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话/卷三
卷三
牛僧孺
樂天夢得有《除夜詩》,僧孺和云:「惜歲歲今盡,少年應不知。淒涼數流
辈,欢喜见孙儿。暗减一身力,潜添满鬓丝。莫愁花笑老,花自几多时。”
元和三年,宣政殿試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一十人登科。其後僧孺李宗閔
王起贾饣束四人皆相次拜相。先是白居易在翰林为考校官,后僧孺罢相,出镇扬 州,居易在洛中有诗送云:“北阙至东京,风光十六程。坐移丞相ト,春入广陵 城。红旆拥双节,白须无一茎。万人开路看,百吏立班迎。阃外君弥重,樽前我 亦荣。何须身自得,将相是门生。”
公始至京,置琴書灞間,先以所業謁韓文公皇甫員外。二公披卷,卷首有
《说乐》二章,未阅其词,遽曰:“且以拍板为什么?”对曰:“乐句。”二公 相顾大喜,曰:“斯高文必矣。”公因谋所居,二公良久曰:“可于客户坊税一 庙院。”公如所教。二公复诲之曰:“某日可游青龙寺,薄暮而归。”二公其日 联镳至彼,因大书其门曰:“韩愈皇甫同谒几官先辈不遇。”翼日,辇毂名士, 咸往观焉,奇章之名,由是赫然矣。或云:“僧孺登第,与同辈登政事堂,宰相 曰:“扫厅奉候。”
樂天求箏於維揚,僧孺先有詩曰:「但愁封寄去,魔物或驚禪。」樂天云:
“会教魔女弄,不动是禅心。”乐天云:“思黯自夸前后服钟乳三千两,而歌舞 之妓甚多,乃谑予衰老,故答思黯诗云:‘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妒他心似 火,欺我鬓如霜。慰老资歌笑,消愁仰酒浆。眼看狂不得,狂得且须狂。’”奇 章又有诗云:“不是道公狂不得,恨公逢我不教狂。”
李绅
紳初以《古風》求知於呂溫,溫見齊煦,誦其《憫農詩》曰:「春種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 中飧,粒粒皆辛苦。”温曰:“此人必为卿相。”果如其言。
紳,字公垂,中書令敬玄曾孫,號「短李」。穆宗召為翰林學士,與李德裕
元稹同时,号三俊。武宗时为相,居位四年,出镇淮南,卒。
《憶夜直金鑾奉詔承旨詩》云:「月當銀漢玉繩低,深聽簫韶碧落齊。門壓
紫垣高绮树,阁连青琐近丹梯。墨宣外渥催飞诏,草定新恩促换题。明日独归花 路近,可怜人世隔云泥。”
刘禹锡
長慶中,元微之夢得韋楚客同會樂天舍,論南朝興廢,各賦《金陵懷古詩》。
刘满引一杯,饮已,即成曰:“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 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而今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馀鳞爪何用邪?” 于是罢唱。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君子》云:「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
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再游玄都观绝句并序》云: “馀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 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 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惟 兔葵燕麦,动摇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太和二年三月也。诗云: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禹錫嘗對賓友每吟張博士籍詩云:「藥酒欲開期好客,朝衣暫脫見閑身。」
对花木则吟王右丞诗云:“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白二十二好余《秋水咏》 云:“东屯沧海阔,南洞庭宽。”余自知不及韦苏州“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 无人舟自横”。尝过洞庭,虽为一篇,思杜员外落句云:“年去年来洞庭上,白 愁杀白头人。”鄙夫之言,有愧于杜公也。杨茂卿校书过华山诗曰:“河势昆 仑远,山形菡萏秋。”此实为佳句。
白樂天任杭州刺史,攜數妓還洛陽,後卻還錢塘,故禹錫戲答云:「其那錢
塘苏小小,忆君泪点石榴裙。”
沈存中曰:禹錫《霓裳羽衣曲》云:「三鄉陌上望仙山,歸作《霓裳羽衣曲》。」
又王建诗云:“听风听水作《霓裳》。”乐天诗注云:“开元中,西凉府节度使 杨敬述造。”郑愚《津阳门诗》注云:“叶法善尝引上入月宫,闻仙乐,及上归, 但记其半,遂于笛中写之。会西凉府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与其声调相符, 遂以月中所闻为散序,用敬述所进为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曲》。”说各不同。 今蒲州逍遥楼楣上有唐人横书,类梵字,相传是《霓裳》谱,字训不通,莫知是 非。或谓今燕部有《献仙音曲》,乃其遗声。然《霓裳》本谓之道调法曲,今 《献仙音》乃小石调耳,未知孰是?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我知后 之诗人,不复措词矣。”(禹锡《金陵五题自序》云。)
禹錫,字夢得。附叔文,擢度支員外郎。人不敢斥其名,號二王劉柳。憲宗
