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话/卷五

来自楠悦读

卷五

于武陵

   《孤雲詩》云:「南北各萬里,有雲心更閑。因風離海上,伴月到人間。洛

浦少高树,长安无旧山。徘徊不可住,漠漠又东还。”

   《客中》云:「楚人歌《竹枝》,遊子淚沾衣。異國久為客,寒宵頻夢歸。

一封书未返,千树叶皆飞。南渡洞庭水,更应消息稀。”

李频

   《過四皓廟》云:「東西南北人,高跡自相親。天下已歸漢,山中猶避秦。

龙楼曾作客,鹤氅不为臣。独有千年后,青青庙木春。”

刘鲁风

   魯風江南投謁所知,頗為典客所阻,因賦一絕曰:「萬卷書生劉魯風,煙波

万里谒文翁。无钱乞与韩知客,名纸毛生不肯通。”

   自貞元後,唐文甚振,以文學科第為一時之榮。及其弊也,士子豪氣罵吻,

游诸侯门,诸侯望而畏之。如刘鲁风姚杰柳棠胡曾之徒,其文皆不足取。馀故 载之者,以见当时诸侯争取誉于文士,此盖外重内轻之牙蘖。如李益者,一时文 宗,犹曰:“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楼。”其后如李山甫辈,以一名一第之失, 至挟方镇,劫宰辅,则又有甚焉者矣。一篇一韵,初若虚文,而治乱之萌系焉。 馀以是知其不可忽也。

褚载

   《雲詩》云:「盡日看雲首不回,無心都大似無才。可憐光彩一片玉,萬里

青天何处来?”

   《賀趙觀文重試及第》云:「一枝仙桂兩回春,始覺文章可致身。已把色絲

要上第,又将彩笔冠群伦。龙泉再淬方知利,火浣重烧转更新。今日街头看御榜, 大能荣耀苦心人。”

   陸威為郎官,載以文投獻,數字犯其家諱,威因矍然。載尋以箋致謝,曰:

“曹兴之图画虽精,终惭误笔;殷浩之矜持太过,翻达空函。”

   載,字厚之,登乾甯進士第。

汪遵

   遵幼為吏,許棠應二十餘舉,遵猶在胥徒。善為絕句詩,而深晦縝密。一旦

辞役就贡,会棠送客至灞间,遇遵于途,讯曰:“何事至京?”遵曰:“就贡。” 棠怒曰:“小吏无礼。”后遵成名五年,棠始登第。

   「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里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遵《长城诗》也,得名于时。

   遵,宣城人,登咸通七年進士第;許棠其鄉人也。
   「平泉花木好高樹,嵩少縱橫滿目前。惆悵人間不平事,今朝身在海南邊。」

遵《题李太尉平泉庄诗》也。

卢渥

   渥,字子章,軒冕之盛,近代無比,伯仲四人,咸居顯列。乾符初,母憂服

阕,渥自前中书舍人拜陕府观察使;弟沼,前长安令,除给事中;弟沅,自前集 贤校理除左拾遗;弟治,自畿尉迁监察御史。诏书叠至,士族荣之。及赴任陕郊, 自居守分司朝臣已下,争设祖筵,洛城为之一空,都人耸观,亘数十里。渥《题 嘉祥驿诗》曰:“交亲荣饯洛城空,秉钺戎装上将同。星使自天丹诏下,雕鞍照 地数程中。马嘶静谷声偏响,旆映晴山色更红。别后定知人易老,满街棠树有遗 风。”

   渥在舉場,甚有時稱。曾于水逆旅,遇宣宗微行,意其貴人,斂身避之。

帝呼与相见,乃自称进士卢渥。帝请诗卷,袖之而去。他日,对宰臣语及渥,令 主司擢第。宰臣问渥与主上有何阶缘?渥具陈其由,时亦不以为忝。

滕倪

   騰倪苦心為新詩,嘉聲早播。遠之吉州,謁宗人太守郎中邁。邁每吟其句云:

“白发不能容相国,也同闲客满头生。”又题《鹭鹚障子》云:“映水有深意, 见人无惧心。”迈曰:“魏文惜陈思之学,潘岳褒正叔之文,贵集一家之盛如此。”

   倪逼秋試,捧笈告遊,留詩為別。滕君得之,悵然曰:「是必不祥。」倪至

秋,卒于商于馆舍,闻者莫不伤焉。倪诗曰:“秋初江上别旌旗,故国无家泪欲 垂。千里未知投足处,前程便是听猿时。误攻文字身空老,却返樵渔计已迟。羽 翼凋零飞不得,丹霄无路接差池。”

费冠卿

   冠卿,字子軍,池州人。久居京師,《感懷詩》云:「煢獨不為苦,求名始

辛酸。上国无交亲,请谒多少难。九月风到面,羞汗成冰片。求名俟公道,名与 公道远。力尽得一名,他喜我且轻。家书十年绝,归去知谁荣。马嘶渭桥柳,特 地起愁声。”登元和二年第,母卒,既葬而归,叹曰:“干禄,养亲耳,得禄而 亲丧,何以禄为!”遂隐池州九华山。长庆中,殿院李行修举其孝节,拜右拾遗。 制曰:“前进士费冠卿,尝予计偕,以文中第,禄不及于荣养,悔每积于永怀。 遂乃屏身丘园,绝迹仕进,守其至性,十有五年,峻节无双,清飙自远。夫旌孝 行,举逸人,所以厚风俗而敦名教也。宜承高奖,以儆薄夫。擢参近侍之荣,载 伫移忠之效。”冠卿竟不应命。

