,上令学士递起屡舞,至沈佺期赋 《回波》,有“齿录牙绯”之语。晦日,幸昆明池,宋之问诗“自有夜珠来”之 句,至今传之。二月八日,送沙门玄奘等归荆州,李峤等赋诗。十一日,幸太平 公主南庄。七月,幸望春宫,送朔方节度张仁亶赴军。八月三日,幸安乐公主西 庄。九月九日,幸临渭亭,分韵赋诗。韦安石先成。十一月一日,安乐公主入新 宅,赋诗。十五日,中宗诞辰,长宁公主满月,李峤诗“神龙见象日,仙凤养雏 年”是也。二十三日,南郊,徐彦伯上《南郊赋》。十二月十二日,幸温泉宫, 敕蒲州刺史徐彦伯入仗,同学士例,因与武平一等五人献诗,上官昭容献七言绝 句三首。十四日,幸韦嗣立庄,拜嗣立逍遥公,名其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十五日,幸白鹿观。十八日,游秦始皇陵。四年正月朔,赐群臣柏树。五日,蓬 莱宫宴吐蕃使,因为柏梁体。(吐蕃舍人亦赋。)七日,重宴大明殿,赐彩镂人 胜,又观打球。八日,立春,赐彩花。二十九日,晦,幸水。二月一日,送金 城公主。三日,幸司农少卿王光辅庄。是夕,岑羲设茗饮,讨论经史,武平一论 《春秋》,崔日用请北面,日用赠武平一歌曰:“彼名流兮左氏癖,意玄远兮冠 今夕。”二十一日,张仁亶至自朔方,宴于桃花园,赋七言诗。明日,宴承庆殿, 李峤等赋《桃花园词》,因号《桃花行》。三月一日,清明,幸梨园,命侍臣为 拔河之戏。三日上巳,祓禊于渭滨,赋七言诗,赐细柳圈。八日,令学士寻胜, 同宴于礼部尚书窦希亭,赋诗,张说为之序。十一日,宴于昭容之别院。二十 七日,李峤入都庙,徐彦伯等饯之,赋诗。四月一日,幸长宁公主庄。六日, 幸兴庆池观竞渡之戏。其日,过希宅,学士赋诗。二十九日,御宴,祝钦明为 八风舞,诸学士曰:“祝公斯举,《五经》扫地尽矣。”睿宗时,道士司马承祯 天台,适赠诗,词甚美,朝士属和三百馀人,徐彦伯编为《白云记》。
徐彦伯
徐彥伯為文,多變易求新,以鳳閣為閣,龍門為虯戶,金穀為銑溪,玉山
为岳,竹马为{条}骖,月兔为魄兔。进士效之,谓之“涩体”。
李峤
皮日休《松窗錄》云:「中宗嘗召宰相蘇瑰、李嶠之子進見,時皆童年。帝
谓曰:‘汝等各以所通书,取宜奏者,为我言之。’应曰:‘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则圣。’峤之子忘其名,亦奏曰:‘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帝曰: ‘苏瑰有子,李峤无儿。’”
苏
長安盛春遊,制詩云:「飛埃結紅霧,游蓋飄青雲。」明皇嘉賞,以禦花
亲插其巾上。时荣之。
沈佺期
張燕公說嘗謂佺期曰:「沈三兄詩須還他第一。」佺期,字雲卿,相州人。
除给事中、考功郎,受赃劾,未究。会张易之败,遂长流州。稍迁台州录事参 军,入计召见,拜起居郎,兼修文直学士。侍宴,为弄词悦帝,赐牙绯,寻为太 子詹事。开元初,卒。(佺期《回波乐词》云:“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 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
魏建安後訖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宋
