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话/卷四
卷四
项斯
斯,字子遷,江東人。始未為聞人,因以卷謁楊敬之,楊苦愛之,贈詩云:
“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未 几,诗达长安,明年擢上第。
《蒼梧雲氣詩》云:「何年畫作愁,漠漠便難收。數點山能遠,平鋪水不流。
湿连湘竹暮,浓盖舜坟秋。亦有思乡客,看来尽白头。”
滕迈
湖州崔芻言郎中,初為越副戎。宴席中有周德華者,劉采春女,善歌《楊柳
枝词》,所唱七八篇,皆名流之咏。滕迈郎中一首云:“三条陌上拂金羁,万里 桥边映酒旗。此日令人肠欲断,不堪将入笛中吹。”
雲溪子曰:「杜牧舍人云:『巫娥廟裡低含雨,宋玉堂前斜帶風。』滕郎中
又云:‘陶令门前接,亚夫营里拂旌旗。’但不言杨柳二字,最为妙也。是 以姚合郎中吟《道旁亭子诗》云:‘南陌游人回首去,东林过者杖藜归。’不称 亭而意见矣。”
邁,登元和進士第。
裴思谦
思謙及第後,作紅箋名紙十數,詣平康裡,因宿於裡中。詰旦,賦詩曰:
“银缸斜背解鸣珰,小语偷声贺(一作唤。)玉郎。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染 桂枝香。”
思謙,開成三年登進士第。
廖有方
有方,元和十年失意遊蜀,至寶雞西界,窆旅逝者,書版記之曰:「餘元和
乙未岁落第,西征适此,闻呻吟之声,潜听而微忄也。问其疾苦住止,对曰: ‘辛勤数举,未遇知音。’盼睐叩头,久而复语,惟以残骸相,馀不能言。俄 而逝。余乃鬻所乘马于村豪,备棺瘗之,恨不知其姓字。临岐凄断,复为诗曰: ‘嗟君没世委空囊,几度劳心翰墨场。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乡。’” 明年,李逢吉擢有方及第,唐之义士也。交州人,柳子厚以序送之。
姚合
張籍《寄合詩》云:「病來辭赤縣,案上有丹經。為客燒茶灶,教兒掃竹亭。
诗成添旧卷,酒尽卧空瓶。阙下今遗佚,谁占隐士星?”
《武功縣閒居》云:「縣去京城遠,為官與隱齊。馬隨山鹿放,雞雜野禽棲。
连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更师嵇叔夜,不拟作书题。”
又云:「簿書多不會,薄俸亦難消。醉臥慵開眼,閑行懶擊腰。移花兼蝶至,
买石得云饶。且自心中乐,从他笑寂寥。”
方幹《哭姚監》云:「入室幾人成弟子,為儒是處哭先生。」
宋雍
範攄云:宋雍初無令譽,及嬰瞽疾,其詩名始彰。盧員外綸作擬僧之詩,僧
清江作七夕之咏,刘随州有眼作无眼之句,宋雍无眼作有眼之诗,诗流以为四背, 或云四倒,然词意悉为佳致。卢公诗云:“愿得远公知姓字,焚香洗钵过馀生。” 清江诗曰:“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刘随州曰:“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 落地听无声。”雍诗曰:“黄鸟不堪愁里听,绿杨宜向雨中看。”
段文昌
文昌父鍔,為江陵令。文昌長自渚宮,客游成都,韋南康與奏,釋褐為賓從。
后刘辟逐佐外邑,高崇文收蜀,召复旧职,指其椅曰:“此犹不足与君坐。”文 昌遽请归阙,至兴元西鹄鸣驿,有异僧能前识,谓文昌曰:“去日既逢梅蕊绽, 来时应见杏花开。”至京屡升擢,自相位拜剑南节度,西至鹄鸣,僧已物故,杏 花方盛。
文昌鎮蜀,有《題武擔寺西台詩》云:「秋天如鏡空,樓閣盡玲瓏。水暗餘
霞外,山明落照中。鸟行看渐远,松韵听难穷。今日登临意,多欢笑语同。”
刘郇伯
郇伯與范ガ郎中為詩友。范曾得一句雲「歲盡天涯雨」,久而莫屬。郇伯曰:
“何不曰‘人生分外愁’。”范甚赏之。(出《北梦琐言》。)
陈彦博
《恩賜魏文貞公諸孫舊第以導直臣》云:「阿衡隨逝水,池館主他人。天意
能酬德,云孙喜庇身。生前由直道,没后振芳尘。雨露新恩日,芝兰故里春。勋 庸流十代,光彩映诸邻。共喜升平际,从兹得谏臣。”
白居易為翰林學士,奏云:「今日奏宣令撰李師道請收贖魏徵宅,還其子孫,
甚合朕心,允其来奏。臣伏以魏徵太宗宰相,尽心辅佐,以致太平,在其子孙, 宜加优恤。事关激劝,合出朝廷,师道何人,辄掠此美。伏愿明敕有司,特以官 钱收赎,使还后嗣,以劝忠臣,则事出皇恩,美归圣德。”宪宗深然之。其后有 司以为诗题试进士。
郭良骥
《自蘇州至望亭驛有作》云:「南浦菰蒲繞白,東吳黎庶逐黃巾。野棠自
发空流水,江燕初归不见人。远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独伤春。淮中回首长洲 苑,烽火年年报虏尘。”观诗所载,疑李锜叛时事也。
崔嘏
施肩吾與之同年,不睦。嘏舊失一目,以珠代之。施嘲之曰:「二十九人及
第,五十七眼看花。”元和十五年也。
唐球
球有詩名,如《臨池洗硯》云:「恰似有龍深處臥,被人驚起黑雲生。」又
有“渐寒沙上路,欲暖水边村”,亦佳句也。
球居蜀之味江山,方外之士也。為詩稿為圓,納之大瓢中。後臥病,投瓢
于江曰:“斯文苟不沉没,得者方知吾苦心尔。”至新渠,有识者曰:“唐山人 瓢也。”接得之,十才二三。其《题郑处士隐居》云:“不信最清旷,及来愁已 空。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业在有山处,道成无事中。酌尽一樽酒,老夫颜 亦红。”《赠行如上人》云:“不知名利苦,念佛老岷峨。衲补云千片,香焚篆 一窠。恋山人事少,怜客道心多。日日斋钟罢,高悬滤水罗。”《题青城观》云: “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苔铺翠点山桥滑,松织香梢古道寒。昼傍 绿畦薅嫩玉,夜开红灶新丹。孤钟已断泉声在,风动瑶花月满坛。”
白敏中
敏中詩云:「一詔皇城四海頒,醜戎無數束身還。戍樓吹笛人休戰,牧野嘶