   杜荀鶴有詩吊其墓曰:「凡吊先生者,多傷荊棘間。不知三尺墓,高卻九華

山。天地有何外,子孙无亦闲。当时若征起,未必得身还。”

   冠卿以拾遺召不起,賦詩云:「君親同是先王道,何如骨肉一處老。也知臣

子合佐时,自古荣华谁可保。”

李廓

   廓,李程之子也。登元和進士第。大中中,拜武甯節度使,不能治軍。補闕

郑鲁言:“新麦未登,徐必乱。”既而军乱,果逐廓。按旧史,廓有诗名,大中 末,累官至颖州刺史,再为观察使。子昼,亦登进士第。

   廓《落第詩》云:「榜前潛拭淚,眾裡自嫌身。氣味如中酒,情懷似別人。

暖风张乐席,晴日看花尘。尽是添愁处,深居乞过春。”

薛能

   能,字大拙,汾州人。會昌六年進士。大中八年,書判入等,補周尉,辟

太原陕虢河阳从事。李福镇滑州,表观察判官。历侍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 徙西川,取为节度副使。咸通中,摄嘉州刺史。归朝,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俄 刺同州。京兆君温璋贬,命权知尹事。出领感化节度,入授工部尚书。复节度徐 州,徙忠武。广明元年,徐兵赴氵殷水,经许,能以前帅徐军吏怀恩,馆之州内。 许军惧徐人见袭,大将周岌因众怒逐能,自称留后。能全家遇害。

   《獻僕射相公》云:「清如冰玉重如山,百辟嚴趨禮絕攀。強虜外聞應破膽,

平人相见尽开颜。朝廷有道青春好,门馆无私白月闲。致却垂衣更何事,几多诗 句咏关关。”

   能《題集後》曰:「詩源何代失澄清,處處狂波後生。常感道孤吟有淚,

却缘风坏语无情。难甘恶少欺韩信,枉被诸侯杀祢衡。纵到缑山也无益,四方联 络尽蛙声。”

   「青春背我堂堂去,白髮催人故故生。」此能詩也。然無子美大雅之度。
   《秋夜旅舍寓懷》云:「庭鎖荒蕪獨夜吟,西風吹動故人心。三秋木落半年

客,满地月明何处砧?渔唱乱沿汀鹭合,雁声寒咽陇云深。平生只有松堪对,露 霜欺不受侵。”

曹邺

   鄴,字業之,大中進士也。唐末,以祠部郎中知洋州。
   《老圃堂詩》云:「邵平瓜地接吾廬,穀雨乾時手自鋤。昨日春風欺不在,

就床吹落读残书。”

聂夷中

   夷中有《公子行》云:「種花滿西園,花發青樓道。花下一禾生,去之為惡

草。”又《咏田家诗》云:“父耕原上田,子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 仓。”又云:“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 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所谓言近意远,合三百篇之旨也。 咸通十二年,高知举,榜内孤寒者夷中公乘亿许棠。夷中尤贫苦,精古诗。

   夷中,字坦之。咸通中為華陰尉。

张林

   林擢進士第,官至御史。為詩小巧,多采景于園林。《亭沼》云:「菱葉乍

翻人采后,芰荷初没舸行时。”亦佳句也。

   林言毀佛寺,時御史有蘇監察者,檢天下廢寺,見銀佛一尺以下者,多袖而

归,时号苏捏佛。温庭筠遽曰:“好对‘蜜陀僧’。”

崔涂

   《春夕旅懷》云:「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蝴蝶夢中家萬里,

杜鹃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惟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 景有谁争。”

   《蜀城春》云:「天涯憔悴身,一望一г巾。在處有芳草,滿城無故人。懷

才皆得路,失计自伤春。清镜不堪照,鬓毛愁更新。”

   塗,字禮山,光啟進士也。

章碣

   《焚書坑詩》云:「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亢灰未冷山東亂,

刘项原来不读书。”

   碣,孝標之子。登乾符進士第。

方干

   《越州使院竹》云:「莫見淩雲飄粉籜,須知礙石作盤根。細看枝上蟬吟處,

犹是笋时蚀痕。月送绿阴斜上砌,露凝寒色湿遮门。列仙终日逍遥地,鸟雀潜 来不敢喧。”

   「世人如不容,我自縱天慵。落葉恁風掃,香粳倩水舂。花朝連郭霧,雪夜

隔湖钟。身在能无事,头宜白此峰。”

   幹為詩如:「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齊梁以來,未有之句也。

又《贻天目中峰客》,有“枯井夜闻邻果落,废巢寒见别禽来”之句。

卫准

   「莫言閒話是閒話,往往事從閒話來。」又「何必剃頭為弟子,無家便是出

家人。”