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 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谓苏武、李陵也。
李行言
景龍中,中宗引近臣宴集,令各獻伎為樂。張錫為《談容娘舞》,宗晉卿舞
《浑脱》,张洽舞《黄獐》,杜元琰诵《婆罗门咒》,行言唱《驾车西河》,卢 藏用效道士上章,国子司业郭山恽请诵古诗两篇,诵《鹿鸣》、《蟋蟀》未毕, 李峤以诗有“好乐无荒”之语,止之。
行言,隴西人,兼文學事。《函谷關》詩為時人所許。中宗時,為給事中。
能唱《步虚歌》。帝七月七日御两仪殿会宴,帝命为之。行言于御前长跪,作三 洞道士青词歌曲,貌伟声畅,上频叹美。
张元一
武后朝,左司郎中張元一善滑稽。時西戎犯邊,武懿宗統兵禦之,至,畏
懦而遁。元一嘲曰:“长弓短度箭,蜀马临高骗。去贼七百里,隈墙独自战。忽 前逢著贼,骑猪向南窜。”则天未晓,曰:“懿宗无马邪?”元一曰:“骑猪, 夹豕也。”则天大笑。后尝问元一,外有何事,曰:“有三庆:旱而雨,洛桥成, 郭洪霸死。”(洪霸,酷吏也。)
刘希夷
劉希夷,一名庭芝,汝州人。少有文華,好為宮體詩,詞旨悲苦,不為時人
所重。善弹琵琶。尝为《白头翁咏》云:“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既而自悔曰:“我此诗谶,与石崇‘白首同所归’何异?”乃更作一联云:“年 年岁岁花相似,岁风年年人不同!”既而又叹曰:“此句复仍似向谶矣。然死生 有命,岂复由此!”即两存之。诗成未周岁,为奸人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后 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人所称。(或云:之问害希 夷以《洛阳篇》为己作,至今载此篇在之问集中。)
张敬忠
先天中,王主敬為侍御史,自以才望華妙,當入省台前行。忽除膳部員外郎,
微有怅惋。吏部郎中张敬忠戏咏曰:“有意嫌兵部,专心望考功。谁知脚蹭蹬, 几落省墙东。”盖膳部在省最东北隅也。
张说
張說謫岳州,常鬱鬱不樂。時宰相以說機辯才略,互相排擯。蘇方大用,
说与瑰善,说因为《五君咏》,致书封其诗以贻。诫其使曰:“当候忌日近暮 送之。”使者近暮至,吊客多说先公僚旧,览诗,呜咽流涕。翌日,上对,大 陈说忠正蹇谔,人望所属,不宜沦滞遐方。上因降玺书劳问,俄迁荆州长史。由 是陆象先、韦嗣立、张庭珪、贾曾,皆以谴逐岁久,因加甄叙。以父之执友, 事之甚谨。
王泠然上燕公書云:「《詩》云:『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此言雖小,
可以喻大。相公《五君咏》曰:‘凄凉丞相府,馀庆在玄成。’苏公一闻此诗, 移公于荆府,积渐至相,由苏得也。今苏屈居益部,公坐庙堂,投木报琼,义将 安在?亦可举苏以自代,然后为朔方之行。”泠然书又曰:“相公《岳阳楼送别 诗》云:‘谁念三千里?江潭一老翁。’今日忘往日之栖迟,贪暮年之富贵,可 乎?”
宋璟
劉禹錫《獻權舍人書》曰:「昔宋廣平之沉下僚也,蘇公味道時為繡衣直指
使者,广平投以《梅花赋》,苏盛称之,自是方列于闻人之目,名遂振。呜呼! 以广平之才,未为是赋,则苏公未暇知其人邪!将广平困于穷,厄于踬,然后 为是文邪!是知英贤卓荦,可外文字,然犹用片言借说于先达之口,席其势而后 骧首当时,矧碌碌者,畴能自异?”