立,禹锡贬连州,未至,斥朗州司马,作《竹枝词》。武元衡初不为宗元所喜, 自中丞下除右庶子。及是执政,禹锡久落魄,乃作《问大钧谪九年》等赋,又序 张九龄事为诗,欲感讽权要。久之,召还,宰相欲任南省郎,乃作《玄都观看花 君子诗》。当路不喜,出为播州,易连州,徙夔州。由和州刺史入为主客郎中, 复作《游玄都观诗》,有“兔葵燕麦”之语,闻者益薄其行。俄分司东都,裴度 荐为集贤学士。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会昌朝,检校礼部尚书,卒。
「故國思如此,若為天外心。」寄白公句。「湖上收宿雨。」(句。)「故
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 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无题》。)“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 心。秋堂境寂夜将半,云去苍梧湘水深。”(《听琴》。)右张为取作《主客图》。
夢得曰:「柳八駁韓十八《平淮西碑》云:『左餐右粥』,何如我《平淮西
雅》云‘仰父俯子’。韩碑兼有帽子,使我为之,便说用兵伐叛矣。”梦得曰: “韩碑柳雅,馀为诗云:‘城中晨鸡喔喔鸣,城中鼓角声和平。’美愬之入蔡城 也,须臾之间,贼无觉者。又落句云:‘始于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升平时。’ 以见平淮之年。”
陈润
《送駱徵君》云:「野人膺辟命,溪上掩柴扉。黃卷猶將去,青山豈更歸。
马留苔藓迹,人脱薜萝衣。他日相思处,天边望少微。”
潤,大曆間人,終坊州畦城縣令,樂天之外祖也。 「丈夫不感恩,感恩寧有淚。心頭感恩血,一滴染天地。」右張為取作《主
客图》。
贾岛
島,字浪仙,(一作閬仙。)范陽人。初為浮圖,名無本。能詩,獨變格入
僻,以矫艳于元白。来洛阳,韩愈教为文。去浮图,举进士,终晋州司户。岛久 不第,吟《病蝉》之句,以刺公卿。或奏岛与平曾等为“十恶”,逐之。诗曰: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折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 睛。黄雀并乌鸟,俱怀害尔情。”
大中末,授遂州長江簿。初之任,屆東川,守者厚禮之,島獻《感恩詩》曰:
“匏革奏终非独乐,军城未晓启重门。何时却入三台贵,此日空知八座尊。罗绮 舞间收雨点,貔貅阃外卷云根。逐迁属吏随宾列,拨棹扁舟不忘恩。”
自長江遷普州司倉,方幹自鏡湖寄詩曰:「亂山重復疊,何處訪先生?豈料
多才者,空垂不第名。闲曹犹得醉,薄俸亦胜耕。莫问吟诗苦,年年芳草平。” 岛至老无子,因啖牛肉得疾,终于传舍。
島詩有警句,韓退之喜之。其《渡桑乾詩》曰:「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
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又《赴長江道中詩》曰:「策杖馳山驛,逢人問梓州。長江何日到?行客替
生愁。”晋公度初立第于街西兴化里,凿池种竹,起台榭。岛方下第,或以为执 政恶之,故不在选,怨愤题诗曰:“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蔷薇花 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皆恶其不逊。
島為僧時,洛陽令不許僧午後出寺。島有詩云:「不如牛與羊,猶得日暮歸。」
韩愈惜其才,俾反俗应举,贻其诗曰:“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顿觉闲。天 恐文章中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由是振名。(或曰,非退之诗。)
《題杜司戶亭子》云:「床頭枕是溪邊石,井底泉通竹下池。宿客未眠過夜
半,独闻山雨到来时。”
《題李款幽居》云:「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村。鳥宿池中樹,僧敲月下門。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哭孟郊》云:「身死聲名在,多應萬古傳。寡妻無子息,破宅帶林泉。塚
近登山道,诗随过海船。故人相吊处,斜日下寒天。”
「夜半長安雨,燈前越客吟。」(《贈吳處士》句。)「島嶼夏雲起,汀洲
芳草深。”(句。)“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句。)“山钟夜渡空江水, 汀月寒生古石楼。”(句。)“旧国别多日,故人无少年。”(句。)
李正封
唐文宗好詩,太和中,賞牡丹。上謂陳修己曰:「今京邑人傳牡丹詩,誰為
首?”修己对曰:“中书舍人李正封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时杨 妃侍,上曰:“妆台前宜饮以一紫金盏酒,则正封之诗见矣。”
退之正封從軍,有《晚秋郾城聯句詩》。正封雲「從軍古雲樂,談笑青油幕。
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遂为警策。
正封,字中護,終監察御史。
崔护
護,字殷功。貞元十二年登第,終嶺南節度使。沈存中云:「唐人以詩主人
物,故虽小诗,莫不极工而后已,所谓旬锻月炼者,信非虚言。小说护《题城南 诗》,其始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 旧笑春风。’后以其意未全,语未工,改第三句曰:‘人面今何处去。’至今 所传有此两本,惟《本事诗》作‘今何处在’。唐人作诗,大率如此,虽有两 今字,不恤也,取语意为主耳。后人以其有两今字,故多行前篇。”(《笔谈》。)
张又新
又新,字孔昭,薦之子。附逢吉,罷貶汀州刺史。又附李訓,訓死,復坐貶,
终左司郎中。
時號又新張三頭,謂進士狀頭、宏詞敕頭、京兆解頭。 又新嘗作廣陵從事,有佐酒妓,每致情焉。後二十年,罷江南郡,舟道廣陵,