   准,大曆五年登進士第。

司空图

   愚幼嘗自負,既久而愈覺缺然。然得於春早,則有「草嫩侵沙長,冰輕著雨

消”。又“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又“雨微吟思足,花落梦无聊”。得于 山中,则有“坡暖冬生笋,松凉夏健人”。又“川明虹照雨,树密鸟冲人”。得 于江南,则有“戍鼓和潮暗,船灯照岛幽”。又“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 又“夜短猿悲减,风和鹊喜灵”。得于塞下,则有“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饥”。 得于丧乱,则有“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鲸鲵人海涸,魑魅棘林幽”。 得于道宫,则有“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得于夏景,则有“池凉清鹤梦, 林静肃僧仪”。得于佛寺,则有“松日明金像,山风响木鱼。”又“解吟僧亦俗, 爱舞鹤终卑”。得于郊园,则有“远坡春旱惨,犹有水禽飞”。得于乐府,则有 “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得于寂寥,则有“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 得于惬适,则有“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虽庶几不滨于浅涸,亦未废作者 之讥诃也。又七言云:“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鹿大出寒林”。又“得剑乍如添 健仆,亡书久似忆良朋”。又“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又“故国 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又“甲子 今重数,生涯只自怜。殷勤元昨日,歌午又明年”。皆不拘一概也。盖绝句之作, 本于诣极,此外,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岂容易哉!今足下之诗,时 辈同有难及,傥复以全美为上,即知味外旨矣。(案:表圣论诗之末,今足下之 诗云云,则此条当是与友人论诗之书札,但不知足下谓谁。窃意原书首行,必具 姓名,诗话误删之耳。)

   與王駕評詩云:末技之工,雖蒙譽于賢哲,未足自信,必俟推於其類,而後

神跃而色扬。今之贽艺者,反是,若即医而靳其病也,惟恐彼之善察,药之我攻 耳。是以率人以谩,莫能自振,痛哉!且伎之尤者,莫若工于文章,其能不死于 诗者,比他伎尤寡,岂可容易较量哉。今王生五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 之所尚者,则前所谓必推于其类,岂止神跃色扬哉!

   王禹《五代史闕文》云:圖,字表聖,自言蒲州人,有俊才。咸通中,登

进士第。雅好为文,躁于进取,颇自矜伐,端士鄙之。从事使府,洎登朝,骤历 清显。巢贼之乱,车驾播迁。图有先人旧业在中条山,极林泉之美,图自礼部员 外郎避地焉,日以诗酒自娱。属天下板荡,士人多往依之,互相推奖,由是声名 籍甚。昭宗反正,以户部侍郎召至京师。图既负才慢世,谓己当为宰辅,时人恶 之,稍抑其锐。图愤愤,谢病复归中条。与人书疏,不名官位,但称知非子,又 称耐辱居士。其所居在祯贻之上,结茅屋,命曰:休休亭。尝自为亭记云云。 (已上《梁史》旧文。)谨按:图,河中虞乡人,少有文采,未为乡里所称。会 王凝自尚书郎出为绛州刺史,图以文谒之,大为凝知。入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知贡举,擢图上第。顷之,凝出为宣州观察使,辟图为从事。既渡江,御史府奏 图监察,下诏追之。图感凝知己之恩,不忍轻离幕府,满百日不赴阙,为台司所 劾,遂以本官分司。久之,召拜礼部员外郎,俄知制诰。故集中有文曰:“恋恩 稽命,黜系洛师,于今十年,方忝纶阁。”此岂躁于进取者邪?旧史不详,一至 于是。图见唐政多僻,知天下必乱,即弃官归中条山。寻以中书舍人召,拜礼部、 户部侍郎,皆不起。及昭宗播迁华下,图以密迩乘舆,即时奔问,复归还山。故 其诗曰:“多病形容五十三,谁怜借笏趁朝参。”此岂有意于相位邪?河中节度 使王重荣请图撰碑,得绢数千匹,图置于虞乡市中,恣乡人所取,一日而尽。是 时,盗贼充斥,独不入王官谷。河中士人,依图避难,获免者甚众。昭宗东迁, 又以兵部侍郎召至洛下,为柳璨所沮,一谢而退。梁祖受禅,以礼部尚书召,辞 以老病。卒时年八十馀。又按梁室大臣,乃至有如敬翔李振杜晓杨涉等,皆唐朝 旧族,本以忠义立身,重侯累将,三百馀年。一旦委质朱梁,其甚者,赞成弑逆。 惟图以清直避世,终身不仕梁祖,故《梁史》拾图小瑕以泯大节者,良有以夫! 题休休亭之楹曰:“咄,喏!休休休,莫莫莫!伎俩虽多性灵恶,赖是长教闲处 著。休休休,莫莫莫!一局棋,一炉药,天意时情可料度。白日偏催快活人,黄 金难买堪骑鹤。若曰尔何能,答云耐辱莫。”柳璨为相,臣僚多被放逐,图为监 察御史,尤加畏慎。昭宗郊礼毕,上意恳乞致仕,曰:“察臣本意,非为官荣, 可验衰羸,庶全名节。”上特赐归山,其诏略曰:“既养高以傲世,类移山以钓 名。心惟乐于漱流,仕非颛于食禄。匪夷匪惠,特忘反正之朝;载省载思,当徇 Т栖之志。宜放归中条山。”诏词,乃璨之文也。时多以四皓二疏誉之。惟僧虚 中云:“道装汀鹤识,春醉野人扶。”言其操履检身,非傲世者也。又云:“有 时看御札,特地挂朝衣。”言其尊戴存诚,非要君也。