王湾
王灣登先天進士第。開元初,為滎陽主簿。馬懷素欲校正群籍,灣在選中,
各部撰次。后为洛阳尉。殷云:湾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最者不过一二。 《游吴中江南意》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以来,无闻此句。张 公居相府,手题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又《𢭏衣篇》云:“月华照杵 空悲妾,风响传砧不见君。”所有众制,咸类若斯,非张、蔡辈之未见,觉颜、 谢之弥远乎!《江南意》云:“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一 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唯向此中偏。”
姚崇
《口箴》云:「君子欲訥,吉人寡辭。利口作戒,長舌為詩。斯言不善,千
里违之。勿谓可复,驷马难追。惟静惟默,澄神之极。去甚去泰,居物之外。多 言多失,多事多害。声繁则淫,音希则大。室本无暗,垣亦有耳。何言者天,成 蹊者李。似不能言,为世所尊。言不出口,冠时之首。无掉尔舌,以速尔咎;无 易尔言,亦孔之丑。钦之谨之,可大可久。钦之伊何?三命而走;谨之伊何?三 缄其口。勉哉夫子,行矣勉旃。书之屋壁,以代韦弦。”
李德裕《舌箴序》曰:「予宿於洞庭西,夢與中書令姚公偶坐,如舊相識。
问馀曰:‘君见仆所作《口箴》乎?’馀对曰:‘去岁居守东门,于公曾孙谏议 合处睹金石之刻。’遂莞尔而笑曰:‘孙子犹能藏之。’”又曰:“余感姚公之 梦,乃为《舌箴》云。”
赵仁奖
「令乘馬去,丞脫繡衣來。」仁獎送上蔡令潘好禮拜御史詩也。或疑其假
手。盖仁奖在王戎墓侧,善歌《黄獐》。景龙中,负薪诣阙云,助国调鼎,即除 台官。中书令姚崇曰:“此是《黄獐》邪?”授以当州一尉,惟以《黄獐》自。 宋务光嘲之曰:“赵仁奖出王戎墓下,入朱博台中。舍彼负薪,登兹列柏,行人 不避马,坐客惟听《黄獐》。忽一夫负两束薪曰:‘此合拜殿中。’人问其由, 曰:‘赵以一束拜监察,此两束合授殿中。’”
金昌绪
《春怨詩》云:「打卻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幾回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顾陶取此诗为《唐类诗》。)
张九龄
九齡在相位,有蹇諤匪躬之誠。明皇既在位久,稍怠庶政,每見帝,極言得
失。林甫时方同列,阴欲中之。将加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实封,九龄称其不可,甚 不叶帝旨。他日,林甫请见,屡陈九龄颇怀诽谤。于时方秋,帝命高力士持白羽 扇以赐,将寄意焉。九龄惶恐,因作赋以献。又为《燕诗》以贻林甫,曰:“海 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泞溅,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林甫览之,知其必退,恚怒稍解。
王维
《集異記》載:王維未冠,文章得名,妙能琵琶。春試之日,岐王引至公主
第,使为伶人进主前。维进新曲,号《郁轮袍》,并出所作。主大奇之,令宫婢 传教,遂召试官至第,谕之,作解头登第。
祿山之亂,李龜年奔放江潭,曾於湘中採訪使筵上唱云:「紅豆生南國,春
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又:“秋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 馀。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此皆王维所制,而梨园唱焉。
王維年十七時,《九日憶山東弟兄》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
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祿山大會凝碧池,梨園弟子欷泣下。樂工雷海清擲樂器,西向大慟,賊支
解于试马殿。维时拘于菩提寺,有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落叶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后有罪,以此诗获免。
甯王憲貴盛,寵妓數十人。有賣餅之妻,纖白明媚,王一見屬意,因厚遺其
夫求之,宠爱逾等。岁馀,因问曰:“汝复忆饼否?”使见之,其妻注视,双泪 垂颊,若不胜情。时王坐客十馀人,皆当时文士,无不凄异。王命赋诗,维先成 云:“莫以今时宠,难忘异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坐客无敢继者, 王乃归饼师,以终其志。(出《本事诗》。)
或說:維詠《終南山詩》,譏時也。詩曰:「太一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言势焰盘据朝野也。“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言徒有其表也。“分野中峰 变,晴阴众壑殊。”言恩泽偏也。“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畏祸深也。
殷云:「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壁成繪,一字一句,皆
出常境。至如:‘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又‘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又‘天寒远山静,日暮长河急。’又‘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又‘日暮沙 漠陲,战声烟尘里。’讵肯惭于古人也?”