风马自闲。河水九盘收数曲,天山千里锁诸关。西边北塞今无事,为报东南夷与 蛮。”魏扶诗云:“萧关新复旧山川,古戍秦原景象鲜。戎虏乞降归惠化,皇威 渐被慑腥膻。穹庐远戍烟尘灭,神武光扬竹帛传。左衽尽知歌帝泽,从兹不更备 三关。”崔铉诗云:“边垂万里注恩波,宇宙群方洽凯歌。右地名王争解辫, 远方戎垒尽投戈。烟尘永息三秋戍,瑞气遥清九折河。共遇圣明千载运,更观俗 阜与民和。”
王起長慶中再主文柄,意欲以第一人處敏中,恨其與賀拔為友。有文而
落魄,因密令亲知述意,俾与绝。敏中忻然曰:“如所教。”既而造门,左 右绐以敏中他适,迟留不言而去。俄顷,敏中跃出见,于是悉以实告。乃曰: “一第何门不致,奈轻负至交。”相与欢醉。或语于起,起曰:“我比只得敏中, 今当更取矣。”遂以第一人处,而敏中居三焉。
魏扶
扶,登太和四年進士第。大中初,知禮闈,入貢院,題詩云:「梧桐葉落滿
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曾是当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榜出,无名子削 为五言诗以讥之。
马植
同華解最利。元和中,令狐楚鎮三峰。時及秋賦,榜雲特加試五場,莫有至
者,惟卢弘正请试。已试两场,马植方下解状。植将家子,从事窃笑。楚曰: “此未可知。”既而试《登山采珠赋》。略曰:“文豹且异于骊龙,控斯疏矣; 白石又殊于老蚌,剖莫得之。”公大服其精,遂夺解元。后弘正自丞郎将判鹾, 俄为植所据,复以手札戏植曰:“昔日华元,已遭毒手,今来鹾务,又中老拳。” 植罢安南都护,及除黔南,殊不得意。维舟峡中古寺,寺前有长堤,夜月明甚, 见白衣缓步堤上,吟曰:“截竹为筒作笛吹,凤凰池上凤凰飞。劳君更向黔南去, 即是陶万类时。”邀问,则失之矣。后自黔南召入为大理,迁刑部,判盐铁, 拜相。
植,字存之,為李德裕所抑,頗怨望。宣宗立,白敏中當國,凡德裕所不善,
悉不次用之,故植遂相。
崔铉
魏公鉉,元略之子也。為兒時,隨父訪韓晉公,指架上鷹令詠焉。吟曰: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曰:“此儿可谓前程万里也。”宝历三年登第,久居廊庙,三拥节麾。宣宗尝谓 侍臣曰:“崔铉真贵人,裴休真措大。”初,李石镇江陵,辟为戎倅。一旦告去。 既入京华,俄升翰苑。造朝凡三岁,石未离荆渚。崔既秉钧衡,石驰笺贺之,曰: “早拜光尘,叨承眷与,深蒙异分,屡接清言,幸曾辱于厚恩,俯见循于末契。 去载分麾南楚,拜节西秦,思贤方咏于嘉鱼,栖止实惭于威凤。宾筵初启,曾陪 樽俎之欢;将幕未移,已在陶之下。光生邻部,喜溢辕门。岂惟九土获安,斯 亦一方多幸。”乃掌记李骘之词也。
鉉,字台碩。相武宗,與李德裕不葉,罷。復相宣宗,除揚州大都督府長史,
封魏国公。宣宗于太液亭上赋诗宴饯,有“七载秉钧调四序”之句,识者莫不荣 之。
裴夷直
夷直,字禮卿。文宗時為右拾遺。張克勤以五品官推與其甥,夷直時為禮部
员外郎,劾曰:“是开后日卖爵之端。”诏听,遂著于令。为中书舍人。武宗立, 视册牒不肯书,出刺杭州,斥州司户参军。宣宗初,复拜江华等州刺史,终散 骑常侍。
夷直《戲唐仁烈詩》云:「自知年紀偏應少,先把屠蘇不讓春。倘更數年逢
此日,还应惆怅羡他人。”
杨敬之
敬之,字茂孝。文宗命為祭酒兼太常少卿,是日,二子戎載登科,時號楊家
三喜。敬之《华山赋》最为韩愈李德裕所称,士林一时传布。
「霜樹烏棲夜,空街雀報明。」(句。)「碧山相倚暮,歸雁一行斜。」
(句。)
喻凫
鳧,毗陵人,開成進士也。卒于烏程令。 「顏凋明鏡覺,思苦白雲知。」(句。)「滄洲迷釣隱,紫閣負僧期。」
(句。)“酬难尘鬓皓,坐久壁灯青。”(句。)“沧洲未归迹,华发受恩心。” (句。)
杨衡
初隱廬山,有盜其文登第者,衡因詣闕,亦登第。見其人,盛怒曰:「『一
一鹤声飞上天’在否?”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衡笑曰:“犹可恕 也。”
「隨雲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可憐夜久月明中,惟有壇邊一枝竹。」
(《宿青牛谷》。)
「都無看花意,偶到樹邊來。可憐枝上色,一一為愁開。」(《題花樹》。) 《哭李象》云:「白雞黃犬不將去,寂寞空餘葬時路。草死花開更幾年,後
人知是何人墓?忆君思君独不眠,夜寒月照青枫树。”
王彦威
長安舊俗,以不曆台省出領廉車節鎮者,率呼為粗官,大率重內而輕外。今
东京皇城乾元门,旧宣武军鼓角楼也。节度使王彦威有诗刻石在其上,曰:“天 兵十万勇如貔,正是酬恩报国时。汴水波澜喧鼓角,隋堤杨柳拂旌旗。前驱红旆 关西将,坐间青娥赵国姬。寄语长安旧冠盖,粗官到底是男儿。”彦威自太常博 士出辟使府,至兹镇,故有是句。后梁氏建国,其石不知所在。薛能亦有《谢寄 茶诗》云:“粗官寄与真抛却,赖有诗情合得尝。”弘文馆旧不置学士,文宗特 置一员,以待彦威。为户部侍郎,边兵诉所赐不时,缣皆敝恶,贬卫尉卿。俄为 忠武节度,徙宣武,卒。
繁知一
樂天除蘇州刺史,自峽沿流赴郡。時秭歸縣繁知一聞居易將過巫山,先於神
女祠粉壁大书之,曰:“忠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为报高唐神女道, 速排云雨待清词。”居易睹之怅然,邀知一至,曰:“历阳刘郎中禹锡三年理白 帝,欲作一诗而不能。罢郡经过,悉去千馀诗,但留四诗而已。”沈佺期诗曰: “巫山高不极,合遝状奇新。暗谷疑风雨,幽崖若鬼神。月明三峡曙,潮满九江 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王无竞诗曰:“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徘 徊作行雨,婉娈梦荆王。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朝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皇甫冉诗曰:“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 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李端诗曰:“巫山十二峰,皆在 碧虚中。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猿声寒度水,树色暮连空。悲向高唐去,千 秋见楚宫。”居易吟四篇,与繁生同济,卒不赋诗。
