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话/卷六

来自楠悦读

卷六

韩定辞

   定辭為鎮州王書記,聘燕帥劉仁恭,舍於賓館,命幕客馬延接。馬有詩

赠韩云:“燧林芳草绵绵思,尽日相携陟丽谯。别后{山}山上望,羡君时 复见王乔。”诗清秀,然意在试其学问。韩于座酬之曰:“崇霞台上神仙客, 学辨痴龙艺最多。盛德好将银笔述,丽词堪与雪儿歌。”座宾靡不钦讶。然亦疑 银笔之僻也。他日,持燕帅之命,答聘常山,亦命定辞接于公馆。从容问韩 以“雪儿”“银管”之事。韩曰:“昔梁元帝为湘东王时,好学著书,常纪忠臣 义士及文章之美者。笔有三品,或以金银雕饰,或以斑竹为管。忠孝全者用金管 书之,德行清粹者用银笔书之,文章赡丽者以斑竹书之,故湘东之誉,振于江表。 雪儿者,李密之爱姬,能歌舞。每见宾僚文章,有奇丽入意者,即付雪儿叶音律 以歌之。”又问“痴龙”出自何处?定辞曰:“洛下有洞穴,曾有人误堕于穴中, 因行数里,渐见明旷,见有宫殿人物,凡九处。又见有大羊,羊髯有珠,人取而 食之,不知何所。后出以问张华,华曰:‘此地仙九馆也,大羊者,名曰痴龙耳。’” 定辞复问{山}山当在何处,曰:“此隋郡之故事,何谦光而下问?” 由是两相悦服,结交而去。

同谷子

   昭宗播岐,何後用事,有同穀子者,詠《五子之歌》,何後潛令秦王誅之,

事未行而奔去。诗曰:“邦惟固本自安宁,临下长须驭朽惊。何事十旬游不反, 祸胎从此召殷兵。”“酒色声禽号四荒,那堪峻宇又雕墙?静思今古为君者,未 或因兹不灭亡。”“惟彼陶唐有冀方,少年都不解思量。如今算得当年事,首为 盘游乱纪纲。”“明明我祖万邦君,典则贻将示子孙。惆怅太康荒坠后,覆宗绝 祀灭其门。”“仇雠万姓遂无依,颜厚何曾解忸怩。五子既歌邦已失,一场前事 悔难追。”

沈彬

   彬,字子文,高安人也。天性狂逸,好神仙之事。少孤,西遊,以三舉為約。

常梦著锦衣,贴月而飞,识者言虽有虚名,不入月矣。洪州解至长安,初举,纳 省卷,《梦仙谣》云:“玉殿大开从客入,金桃烂熟没人偷。凤惊宝扇频翻翅, 龙悟金鞭忽转头。”第二举《忆仙谣》云:“白榆风飒九天秋,王母朝回宴玉楼。 日月渐长双凤睡,桑田歌变六鳌愁。云翻箫管相随去,星触旌幢各自流。诗酒近 来狂不得,骑龙却忆上清游。”第三举纳省卷,赠刘象一首云:“曾应大中天子 举,四朝风月鬓萧疏。不随世祖重携剑,却为文皇再读书。十载战尘销旧业,满 城春雨坏贫居。一枝何事于君惜,仙桂年年幸有馀。”时刘象孤寒,三十举无成。 主司览彬诗,其年特放象及第。彬,乾符中值驾迁三峰,四方多事,南游岭表二 十馀年。回吴中,江南伪命吏部郎中,致仕。

   彬詩有「九衢冠蓋暗爭路,四海干戈多異心」之句。

周朴

   朴,唐末詩人。寓於閩中僧寺,假丈室以居,不飲酒茹葷,塊然獨處。諸僧

晨粥卯食,朴亦携巾盂,厕诸僧下,毕饭而退,率以为常。郡中豪贵设供,率施 僧钱,朴即巡行拱手,各丐一钱,有以三数钱与者,朴止受其一耳。得千钱以备 茶药之费,将尽复然,僧徒亦未尝厌也。性喜吟诗,尤尚苦涩,每遇景物,搜奇 抉思,日旰忘返。苟得一联一句,则欣然自快。尝野逢一负薪者,忽持之,且厉 声曰:“我得之矣。”樵夫矍然惊骇,掣臂弃薪而走。遇巡徼卒,疑樵者为偷儿, 执而讯之。朴徐往后卒曰:“适见负薪,因得句耳。”卒乃释之。其句云:“子 孙何处闲为客,松柏被人伐作薪。”闽有一士人,以朴僻于诗句,欲戏之。一日, 跨驴于路,遇朴在旁,士人乃欹帽掩头吟朴诗云:“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东。” 朴闻之忿,遽随其后,且行。士但促驴而去,略不回首。行数里追及,朴告之曰: “仆诗‘河声流向西’,何得言流向东?”士人颔之而已。闽中传以为笑。或曰: “晓来山鸟闹,雨过杏花稀。”亦朴诗也。