   《華下》云:「日炙旱雲裂,迸為千道血。天地沸一鑊,竟自烹妖孽。堯湯

遇灾数,灾数还中辍。何事奸与邪,古来难扑灭。”

   《僧舍貽友人》云:「笑破人間事,吾徒莫自欺。解吟僧亦俗,愛舞鶴終卑。

竹上题幽梦,溪边约敌棋。旧山归有阻,不是故迟迟。”

   《下方》云:「旦松軒下,怡然對一瓢。雨微吟思足,花落夢無聊。細事

当棋遣,衰容喜镜饶。溪僧有深趣,书至又相邀。”

秦韬玉

   《貧女》云:「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

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纤巧,不把双眉斗短长。每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 衣裳!”

   韜玉,字仲明,京兆人。父為左軍將。韜玉出入田令孜之門,又與劉曄李

士姜蔡铤之徒交游中贵,各将两军书尺,侥求巍科,时谓对军解头。僖宗幸蜀, 韬玉以工部侍郎为令孜神策判官。小归公主文,韬玉准敕及第,仍编入榜中。韬 玉以书谢新人,呼同年曰:“三条烛下,虽阻文闱;数仞墙边,幸同恩地。”

高骈

   駢鎮蜀日,以南詔侵暴,築羅城四十里,朝廷雖加恩賞,亦疑其固護。或一

日,闻奏乐声响,知有改移,乃题风筝寄意曰:“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 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旬日报到,移镇渚宫。

   又《二妃廟》云:「帝舜南巡去不還,二妃幽怨水雲間。當時珠淚知多少,

直到如今竹尚斑。”

   《步虛詞》云:「清溪道士人不識,上天下天鶴一隻。洞門深鎖碧窗寒,滴

露研朱点《周易》。”

   《聞河中王鐸加都統》云:「煉汞燒鉛四十年,至今猶在藥爐前。不知子晉

缘何事,只学吹箫便得仙。”其骄傲不平如此。

翁承赞

   承贊,乾甯進士也。唐語云:「槐花黃,舉子忙。」承贊有詩云:「雨中妝

点望中黄,勾引蝉声送夕阳。忆得当年随计吏,马蹄终日为君忙。”

皮日休

   日休賦《龜詩》嘲歸氏子曰:「硬骨殘形知幾秋,屍骸終是不風流。頑皮死

后钻须遍,都为平生不出头。”归氏子以姓嘲日休云:“八片尖斜砌作球,火中 Ь了水中揉。一团闲气如常在,惹踢招拳卒未休。”

卢延让

   延讓吟詩,多著尋常容易語,如《送周太保赴浙西》云:「臂鷹健卒懸氊帽,

骑马佳人卷画衫。”又《寄友人》云:“每过私第邀看鹤,长著公裳送上驴。” 然于数篇见意尤妙,有《松寺》云:“山寺取凉当夏夜,共僧蹲坐石阶前。两三 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衣汗稍停床上扇,茶香时发涧中泉。通宵听论 《莲华》义,不藉松窗一觉眠。”又《苦吟》云:“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 吟安一个字,断数茎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

裴说

   唐舉子先投所業於公卿之門,謂之「行卷」。說只行五言十九首,至來年秋

试,复行旧卷。人有讥之者,说曰:“只此十九首苦吟,尚未有人见知,何暇别 行卷哉?”识者以为知言。天复六年,登甲第。其诗以苦吟难得为工,且拘格律。 尝有诗曰:“苦吟僧入定,得句将成功。”又《赠僧贯休》云:“总无方是法, 难得始为诗。”又云:“是事精皆易,唯诗会却难。”遭乱,故宦不达。

   《洛中作》云:「莫怪苦吟遲,詩成鬢亦絲。鬢絲猶可染,詩病卻難醫。山

暝云横处,星沉月侧时。冥搜不易得,一句至公知。”

   《棋》云:「十九條平路,言平又。人心無算處,國手有輸時。勢迥流

星远,声干下雹迟。临轩才一局,寒日又西垂。”

张为

   為,唐末江南詩人,與周朴齊名。如「到處即閉戶,逢君方展眉」,最有詩

称。

   杜光庭載毛仙翁事,名於,字鴻漸。元和間,劉禹錫李紳白樂天輩皆贈詩。

至大中戊寅,五十馀年矣。是岁,张为薄游长沙,不汲汲随计,获女奴于岳麓下, 惑之,岁馀成羸疾。仙翁一见曰:“子妖气邪光,浃遍肌骨,苟不相值,殒于旦 夕也。”以丹一粒授为,于香炉焚之,郁烈之气,闻百步,魅妾一号而毙,乃木 偶人也。又吞以丹砂如黍者三,疾遂瘳。为作诗别之曰:“羸形感神爽,削骨生 丰肌。兰炷飘灵烟,妖怪立诛夷。重睹日月光,何报父母慈。黄河浊滚滚,别泪 流澌澌。黄河清有时,别泪无收期。”为后入钓台山,访道而去。

