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维艰-读书笔记
本书作者本·霍洛维茨,硅谷著名风险投资人。他与网景公司创始人马克·安德森共同创办了安德森-霍洛维茨公司,短短三年间就成为硅谷的顶级风投,投资了Facebook、Twitter、Airbnb等知名互联网企业。扎克伯格认为霍洛维茨是“我们这些硅谷年轻企业家的管理导师”。这本书是写给创业者的“极限生存指南”。霍洛维茨在书里讲述了他在创业路上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把自己从这些生死大劫中学到的东西总结出来,告诉创业者该如何面对逆境。大多数创业书所说的都是如何做正确的事,不把事情搞砸,而本·霍洛维茨还会告诉你:当事情已经搞砸时,你该怎么办。
面对逆境,果断决策
作者说从革命者到风险投资家最重要的是智慧和勇气。在公司生死攸关的时刻,考验的其实并不是创业者的智商,而是他的勇气。当然智慧也是必不可少的。创业者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是基于非常有限的信息,你所掌握的信息可能只有信息总量的1/10。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必须马上做出决策,因为如果等你搜集到足够的信息再做决策,机会也就没有了。在时间紧急、信息有限、不确定性极大的情况下,做生死攸关的重大决策,任何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感到恐惧,因为这个决策直接决定了公司的生死存亡。
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需要勇气。英雄与懦夫的区别,不在于能不能感受到恐惧,而是恐惧之下如何行动。怯懦的创业者不敢独自承担责任,人云亦云。选择阻力最小但往往是错误的方案。而勇敢的创业者可以克服恐惧,力排众议,放手一搏。作者在书中讲了他的亲身经历,他的创业生活真是跌宕起伏。当时他正遇到互联网泡沫的破灭,Loudcloud公司的客户大量倒闭,公司账面上只剩下200万美元,只够维持三个星期。于是,霍洛维茨苦苦寻找对策,最后突然想到,既然从私人基金筹不到钱,那么我可以上市。虽然当时纳斯达克指数暴跌,但理论上,并没有关闭IPO的大门,存在一线希望。然而,所以人都认为这是异想天开,媒体上也是一阵冷嘲热讽。
更无奈的是上市计划激怒了公司员工,市场非常低迷,想要把新股维持在一定的价格,就必须进行缩股,也就是把两股合为一股。这虽然不影响每个员工的持股比例,但他们手里的股票数量减少了一半,而每股股价又远远低于他们之前的预期。
比如你手中有1万股,预计每股值100美元,你已经在心里把自己当成了百万富翁;结果现在你手里只剩5000股,而每股只值10美元,到手只有5万美元,心理落差太大了。
但他没有办法,如果不采用这个方案,公司就没法上市,结果就是倒闭。霍洛维茨别无选择,他顶着巨大压力,对上市孤注一掷。在整整三周的路演中,他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在2000年的繁荣时期,纳斯达克有221次IPO,而2001年泡沫破灭时,这个数字缩水了90%以上,全年只有19次IPO。Loudcloud公司幸运地成为了这19家公司之一。虽然公司的市值远低于之前的估值,但最起码公司没有倒闭。
霍洛维茨说,他从这次事件中学到的是,创业者不应该去计算成功的概率,而是必须坚信,任何问题都有一个解决的办法。你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个办法,并坚决执行。不管这个概率是90%,还是只有千分之一,你的任务始终不变。如果说有一种能力是创业者必备的,那就是在无路可走时,还能冷静下来选择最佳路线的能力。而创业者最忌讳的,就是不敢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判断。没有人是天生的创业者,只有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刻意练习才行。但从人的本能来说,每个人都希望拉拢人心,博得别人的好感,因为这样能提高你的生存几率。但想要做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想要长期赢得大家的尊重,就必须克服本能,敢于在所有人都反对的时候,坚持自己的判断。