   「古陵寒雨絕,高鳥夕陽明。」句。「高情千里外,長嘯一聲初。」句。
   黃巢至福州,求得樸,問曰:「能從我乎?」答曰:「我尚不仕天子,安能

从贼?”巢怒杀之。

孙鲂

   潤州金山寺,張祜孫魴留詩,為第一。山居大江中,迥然孤秀,詩意難盡。

罗隐云:“老僧斋罢关门睡,不管波涛四面生。”孙生句云:“结宇孤峰上,安 禅巨浪间。”又曰:“万古波心寺,金山名日新。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尘。过 橹妨僧定,惊涛溅佛身。谁言张处士,题后更无人。”鲂夜坐句云:“划多灰渐 冷,坐久席成痕。”沈彬曰:“此田舍翁火炉头之作尔。”

   魴,南昌人。唐末鄭穀避亂歸宜春,魴往依之,頗為誘掖。後有能詩聲,終

于南唐。鲂父,画工也。王彻为中书舍人,草鲂诰词云:“李陵桥上,不吟取次 之诗;顾凯笔头,岂画邪常之物。”鲂终身恨之。

王易简

   易簡,唐末進士。梁乾化中及第,名居榜尾,不看榜,卻歸華山。尋就山釋

褐,授华州幕职。后召入拜左拾遗,及辞官归隐,留诗一绝曰:“汨没朝斑愧不 才,谁能低折向尘埃。青山得去且归去,官职有来还自来。”及再召,为郎,迁 谏垣台阁三十年,归华山,十年而终。

范摅之子

   吳人範攄處士之子,七歲能詩。《贈隱者》云:「掃葉隨風便,澆花趁日陰。」

方干曰:“此子他年必成名。”又吟《夏日》云:“闲云生不雨,病叶落非秋。” 干曰:“惜哉,必不享寿。”果十岁卒。

郑云叟

   鄭徵君為詩,皆淫靡,迥絕囂塵。如《富貴曲》云:「美人梳洗時,滿頭

间珠翠。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有《咏西施》云:“素面已云妖,更著花 钿饰。脸横一寸波,浸破吴王国。”又七言《伤时》云:“帆力劈开沧海浪,马 蹄踏破乱山青。浮名浮利过于酒,醉得人心死不醒。”又《题霍山秦尊师》云: “老鹤玄猿伴采芝,有时长啸独移时。翠娥红粉婵娟剑,杀尽世人人不知。”又 《偶题》:“似鹤如云一个身,不忧家国不忧贫。拟将枕上日高睡,卖与世间富 贵人。”又《思山咏》:“因卖丹砂下白云,鹿裘怕惹九衢尘。不如将尔入山去, 万是千非愁杀人。”又《景福中作》云:“闷见戈鋋匝四溟,恨无奇策救生灵。 如何饮酒得长醉,直到太平时节醒。”又《招友游春》云:“难把长绳系日乌, 芳时偷取醉工夫。任堆金璧摩星斗,买得花枝不老无。”又《山居》云:“闲见 有人寻,移庵更入深。落花流涧水,明月照松林。醉劝头陀酒,闲教孺子吟。身 同云外鹤,断得世尘侵。”又诗云:“冥心栖太室,散发浸流泉。采柏时逢麝, 看云忽见山。夏狂冲雨戏,春醉戴花眠。绝顶登云望,东都一点烟。”又诗: “不求朝野知,卧见岁华移。采药归侵夜,听松饭过时。荷竿寻水钓,背局上 棋。祭庙人来说,中原正乱离。”

僧子兰

   《太平裡尋兵部裴郎中故宅》云:「不語淒涼無限情,荒階行盡又重行。昔

年住此人何在,空见槐花秋草生。”

僧灵澈

   生於會稽,本湯氏,字澄源。與吳興詩僧皎然遊。然薦之包吉李紓,以是上

人之名,由二公而。贞元中,游京师,缁流嫉之,造飞语,激动中贵人,侵诬 得罪,徙汀州,后归会稽。元和十一年,终于宣州。

   劉夢得曰:「詩僧多出江右,靈一導其源,護國襲之,清江揚其波,法振沿

之。如么弦孤韵,瞥入人耳,非大音之乐。独吴兴昼公,能备众体,澈公承之。 至如《芙蓉园新寺诗》曰:‘经来白马寺,僧到亦乌年。’《谪汀州》云:‘青 蝇为吊客,黄犬寄家书。’可谓入作者阃域,岂独雄于诗僧间耶?”

   《九日和於使君思上京親故》云:「清晨有高會,賓從出東方。楚俗風煙古,

汀州草木凉。山情来远思,菊意在重阳。心忆华池上,后容鸳鸯行。”

僧灵一

   《新泉詩》云:「泉源新湧出,洞澈映纖雲。稍落芙蓉沼,初淹苔蘚文。了

将空色净,素与众流分。若对清宵月,冷然梦里闻。”刘长卿和云:“东林一泉 水,复与远公期。石浅寒流处,山空夜落时。梦阑闻细响,虑澹向清漪。动静皆 无意,惟应道者知。”

   高仲武云:「自齊梁以來,道人為文者多矣,少有入其流。一公乃能克意精

妙,与士大夫更唱递和,不其伟与?‘泉涌阶前地,云生户外峰。’则道猷宝月, 曾何及此。”