   《苑中》云:「上苑離宮處處迷,相風高與露盤齊。金階鑄山狻猊立,玉柱

雕成翡翠栖。外使调鹰初得按,(五方外案使,以鹰隼初调习,始能擒获,谓之 得案。)中官过马不教嘶。(上乘马必中官以进,谓之过马。既乘之,而后躞 蹀嘶鸣。)笙歌锦绣云霄里,独许词臣醉似泥。”

   《醉著》云:「萬里清江萬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煙。漁翁醉著無人喚,過午

醒来雪满船。”

   《即事》云:「書牆暗記移花日,洗甕先知醞酒期。須信閒人有忙事,早來

冲雨觅渔师。”

   《香奩集》,和魯公之詞也。惟其豔麗,故貴後嫁其名於。凝平生著述,

分为《演论游艺孝悌疑狱香奁籝金》六集。自为《游艺集序》云:“予有《香奁 籝金集》,不行于世。”凝在政府,避议论,讳其名,又欲后人知,故《游艺集 序》实之,此凝之意也。沈存中云。

曹松

   李肇《國史補》云:「曲江大會,比為下第舉人,邇來漸侈靡,皆為上列所

占,向之下第举人,不复预矣。所以逼大会,则先牒教坊请奏,上御紫云楼垂帘 观焉。时或拟作乐,则为之移日。故曹松诗云:‘追游若遇三清乐,行从应妨一 日春。’敕下后,人置皮袋,例以图障、酒器、钱绢实其中,逢花即饮。故张籍 诗云:‘无人不借花园宿,到处皆携酒器行。’其皮袋,状元、录事同点检,阙 一则罚金。曲江之宴,行市罗列,为之半空。公卿家率以是日拣选东床,车 马阗塞,莫可殚述。”

   松《及第敕下宴中獻座主杜侍郎詩》云:「得召丘牆淚卻頻,若無公道也無

因。门前送敕朱衣吏,席上衔杯碧落人。半夜笙歌教洗月,平明桃杏放烧春。南 山虽有归溪路,争那酬恩未杀身。”

   《春日長安書事》云:「浩浩看花晨,六街揚遠塵。城中一丈日,誰是晏眠

人。御柳舞著水,野莺啼破春。从云还楚客,犹是惜离秦。”

   《晨起》云:「曉色教不睡,垂簾清氣中。林殘數枝月,發冷一梳風。並鳥

闻钟语,欹荷隔雾空。莫徒营白日,道路本无穷。”

   松有詩云:「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可謂諳世故矣。

杜荀鹤

   荀鶴有詩名,號九華山人。大順初擢第,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

序其文为《唐风集》。或曰,荀鹤,牧之微子也。牧之会昌末自齐安移守秋浦, 时年四十四,所谓“使君四十四,两佩左铜鱼”者也。时妾有妊,出嫁长林乡正 杜筠,而生荀鹤。擢第年四十六矣。

   《溪興》云:「山雨溪風卷釣絲,瓦甌篷底獨斟時。醉來睡著無人喚,流下

前溪也不知。”

   《春宮怨》云:「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風

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郑綮

   《古今詩話》曰:相國綮善詩,有題《老僧詩》云:「日照西山雪,老僧門

未开。冻瓶黏柱楚,宿火陷炉灰。童子病归去,鹿寒入来。”常云,此诗属 对,可以衡秤,言轻重不偏也。或曰:“相国近为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 桥风雪中驴子背上。此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

   綮刺廬江,將去,別郡人云:「惟有兩行公廨淚,一時灑向渡頭風。」其滑

稽类此。

   ,字瑞文,吏部尚書徽之子。善文辭,宰相王溥薦知制誥,進中書舍人。

溥得罪,贬抚州司马。

   「永巷頻聞小苑遊,舊恩如淚亦難收。君前願報新顏色,團扇須防白露秋。」

严恽

   皮日休《傷嚴子重序》云:「余為童在鄉校時,簡上抄杜舍人牧之集,見有

与进士严恽诗。后至吴,一日,有客曰严某,馀志其名久矣,遽怀文见造,于是 乐甚。观其所为文,工于七字,往往有清便柔媚,时可轶骏于常轨。其佳者曰: ‘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馀 羡之,讽诵未尝怠。生举进士,亦十馀计偕,余方冤之,谓终有得于时也。未几, 归吴兴。后两期,咸通十年也。人至云,生以疾亡于所居矣。噫!生徒以词闻 于士大夫,竟不名而逝,岂止此而堙没耶?江湖间多美材,士君子苟乐退而有文 者,死无不为时惜,可胜言耶?于是哭而为之诗。鲁望,生之友也,当为我同作 诗。”皮诗云:“十哭都门榜上尘,盖棺终是五湖人。生前有敌唯丹桂,没后无 家祗白。箬下斩新醒处月,江南依旧咏来春。知君精爽应无尽,必在丰都颂帝 晨。”(项梁成《丰都宫颂》曰:“纣绝В帝晨。”)