适李绅镇淮南,又新方惧其仇已,而又遇风,漂没二子。绅悯然,复书曰:“端 溪不让之词,愚罔怀怨;荆浦沈沦之事,鄙实悯然。”宴遇殊厚。前所谓酒妓者 犹在席,又新以指染酒,即席为词曰:“云雨分飞二十年,当时求梦不曾眠。今 来头白重相见,还上襄王玳瑁筵。”李即命妓歌以送酒。
柳公权
公權,武宗朝在內庭。上嘗怒一宮嬪久之,既而復召,謂公權曰:「朕怪此
人,若得学士一篇,当释然矣。”目御前蜀笺数十幅授之。公权略不伫思而成一 绝曰:“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 上大悦,令宫人上前拜谢之。
文宗時,充翰林學士,從幸永安宮,苑中駐驊,謂公權曰:「我有一喜事,
边上衣赐,久不及时,今年二月给春衣讫。”公权前奉贺。上曰:“可贺我以诗。” 宫人迫其口进,公权应声曰:“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 春衣。”上悦,激赏之。
文宗夏日與諸學士聯句,曰:「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公權續曰: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诸学士属和,帝独讽公权两句,词清意足,不可 多得。乃令公权题于壁上,字方圆五寸。帝观之,叹曰:“钟王复生,无以加矣。”
公權,字誠懸,卒于太子太保。
陆鸿渐
太子文學陸鴻漸,名羽,其先不知何許人。竟陵龍蓋寺僧姓陸,於堤上得初
生儿,收育之,遂以陆为氏。及长,聪俊多闻,学赡词逸,诙谐辩捷。性嗜茶, 始创煎茶法,至今鬻茶之家,陶为其像,置于汤器之间,云宜茶足利。至太和中, 复州有一老僧,云是陆僧弟子,常讽其歌云:“不羡黄金,不羡白玉杯,不羡 朝入省,不羡暮入台。惟羡西江水,长向竟陵城下来。”鸿渐又撰《茶经》三卷, 行于代。今为鸿渐形,因目为茶神,有售则祭之,无则以釜汤沃之。
章孝标
孝標,元和十三年下第,時輩多為詩以刺主司,獨孝標為《歸燕詩》留獻。
侍郎庾承宣得诗,辗转吟讽。庾重典礼曹,孝标来年登第。诗云:“旧垒危巢泥 已落,今年故向社前归。连云大夏无栖处,更向谁家门户飞?”
孝標及第,除正字,東歸《題杭州樟亭驛》云:「樟亭驛上題詩客,一半尋
为山下尘。世事日随流水去,红花还似白头人。”初成落句云:“红花直笑白头 人”,改为“还似”,且曰:“我将老成名,似我芳艳,讵能久乎?”及还乡而 逝。或曰:前有八元,后有孝标,皆桐庐人,复同姓而皆不达。
李紳鎮揚州,請孝標賦《春雪詩》,命題於台盤上。孝標唯然,索筆一揮云:
“六出飞花处处飘,黏窗拂砌上寒条。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
《長安秋日》云:「田家無五行,水旱卜蛙聲。牛犢乘春放,兒孫候暖耕。
池塘烟未起,桑柘雨初晴。岁晚香醪熟,村村自送迎。”(右二诗韦庄《又玄集》 取之。)
施肩吾
肩吾,洪州人。元和十年登第,以洪州西山羽化之地,慕其真風,高蹈於此。
为诗奇丽,著《百韵山居诗》,才情富赡。如“荷翻紫盖摇波面,蒲映青刀插水 湄。”又“烟黏薜荔龙须软,雨压芭蕉凤翅垂。”
隋曲有《疏勒鹽》,唐曲有《突厥鹽阿鵲鹽》。或云:關中人謂好為鹽,故
肩吾诗云:“颠狂楚客歌成雪,媚妩吴娘笑是盐。”盖当时语也。今杖鼓谱中尚 有盐杖声。
孟简
元和中,簡將試,詣日者卜之,曰:「近東門坐,即得之矣。」既入,即坐
西廊。迫晚,忽得疾,邻坐请与终篇,见其姓,即东门也,乃擢上第。
簡,字幾道,德州人。元和中,為戶部侍郎,以贓貶。後以太子賓客分司卒。
尤工诗,尚节义。
张萧远
《觀燈》云:「十萬人家火燭光,門門開處見紅妝。歌鐘喧夜更漏暗,羅綺
满街尘土香。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 路傍。”
蕭遠,元和進士登第,與舒元輿聲價俱美。(出《廣摭言》。) 「秦雲寂寂僧還定,盡日無人鹿繞床。」(句。)「日暮風吹官渡柳,白鴉
飞出石头墙。”(《废城》句。)“双双白燕入祠堂。”(乳石洞玉女祠句。) 右张为取作《主客图》。
许康佐
元稹《酬許五康佐詩》云:「猿啼三峽雨,蟬報兩京秋。珠玉慚新贈,芝蘭
忝旧游。他年问狂客,须向老农求。”
康佐以中書舍人為翰林侍講學士,與王起皆為文宗寵禮。帝讀《春秋》,至
阍弑吴子馀祭,问:“阍何人耶?”康佐以中官方强,不敢对。帝嬉笑。后问李 训,训曰:“国君不近刑人,以为轻死之道。”帝曰:“朕近刑人多矣,得不虑 哉!”训曰:“列圣知而不能远,恶而不能去,陛下念之,宗庙福也。”于是内 谋剪除矣。康佐终礼部尚书。
张南史
《陸滕宅秋雨中探韻》云:「同人永日自相將,深竹閑園偶辟疆。已被秋風
教忆,更闻寒雨劝飞觞。归心莫问三江水,旅服徒沾九月霜。醉里欲寻骑马路, 萧条几处有垂杨。”
南史,字季直,幽州人。以試參軍,避亂居揚州。再召,未赴而卒。
徐凝
範攄言:樂天為杭州刺史,令訪牡丹,獨開元寺僧惠澄近于京師得之,植於
庭。时春景方深,惠澄设油幕覆其上。会凝自富春来,未识白,先题诗曰:“此 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虚生芍药 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直待舍人来。”白寻到寺看花, 乃命徐同醉而归。时张祜榜舟而至,二生各希首荐,白曰:“二君论文,若廉蔺 之斗鼠穴,胜负在此一战也。”遂试《长剑倚天外赋》、《馀霞散成绮诗》。试 讫解送,凝为元,祜次耳。祜曰:“祜诗有‘地势遥尊岳,河流侧让关’,又 《题金山寺诗》曰:‘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虽綦毋潜云:‘塔影挂青汉, 钟声和白云。’此句未为佳也。”凝曰:“美则美矣,争如老夫‘今古长如白练 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凝遂擅场。祜叹曰:“荣辱纠纷,亦何常也!”遂行 歌而迈,凝亦鼓而归,自是二生不随乡赋矣。白又以祜宫词四句皆数对,未足 奇也。后杜牧守秋浦,与祜为诗酒友,酷吟祜宫词,以白有非祜之论,常不平之, 乃为诗以高之曰:“睫在眼前人不见,道于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 诗轻万户侯。”又曰:“如何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杜盛言其美者, 欲以苟异于白,而曲成于张也。故牧又著论,言近有元白者,喜为淫言语,鼓 扇浮嚣。吾恨方在下位,未能以法治之,斯亦敷佐于祜耳。