   靈一,大曆貞元間僧也。
   《酬皇甫冉西陵見寄》云:「西陵潮信滿,島嶼沒中流。越客依風水,相思

南渡头。寒光生极浦,落日映沧洲。何事扬帆去,空惊海上鸥。”

   《溪行即事》云:「近夜山更碧,入林溪轉清。不知伏牛地,潭洞何縱橫。

曲岸烟初合,平湖月未生。孤舟屡失道,但听秋泉声。”

   《重還宜豐寺》云:「再尋招隱寺,重會宿心期。樵客問歸日,山僧記別時。

野云阴远甸,秋水涨前池。勿谓探形胜,吾今不好奇。”酬皇甫冉以下三章,姚 合取为《极玄集》。

   《酬皇甫冉將赴無錫於雲門寺贈別》云:「湖南通古寺,來往意無涯。欲識

云门路,千峰到若耶。春山子猷宅,古木谢敷家。自可长偕隐,那云相去赊。”

   《宿天柱觀詩》云:「石室初投宿,仙翁幸見容。花源隨水遠,洞府過山逢。

泉涌阶前地,云生户外峰。中宵自入定,非是欲降龙。”

僧清江

   《病起》云:「身世足堪悲,空房臥病時。捲簾槐雨滴,掃室竹陰移。已覺

生如梦,那堪寿不知。未能通法性,讵可见支离。”

僧广宣

   王起於會昌中放第二榜,宣以詩寄賀曰:「從辭鳳閣掌絲綸,便向青雲領貢

宾。再辟文场无枉路,两开金榜绝冤人。眼看龙化门前水,手放莺飞谷口春。明 日定归台席去,原上共陶钧。”起和云:“延英面奉入春闱,亦选工夫亦选 奇。在冶只求金不耗,用心空学秤无私。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独 喜向公谁是证,弥天上士与新诗。”时刘梦得元微之皆和之。宣与梦得最善。

   退之有《廣宣上人頻見過詩》云:「三百六旬常擾擾,不沖風雨即塵埃。久

惭朝士无裨补,空愧高僧数往来。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天寒古寺 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

僧法振

   《趙使君生子ㄧ日詩》云:「毛骨貴天生,肌膚玉雪明。見人空解笑,弄物

不知名。国器嗟犹小,风姿望亦清。抱来芳树下,时引凤凰声。”

僧皎然

   僧皎然一日嘗於中抒思,作古體十數篇,求合韋蘇州,韋大不喜。明日,獻

其旧制,乃极称赏云:“何不但以所工见投,而猥希老夫之意?人各有所得,非 卒能致。”昼大服其鉴裁之精。

   《同裴錄事樓上望》云:「退食高樓上,湖山向晚晴。桐花落萬井,月影出

重城。水竹凉风起,帘帷暑气清。萧萧独无事,因见莅人情。”

   皎然《詩式》著偷語詩例云:「如陳後主詩:『日月光天德』,取傅長虞

‘日月光太清’,上三字语同,下二字义同。”偷意诗例云:“如沈佺期诗: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取柳浑‘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偷势诗 例云:“如王昌龄诗:‘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悟彼飞有适,嗟此罗忧患。’ 取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诗式》云:“诗有 跌宕格二品,一曰越俗。其道如黄鹤临风,貌逸神王,杳不可羁。郭景纯《游仙》 诗:‘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鲍明远诗:‘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繁。荆 棘郁丛丛,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 髡。飞走树间啄蚁,岂忆往日天子尊。念兹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二曰骇俗,其道如楚有接舆,鲁有原壤,外示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郭景纯 《游仙诗》:‘嫦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王梵志《道情诗》:‘我昔未生时, 冥冥无所知。天公强生我,生我复何为。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还你天公我, 还我未生时。’贺知章《放达诗》云:‘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卢照邻 《漫作》云:‘城狐尾独速,山鬼面参覃。’氵屈没格一品,曰澹俗。此道如夏 姬当炉,似荡而贞。采吴楚之风,虽俗而正。《古歌》曰:‘华阴山头百尺井, 下有流泉彻骨冷。可怜女子来照影,不照其馀照斜领。’调笑格一品,曰戏俗。 《汉书》云:‘匡鼎来,解人颐。’盖说诗也。此一品非雅作,足以为谈笑之资 矣。李白《狂咏》:‘女娲弄黄土,搏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间,若埃尘。’”

   《賦得猿啼送客三峽》云:「萬里巴江外,三聲月峽深。何年有此路,幾客

共г襟。断壁分垂影,流泉入苦吟。凄凄离别后,闻此更伤心。”

僧文秀

   《端午詩》云:「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名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

能洗得直臣冤。”

   秀,唐末詩僧也。
   鄭谷《喜秀上人相訪》,有「他夜松堂宿,論詩更入微」之句。又《次韻秀

上人长安寺居言怀》云:“旧斋松老别多年,香社人稀丧乱间。出寺只如趋内殿, 闭门长似在深山。”又《重访秀上人》云:“展画长怀吴寺殿,宜茶偏赏溪泉。” 又《寄题诗僧秀公》云:“灵一心传清塞心,可公吟后楚公吟。近来雅道相亲少, 惟仰吾师所得深。好句未停无暇日,旧山归老有东林。吟曹孤宦甘寥落,多谢携 筇数访寻。”秀,南僧也,而居长安,以文章应制,故谷《送游五台诗》云: “内殿评诗切,身回心未回。”