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Loudcloud在股市最低迷的时候上市。这笔钱让公司勉强支撑了一段时间,但在当时的经济形势下,公司的客户纷纷倒闭破产,销售收入持续萎缩,短期内看不到扭转的希望。而云计算服务又需要巨大的基础设施投入,这部分开支是无法削减的,所以持续亏损就不可避免。本来就很困难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是,Loudcloud公司的最大客户宣布破产,它欠公司的2500万美元一分钱也还不了。消息传来,Loudcloud公司股价应声暴跌50%。
这个时候,面临的是最大的困难,公司可能只有破产一条路可走,但是作者一遍遍的想着自己赔光了所有的钱,辜负了所有人的信任,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但这么做无济于事,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直到有一天,霍洛维茨试着换个角度,问自己一个不同的问题:假如这时候公司已经宣布破产,那么接下来,你会怎么做?他发现,自己竟然给出了一个之前根本没想到的答案。
他说:“我会买下Loudcloud公司自用的软件Opsware,从破产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办一家软件公司。”因为软件公司是轻资产的,没有高昂的基础设施成本,有可能在经济寒冬中存活下来,等待时机。
他接着又问自己,如果在公司不破产的情况下,如何做到这一点?这时候他想到,公司可以卖出主营的云计算业务,只保留Opsware软件,从而彻底转型为一家软件公司。这个方案意味着对公司进行重大重组。在总共450名员工中,有150名要随着产品一起被转出,还有140名员工要被解雇。公司名称也要从Loudcloud变成Opsware。最后霍洛维茨设法完成了转让交易,把云计算业务卖给了美国电子数据系统公司,简称EDS,还顺手把EDS公司发展为了Opsware软件的最大客户。
只要我们可以转换思考角度,最坏的结果反向思考,那么转危为安也不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公司又发生了问题,因为EDS的操作系统版本太老,他们在运行Opsware软件时偶尔会出现卡顿或者停滞的状态。而这个时候Opsware公司也就刚起步没多久,如果公司的最大客户EDS突然终止合同。最重要的是当时Opsware公司90%的收入来自于EDS,这也意味着如果终止了合同,那么公司一样得倒闭。
对Opsware公司来说,当务之急肯定不是和客户争辩,而是派出工程师去尽快修复这些漏洞。EDS公司的服务器主管弗兰克是个吹毛求疵的人,限他们在60天之内必须解决所有问题。但在现有的操作系统环境下,无论工程师们怎么努力,软件的运行都不可能达到完美的标准,弗兰克仍然可能取消合同。于是霍洛维茨对助手说,既然在软件优化上,我们无法完全满足客户的期望,那只能在软件优化之外去找,我们还能给客户提供什么额外的价值?
弗兰克一直想用一款叫做Tangram的软件来为软硬件编制目录。但是EDS采购部不同意购买,因为有另外一款功能差不多的免费软件可以用。于是,霍洛维茨想,只要能让弗兰克用上免费的Tangram软件不就可以了。霍洛维茨一查,Tangram竟然还是家上市公司,市值非常低,仅仅值600万美元。于是,他决定收购这家公司。他立马完成交易。赶在60天内告诉弗兰克,他可以免费使用Tangram。弗兰克从此对Opsware公司刮目相看。公司总算保住了客户,立稳了脚跟。
保持战斗意志
霍洛维茨遵循的是武士道的第一条原则:勇士之道,即始终将死亡铭记于心。如果一名武士始终将活着的每一天当成自己的最后一天,他就会在自己所有的行动中把握好自己的行为。
同理,如果一名CEO能将下述经验铭记于心,他就会在招聘、员工培训,以及打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保持适度的注意力。在创业过程中困难重重,而我们需要的是在逆境中始终保持战斗意志。霍洛维茨说,从史蒂夫·乔布斯到马克·扎克伯克,所有出色的企业家都经历过那些生死存亡的时刻,每个人会经历挣扎,而且是苦苦挣扎。
借由书中的原话:
挣扎是你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创办公司时的状态。
挣扎是人们问你为什么不退出,你却不知怎么回答时的状态。
