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徐俯
其一
平生功名心,夜窗短檠灯。
其二
黄气远临天北极,紫宸位在殿中央。
其三
谁家竹可款,何处酒难忘。
其四
平生不喜刘蕡策,色色人中自有人。
其五
字得苏黄妙,文薰班马香。
其六
淮流涨后浊,汴水浅来清。
其七
诗如云态度,人似柳风流。
其八
字直千金师智永,句称八米继卢郎。
其九
细落李花那可数,偶行芳草步因迟。
其一○
四月麦穗如马尾,汤饼在眼粉可喜。
其一一
疑是隔墙窥宋玉,巧如施粉妒何郎。
其一二
金盏银台何足比。
其一三
诗名空复满世间,白髯萧萧今老矣。
其一四
江南旧时无腊梅,只是梅花对月开。
其一五
古来石可砚。
其一六
往事湖阴曲,浮生水上萍。
其一七
游客乍惊人外境,居僧初识面前山。
其一八
轻帆朝渡彭蠡泽,锦缆晚击松阳门。
其一九
夜雨急还急,客愁深复深。
其二○
青干霄外山千尺,碧入林间水一条。
其二一
湖风渡彭蠡,山月宿吴城。
其二二
鹤岭鸾冈空胜地,龙沙乌塔尽荒墟。
其二三
玉立竹千亩,金垂橘万头。
其二四
官事有时闲,江上每夷犹。
其二五
此邦富山水,自昔少园池。
其二六
竹暗乔公宅,林藏伍相祠。
其二七
白水十丈瀑,吴塘千顷波。
其二八
欲寻浙子水云客,共看皖江冰雪颜。
其二九
乔公宅下路已没,皖伯峰前云未开。
其三○
虎头玉照南北岭,麟角石盆三两峰。
其三一
三百六旬了无事,七十二峰常对门。
其三二
横舟千古枞阳水,一径沿容达观台。
其三三
岁别桐乡暮,家远皖水春。
其三四
北峡远连南峡险,小龙峻逼大龙高。
其三五
两岁昭潭无瘴疠,清秋郁郁望神冈。
其三六
遍地闲花草,乘春傍路生。
其三七
时时传破虏,日日问修门。
其三八
诸公宜努力,荆棘已千村。
其三九
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
其四○
波倾三峡急。
其四一
松风知近寺。
其四二
烟树远昏昏。
其四三
阅世临观美。
其四四
飞花空片片。
其四五
复自竹中还。
其四六
开径东湖上。
其四七
绕舍绿周遭。
其四八
不知从此去。
其四九
江山如有味。
其五○
笋舆穿树色。
其五一
禅心真已静。
其五二
笑失昔时红。
其五三
朱门均白屋。
其五四
春风何忍作空城。
其五五
客里唯君数往还。
其五六
故人特地为咨嗟。
其五七
日落相携上小舟。
其五八
无穷涧草纵横绿。
其五九
露重冰清风日暖。
其六○
篱落寒梅三两枝。
其六一
但愿一生长若此。
其六二
少不愁穷老岂愁。
其六三
从吾所好烟波上。
其六四
镜中老色日侵寻。
其六五
镜中嬴得鬓成丝。
其六六
临流谁复赋新诗。
其六七
颇知鹤胫缘诗瘦,早弃鱼须伴我闲。
其六八
向使不死贼,未必世能容。
其六九
今时习主簿,还是鲁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