僧栖白

   《中秋夜月》云:「尋常三五夕,不是不嬋娟。及到中秋滿,還勝別夜圓。

清光凝有露,皓色爽无烟。自古人皆玩,年来更一年。”

   《哭劉得仁》云:「為愛詩名吟到此,風魂雪魄去難招。直教桂子落墳上,

生得一枝冤始销。”

僧无可

   《冬日寄僧友》云:「斂屨入寒竹,安禪過漏聲。高杉殘葉落,深井凍痕生。

罢磬松枝动,悬灯雪屋明。何当招我友,乘月上方行。”

   《秋夜宿西林寄賈島》云:「暗喧暮色,默思坐西林。聽雨寒更盡,開門

落叶深。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亦是吾兄事,迟回直至今。”

   《秋日寄厲玄》云:「楊柳起秋色,故人猶未還。別離何自苦,少壯豈能閑。

夜雨吟残烛,秋城忆远山。何当同一见,语默此林间。”

   《廬山寺》云:「千峰盤磴盡,林寺昔年名。步步入山影,房房聞水聲。多

年人迹绝,残月石阴清。更可求居止,安闲过此生。”

   《金州別姚合》云:「日日西亭上,春留到夏殘。言之離別易,允矣道途難。

山出一千里,溪行三百滩。松间楼月里,秋入五陵寒。”

   姚合《送無可往越州》云:「清晨相訪門前立,麻屨方袍一少年。懶讀經文

求作佛,愿攻诗句觅成仙。芳春山影花连寺,独夜潮声月满船。今日送行偏惜别, 共师文字有因缘。”

僧怀

   秭歸郡僧懷,不知何所人。乾甯初,知來識往,皆有神驗。刺史于公以其

惑众,系而诘之。乃以诗代通状云:“家在闽山西复西,其中岁岁有莺啼。如今 不在莺啼处,莺在旧时啼处啼。”又诘之,复有诗云:“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 岁岁有花红。而今不在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守异而释之。详其诗意,似 在海中,得非杯渡之流乎?(出《北梦琐言》。)

僧可朋

   可朋,丹陵人。少與盧延讓為風雅之交,有詩千餘篇,號《玉壘集》。曾題

《洞庭诗》曰:“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赠友人》曰:“来多不似客, 坐久却垂帘。”欧阳炯以此比孟郊贾岛。言其好饮酒,贫无以偿酒债。故时之。 可朋自号醉髡。《赠方干诗》云:“月里岂无攀桂分,湖中刚爱钓鱼休。”《杜 甫旧居》云:“伤心尽日有啼鸟,独步残春空落花。”《寄齐己》云:“虽陪北 楚三千客,多话东林十八贤。”

   劉公《詩話》云:「有詩僧讀洪州滕王閣詩,謂守者:『詩總不佳,何不除

却?’守曰:‘僧能佳乎?’即吟曰:‘洪州太白方,积翠满空苍。万古遮新月, 半江无夕阳。’守异之。然南方浮图,能诗者多矣。予尝见可朋诗云:‘虹收千 嶂雨,潮落半江天。’又云:‘诗因试客分题僻,棋为饶人下著低。’不减古人。”

僧云表

   《寒食詩》云:「寒食時看郭外春,野人無處不傷神。平原累累添新塚,半

是去年来哭人。”

僧贯休

   姓薑氏,字德隱,婺州蘭溪人。錢Α自稱吳越國王,休以詩投之曰:「貴逼

身来不自由,几年勤苦踏林丘。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莱子衣裳宫 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他年名上凌烟阁,岂羡当时万户侯?”Α谕改为四十州, 乃可相见。曰:“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遂入蜀, 以诗投王建曰:“河北河南处处灾,惟闻全蜀少尘埃。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 山得得来。秦苑幽栖多胜景,巴俞陈贡愧非才。自惭林薮龙钟者,亦得亲登郭 隗台。”建遇之甚厚。建二年春,令诵近诗。时贵戚皆坐,休欲讽之,乃称《公 子行》云:“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 何物?”建称善,贵幸皆怨之。休与齐己齐名,有《西岳集》十卷,吴融为之序。 卒死于蜀。

   「赤旃檀塔六七級,白菡萏花三四枝。禪客相逢只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

石霜问云:“如何是此心?”休不能答。石霜云:“汝问我答。”休即问之,霜 云:“能有几人知。”

   《春山行》云:「重疊太古色,花雨時。好山行恐盡,流水語相隨。黑

壤生红黍,黄猿领白儿。因思石桥月,曾与道人期。”

   《晚泊湘江懷古》云:「煙浪漾秋色,高吟似得鄰。一輪湘渚月,千古獨醒

人。岸湿穿花远,风香祷庙频。只应谀佞者,到此不伤神。”

   《天臺老僧》云:「獨住無人處,松龕嶽雪侵。僧中九十臘,雲外一生心。

白发垂不剃,青眸笑更深。犹能指孤月,为我暂开襟。”