雍裕之
「野酌亂無巡,送君兼送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歸人。」(《春晦送客》。) 裕之,貞元後詩人也。
张祜
《題金山寺》云:「一宿金山頂,微茫水國分。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雲。
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因悲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入潼關》云:「都城三百里,雄險此回環。地勢遙尊嶽,河流側讓關。秦
皇曾虎视,汉祖昔龙颜。何处枭凶辈,干戈自不闲。”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河滿子》,雙淚落君前。」「自倚能歌
曲,先皇掌上怜。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二章,祜所作宫词也。传入宫禁, 武宗疾笃,目孟才人曰:“我即不讳,尔何为哉?”才人指笙囊泣曰:“请以此 就缢。”上恻然。复曰:“妾尝艺歌,请对上歌一曲,以泄其愤。”上许。乃歌 一声《河满子》,气亟立殒。上令医候之,曰:“脉尚温而肠已绝。”帝崩,柩 重不可举。或曰:“非俟才人乎?”爰命其榇,榇至乃举。祜为《孟才人》叹, 序曰:“才人以诚死,上以诚命,虽古之义激,无以过也。歌曰:‘偶因歌态咏 娇,传唱宫中十二春。却为一声《河满子》,下泉须吊旧才人。’”
《甯哥來》云:「日映宮城霧半開,太真簾下畏人猜。黃翻綽指向西樹,不
信甯哥回马来。”
《感王將軍柘枝妓歿》云:「寂寞春風舊柘枝,舞人休唱曲休吹。鴛鴦鈿帶
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画鼓不闻招节拍,锦靴空想挫腰肢。今来坐上偏惆怅, 曾是堂前教彻时。”
祜長慶中深為令狐楚所知,楚鎮天平,自草薦表,令以詩三百篇隨狀表進。
祜至京,属元稹在内庭,上问之,稹曰:“祜雕小巧,壮夫不为,或奖激之, 恐变陛下风教。”上颔之。由是失意东归,有“孟浩然身更不疑”之句。
李商隐
楊大年云:「義山詩,陳恕酷愛一絕云:『珠箔輕明覆玉墀,披香新殿鬥腰
肢。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偃师。’叹曰:‘古人措词寓意,如此深妙, 令人感慨不已。’”大年又曰:“邓帅钱若水,举《贾生》两句云:‘可怜半夜 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钱云:‘措意如此,后人何以企及?’”鹿门先生 唐彦谦为诗纂,慕玉溪,得其清峭感怆,盖其一体也,然警绝之句亦多有。
義山少遊,投宿逆旅,主人會客,召與坐,不知其為義山也。酒酣,席客賦
《木兰花诗》,义山后就,曰:“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 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坐客览之大惊,询之,乃义山也。(洪迈《万首唐 诗绝句》以《木兰花诗》属之陆龟蒙。)
刘得仁
《題邵公禪院》云:「無事門多掩,陰階竹掃苔。勁風吹雪聚,渴鳥啄冰開。
树向寒山得,人从瀑布来。终朝天目老,携锡逐云回。”
《悲老宮人》云:「白髮宮娃不解悲,滿頭猶自插花枝。曾緣玉貌君王愛,
准拟人看似旧时。”
得仁,貴主之子。自開成至大中三朝,昆弟皆曆貴仕,而得仁苦於詩,出入
举场三十年,卒无成。尝自述曰:“外家虽是帝,当路且无亲。”又云:“外族 帝王是,中朝亲故稀。翻令浮议者,不许九霄飞。”既终,诗人竞为诗吊之。
「吟苦曉燈暗,露深秋草疏。舊山多夢到,流水送愁餘。」(句。)「風定
一池星。”(句。)
《宿宣義裡池亭》云:「暮色繞柯亭,南山幽竹青。夜深斜舫月,風定一池
星。岛屿无人迹,菰蒲有鹤翎。此中休便得,何必泛沧溟。”
《長信宮》云:「簟涼秋氣初,長信恨何如。拂黛月生指,解鬟雲滿梳。一
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坐听南宫乐,清风摇翠裾。”
王智兴
智興為徐州節度,一日,從事於使院會飲賦詩,智興召護軍俱至,從事屏去
翰墨。智兴曰:“适闻作诗,何独见智兴而罢?”复以笺陈席上,小吏亦置笺于 智兴前。于是引毫立成曰:“三十年前老健儿,刚被郎官遣作诗。江南花柳从君 咏,塞北烟尘独我知。”四座惊嗟。监军谓张祜曰:“如此盛事,岂得无言?” 祜乃献诗曰:“十年受命镇方隅,孝节忠规两有馀。谁信将坛嘉政外,李陵章句 右军书。”左右曰:“书生谄辞耳。”智兴叱曰:“有人道我恶,汝辈又肯否? 张生海内名士,篇什岂易得,天下人闻,且以为王智兴乐善矣。”
马戴
《送客南遊》云:「擬卜何山隱?高秋指岳陽。葦乾雲夢色,橘熟洞庭香。
疏雨残虹影,回云背雁行。灵均如可问,一为哭清湘。”
許棠久困名場,咸通末,戴佐大同軍幕,棠往謁之,一見如舊相識。留連數
月,但诗酒而已,未尝问所欲。一旦,大会宾友,命使者以棠家书授之。棠惊愕, 莫知其来。启缄,即知戴潜遣一介恤其家矣。
戴與姚合善,合有詩云:「天府鹿鳴客,幽山秋未歸。吾知方甚善,眾說以