王涣

   大順中,王渙自左史拜考功員外,同年李德鄰自右史拜小戎,趙光胤自補袞

拜小仪,王极自小戎拜小勋。涣首唱长句,感恩上裴公曰:“青衿七十榜三年, 建礼含香次第迁。珠影下连星错落,桂花曾对月婵娟。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沈 埋更倚天。应念衔恩最深者,春来为寿拜樽前。”裴公答曰:“谬持文柄得时贤, 粉署清华次第迁。昔岁策名皆健笔,今朝称职并同年。各怀器业宁推让,俱上青 霄肯后先。何事老夫犹赋咏,欲将酬和永流传。”

   渙,字群吉,大順二年,侍郎裴贊下登第。德鄰極光胤皆同年也。
   「七夕瓊筵往事陳,蓼花蓮蒂共傷神。蜀王殿裡三更月,不見驪山私語人。」
   「夢裡分明入漢宮,覺來燈背錦屏空。紫台月落關山曉,腸斷君恩信畫工。」

张曙

   張曙崔昭緯中和初同舉,相與詣日者問命。曙時自負才名籍甚,以為將來狀

元。崔亦分居其下。日者殊不顾曙,第目崔曰:“将来万全高第。”曙有愠色。 日者曰:“郎君亦及第,然须待崔拜相,当此时过堂。”既而曙果不终场,昭纬 首冠。曙以篇什别之云:“千里江山陪骥尾,五更风水失龙鳞。昨夜浣花溪上雨, 绿杨芳草为何人?”后七年,昭纬为相,曙方登第,果于昭纬下过堂。杜荀鹤, 同年生也,酬曙诗云:“天上书名天下传,引来齐到玉皇前。大仙录后头无雪, 至药成来灶绝烟。笑蹑紫云金作阙,梦抛尘世铁为船。九华山叟惊凡骨,同到蓬 莱岂偶然。”

翁绶

   《詠酒》云:「逃暑迎春復送秋,無非綠蟻滿杯浮。百年莫惜千回醉,一盞

能消万古愁。几为芳菲眠细草,曾因雨雪上高楼。平生名利关身者,不识狂歌到 白头。”

   綬,登咸通進士第。

袁皓

   皓,宜春人。咸通進士,龍紀集賢殿圖書使,自稱碧池處士。初登第,過嶽

阳,悦妓蕊珠,以诗寄严使君曰:“得意东归过岳阳,桂枝香惹蕊珠香。也知暮 雨生巫峡,争奈朝云属楚生。万恨只凭期克手,寸心惟系别离肠。南亭宴罢笙歌 散,回首烟波路渺茫。”严君以妓赠之。

李涛

   李濤,長沙人也。篇詠甚著。如「水聲長在耳,山色不離門」。又「掃地樹

留影,拂床琴有声”。又“落日长安道,秋槐满地花”。脍炙人口。温飞卿任太 学博士,主秋试,涛与卫丹张郃等诗赋,皆榜于都堂。

王祝

   會昌時,有題三鄉者曰:「餘本若耶溪東,與同志者二三,紉蘭佩蕙,每貪

幽闲之境,玩花光于松月之亭,竟昼绵宵,往往忘倦,洎乎初笄,至于五换星霜 矣。自后不得已,从良人西入函关,寓居晋昌里第。其居迥绝嚣尘,花木丛翠, 东西邻二佛宫,皆上国胜游之最。伺其闲寂,因游览焉,亦不辜一时之风月也。 不意良人已矣,邈然无依。帝里芳春,吊影东迈,涉水,历渭川,背终南,陟 太华,经虢略,抵陕郊,挹嘉祥之清流,面女几之苍翠。凡经过之所,皆曩昔宴 笑之地。衔冤兴叹,举目魂销。虽残骸尚存,而精爽都失,假使潘岳复生,无以 悼其幽思也。遂命笔聊题,终不能涤其怀抱,绝笔恸哭而东,时会昌壬戌岁仲春 十九日。”诗曰:“昔逐良人西入关,良人身殁妾空还。谢娘卫女不相待,为雨 为云归旧山。”和者十人。祝和《三乡诗》云:“女几山前岚气低,佳人留恨此 中题。不知云雨归何处,空使王孙见欲迷。”

   祝字不耀,名家子,唐末為給事中。

韦庄

   《長安清明》云:「早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內官初賜清明火,

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 光似昔年。”

   《感懷詩》云:「長年方悟少年非,人道新詩勝舊詩。十畝野塘留客釣,一

轩春雨对僧棋。花间醉任黄莺语,亭上吟从白鹭窥。大道不将炉冶去,有心重筑 太平基。”或谓此诗包括生成,果为台辅。

   莊,字端己,杜陵人,見素之後。曾祖少微,宣宗中書舍人。莊疏曠不拘小

节,李询为西川宣谕和协使,辟为判官。以中原多故,潜欲依王建,建辟为掌书 记。寻召为起居舍人,表留之。后相建为伪平章事。

吴融

   「漁陽烽火照函關,玉輦下此山。一曲《霓裳》聽不盡,至今猶恨水潺

潺。”