潘若沖《郡閣雅談》云:「凝官至侍郎,多吟絕句,曾吟《廬山瀑布》,膾
炙人口。又题处州缙云山黄帝上之所鼎湖,盖黄帝铸鼎处也,有池在山顶。诗 云:‘黄帝旌旗去不回,空馀片石碧崔嵬。有时风卷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自后无敢题者。”
凝《送馬向遊蜀》云:「遊子去咸京,巴山萬里程。白雲連鳥道,青壁遞猿
声。雨露经泥阪,烟花带锦城。工文人共许,应记蜀中行。”
「青山舊路在,白首醉還鄉。」(別白公句。)「試到第三橋,便入千頃花。」
(句。)
《宿冽上人房》云:「浮生不定若蓬飄,林下真僧偶見招。覺後始知身是夢,
更闻寒雨滴芭樵。”
令狐楚
楚自翰林學士拜相,子,自湖州召入翰林為學士,間歲拜相。渭南尉趙嘏
献诗曰:“鹗在卿云冰在壶,代天才业奉︳谟。荣同伊陟传朱户,秀比王商入画 图。昨夜星辰回剑履,前年风月满江湖。不知机务时多暇,犹许诗家属和无。”
张仲素
《春閨怨》云:「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
怯空房不忍归。”
《送春詞》云:「日日人空老,年年春更歸。相歡在樽酒,不用惜花飛。」 《閨人思》云:「愁見遊空百丈絲,春風惹斷更傷離。閑花落遍蒼苔地,盡
日无人谁得知。”
仲素,字繪之,建封之子。憲宗以仲素段文昌為翰林學士,韋貫之曰:「學
士所以备顾问,不宜专取词艺。”罢之。后终中书舍人。
郎士元
《送張南史》云:「雨餘深巷靜,獨酌送殘春。車馬雖嫌僻,鶯花不棄貧。
声黏户网,鼠迹印床尘。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
士元,字君胄,中山人。寶應中,選畿縣官,詔試中書,補渭南尉,曆拾遺、
郢州刺史。
高仲武云:「士元員外,河岳英奇,人倫秀異。自家邢國,遂擁大名。右丞
已后,与钱郎更长。自丞相以下,出使作牧,二公无诗祖饯,时论鄙之。两公词 体大约欲同,就中郎公稍更闲雅,近于康乐。如‘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林’。 又‘去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又‘萧条夜静边风吹,独倚营门望秋月’。可 齐衡古人,掩映时辈。又‘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古人谓谢工于发端, 比之于今,有惭沮矣。”
《送彭將軍》云:「雙旌漢飛將,萬里獨橫戈。春色臨關盡,黃雲出塞多。
鼓鼙悲寂寞,烽火隔长河。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于良史
《春山夜月》云:「春來多勝事,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钟鸣处,楼台深翠微。”
《冬日寄李贊府》云:「地際朝陽滿,天邊宿霧收。風兼殘雪起,河帶斷冰
流。北阙驰心极,南图尚旅游。登临思不已,何处得消忧。”
《闲居寄薛据》云:“隐几读黄老,闲斋耳目清。僻居人事少,多病道心生。
雨洗山林湿,鸦鸣池馆晴。晚来因废卷,行药至西城。”
高仲武云:「良史詩清雅,工於形似。如『風兼殘雪起,河帶斷冰流』,吟
之未终,皎然在目。”
舒元舆
太和九年,誅王涯等,仇士良愈專恣。文宗惡之,雖登臨遊幸,未嘗為樂,
或瞠目独语,左右莫敢进问。因题诗曰:“辇路生春草,上林花满枝。凭高何限 意,无复侍臣知。”一日,看牡丹,或吟曰:“拆者如语,含者如咽,俯者如愁, 仰者如悦。”吟罢,方省元舆词,不觉叹息,泣下沾衣。
李贺
杜牧之序其文集云:「賀,字長吉,元和中,韓吏部亦頗道其歌詩。雲煙綿
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 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 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多殿;梗莽邱陇,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鲸去 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幻诞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词或过之。 《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而贺所为,得无有是?贺 能采寻前事,所以深叹恨今古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 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 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柳宗元
《雪詩》云:「千山鳥飛絕,萬逕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視
郑谷“乱飘僧舍”之句,不侔矣,东坡居士云。
子厚死三年,愚溪無復曩時矣。劉夢得聞之,賦三絕云:「溪水悠悠春自來,
草堂无主燕飞回。隔帘惟见中庭草,一树榴花依旧开。”“草圣数行留坏壁,木 奴千树属邻家。惟见里门通德榜,残阳寂莫出樵车。”“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 青苔日日多。纵有邻人解吹笛,山阳旧侣更谁过!”