为非。隔石闻泉细,和风见鹤飞。新诗此处得,清峭比应稀。”又有《送戴下第 客游诗》云:“昨夜送君处,亦是九衢中。此日殷勤别,前时寂寞同。鸟啼寒食 雨,花落暮春风。向晚离人别,筵收樽未空。”戴酬姚合中字韵诗云:“路歧人 不见,尚得记心中。日忆潇湘渚,春生兰桂丛。鸟啼花半落,客散爵方空。所赠 诚难答,冷然一榻风。”
郑颢
顥,宰相之孫。登甲科,以起居郎尚主,有器識,宣宗時,恩寵無比。夢
中尝得句云:“石门雾露白,玉殿莓苔青。”续成长韵。此一联,杜甫集中诗也。 大中十年,颢放榜后,谒假觐省于洛,生徒饯长乐驿,俄有纪于屋壁云:“三十 骅骝一哄尘,来时不锁杏园春。杨花满地如飞雪,应有偷游曲水人。”旧史云: “颢,之子,尚宣宗女万寿公主。因寿昌节上寿回,梦一宫殿,与十数人纳凉 联句。既悟,省石门之句十字,怪其不祥。不数日,宣宗弓剑上仙,方悟其事。 乃续为十韵云:“间岁流虹节,归轩出禁扃。奔波流畏景,萧洒梦殊庭。境象非 曾到,崇严昔未经。日斜乌敛翼,风动鹤梳翎。异苑人争集,凉台笔不停。石门 雾露白,玉殿莓苔青。若匪灾先兆,何缘思入冥。御炉虚仗马,华盖负云亭。白 日成千古,《金滕》九龄。小臣哀绝笔,湖上泣青萍。”(御炉或作丹墀。) 未几,颢亦卒。
李群玉
群玉好吹笙,善《急就章》,喜食鵝,及授校書郎東歸,盧肇送詩云:「妙
吹应谐凤,工书定得鹅。”
《杜丞相筵中贈美人》云:「裙拖六幅瀟湘水,鬢聳巫山一朵雲。貌態
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不是相如怜赋 客,肯教容易见文君。”
群玉解天祿之任,而歸涔陽,經二妃廟,題云:「小孤洲北浦雲邊,二女明
妆共俨然。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 鹃。犹似含望巡狩,九疑凝黛隔湘川。”又曰:“黄陵庙前春已空,子规啼血 滴松风。不知精爽落何处,疑是行云秋色中。”群玉疑春空遂至秋色,欲易之。 恍若有物,告以二年之兆。时浔阳太守段成式志其事。二年后,果死于洪井。段 以诗哭之曰:“曾话黄陵事,今为白日催。老无男女累,谁哭到泉台。”
群玉,字文山,澧州人。裴休觀察湖南,厚延至之,及為相,以詩論薦,授
校书郎。
温庭筠
庭筠才思豔麗,工於小賊,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時號
温八叉。多为邻铺假手,日救数人。而士行玷缺,缙绅薄之。李义山谓曰:“近 得一联句云:‘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曰:“何不云‘近 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宣宗尝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遣求进 士对之,庭筠乃以“玉条脱”续,宣宗赏焉。又药名有“白头翁”,温以“苍耳 子”为对,他皆类此。宣皇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假其新撰密进之,戒 令勿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温亦有言云:“中书堂内坐将军。”讥相国无 学也。宣皇好微行,遇于逆旅,温不识龙颜,傲然而诘之曰:“公非长史、司马 之流?”帝曰:“非也。”又曰:“得非六参、簿尉之类?”帝曰:“非也。” 谪为方城尉。其制词曰:“孔门以德行为先,文章为末。尔既德行无取,文章何 以称焉?徒负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竟流落而死。杜自西川除淮海,庭 筠诣韦曲杜氏林亭,留诗云:“卓氏垆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贪为两地行 霖雨,不见池莲照水红。”公闻之,遗绢千匹。曾于江淮为亲表辱之,由是改 名。
王起
《和周侍郎見寄》云:「貢院離來二十霜,誰知更忝主文場。楊葉縱能穿舊
的,桂枝犹自爱新香。九重每忆同仙禁,六义初吟得夜光。莫道相知不相见,莲 峰之下欲征黄。”
起,字舉之。元和末,為中書舍人。穆宗時,錢徽坐貢舉失實貶,詔起覆核。
起建言以所试送宰相阅可否,然后付有司。议者谓起失职。李训为相,起门生也, 引与共政。文宗尚文好古学,时郑覃以经术进,起以赅博显。武宗时,自东都召 为尚书,判太常卿。帝患选士不得才,特命起典贡举,凡四举,士皆知名者,人 服其鉴。
慈恩寺題名云:「進士題名,自神龍之後,過闕宴後,率皆期集於慈恩塔下
题名。故贞元中,刘太真侍郎,试《慈恩寺望杏园花发诗》。会昌三年,赞皇公 为上相,其年十一月十九日,敕谏议大夫陈商守本官权知贡举。后因奏对不称旨, 十二月十七日,宰臣遂奏依前命左仆射兼太常卿王起主文。二十二日,中书覆奏, 奉宣旨,不欲令及第进士呼有司为座主,趋附其门,兼题名局席等条疏进来者。 伏以国家设文学之科,求贞正之士,所宜行崇风俗,义本君亲,然后升于朝廷, 必为国器。岂可怀赏拔之私惠,忘教化之根源,自谓门生,遂成固。所以时风浸 坏,臣节何施?树党背公,靡不由此。臣等商量,今日已后,进士及第,任一度 参见有司,向后不得聚集参谒,有司宅置宴。其曲江大会,朝官及题名局席,并 望勒停。缘初获美名,实皆少隽,既遇春节,难阻良游,三五人自为宴乐,并无 所禁,惟不得聚集同年进士,广为宴会。仍委御史台察访闻奏,谨具如前。”奉 敕宜依。于是向之题名,各尽削去。盖赞皇公不由科第,故设法以排之。洎公失 意,悉复旧态。
丁棱
「公心獨立副天心,三轄春闈冠古今。蘭署門生皆入室,蓮峰太守別知音。」
同时人皆有继和。
姚鹄(原缺)
蒯希逸
希逸,字大隱。希逸詩:「蟾蜍醉裡破,蛺蝶夢中殘。」牛相在揚州嘗稱之。
黄颇
頗為失第後久方第。《摭言》曰:黃頗以洪奧文章,蹉跎者一十三載;劉纂
以平漫子弟,汩没者二十一年;温岐滥窜于白衣,罗隐负冤于丹桂。由斯言之, 可谓命能通性,岂曰性能通命者欤?