王缙
王縉《九月九日作》云:「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
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贺知章
賀知章年八十六,臥病,冥然無知。疾損,上表乞為道士還鄉,明皇許之。
舍宅为观,赐名千秋,命其男曾子会稽郡司马,赐鉴湖剡川一曲。(元乞官湖一 曲为放生池,因赐剡川一曲。)诏令供帐东门,百僚祖饯。御制送诗,并序云: “天宝三年,太子宾客贺知章,鉴止足之分,抗归老之疏,解组辞荣,志期入道。 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将归会稽,遂饯东 路,乃命六卿庶尹大夫供帐青门,宠行迈也。岂惟崇德尚齿,抑亦励俗劝人,无 令二疏,独光汉册。乃赋诗赠行。诗云:‘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 达?其如高尚心。环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又云: ‘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仙记题金,朝章换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 辉。’”
李嘉祐
《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云:「細草綠汀洲,王孫耐薄游。年華初冠帶,
文体旧弓裘。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使君矜小阮,应念倚门愁。”
《仲夏江陰官舍寄裴明府》云:「萬室邊江次,孤城對海安。朝霞晴作雨,
湿气晓生寒。苔色侵衣桁,潮痕上井栏。题书招茂宰,思尔欲辞官。”
高仲武云:「嘉祐,袁州人。振藻天朝,大收芳譽,中興高流也。與錢郎別
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盖吴均何逊之敌也。至于‘野渡花争发,春 塘水乱流’,‘朝霞晴作雨,湿气晓生寒’,文华之冠冕也。又:‘禅心超忍辱, 梵语问多罗。’设使许询更生,孙绰复出,穷思极笔,未到此境。”
张均
均,丞相說之子也。說最鍾愛,其情見於《岳州別均》之詩。說為丞相,知
官考,均时任中书舍人,特注之曰:“父教子忠,古之善训。祁奚举午,义不务 私。至于润色王言,彰施帝载,道参坟典,例纪旗常,恭闻前烈,尤难其任。岂 以嫌疑,敢挠纲纪,考上下。”均能文,为大理卿。禄山盗国,为伪中书令,免 死,流合浦。
王
《除夜》云:「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
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孟浩然
皮日休《孟亭記》云:「明皇世,章句之風,大得建安體。論者推李翰林、
杜工部为尤。介其间能不愧者,惟我乡之孟先生也。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钩 奇抉异,令龉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 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 谢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 露滴清响’。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间也。”
《建德江宿》云:「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陶岘
陶峴,彭澤之孫也。開元末,家昆山,泛遊江湖,自製三舟,與孟彥深孟雲
卿焦遂共载。吴越之士,号为“水仙”。省亲南海,获昆仑奴名摩诃,善泅水。 至西塞山下,泊舟吉祥佛寺,见江水深黑,谓必有怪物,投剑命摩诃下取。久之, 支体磔裂,浮于水上。岘流涕回棹,赋诗自叙,不复游江湖矣。诗云:“匡庐旧 业是谁主,吴、越新居安此生。白发数茎归未得,青山一望计还成。鸦翻枫叶夕 阳动,鹭立芦花秋水明。从此舍舟何所诣,酒旗歌扇正相迎。”
王昌龄
昌齡,字少伯,江甯人。中第,補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詞科,遷汜水尉。不
护细行,世乱还乡里,为刺史闾邱晓所杀。其诗缜密而思清,时谓王江宁。
《長信秋》詞云:「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李清
《詠石季倫》云:「金谷繁華石季倫,只能謀富不謀身。當時縱與綠珠去,
犹有无穷歌舞人。”清登天宝十二年进士第。
韩
《聽樂悵然自述》:「萬事傷心對官弦,一身含淚向春煙。黃金用盡教歌舞,
留与他人乐少年。”
王之涣
《出塞詩》詩:「黃沙直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
风不过玉门关。”
之渙,并州人,與兄之咸、之賁皆有文名,天寶間人。樂天作《滁州刺史鄭
户墓志》云:“与王昌龄王之涣崔国辅连唱迭和,名动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