邵真
《尋人偶題》云:「日昃不復午,落花難歸樹。人生能幾何,莫厭相逢遇。」 真為李寶臣成德軍掌書記,寶臣死,其子惟岳與田悅李正己拒命。真諫之,
惟岳寤,使真作奏,复为将吏所沮。德宗诏张孝忠朱滔合兵讨惟岳,大败其众。 惟岳召真议归顺,悦遣扈岌来责惟岳,且欲斩真。惟岳惧,斩真以谢焉。其后, 王武俊表其忠,赠户部尚书。
李宣远
宣遠,貞元進士登第,《并州路作》云:「秋日并州路,黃榆落照間。孤城
吹角罢,数骑射雕还。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王建
「千牛仗下放朝初,玉案傍邊立起居。每日請來金鳳紙,殿頭無事不教書。」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少年天子爱边功,亲到凌烟画阁中。为见勋臣写图本,长教殿里作屏风。” “新调白马怕鞭声,供奉骑来绕殿行。为报诸王侵早起,隔门催进打球名。” “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遍舞头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 “鱼藻宫中锁翠娥,先皇行处不曾过。如今池底休铺锦,菱角鸡头积渐多。” “射生宫女宿红妆,请得新弓各自张。临上马时齐赐酒,男儿跪拜谢君王。” “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 “日高殿里有香烟,万岁声来动九天。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鸳鸯瓦上瞥然声,昼寝宫娥梦里惊。元是吾皇金弹子,海棠花下打流莺。”
建初為渭南尉,值王樞密者,盡宗人之分,然彼我不均,復懷輕謗之色。忽
过饮,语及汉桓灵信任中官起党锢兴废之事,枢密深憾其识。乃曰:“我弟所作 宫词,天下皆诵于口,禁掖深邃,何以知之?”建不能对。后为诗以赠之,乃脱 其祸。建诗曰:“先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宫见长时。脱下御衣偏得著,进来龙 马每教骑。常承密旨还家少,独对边情出殿迟。不是当家频向说,九重争遣外人 知。”
朱湾
高仲武云:「朱灣率履真素,放情江湖,郡國交辟,潛耀不起,有唐高人也。
诗体幽远,兴致洪深,因词写意,穷理尽性,于咏物尤工,如‘受气何曾异,开 花独自迟’。所谓哀而不伤,《国风》之深者也”。
灣為李勉永平從事。灣《秋夜宴王郎中宅賦得露中菊》云:「眾芳春競發,
寒菊露偏滋。受气何曾异,开花独自迟。晚成犹有分,欲采未过时。忍弃东篱下, 看随秋草衰。”
《長安喜雪》云:「千門萬戶雪花浮,點點無聲落瓦溝。全似玉塵消更積,
半成冰片结还流。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平地已г盈尺润,年丰须 荷富人侯。”
苏郁
《鸚鵡詞》云:「莫把金籠閉鸚鵡,個個分明解人語。忽然更向君前語,三
十六宫愁几许。”
《和戎詩》云:「關月夜懸青塚鏡,塞雲秋薄漢宮羅。君王莫信和親策,生
得胡雏转更多。”
鬱,貞元元和間詩人。 「十二樓藏玉堞中,鳳凰雙宿碧芙蓉。流霞淺酌誰同醉,今夜笙歌第幾重。」
(《步虚词》。)“吟倚雨残树,月收山下村。”
韦丹
丹,字文明,京兆人。幼孤,從外祖顏真卿。元和中,帥江西,功第一。 丹與東林靈澈上人為忘形之契,丹嘗為《思歸》絕句以寄澈云:「王事紛紛
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闻。”澈奉酬诗曰: “年老身闲无外事,麻衣草坐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宫去,林下何曾见一人。”
王播
王播少孤貧,嘗客揚州惠照寺木蘭院,隨僧齋飧。僧厭怠,乃齋罷而後擊鐘。
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者,皆以碧纱幕其诗。播继以二 绝句曰:“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 头。”又“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而今始得碧纱 笼。”(出《摭言》。)
周匡物
匡物,字幾本,潭州人。元和十一年,李逢吉下進士及第,時以歌詩著名。
家贫,徒步应举,至钱塘,乏僦船之资,久不得济,乃题诗公馆云:“万里茫茫 天堑遥,秦皇底事不安桥。钱塘江口无钱过,又阻西陵两信潮。”郡牧见之,乃 罪津吏。
刘言史
皮日休《劉棗強碑文》云:「歌詩之風,蕩來久矣。大抵喪于南朝,壞于陳