   融,字子華,越州人。昭宗時為翰林學士。

公乘亿

   億,字壽仙,魏人,舉李山甫皆為魏博樂彥禎幕府。
   億以詞賦著名。咸通十三年,別家十餘年矣。嘗大病,鄉人傳以死,其妻自

河北迎丧。会亿送客,马上见妇人粗,类其妻也,睇睨不已,妻亦如之。诘之, 则是也。相持而哭,路人异之。后旬日登第,亿尝有诗云:“十上十年皆落第, 一家一半已成尘”,可知其屈矣。

罗邺

   《牡丹》云:「落盡春紅始見花,花時比屋事豪奢。買栽池館恐無地,看到

子孙能几家?门倚长衢攒绣轭,幄笼轻日护香霞。歌钟到此争欢赏,岂信流年鬓 有华。”

   《賞春》云:「芳草和煙暖更青,閑門要路一時生。年年點檢人間事,惟有

春风不世情。”

   鄴,餘杭人。父則,為鹽鐵小吏,有二子,俱以文學干進,鄴尤長七言詩。

罗隐

   隱,字昭諫,餘杭人。隱池之梅根浦,自號江東生,為唐相鄭畋李蔚所知。

畋女览隐诗,讽不已。畋疑有慕才意。隐貌寝陋,女一日帘下窥之,自此绝不咏 其诗。广明中,池守窦营墅居之。光启中,钱Α辟为从事、节度判官副使,梁 祖以谏议召,不行。开平中,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授给事中。年八十馀,终 馀杭,有子蹇翁。

   鐘陵妓雲英,隱舊見之。一日,譏隱猶未第,隱嘲之曰:「鐘陵醉別十餘春,

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牡丹》云:「似共東君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

无情也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 此身。”

   《蜂》云:「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沾。采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

苦为谁甜?”

许棠

   棠《洞庭詩》,有「四顧疑無地,中流忽有山」之句。人以題扇。《過洞庭》

云:“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鸟飞应畏堕,帆远 却如闲。渔父时相引,行歌浩渺间。”

   《送友人赴涇州幕》云:「杏園沉飲散,榮別就佳招。日月相期盡,山川獨

去遥。府楼明蜀雪,关碛转胡雕。纵有烟尘动,应随上策消。”

   ,字象文,唐末登第,尉櫟陽。避亂入蜀,王蜀時,為金堂令。王衍與徐

后游大慈寺,见壁间题云:“墙头细雨垂纤草,水面回风聚落花。”问寺僧,僧 以对。乃赐霞光笺,令写诗以进。进二百首,衍善之,召为知制诰。宋光嗣 以轻忽傲物,遂止。卒于官。生颖秀,幼有《单于台诗》曰:“白日地中出, 黄河天外来。”为世所称。

郑谷

   穀,字守愚,袁州人,故永州刺史之子。幼年,司空圖與刺史同院,見而奇

之,曰:“曾吟得丈丈诗否?”曰:“吟得”。“莫有病否?”曰:“丈丈曲江 晚望》断篇云:‘村南斜日闲回首,一对鸳鸯落渡头。’即深意矣。”司空叹息 抚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乾宁中,为都官郎中,卒于家。谷自叙云:“故 许昌薛尚书能,为都官郎中。后数年,建州李员外自宪府内弹,拜都官员外。皆 一时骚雅宗师,都官之曹,振盛于此。馀早受知,今忝此官,复是正秩,何以相 继前贤耶?”

   「濃淡芳春滿蜀鄉,半隨風雨斷人腸。浣花溪上堪惆悵,子美無情為發揚。」

谷《蜀中海棠诗》也。

   「相看臨遠水,獨自上孤舟。」(句。)「潮平無別浦,木落見他山。」

(句。)“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句。)“关东多事日,天末 未归心。”(句。)“卷卷斜阳里,看山落木中。”(句。)“两浙寻山遍,孤 舟带鹤归。”(句。)“长安一夜残春雨,右省三年老拾遗。”(句。)“班趋 黄道急,殿揖紫宸深。”(句。)

   《題杭州樟亭》云:「故國江天外,登臨落照間。潮平無別浦,木落見他山。

沙鸟晴飞远,渔人夜唱闲。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

   《感興》云:「禾黍不陽豔,競栽桃李春。翻令力耕者,半作賣花人。」
   《十日菊》云:「節去蜂愁蝶不知,曉庭還繞折殘枝。自緣今日人心薄,未

必秋香一夜衰。”

   《偶題》云:「一卷疏蕪一百篇,名成未敢便忘筌。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

能令万古传。”

温宪

   溫憲,員外庭筠子也。僖昭之間,就試於有司,值鄭相延昌掌邦貢,以其父

文多刺时,复傲毁朝士,抑而不录。既不第,遂题一绝于崇庆寺壁。后荥阳公登 大用,因国忌行香,见之,悯然动容。暮归宅,已除赵崇知举,即召之,谓曰: “某顷主文衡,以温宪庭筠之子,深怒绝之。今日见一绝,令人恻然,幸勿遗也。” 于是成名。诗曰:“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 长安下第人。”