韓愈自潮州量移宜春郡,頗學愈為文,亦振大名。頗嘗觀盧肇為碑版,則唾
之而去。颇,宜春人,与肇同乡,颇富而肇贫,同日遵路赴举,郡牧饯颇离亭, 肇驻蹇十里以俟。明年,肇以第一名还袁,因竞渡即席赋诗云:“向道是龙刚不 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頗字無頗。
郑畋
馬嵬,太真縊所,題詩者多淒感。鄭畋為鳳翔從事日,題云:「玄宗回馬楊
妃死,云雨虽亡日月新。终是圣朝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观者以为有宰辅 之器。
懿宗朝,韋保衡路岩忌宰相劉瞻,誣以罪,黜為荊州節度。畋為制詞云:
“早以文学,叠中殊科,风棱甚高,恭谨无玷。”又云:“安数亩之居,仍非己 有;却四方之贿,惟恐人知。”韦路大怒,贬畋为梧州刺史,责刘州司户,命 舍人李庚为词,深文痛诋,必欲加害。属懿宗厌代,僖宗立,萧仿辅政,举瞻自 代,召归朝廷。至湖南,庚典是郡,出迎江次牌亭,致酒。瞻唱《竹枝词》,送 庚酒,命庚酬和。庚曰:“不闲音律。”瞻曰:“君应只解为制词也。”是夕, 庚饮鸩而卒。
畋,字台文,相僖宗昭宗。為人仁恕,姿采如峙玉。
李汇征
匯征客遊閩越,至循州,冒雨求宿。或指韋氏莊居,韋氏杖履迎賓,年八十
馀,自称曰,野人韦思明。每与李生谈论,或诗或史,淹留累夕,汇征善谈而不 能屈也。论数十家之作,次第至李涉诗,主人酷称善。汇征遂吟曰:“远别秦城 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华表千年一 鹤归,丹砂为顶雪为衣。冷冷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思明复吟二篇曰: “因韩为赵两游秦,十月冰霜渡孟津。纵使鸡鸣见关吏,不知余也是何人。”又 曰:“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半是半非君莫问,西山长在水长 流。”李生重咏《赠豪客诗》,韦叟愀然变色曰:“老身弱龄不肖,浪游江湖, 交结奸徒,为不平事。后遇李涉博士,蒙简一诗,因而ㄣ迹。李公待愚,拟陆士 衡之戴若思,中心藏焉。遂隐罗浮,经于一纪。李既云亡,不复再游秦楚。追惋 今昔,或潸然。乃持觞而酹,反袂而歌云:“春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相逢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乾符己亥岁,范摅客于云川,值汇征,细 述其事,云于韦叟之居,观李博士手翰云。汇征后登进士第。按李涉尝过九江, 至皖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也。”其豪首曰:“若是李涉博士, 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云。
刘威
《游東湖處士園林詩》云:「偶向東湖更向東,數聲雞犬翠微中。遙知楊柳
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樵客出来山带雨,渔舟过去水生风。物情多与闲相称, 所恨求安计不同。”
威,會昌時詩人也。
崔郊
郊寓居漢上,有婢端麗,善音律。既貧,鬻婢于連帥,給錢四十一萬,寵眄
弥深。郊思慕无已。其婢因寒食来从事家,值郊立于柳阴,马上涟泣,誓若山河。 崔生赠之以诗曰:“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 萧郎是路人。”或有嫉郊者,写诗于座。公睹诗,令召崔生,左右莫之测也。及 见郊,握手曰:“‘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便是公作耶?”遂命 婢同归。至于帏幌奁匣,悉为增饰之。
来鹏
《清明日與友人游玉粒塘莊詩》云:「幾宿春山逐陸郎,清明時節好煙光。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风急岭云翻迥野,雨馀田水落方塘。不堪吟 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寒食山館書情》云:「獨把一杯山館中,每經時節恨飄蓬。侵階草色連朝
雨,满地梨花昨夜风。蜀魄哭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分明记得还家梦,徐 孺宅前湖水东。”
《鄂渚除夜書懷》云:「鸚鵡洲頭夜泊船,此時形影共淒然。難歸故國干戈
后,欲告何人雨雪天。箸拨冷灰书闷字,枕陪寒席带愁眠。自嗟落魄无成事,明 日春风又一年。”
杜牧
牧為御史,分務洛陽。時李司徒願罷鎮閒居,聲妓豪侈,洛中名士咸謁之。
李高会朝客,以杜持宪,不敢邀致。杜遣座客达意,愿与斯会,李不得已邀之。 杜独坐南行,瞪目注视,引满三卮,问李云:“闻有紫云者孰是?”李指之。杜 凝睇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李俯而笑,诸妓亦回首破颜。杜又自 饮二爵,朗吟而起曰:“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 两行红粉一时回。”气意闲逸,旁若无人。牧不拘细行,故诗有“十年一觉扬州 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吴武陵以《阿房宫赋》荐于崔郾,遂登第。郾东都放榜, 西都过堂,牧诗曰:“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即 将春色入关来。”