   《寒夜思廬山賈生》云:「山兄詩僻甚,寒夜更何為。覓句如頑坐,嚴霜打

不知。石膏黏木履,崖栗落冰池。近见禅僧说,生涯胜往时。”

   《題嶧桐律師禪院》云:「律中麟角者,高出塵埃。芳草不曾觸,幾生如

此来。壑风吹磬断,杉露滴花开。如结林中社,伊馀愿一陪。”

   《言詩》云:「經天緯地物,動必是仙才。竟日覓不得,有時還自來。真風

含素发,秋色入灵台。吟向霜蟾下,终须神鬼哀。”

   《休糧僧》云:「不食更何求,自由終自由。身輕嫌衲重,天旱為民愁。供

器谁将去,生台蚁不游。会须传此术,归去老林丘。”

   「詎是言休即便休,清吟孤坐碧溪頭。三間茅屋無人到,十里松門獨自遊。

明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庾公楼。修心未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

   「心心心不住希夷,石室白髮垂。惜竹不除當路筍,愛松留得礙人枝。

焚香开卷云生砌,卷箔冥心月在池。无限故人头尽白,不知头白更何之。”

   《古意》云:「乾坤有清氣,散入詩人脾。聖賢遺清風,不在惡木枝。千人

万人中,一人两人知。忆在东溪日,花开叶落时。几拟以黄金,铸作锺子期。”

僧齐己

   「自古浮華能幾幾,逝波今日去滔滔。漢王廢苑生秋草,吳主荒宮入夜濤。

满屋黄金机不息,一头白发气犹高。岂知物外金仙子,甘露天香滴毳袍。”

   《戊辰歲湖中寄鄭谷郎中》云:「白髮久慵簪,常聞病亦吟。瘦應成鶴骨,

闲想似禅心。上国杨花乱,沧洲荻笋深。不堪思翠盖,西望独沾襟。”

   《山寺喜道士至》云:「閏年春過後,山寺始花開。還有無心者,閑尋此境

来。鸟幽声忽断,茶好味重回。知在南久,冥心坐绿苔。”

   《登祝融峰》云:「猿鳥共不到,我來身欲浮。四邊空碧落,絕頂正清秋。

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坛西独立久,斜日转神州。”

   《宿簡寂觀》云:「萬壑雲霞影,千峰松桂聲。如何教下士,容易信長生。

月共虚无白,香和沆瀣清。闲寻古廊画,记得列仙名。”

僧栖蟾

   《短歌行》云:「蟾光堪自笑,浮世懶思量。身得幾時活?眼開終日忙。千

金无寿药,一镜有愁霜。早向尘埃外,光阴任短长。”

僧清塞

   《贈王道士》云:「藥力資蒼鬢,應非舊日身。一為嵩嶽客,幾葬洛陽人。

冰缝瓢探水,云根斧薪。关西往来熟,谁得水银银。”

   《贈幼群法師》云:「北京從別後,南越幾聽砧。住久白髭出,講長黃葉深。

香连邻舍像,磬彻远巢禽。寂寞应关道,何人见此心。”

   《送耿逸人南歸》云:「南行隨越僧,舊業一池菱。兩鬢已如雪,五湖歸掛

罾。夜涛鸣栅锁,寒苇露船灯。此去应无事,却来期未能。”

   《早秋過郭勁書齋》云:「暑消岡舍清,閑坐有餘情。石水生茶味,松風減

扇声。远云收海雨,静角掩山城。此地清吟苦,时来绕菊行。”

   《送康沼歸建業》云:「南朝秋色滿,歸去思如何。帝業空城在,民耕壞塚

多。月明台独上,栗绽寺频过。篱下西江阔,相思见白波。”

   《贈柏禪師》云:「野寺絕依念,空山曾遍行。老來披衲重,病起讀經生。

乞食嫌村远,寻溪爱路平。多年柏在,不记柏名。”

   《贈胡僧》云:「瘦形無血色,草履著從穿。閑語似持咒,不眠同坐禪。背

经来汉地,袒膊过冬天。情性人难会,游方应信缘。”

   《贈絕粒僧》云:「一齋難過日,況復更休糧。養力時行道,聞鐘不上堂。

惟留煨药火,不写化金方。旧有山厨在,从僧请作房。”

   《晚秋江館》云:「病寄泗州居帶城,傍門高柳一蟬鳴。澄江月上見魚擲,

荒径叶干闻犬行。越峤夜无侵阁色,寺钟凉有隔原声。故园卖尽休归去,湖水秋 来空自平。”

   《贈李道士》云:「布褐高眠石竇春,迸泉多濺黑紗巾。昂頭說《易》當閑

客,落手围棋对俗人。自算天年穷甲子,谁同雨夜守庚申。拟归太华何时去,他 日相逢乞药银。”

   《秋日同朱慶餘懷少室舊隱》云:「曾居少室黃河畔,秋夢長懸未得回。扶

病十年离水石,思归一夜隔风雷。荒斋几度僧眠起,晚菊频经尘路来。灯下此心 谁共说,傍松幽径已多苔。”