李昌符

   《秋晚歸故居》云:「馬省曾行處,連嘶渡晚河。忽驚鄉樹出,漸識路人多。

细径穿禾黍,颓垣压薜萝。乍归犹似客,邻叟亦相过。”

   《傷春》云:「酒醒鄉關遠,迢迢聽漏終。曙分林影外,春盡雨聲中。鳥思

江村路,花残野岸风。十年成底事,羸马倦西东。”

   昌符,字夢,登咸通四年進士第,曆尚書郎。
   《北夢瑣言》云:「咸通中,前進士李昌符有詩名,久不登第,常歲卷軸,

怠于装修。因出一奇,乃作婢仆诗五十首,于公卿间行之。”其间有诗云:“春 娘爱上酒家楼,不怕归迟总不忧。报导那家娘子卧,且留教住待梳头。”又云: “不论秋菊与春花,个个能︿空肚茶。无事莫教频入库,没名闲物要些些。”诸 篇皆中婢仆之讳,浃旬京城盛传,是年登第。与夫挑杖虚靴,事虽不同,用奇即 无异也。

李山甫

   咸通中,數舉進士,被黜。依魏博樂彥禎幕府。因樂禍,且怨中朝大臣,導

彦祯子从训伏兵杀王铎,劫其家。尝有诗云:“劝君莫用夸头角,梦里输赢总未 真。”讥执政也。巢寇之乱,翰林待诏王遨者,北游在邺,山甫遇于道观,谓曰: “幽兰绿水,可得闻乎?”遨应命奏之。曲终潸然,曰:“忆在咸通,玉亭秋夜, 供奉至尊,不意流离至此也。”山甫赋诗曰:“幽兰绿水耿清音,叹息先生枉用 心。世上几时曾好古,人前何必独г襟。”句未成,山甫亦自黯然,悲其不遇也。 一本云:“情知此事少知音,自是先生枉用心。世上几时曾好古,人前何必更г 襟。致身不似笙簧巧,悦耳甯如郑卫淫。三尺枯洞七条线,子期师旷两沉沉。”

   《貧女》云:「平生不識綺羅裳,閑把荊簪益自傷。鏡裡應諳素貌,人間

多是重红妆。当年未嫁还忧老,终日求媒即道狂。两意定知无说处,暗垂珠泪滴 蚕筐。”

   國初高英秀者,與贊甯為詩友,辯捷滑稽,嘗譏古人詩病云:「山甫《覽漢

史》:‘王莽弄来曾半破,曹公将去便平沉。’是破船诗。李群玉《咏鹧鸪》: ‘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钩辀格磔声。’是梵语诗。罗隐曰:‘云中鸡犬刘安过, 月里笙歌炀帝归。’是见鬼诗。杜荀鹤:‘今日偶题题似著,不知题后更谁题。’ 此卫子诗也,不然安有四蹄?”

钟离权

   刑州開元寺有唐鐘離權處士二詩,其一云:「得道高僧不易逢,幾時歸去願

相从。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其二云:“莫厌追欢笑语频,寻思 离乱可伤神。闲来屈指从头数,得见清平有几人?”

张道古

   昭宗時,拾遺張道古貢《五危二亂表》,黜居於蜀。後聞駕走西岐,又遷東

洛,皆契五危之事,悉归二乱之源。因吟一章上蜀主,诗曰:“封章才达冕旒前, 黜诏俄离玉座端。二乱岂由明主用,五危终被佞臣弹。西巡凤府非为固,东播銮 舆卒未安。谏疏至今如尚在,谁能更与读来看。”

   道古,臨淄人。景福中進士,釋褐為著作郎,遷右拾遺。播遷之後,方鎮阻

兵,道古上《危乱疏》云:“只今刘备孙权,已生于世矣。”谪施州司户参军。 后入蜀,王氏闻而憾之。乃变姓名,卖卜导江青城市中。建开国,召为武部郎中, 至玉垒关,谓所亲曰:“我唐室谏臣,终不能拳跽与鸡犬同食,虽召必再贬。于 死之日,葬我于关东不毛之地,题曰:‘唐佐辅补阙张道古墓’。后遇害,妻亦 继亡,蜀主悯之,俾葬焉。郑云叟在华闻之,有诗哭之曰:“曾陈章疏忤昭皇, 扑落西南事可伤。岂使谏臣终屈辱,直疑天道恶忠良。生前卖卜居三蜀,死后驰 名遍大唐。谁是后来修使者,言君力死正颓纲。”

胡曾

   王衍五年,宴飲無度,衍自唱韓琮《柳枝詞》曰:「梁苑隋堤事已空,萬條

犹舞旧春风。何须思想千年事,惟见杨花入汉宫。”内侍宋光溥咏曾诗曰:“吴 王恃霸弃雄才,贪向姑苏醉绿醅。不觉钱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来。”衍怒罢 宴。曾有《咏史诗》百篇行于世。

伍唐珪

   《寒食日獻郡守》云:「入門堪笑復堪憐,三徑苔荒一釣船。慚愧四鄰教斷

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唐珪,唐末進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