「青山隱隱水遙遙,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學吹簫?」
(《寄扬州韩绰判官》。)
许浑
《金陵懷古》云:「《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松楸遠近千官
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唯 有青山似洛中。”
《登故洛陽城》云:「禾黍離離半野蒿,昔人城此豈知勞。水聲東去市朝變,
山势北来宫殿高。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 笙醉碧桃。”
又《初春雨中舟次和橫江裴使君見迎李趙二秀才同來因書四韻》:「芳草渡
头微雨时,万株杨柳拂波垂。蒲根水暖雁初下,梅迳香寒蜂未知。词客倚风吹暗 淡,使君回马湿旌旗。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
渾,潤州人,字用晦,圉師之後。大中三年,任監察御史,以疾乞東歸,終
郢睦二州刺史。
「水聲東去市朝變,山勢北來宮殿高。」(句。)「何郎翠鳳雙飛去,三十
六宫闻玉萧。”(句。)“经年未葬家人散,昨日因斋故吏来。”(句。)“垂 钓有深意,望山多远情。”(句。)
雍陶
《詠雙白鷺》云:「雙鷺應憐水滿池,風飄不動頂絲垂。立當青草人先見,
行旁白莲鱼未知。一足独拳寒雨里,数声相叫早秋时。林塘得尔须增价,况与诗 家物色宜。”
陶,蜀川人也。上第後,稍薄親黨。其舅雲安劉敬之,罷舉歸三峽,責陶不
寄书,曰:“山近衡阳虽少雁,水连巴蜀岂无鱼?”陶得诗愧赧,乃有狐首之思。 后为简州牧,自比谢宣城柳吴兴,宾至则折之,阍者亦怠,投贽者稀得见。有冯 道明下第,请谒,云与员外故旧。阍者以道明言启之。及引进,陶询曰:“与公 昧平生,何云相识?”道明云:“诵员外之诗,仰员外之德,诗集中日得相见, 何隔平生也,遂吟曰:‘立当青草人先见,行傍白莲鱼未知。’又曰:‘江声秋 入寺,雨气夜侵楼。’又曰:‘闭门客到常疑病,满院花开不似贫。’”陶闻吟, 欣狎,待道明如曩昔之友。君子以雍君矜夸而好媚,冯子匪艺而求知。
陶,字國鈞。大中八年,自國子《毛詩》博士出刺簡州。 《天津橋春望》云:「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翠輦不來宮殿閉,
金莺衔出上阳花。”
李远
《失鶴詩》云:「秋風吹卻九皋禽,一片閑雲萬里心。碧落有情應悵望,青
天无路可追寻。来时白云翎犹短,去日丹砂顶渐深。华表柱头留语后,更无消息 到如今。”
《贈寫御容李長史》云:「玉座塵消硯水清,龍髯不動彩毫輕。初分龍准山
河秀,乍点重瞳日月明。宫女卷帘皆暗认,侍臣开殿尽遥惊。三朝供奉无人敌, 始觉僧繇浪得名。”
遠,字求古。大中時為建州刺史。
赵嘏
《長安秋望》云:「雲物淒涼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殘星幾點雁橫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 冠学楚囚。”
嘏曾有詩曰:「早晚粗酬身事了,水邊歸去一閒人。」果卒于渭南尉。嘏嘗
家于浙西,有美姬,惑之。洎计偕,会中元鹤林之游,浙帅窥其姬,遂奄有之。 明年,嘏及第,因以一绝箴之,曰:“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云。当时 闻说沙吒利,今日青蛾属使君。”浙帅不自安,遣一介归之。嘏方出关,逢于横 水驿,姬抱嘏恸哭而卒,葬于横水之阳。
嘏,字承祐。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錢塘》。)
韦承贻
承貽,字貽之。咸通八年登第。 《省試夜潛紀長句於都堂西南隅》云:「褒衣博帶滿塵埃,獨向都堂納卷回。
蓬巷几时闻吉语,棘篱何日免重来?三条烛尽钟初动,九转丹成鼎未开。残月渐 低人扰扰,不知谁是谪仙才。”又云:“白莲千杂照廊明,一片平雅颂声。报 道第三条烛尽,南宫风月写难成。”
段成式
成式紀云:「武宗癸亥三年夏,余與張君希復善繼同官秘書,鄭君符夢復連
职仙署。会暇日游大兴善寺,因问《两京新记》及《游目记》,多所遗略。乃约 一旬寻两街寺,以街东兴善为首,二记所不具,则别录之。游及慈恩,初知官将 并寺,僧众草草,乃泛问一二上人及记塔下画迹,游于此遂绝。后三年,余职于 京洛,及刺安成,至大中七年归京,在外一甲周,所留书籍,扌前坏居半,于故 简中睹与二亡友游寺,沥血泪交。当时造适乐事,邈不可追,复方刊整,才足续 穿蠹,然十亡五六矣。
靖恭坊大興善寺東廊之南,素和尚院,庭有紫桐四株,素之手植。元和中,
卿相多游此院。桐至夏有汗,污人衣如輠脂,不可浣。昭国东门郑相尝与丞郎 数人避暑,恶其汗,谓素曰:“弟子为和尚伐此木,各植一松也。”及暮,素戏 祝曰:“木,我种汝二十馀年,汝以汗为人所恶,来岁若复有汗,我必薪汝。” 自是无汗。宝历末,馀见说已十五六年无汗矣。素公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 七千部,夜常有貉子听经。斋时,乌鹊就掌取食。长庆初,庭前牡丹一朵合欢, 有僧玄幽题此院诗,警句云:“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踏院门尘。”