   師東洛人,姓周氏。少從浮圖法,遇姚合而反初,乃易名賀。初與賈長江無

可齐名。贺《哭柏师》云:“林径西风急,松枝构杪馀。冻须亡夜剃,遗偈疾 时书。地燥焚身后,堂空卧影初。此时频下泪,曾省到吾庐。”时岛亦有诗云: “苔覆石床新,师曾过几春。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塔院关松雪,经房锁隙 尘。自嫌双泪下,不是解空人。”时谓相侔云。

   「兩鬢已垂雪,五湖歸釣魚。」(《送人》句。)「夜濤鳴柵鎖,寒葦露船

灯。”(句。)“石水生茶味,松风减扇声。”(句。)“磬彻远巢禽。”(句。) “伊流背行客,岳响答清犬爰。”(句。)

   唐有周賀詩,即清塞也。《秋宿洞庭》云:「洞庭秋葉下,旅客不勝愁。明

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只被浮名系,甯无愧海鸥。”

   《巴陵秋思》云:「楊柳已寒色,楚田方刈禾。歸心病起切,敗葉夜來多。

细雨城蝉噪,残阳峤客过。故乡馀业在,杳隔洞庭波。”

   《岳陽樓》云:「平楚起寒色,杪秋猶未還。世情何處淡,湘水向人閑。空

翠隐高鸟,夕阳归远山。孤舟万里外,惆怅洞庭间。”(三诗作周贺。)

僧文益

   《看牡丹》云:「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發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豔

色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僧修睦

   《秋日閒居》云:「是事不相關,誰人似此閑。捲簾當白晝,移榻對青山。

野鹤眠松上,秋苔长雨间。岳僧频有信,昨日得书还。”

   《睡起作》云:「長空秋雨歇,睡起覺清神。看水看山坐,無名無利身。偈

吟诸祖意,茶碾去年春。此外谁相识,孤云到砌频。”

   《題東林》云:「欲去不忍去,徘徊吟繞廊。水光秋淡蕩,僧好語尋常。碑

古苔文叠,山晴钟韵长。翻思南岳上,欠此白莲香。”

僧景云

   《畫松》云:「畫松一似真松樹,且待尋思記得無。曾在天臺山上見,石橋

南畔第三株。”

僧可止

   《哭賈島》云:「燕生松雪地,蜀死葬山根。詩癖降今古,官卑誤子孫。塚

栏寒月色,人哭苦吟魂。暮雨滴碑字,年年添藓痕。”

僧卿云

   《長安言懷寄沈彬侍郎》云:「故園梨嶺下,歸路接天涯。生作長安草,勝

为边地花。雁南飞不到,书北寄来赊。堪羡神仙客,青云早致家。”

   《舊國裡》云:「舊居梨嶺下,風景近炎方。地暖生春早,家貧覺歲長。石

房云过湿,松径雨馀香。日久竟无事,诗书聊自彊。”

僧处默

   《題聖果寺》云:「路自中峰上,盤回出薜蘿。到江吳地盡,隔岸越山多。

古木丛青霭,遥天浸白波。下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

   《螢》云:「熠熠與娟娟,池塘竹樹邊。亂飛如拽火,成聚卻無煙。微雨灑

不灭,轻风吹欲然。昔时书案上,频把作囊悬。”

   《遠煙》云:「靄靄前山上,凝光滿薜蘿。高風吹不斷,遠樹得偏多。翠與

晴云合,轻将淑气和。正堪流野目,休问意如何。”

   《織婦》云:「蓬鬢蓬門積恨多,夜闌燈下不停梭。成縑猶自陪錢納,未值

青楼一曲歌。”

僧澹交

   《病後作》云:「未得身亡法,此身終未安。病腸猶可洗,瘦骨不禁寒。藥

少心神饵,经无气力看。悠悠片云质,独坐夕阳残。”

   《寫真》云:「圖形期自見,自見卻傷神。已是夢中夢,更逢身外身。水花

凝幻质,墨彩聚空尘。堪笑馀兼尔,俱为未子人。”

僧若虚

   《古鏡》云:「軒後洪爐獨鑄成,蘚痕磨落月輪呈。萬般物象皆能鑒,一個

人心不可明。匣内乍开鸾凤活,台前高挂鬼神惊。百年肝胆堪将比,只怕频看素 发生。”

僧昙域

   《贈島雲禪師》云:「遠枯葉滿,群鹿亦相隨。頂骨生新發,庭松長舊枝。

禅高太白月,行出祖师碑。乱后潜来此,南人总不知。”

僧怀浦

   《初冬旅舍早懷》云:「枕上角聲微,離情未息機。夢回三楚寺,寒入五更

衣。月没栖禽动,霜晴冻叶飞。自惭于役早,深与道相违。”

僧慕幽

   《燈》云:「鐘斷危樓鳥不飛,熒熒何處最相宜。香燃水寺僧開卷,筆寫春

闱客著诗。忽尔思多穿壁处,偶然心尽断缨时。孙康勤苦谁留念,少减馀光借与 伊。”

僧尚颜

   《寄陳陶處士》云:「鐘陵城外住,喻似玉沉泥。道直貧嫌殺,神清語亦低。

雪深加酒债,春尽减诗题。记得曾游宿,山茶又更携。”