叔宝。然今之业是者,苟不能求古于建安,即江左矣;苟不能求丽于江左,即南 朝矣。或过为艳伤丽病者,即南朝之罪人也。我唐来有是业者,言出天地外,思 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 白。百岁有是业者,雕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炼成句,虽不追躅太白, 亦后来之佳作也。其与李贺同时,有刘枣强焉。先生姓刘氏,名言史,不详其乡 里。所有歌诗千首,其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得比。王武俊之节制镇冀也,先 生造之。武俊雄健,颇好词艺,一见先生,遂加异敬。将置之宾位,先生辞免。 武俊善骑射,载先生以贰乘,逞其艺于野。武俊先骑,惊双鸭起于蒲稗间,武俊 控弦,不再发,双鸭联毙于地。武俊欢甚,命先生曰:‘某之技如是,先生之词 如是,可谓文武之会矣。何不一言以赞耶?’先生由是马上草《射鸭歌》以示武 俊,议者以为祢正平《鹦鹉赋》之类也。武俊益重先生,由是奏请官先生,诏授 枣强令,先生辞疾不就。世重之,曰:‘刘枣强,亦如范莱芜之类焉。’故相国 陇西公夷简之节度汉南也,少与先生游,且思相见,命别将以襄之髹器千事赂武 俊,以请先生,武俊许之,先生由是为汉南相府宾冠。陇西公日与之为饮宴,具 献酬之仪,歌诗大播于当时。陇西公从事或曰:‘以某下走之才,诚不足污辱重 地。刘枣强至,众必以公宾刘于幕吏之上,何抑之如是?’公曰:‘愚非惜幕间 一足地,不容刘也,然视其状有不称者,诸公视某与刘,分岂有间然哉,反为之 惜其寿耳。’后不得已,问先生所欲为,先生曰:‘司功掾其闲,或可承阙。’ 相国由是掾之。虽居官曹,宴见与从事仪等。后从事又曰:‘刘枣强纵不容在宾 署,承乏于掾曹,诎矣。奚不疏整其秩?’相国不得已而表奏焉。诏下之日,先 生不恙而卒。相国哀之恸曰:‘果然止掾曹,杀我爱客。’葬之有加等。坟去襄 阳郭五里,曰柳子关。后先生数十岁,日休始以鄙文称于襄阳。襄阳邑人刘求, 高士也。尝述先生之道业,尝咏先生之歌诗,且叹曰:‘襄之人只知有浩然墓, 不知有先生墓,恐百岁之后,湮灭而无闻,与荆棘凡骨溷,吾子之文,吾当刊焉。’ 日休曰:‘存既摭实,录之何愧?’呜呼!先生之官卑,不称其德,宜加私谥。 然枣强之号,世已美矣,故不加焉。是为刘枣强碑。”
刘猛
「月生十五前,日望光彩圓。月生十五後,日畏光彩瘦。不見夜光色,一尊
成暗酒。匣中龙背镜,光短不照空。不惜补明月,惭无此良工。”(《月生》句。) “自念数年间,两手中藏钩。于心且无恨,他日为我羞。古老传童歌,连淫亦兵 象。夜梦戈甲鸣,苦不愿年长。”(《苦雨》句。)“朝梳一把白,夜泪千滴雨。 可耻垂拱时,老作在家女。”(《晚》句。)
元微之《酬劉猛見送詩》,如云:「神劍士不蝕,異布火不燒。」其推重如
此。
李馀
「長安東門別,立馬生白髮。」(句。)「霽後軒蓋繁,南山瑞煙發。」
(句。)“尝闻车马繁,土薄忧水声。”(句。)
餘,登長慶二年進士第,蜀人也。張籍《送餘歸蜀詩》云:「十年人詠好詩
章,今日成名出举场。归去惟将新诰牒,后来争取旧衣裳。山桥晓上蕉花暗,水 店晴看芋叶光。乡里乡情相见日,一时携酒上高堂。”
又賈島《送李餘往湖南》云:「昔去候溫涼,秋山滿蜀鄉。今來從辟命,春
物变涔阳。岳石挂海雪,野枫堆渚樯。若寻五祖宅,寂寞在潇湘。”
李涉
《題鶴林寺僧室》云:「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
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晚泊潤州聞角》云:「孤城吹角水茫茫,曲引邊聲怨思長。驚起暮天沙上
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但將鐘鼓悅私慶,肯以犬羊為國羞。」(句。)「尼父未適魯,屢屢倦迷
津。徒怀教化心,纡郁不能伸。一遇知己言,万方始喧喧。至今百王则,孰不挹 其源。”(《怀古》。)
刘昭禹
昭禹,字休明,婺州人也。少師林寬,為詩刻苦。《風雪詩》云:「句向夜
深得,心从天外归。”
嘗與人論詩曰:「五言如四十個賢人,著一字如屠沽不得。覓句者,若掘得
玉合子底,必有盖,但精心求之,必获其宝。”在湖南累为宰,后署天策府学士, 严州刺史,卒于桂州幕中。有诗三百首。
孙昌胤
《和司空曙劉虛九日送人》云:「京邑歎離群,江樓喜遇君。開筵當九日,
泛菊外浮云。朗咏山川霁,酣歌物色曛。君看酒中意,未肯丧斯文。”
柳子厚《與韋中立書》云:「古者重冠禮,將以責成人之道,是聖人所尤用
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 到外廷,荐笏言于卿士曰:‘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 笏却立曰:‘何预我邪?’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怪孙子,何哉?独为 所不为也。”
昌胤,登天寶進士第。