長樂坊安國寺紅樓,睿宗在藩時舞榭。東禪院亦曰木塔院,院門西北廊五壁,
吴道子弟子释思道画释梵八部,不施彩色,尚有典刑。
常樂坊趙景公寺,隋開皇三年置,本曰弘善寺,十八年改焉。南中三門裡東
壁上,吴道玄白画地狱变,笔力劲怒,变状阴怪,睹之不觉毛戴,吴画中得意处。 三阶院西廊下,范长寿画西方变,及十六观宝池,尤妙绝,谛视之,觉水入浮壁。 院门上白画树石,颇似阎立德。余携立德行天祠粉本验之。西中三门里门南,吴 生画龙及刷天王须,笔迹如铁。有执炉天女,窃眸欲语。
辭:《吳畫聯句》:「慘澹十堵內,吳生縱狂跡。風雲將逼人,鬼神如脫壁。
(柯。)其中龙最怪,张甲方汗栗。黑夜时,安知不霹雳。(继。)此际忽 仙子,猎猎衣舄奕。妙瞬乍疑生,参差夺人魄。(梦。)往往乘猛虎,冲梁耸奇 石。苍峭束高泉,角睐警欹侧。(柯。)冥狱不可视,毛戴腋流液。苟能水成河, 那更沈火宅?(上人。”)
通政坊寶應寺。韓,藍田人。少時常為酒家送酒。王右丞兄弟未遇,每貰
酒漫游,尝征债于王家,戏画地为人马。右丞精思丹青,奇其意趣,乃岁与钱 二万,令学画十馀年。今寺中释梵天女,悉齐公妓小小等写真也。寺有韩下生 帧弥勒,衣紫袈裟。右边仰面菩萨及二狮子尤入神。又有旧铁石及齐公所丧一岁 子,漆子如罗罗,每盆供日出之。寺中弥勒殿,齐公寝堂也。东廊北面,杨岫 之画鬼神,齐公嫌其笔迹不工,故止一堵。
平康坊菩薩寺,佛殿東西障日及諸柱上圖畫,是東廊跡,舊鄭法士畫。開元
中,因屋坏,移入大佛殿内槽北壁。食堂前东壁上,吴道玄画《智度论》,色偈、 变偈是吴自题,笔迹遒劲,如磔鬼神毛发。次堵画礼佛仙人,天衣飞扬,满壁风 动。佛殿内槽后壁,吴道玄画消灾经事,树石古险。元和中,上欲令移之,虑其 摧坏,乃下诏择画手写进。佛殿内槽东壁,维摩变,舍利弗角膝而转睐。元和末, 俗讲僧文淑装之,笔迹尽矣。故兴元郑公尚书题北壁僧院诗曰:“但虑彩色污, 无虞臂胛肥。”寘寺碑阴,雕饰奇巧,相传郑法士所起样也。初,会觉上人以施 利起宅十馀亩,工毕,酿酒百石,列瓶瓮于两庑下,引吴道玄观之,因谓曰: “檀越为我画,以是赏之。”吴生嗜酒,且利其多,忻然而许。馀以踪迹似不及 景公寺画中三门内东门塑神,善继云:“是吴生弟子王耐儿之手也”。
翊善坊保壽寺,本高力士宅,天寶九載,舍為寺。初鑄鐘成,力士設齋慶之,
举朝毕至,一击百千。有规其意,连击二十杵。经藏阁规创危巧,二塔火珠,受 十馀斛。河阳从事李涿,性好奇古,与僧智增善,尝俱至此寺,观库中旧物。忽 于破瓮中得物如被,幅裂污坌,触而尘起。涿徐视之,乃画也。乃以州县图三及 缣三十获之,令家人装治之,大十馀幅。访于常侍柳公权,方知张萱所画《石桥 图》也。玄宗赐力士,因留寺中,后为鬻画人宗牧言于左军,寻有小使领军卒数 十人至宅,宣敕取之,即日进入。先帝好古,见之大悦,命张于云韶院。寺有先 天菩萨帧,本起成都妙积寺。开元初,有尼魏八师者,常念《大悲咒》。双流县 百姓刘乙名意儿,年十一,自欲事魏尼,尼遣之不去,常奥室立禅。尝白魏云, 先天菩萨见身此地,遂筛灰于庭。一夕,有巨迹数尺,轮理成就。因谒画工,随 意设色,悉不如意。有僧杨法成,自言能画,意儿常合掌仰祝,然后指授之。以 近十稔,工方就。后塑先天菩萨。凡二百四十首,首如塔势,分臂如意蔓其榜子。 有一百四十日鸟树,一凤四翅,水肚树。所题深怪,不可祥悉。幌轩凡十五卷。 柳七师者,崔宁之甥,分三卷往上都流行。时魏奉古为长史,进之。后因四月八 日赐高力士。今成都者,是其次本。
崇仁坊資聖寺,淨土院門外,相傳吳生一夕秉燭醉畫,就中戟手,視之惡駭。
院门里卢楞伽画。卢常学吴势,吴亦授以手诀,乃画总持三门寺,方半,吴大赏 之。谓人曰:“楞枷不得心诀,用思太苦,其能久乎?”画毕而卒。中门窗间, 吴画高僧,韦述赞,李严书。中三门外两面上层,不知何人画,人物颇类阎令。 寺西廊北隅,杨坦画,近塔天女,明睇将瞬。团塔院北堂,有铁观音,长三丈馀。 观音院两廊四十二贤圣,韩画,元中书载赞。东廊北头散马,不意见者,如将 嘶蹀。圣僧中龙树商那和修,绝妙。团塔上菩萨,李真画。四面花鸟边莺画。药 师菩萨顶上,葵尤佳。塔中藏千部《妙法莲华经》。
成式,字柯古,文昌之子。博學強記,多奇篇秘笈。常於私第鑿池,得片鐵,
命周尺量之,笑而不言。寘之密室,时窥之,则有金书小字,报十二时也,其博 物类此。终太常少卿。
《酉陽雜俎》云:一夕,餘坐客以遞送聯句為煩,乃命工取細斑竹,以白金
钅遝首,如茶挟,次递联名之。余在城时,常与客联句,初无虚日,小酌求押, 或穷韵相角,或押恶韵,或煎茗一碗,为八韵诗,谓之杂联。若志于不朽,则汰 拣稳韵,无所得辄已,谓之苦联。联共押平声好韵不僻者,出于竹简,谓之韵牒。 出城悉携行,坐客句挟韵牒之语,必为好事者所传矣。因说故相牛公扬州赏秀才 蒯希逸诗云:“蟾蜍醉里破,蛱蝶梦中残。”每坐吟之。馀因请坐客各吟近日为 诗者佳句,有吟贾岛“旧国别多日,故人无少年。”马戴“犬爰啼洞庭树,人在 木兰舟”。又“骨消金镞在”。有吟僧无可“河来当塞断,(一曰尽。)”山 (一曰岸。)远与沙平”。又“开门落叶深”。有吟张祜“河流侧让关”。(一 曰山。)又“泉声到池尽”。有吟僧灵准诗“晴看汉水广,秋觉岘山高”。有吟 朱景玄“塞鸿先秋去,边草入夏生”。馀吟上都僧元楚“寺隔残潮去”,又 “采药过泉声”,又“林塘秋半宿,风雨夜深秋”。余识蜀中客庞季子,每云: “寒云生易满,秋草长难高。”