开元宫人

   開元中,賜邊軍纊衣,制於宮中。有兵士於短袍中得詩曰:「沙場征戍客,

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 重结后生缘。”兵士以诗白帅,帅进呈。玄宗以诗遍示宫中,曰:“作者勿隐, 不汝罪也。”有一宫人自言万死。上深悯之,遂以嫁得诗者,谓曰:“吾与汝结 今生缘。”边人感泣。

崔氏

   盧校書年暮,娶崔氏,結衤離之後,為詩曰:「不怨盧郎年紀大,不怨盧郎

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及卢郎年少时。”

刘氏

   杜羔不第,將至家,其妻劉氏先寄詩云:「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

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来时近夜来。”羔即回。寻登第,又寄诗云:“长安 此去无多地,郁郁葱葱佳气浮。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处楼。”(或云赵 氏。)

薛媛

   濠梁南楚材,旅遊陳潁,受潁牧之眷,無返舊意。其妻薛媛寫真寄之,曰: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端。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 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夫妇遂偕老焉。时人嘲之曰:“当时妇弃夫, 今日夫弃妇。若不逞丹青,空房应独守。”(《云溪友议》。)

李季兰

   《寄韓校書》云:「無事烏程縣,蹉跎歲月餘。不知芸閣吏,寂寞意何如。

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因过大雷岸,莫忘八分书。”

   季蘭五六歲,其父抱於庭,蘭作詩《詠薔薇》云:「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

横。”父恚曰:“此必为失行妇也。”后竟如其言。

   高仲武云:「士有百行,女有四德。季蘭則不然。形器既雌,詩意亦蕩。自

鲍令晖以下,罕有其伦。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此五言之佳境也。上 方班婕妤则不足,下比韩兰英则有馀,不以迟暮,亦一俊妪。”刘长卿谓季兰为 女中诗豪。

如意中女子

   如意中女子,年九歲能吟詩,則天試之,皆應聲而就。其兄辭去,則天令作

诗送兄,遂赋云:“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鱼玄机

   玄機,咸通中西京咸宜觀女道士也,字幼微。善屬文,其詩有「綺陌春望遠,

瑶徽秋兴多”。又“殷勤不得语,红泪一双流。”又“焚香登玉坛,端简礼金阙”。 又“云情自郁争同梦,仙貌长芳又胜花”。后以笞杀女童绿翘事下狱,狱中有诗 云:“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又云:“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

僖宗宫人

   唐僖宗自內出袍千領,賜塞外吏士。神策軍馬真於袍中得金鎖一枚,詩一首,

云:“玉烛制袍夜,金刀呵手裁。锁寄千里客,锁心终不开。”真就市货锁,为 人所告。主将得其诗,奏闻。僖宗令赴阙,以宫人妻真。后僖宗幸蜀,真昼夜不 解衣,前后捍御。

张建封妓

   樂天有《和燕子樓詩》,其序云:「徐州張尚書有愛妓盼盼,善歌舞,雅多

风态。余为校书郎时,游淮泗间,张尚书宴余。酒酣,出盼盼以佐饮,欢甚。馀 因赠诗,落句云:‘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尽欢而去。尔后绝不复知,兹 一纪矣。昨日司勋员外郎张仲素绘之访馀,因吟新诗,有《燕子楼诗》三首,词 甚婉丽。诘其由,乃盼盼所作也。绘之从事武宁军累年,颇知盼盼始末,云:张 尚书既没,彭城有张氏旧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 馀年,于今尚在。盼盼诗云:‘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 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又云:‘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埋剑 履歌尘散,红袖香消一十年。’又云:‘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 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馀尝爱其新作,乃和之云:‘满窗明月满帘 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寒月夜,秋来为一人长。’‘钿带罗衫色似烟, 几回欲起即潸然。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二年。’又:‘今春有客洛 阳回,曾到尚书暮上来。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又赠之绝句: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四五枝。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后 仲素以馀诗示盼盼,乃反复读之,泣曰:‘自公薨背,妾非不能死,恐百载之后, 以我公重色,有从死之妾,是玷我公清范也,所以偷生耳。’乃和云:‘自守空 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盼盼得诗后, 怏怏旬日,不食而卒。但吟云:‘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雪毫。’”(出 《长庆集》。)

女郎宋若昭

   若昭,貝州人。父廷芬,生五女皆警慧,善屬文。長若莘,次若昭若倫若憲

若荀。若昭尤高。皆性素洁,鄙薰泽靓妆,不愿归人,欲以学名家,家亦不欲与 寒乡凡裔为姻对。贞元中,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表其才,德宗诏入禁中,试文章并 问经史大义,帝谘美,悉留宫中。帝能诗,每与侍臣赓和,五人者皆与。又高其 风标,不以妾侍命之,呼学士。自贞元七年,秘禁图籍,诏若莘总领。元和末卒。 后穆宗拜若昭尚宫,嗣其秩。历穆敬文三朝,皆呼先生。若宪,文宗时以谗死。 伦荀蚤卒。廷芬思独愚,不可教,为民终身。

女郎张窈窕

   《寄故人》云:「澹澹春風花落時,不堪愁望更相思。無金可買《長門賦》,

有恨空吟《团扇》诗。”