挣扎是你的员工认为你在撒谎,而你却认为他们也许说得对的状态。
挣扎是你食之无味时的状态。
挣扎是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当公司CEO时的状态,是你明知自己力不从心、明知无人能取代你时的状态,是所有人都认为你是白痴却没有人会炒你鱿鱼的状态,是自我怀疑变成自我憎恶时的状态。
挣扎是你在和别人谈话却听不到对方在说什么时的状态,因为你一直在挣扎。
挣扎是你想结束痛苦时的状态。挣扎就是痛苦。
挣扎是你去度假,想放松心情却使心情更差时的状态。
挣扎是你周围簇拥着一大群人,你却感到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时的状态。挣扎是冷酷的。
挣扎是违背承诺、粉碎梦想的地狱,是一身冷汗、五内俱焚的感觉。
挣扎不是失败,但会导致失败。如果你孱弱不堪,你更容易失败。
作者说挣扎无法可解,但有些小建议给我们,不妨借鉴一下。
不要抗下所有责任
人们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令自己烦恼的事情一定会令自己手下的人更加烦恼。事实恰恰相反。除了负有最大责任的人以外,没有人会把损失当回事,没有人比责任人更感同身受。当你无法分担所有负担时,你要将某些负担分担出去,找尽可能多的人来共同解决问题,即使这些问题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
这不是国际跳棋,而是国际象棋
科技行业往往极其复杂。底层技术只要一有变动,竞争就会发生变化,市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而人们则会使出各种招术,以求自保。因此,就像《星际迷航》中下三维国际象棋一样,总有一步棋可走。
只要坚持下去就有转机
在科技型竞争当中,明天和今天看起来完全不同。如果你能坚持到明天,也许就会发现,在今天看来似乎毫不可能的解决办法会赫然出现在眼前。
4、不要过分苛责自己
公司身陷困境也许都是你的错,因为人是你雇来的,决定是你做的,而且接受任务时,任务的风险性你是知道的。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位CEO都会犯无数错误。要正确评估自己,过分苛责自己于事无补。请记住,这是区分男人和男孩的方法。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这就是挑战。如果你不想,那你根本不应该开办公司。霍洛维茨说做一个CEO要实话实说,对公司出现的问题做到透明化,主要有三个原因:
1、信任
这样可以得到大家的信任,只要有信任才能更好的沟通。随着公司的成长,沟通是企业最大的挑战。如果员工完全信任CEO,沟通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实话实说就是建立这种信任的关键。一名CEO在一段时间内拥有这种被信任的能力,往往是一家管理良好的公司和一家管理混乱的公司之间最大的差别。
2、参与解决问题的人越多越好
为了创建一个出类拔萃的技术公司,你必须雇用大量的精英人才。而不让这些精英人才参与解决公司最大、最棘手的问题完全是一种浪费。一个人,无论多么出色,他都无法解决自己不了解的问题。正如开源社区所倡导的:“只要有足够多的眼睛,就可让所有问题浮出水面。”
3、健康的企业文化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纵观那些失败的公司,你会发现,很多员工早在公司倒闭之前就知道公司的症结是什么。既然知道这些致命的问题,他们为什么不说呢?原因往往是该公司的文化阻碍了坏消息的传播,真相始终处于隐匿状态,等到采取行动时却为时已晚。健康的企业文化会鼓励员工公开坏消息。只有允许自由并公开讨论问题,公司才能迅速解决问题。企图掩盖问题只会令所有员工感到灰心。因此,CEO应该采取的做法是:建立一种奖励文化,而不是惩罚文化,对那些公开提出问题并为其找到解决办法的人予以奖励。
在逆境中始终保持战斗意志,果断的决策力,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实话实说是每一个CEO应该具备的品质。要想使自己的公司生存,就要在苦苦挣扎中,举重前行。书中还告诉我们公司最重要的法则,就是没有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