韦蟾
蟾廉問鄂州,罷,賓僚祖餞,蟾曾書《文選》句云:「悲莫悲兮生別離,登
山临水送将归。”以笺毫授宾从,请续其句。逡巡,有妓泫然起曰:“某不才, 不敢染翰,欲口占两句。”韦大惊异,令随念,云:“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 花扑面飞。”坐客无不嘉叹。韦令唱作《杨柳枝词》。
蟾,字隱桂,下杜人。大中七年進士登第,初為徐商掌書記,終尚書左丞。 《贈商山僧》云:「商嶺東西路欲分,兩間茅屋一溪雲。師言耳重知師意,
人是人非不欲闻。”
李敬方
《天臺閑望》云:「天臺十二旬,一片雨中春。林果垂秋盡,山苗半夏新。
阳乌晓展翅,阴魄夜飞轮。坐冀无云物,分明见北辰。”
《勸酒》云:「不向花前醉,花應解笑人。只憂連夜雨,又過一年春。」 《汴河直進船》云:「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為害亦相和。東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脂膏是此河。”
敬方,字中虔,登長慶進士第。太和中,為歙州刺史。大中時,顧陶集《唐
诗类选》,云:“李歙州敬方,才力周备,兴比之间,独与前辈相近。家集三百 首,简择律韵八篇而已。虽前后绝,或畏多言,而典刑具存,非敢避弃。”
李郢
《奉陪裴相公重陽日游安樂池亭》云:「絳霄輕靄翊三台,嵇阮情懷管樂才。
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甯知北阙元勋在,(汉赐萧何等北阙大第。) 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锦衣回。”
《贈羽林將軍》云:「虯髯憔悴羽林郎,曾入甘泉侍武皇。雕沒夜雲知御苑,
马随仙仗识天香。五湖归去孤舟月,六国平来两鬓霜。惟有桓伊江上笛,卧吹三 弄送残阳。”
郢,字楚望,大中進士,終於御史。 杜牧之《湖南正初招郢》云:「行樂及時時已晚,對酒當歌歌不成。千里暮
云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情。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看著白芽欲 吐,雪舟相访胜闲行。”
李洞
《上崇賢曹郎中》云:「閑坊宅枕穿宮水,聽水分衾盡蜀僧。藥杵聲中搗殘
梦,茶铛影里煮孤灯。刑曹树映千年井,华岳楼开万里冰。诗句变风官渐紧,夜 涛舂尽海边藤。”
洞,唐諸王孫也,嘗遊西川,慕賈浪仙為詩,鑄銅像其儀,事之如神。洞為
《终南山诗》二十韵,句有“残阳高照蜀,败叶远浮泾”。复曰:“竹烟岚冻, 偷湫雨雹腥。远平丹凤阙,冷射五侯厅。”《赠司空侍郎》云:“马饥餐落叶, 鹤病晒残阳。”又曰:“卷箔清溪月,敲松紫阁书。”又送僧云:“越讲迎骑象, 蕃斋忏射雕。”《上高仆射》曰:“征南破虏汉功臣,提剑归来万里身。闲倚凌 烟金柱看,形容消瘦老于真。”复曰:“药杵声中捣残梦,茶铛影里煮孤灯。” 《送人归东南》云:“岛屿分诸国,星河共一天。”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 其奇峭,惟吴子华深知之。子华才力浩大,八面受敌,以韵著称,游刃颇攻《骚 雅》。尝以百篇示洞。洞曰:“大兄所示百篇中,有一联绝唱,《西昌新亭》曰: ‘暖漾鱼遗子,晴游鹿引は。’”子华不怨所鄙,而喜所许。
洞三榜,裴公第二榜,《策夜簾前獻詩》云:「公道此時如不得,昭陵慟哭
一生休。”寻卒蜀中。裴公无子,人谓屈洞所致,裴公,贽也。
洞慕賈島,鑄其像頂戴,常念賈島佛。 《送僧遊南海》云:「春往海南邊,秋聞半路蟬。鯨吞洗缽水,犀觸點燈船。
岛屿分诸国,星河共一天。长空却归日,松偃旧房前。”
长孙翱
長孫翱朱慶餘各有《宮詞》。翱詞曰:「一道甘泉接禦溝,上皇行處不曾秋。
谁言水是无情物,也到宫前咽不流。”朱词曰:“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对泣 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崔橹
《華清宮詩》云:「銀河漾漾月輝輝,樓礙星邊織女機。橫玉叫雲清似水,
满空霜逐一声飞。”
「門橫金鎖悄無人,落日秋聲渭水濱。紅葉下山寒寂寂,濕雲如夢雨如塵。」 《岸梅》云:「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壓漁家短短籬。惹袖尚餘香半日,向人
如诉雨多时。初开偏称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行客见来无去意,解帆烟浦为 题诗。”
高蟾
鄭穀贈詩云:「張生故國三千里,知者惟應杜紫微。君有君恩秋後葉,可能
更羡谢玄晖。”盖蟾有《宫词》云:“君恩秋后叶,日日向人疏。”
蟾《初落第詩》云:「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
莫向春风怨未开。”胡曾亦有《下第诗》云:“翰苑何时休嫁女,文昌早晚罢生 儿。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时谓蟾无躁竞心,后登第,乾符中为 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