严休复
《揚州唐昌觀玉蕊花坼有仙人游悵然成二絕》云:「終日齋心禱玉宸,魂消
目断未逢真。不如满树琼瑶蕊,笑对藏花洞里人。”又:“羽车潜下玉龟山,尘 世何由睹颜。唯有无情枝上雪,好风吹缀绿云鬟。”
元和中,見一女子,從以二女冠,三小僕,直造花所。佇立良久,命小童折
花数枝,谓黄冠者曰:“曩有玉峰之期,自是可以行矣。”行百步许,遂不复见。 休复有诗,元微之和云:“弄玉潜归玉树时,不教青鸟出花枝。的应未有诸人觉, 只恐严郎卜得知。”乐天诗云:“嬴女偷乘凤下时,洞中潜歇弄花枝。不缘啼鸟 春饶舌,青琐仙郎可得知。”
朱庆馀
慶餘遇水部郎中張籍知音,索慶餘新舊篇,擇留二十六章,置之懷袖而推贊
之。时人以籍重名,皆缮录讽咏,遂登科。庆馀作《闺意》一篇以献曰:“洞房 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籍酬之曰: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由 是朱之诗名,流于海内矣。
又《題王侯廢宅》云:「古巷戟門誰舊宅?早曾聞說屬官家。更無新燕來巢
屋,惟有闲人去看花。空厩欲摧尘满枥,小池初涸草侵沙。繁华事歇皆如此,立 马踟蹰到日斜。”
張籍《送慶餘歸越》云:「東鄰歸路遠,幾日到鄉中?有寺山皆遍,無家水
不通。湖声莲叶雨,野气稻苗风。州县知名久,争邀与客同。”
杨虞卿
《過小妓英英墓》云:「淩晨騎馬出皇都,聞說埋花在路隅。別我已為泉下
土,思君犹似掌中珠。四弦品柱声初绝,三尺孤坟草已枯。兰质蕙心何所在?焉 知过者是狂夫。”乐天梦得皆有和章。乐天云:“人间有梦何曾人,泉下无家岂 是归。坟上少啼留取泪,明年寒食更沾衣。”梦得云:“但见好花皆易落,从来 尤物不长生。鸾台夜直衣衾冷,云雨无因入禁城。”
虞卿,字師皋,虢州人。佞柔善諧麗。宗閔僧孺相穆宗,引為右司郎中。宗
闵倚之,时号党魁。为京兆尹,以罪贬虔州司户参军,死。
杨汝士
唐名族重京官而輕外任,汝士建節後詩云:「拋卻弓刀上砌台,上方樓殿
云开。山僧见我衣裳窄,知道新从战地来。”又云:“而今老大骑官马,羞向关 西道姓杨。”
寶曆中,楊於陵僕射入覲,其子嗣復率兩榜門生迎於潼關,宴新昌裡第。僕
射与所执坐正寝,嗣复领诸生翼两序。元白俱在,赋诗席上。汝士诗后成,元白 览之失色。诗曰:“隔座应须赐御屏,尽将仙翰入高冥。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 新阴在鲤庭。再岁生徒陈贺宴,一时良史尽传馨。当年疏广虽云盛,讵有兹筵醉 。”其日,大醉归,谓其子弟曰:“吾今日压倒元白。”(时为刑侍。)
裴令公居守東洛,夜宴半酣,公索句,元白有得色。時公為破題,次至汝士,
曰:“昔日兰亭无艳质,此时金谷有高人。”白知不能加,遽裂之曰:“笙歌鼎 沸,勿作冷淡生活。”元顾白曰:“乐天所谓能全其有名者也。”
张志和
《漁父歌》云:「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
风细雨不须归。”又云:“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 长江白浪不曾忧。”又云:“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 风,笑著荷衣不叹穷。”又云:“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飧。枫叶落, 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又云:“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 子,掘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严维
維,字正文,越州人。與劉長卿善。長卿《對酒寄維》云:「陋巷喜陽和,
衰颜对酒歌。懒从华发乱,闲住白云多。郡简容垂钓,家贫学弄梭。门前七里濑, 早晚子陵过。”维答云:“苏耽佐郡时,近出白云司。药补清羸疾,窗吟绝妙词。 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欲识怀君意,朝朝访楫师。”(时刘为睦州司马。)
李播
播以郎中典蘄州,有李生攜詩謁之,播曰:「此吾未第時行卷也。」李白:
“顷于京师书肆百钱得此,游江淮间二十馀年。欲幸见惠。”播遂与之,因问何 往,曰:“江陵谒表丈卢尚书。”播曰:“公又错也,卢是某亲表丈。”李惭悚 失次,进曰:“诚若郎中之言,与荆南表丈一时乞取。”再拜而出。
李德裕
元和十一年,歲在丙申,李逢吉下三十三人皆取寒素。時有詩曰:「元和天
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德裕颇为寒 素开路,及谪官南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出 《摭言》。)