女郎刘媛

   「學畫蛾眉獨出群,當時人道便承恩。經年不見君王面,花落黃昏空掩門。」

莺莺

   鶯鶯姓崔氏,有張生者,其婢紅娘以《春詞》二篇誘之。崔答曰:「待月

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故人来。”张喜其意,既遇而别,崔命 琴,鼓《霓裳羽衣》之曲。张文战不利,崔贻书以广其意。又有竹茶碾乱丝之赠 曰:“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因物达情,永以为好。”杨巨源元积善张生,见其 意,叹赏之。巨源赋《崔娘》一篇云:“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风 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元积亦续生《会真诗》三十韵。张后以为妖 于身也,绝之。既而崔其所亲潜寄一诗云:“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 床。不为旁人羞不起,因郎憔悴却羞郎。”张将行,赋一章以绝之云:“弃置今 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自是遂绝。

不知名

   江陵有士子遊交廣,五年未還,愛姬為太守所取,納於高麗坊邸。及歸,寄

诗曰:“阴云幂幂下阳台,惹著襄王更不回。五度看花空有泪,一心如结不曾开。 纤萝自合依芳树,覆水宁思反旧杯。惆怅高丽坊邸宅,春光无复下山来。”守遂 遣还。

   有為御史分務洛京者,其愛姬為李逢吉一閱,遂不復出。明日,以詩投之云:

“三山不见海沉沉,岂有仙踪尚可寻。青鸟去时云路断,嫦娥归处月宫深。纱窗 暗想春相忆,书幌谁怜夜独吟。料得此时天上月,只应偏照两人心。”李得诗含 笑曰:“大好诗。”遂绝。

   唐人及第後,或遇舊題名處,即加前字,故詩曰:「曾題名處添前字,送出

城人乞旧诗。”(姚合及第后,诗云:“新衔添一字,旧友让前途。”)

   長安木塔院,有進士房魯題名處,有人題詩曰:「姚家新婿是房郎,未解芳

颜意欲狂。见说正调穿羽箭,莫教射破寺家墙。”

   丹陽焦山《瘞鶴銘》小碣刻詩云:「江外水不凍,今年寒苦遲。三山在何處,

欲到引风归。”后题云:“丹阳掾王瓒作。”后复题小石云:“纵步不知远,夕 阳犹未回。好花随意发,流水逐人来。”不知谁为之。

   「忽聞天子訪沉淪,萬里懷書西入秦。早知不用無媒客,恨別江南楊柳春。」
   奇鯤,南詔大酋之心膂也。僖宗時來朝,高駢自淮海飛章曰:「蠻酋用事,

惟奇鲲等数人,请止而鸩之。”帝用其策。奇鲲有词藻,途中诗云:“风里浪花 吹又白,雨中峰影洗还青。沙鸥聚处窗前见,林啼时枕上听。”(出《琐言》。)

   《雜調》云:「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

无花空折枝。”

   「空賜羅衣不賜恩,一薰香後一銷魂。雖然舞袖何曾舞,長對春風淚痕。」
   「眼想心思夢裡驚,無人知我此時情。不如池上鴛鴦鳥,雙宿雙飛過一生。」
   「鶯啼露冷酒初醒,罨畫樓西曉角鳴。翠羽帳中人夢覺,寶釵斜墮枕函聲。」
   「兩心不語暗知情,燈下裁縫月下行。行到階前知未睡,夜深聞放剪刀聲。」
   乾符末,有客訪僧,僧卻之,題門而去,云:「龕龍去東海,時日隱西斜。

敬文今不在,碎石入流沙。”忽一僧曰:“大骂我曹,乃合寺苟卒四字。”

权龙褒(褒一作襄)

   景龍中,為左武衛將軍,好賦詩,而不知聲律。中宗與學士賦詩,輒自預焉,

帝戏呼为权学士。初以亲累远贬,洎归,献诗云:“龙褒有何罪,天恩放岭南。 敕知无罪过,追来与将军。”上大笑。尝吟《夏日诗》:“严霜白皓皓,明月赤 团团。”或曰:“岂是夏景?”答曰:“趁韵而已。”通天中,刺沧州。初到, 呈同官曰:“遥看沧州城,杨柳郁青青。中央一群汉,聚坐打杯觥。”诸公谢曰: “公有逸才。”曰:“不敢。趁韵而已。”尝作《秋日咏怀诗》曰:“檐前飞七 百,雪白后园僵。饱食房里侧,家粪集野螂。”参军不晓,问之,权曰:“鹞子 帘前飞,直七百;洗衫挂后园白如雪;饱食房中侧卧,家里便转集得野泽蜣螂。” 闻者笑之。始赋《夏日》严霜明月之句,乃皇太子宴赋诗。太子援笔讥之:“龙 褒才子,秦州人氏。明月昼耀,严霜夏起。如此诗章,趁韵而已。”

   龍褒為瀛州刺史,歲暮,京中人附書云:「改年多感。」乃將書呈判司以下

云:“有司改年为多感元年。”一日,谓府吏:“何名私忌?”对曰:“父母亡 日,请假。”偶房中静坐,有青狗突入,大怒曰:“冲破我忌日,更牒改到明日, 好作忌日。”谈者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