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衙石诗刻(幷序)
来自楠悦读
□□□□□□□,□南一剑定长鲸。
□□□□□□□,□帝匡扶立正声。
□□□□□□□,□辉争不伏神明。
□□□□□□□,□建瑶坛玉京。
□□□□□□□,□□常爇不曾停。
□□□□□□□,□□恒传宝藏经。
□□□□□□□,□□今为显真灵。
□□□□□□□,□□□来镇上清。
(见《两浙金石志》。
)(见《两浙金石志》卷四。
《六艺之一录》卷一一○收此诗,第二句“□南”作“东南”,第六句“伏神明”作“仗神明”。
)(〖1〗阮元《两浙金石志》跋:“右诗刻在钱唐县鳯凰山排衙石上。
前刻新的序十行,行书,径一寸,文多磨灭。
序后一行仅存王字,当是武肃系衔。
诗则七言八韵,共九行,十六句,上半截亦阙。
按《咸淳临安志》云:‘旧传钱武肃王凿山,见怪石排列两行,如从卫拱立趋向,因名排衙石,及刻诗石上。
’即谓此也,惜其文未载。
《十国春秋》云:‘武肃暇时,命诸子讽诵诗赋,或以所制诗赐丞相将吏,亦间能书写画墨竹,然不以呫哔废正务。
’是武肃性耽吟咏,此刻可以窥见一斑。
其书亦刚劲有法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