郑还古
還古閒居東都,將入京赴選,柳當將軍者餞之。酒酣,以一詩贈柳氏之妓曰:
“冶艳出神仙,清声胜管弦。词轻《白纻曲》,歌遏碧云天。未拟生裴秀,何如 乞郑玄。不堪金谷水,横过坠楼前。”柳喜甚,曰:“专俟荣命,以此为贺。” 未几,还古除国子博士。柳见除目,即遣入京。及嘉祥驿,而还古物故,乃放妓 他适。《逸史》载:还古初娶柳氏女,嘉会之初,梦娶房氏。后柳卒,再娶东都 李氏,属房直温为东洛少尹,李之舅也,昏礼皆房主之,始知旧梦之前定也。
還古,登元和進士第。
裴休
《贈黃山僧希運詩》曰:「自從大士傳心印,額上圓珠七尺身。掛錫十年
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江滨。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拟欲事师为弟子, 不知将法付何人。”休,会昌中官于钟陵,请运至郡,以所解一篇示之。师不顾, 曰:“若形于纸墨,何有吾宗?”休问其故,曰:“上乘之印,惟是一心,更无 别法。心体一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于虚空,其中照耀,静无纤埃。证之者 无新旧、无浅深,说之者不立义解、不开户牖,直下便是,动念即乖。”其后, 休录之,为传心法要云。
休,字公美,孟州人。大中六年為相,能文章,為人蘊藉,進止雍閑。宣宗
曰:“休真儒者。”
薛宜僚
宜僚以左庶子充新羅冊贈使,至青州,悅一妓段東美,賦詩曰:「阿母桃花
方似锦,王孙草色正如烟。不须更向沧溟望,惆怅欢情又一年。”到外国,谓判 官苗甲曰:“东美何故频见梦中?”数日而卒。榇至青,段奠之,一恸而卒。
九老会胡杲
《九老會賦》詩云:「閒居同會在三春,大抵愚年最出群。霜鬢不嫌杯酒興,
白头仍爱玉炉薰。徘徊玩柳心犹健,老大看花意却勤。凿落满斟扌弃酩酊,香囊 高挂任氤氲。搜神得句题红纸,望景长吟对白云。今日交情何不替,齐年同事圣 明君。”(杲,年八十九,前怀州司马。)
吉皎
「休官罷任已閒居,林苑園亭興有餘。對酒最宜花藻發,邀歡不厭柳條初。
低腰醉舞垂绯袖,击筑讴歌任褐裾。宁用管弦来合杂,自亲松竹且清虚。飞觥酒 到须先酌,赋咏诗成不住书。借问商山贤四皓,不知此后更何如。”(皎,卫尉 卿致仕,年八十八。)
刘真
「垂絲今日幸同筵,朱紫居身是大年。賞景尚知心未退,吟詩猶覺力完全。
闲庭饮酒当三月,在席挥毫象七贤。山茗煮时秋雾碧,玉杯斟处彩霞鲜。临阶花 笑如歌妓,傍竹松声当管弦。虽未学穷生死诀,人间岂不是神仙。”(真,前磁 州刺史,年八十七。)
郑据
「東洛幽閒日暮春,邀歡多是白頭賓。官班朱紫多相似,年紀高低次第勻。
联句每言松竹意,停杯多说古今人。更无外事来心肺,空有清虚入思神。醉舞两 回迎劝酒,狂歌一曲会闲身。今朝何事偏情重,同作明时列任臣。”(据,前龙 武军长史,年八十五。)
卢真
「三春已盡洛陽宮,天氣初晴景象中。千朵嫩桃迎曉日,萬株垂柳逐和風。
非论官位皆相似,及至年高亦共同。对酒歌声犹觉妙,玩花诗思岂能穷。先时共 作三朝贵,今日犹逢七老翁。但愿常满酌,烟霞万里会能通。”(真,前侍 御史内供奉官,年八十三。)
张浑
「幽亭春盡輩為歡,印綬居身是大官。遁跡豈勞登遠岫,垂絲何必坐溪。
诗联六韵犹应易,酒饮三杯未觉难。每况襟怀同宴会,共将心事比波澜。风吹野 柳悬罗带,日照庭花落绮纨。此席不须铺锦帐,斯筵堪作画图看。”(浑,前永 州刺史,年七十七。)
白居易
「七人五百八十四,拖紫紆朱垂白須。囊裡無金莫嗟歎,尊中有酒且歡娛。
吟成六韵神还壮,饮到三杯气尚粗。嵬峨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孙扶。天年高 迈二疏傅,人数多于四皓图。除却三山五天竺,人间此会且应无。”(居易,刑 部尚书致仕,年七十四。)
樂天退居洛中,作尚齒九老之會,其序曰:「胡吉劉鄭盧張等六賢,皆多年
寿,馀亦次焉。于东都弊居履道坊,为尚齿之会。七老相顾,既醉且欢。静而思 之,此会稀有,因各赋七言六韵诗一章以记之,或传诸好事者,时会昌五年三月 二十四日。”乐天云:“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会,续 命书姓名年齿,写其形貌,附于图右,与前七老,题为九老图。仍以一绝赠之云: ‘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暮双归。当时一鹤犹稀有,何况今逢两令威?’” (洛中遗老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禅僧如满,年九十五岁。)又云:“时秘书 狄兼谟、河南尹卢贞,以年未及七十,虽与会而不及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