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观经颂

来自楠悦读
十六观经颂
作者:释遵式
朝代:

韦提重礼请能仁,愿说西方净报因。
十六观兼三净业,修之即得往生身。

日观第一

正坐面西想日轮,见日欲没如悬鼓。
见已闭目开目间,皆令明了心坚住。

水观第二

次作水想见西方,一切皆为净土水。
既见水已想成冰,皎然映彻琉璃地。

地观第三

琉璃宝地正观时,谛了分明极乐国。
八种清风鼓乐音,苦空无我无常曲。

树观第四

四观宝树七重行,宝叶华敷妙宫殿。
宝幢幡盖影重重,十方佛国于中现。

池观第五

五想净土七宝池,池中水有八功德。
宣流念佛法僧名,妙宝莲华千万亿。

总观第六

众宝国土宝楼阁,宝树更兼池间错。
此个总观若成时,名为粗见彼极乐。

华座观第七

七想莲华妙台座,广大弥陀愿力成。
作此想时心不乱,定当极乐国中生。

佛菩萨像观第八

诸佛如来法界身,遍入众生一切想。
智者当观此想心,是心即佛菩萨像。

无量寿佛身观第九

无量寿佛金色身,光明普照群生类。
勤修智者系心观,诸佛现前同授记。

观音观第十

观音菩萨紫金身,眉间毫相七宝色。
流出光明满十方,光中化佛无数亿。

势至观第十一

次观势至菩萨身,量等观音无有异。
但于肉髻宝缾中,盛众光明现佛事。

普往生观第十二

端想身生极乐界,莲华合闭身居内。
华开见佛满虚空,水鸟树林宣法偈。

杂往生观第十三

重想弥陀二菩萨,神通变现事如前。
杂沓观成无量福,定生安养奉金仙。

上品上生观第十四

慈心不杀持众戒,读诵大乘方等经。
修行六念回向愿,临终化佛悉来迎。

上品中生

不必受持方等经,解第一义明因果。
紫金台现命终时,自见身于台上坐。

上品下生

深信因果奉大乘,但发无上菩提意。
以此功德回愿生,生已当住欢喜地。

中品上生观第十五

受持五戒八戒斋,修行诸戒回向愿。
命终生彼闻法音,应时即得阿罗汉。

中品中生

若人至心一日夜,持戒持斋无破缺。
以此功德回愿生,七日华敷成记莂。

中品下生

孝养父母行仁义,临终复遇善知识。
广说弥陀大愿因,屈伸臂顷生彼国。

下品上生观第十六

若人虽不谤尊经,造众恶业无惭愧。
临终遇劝念弥陀,生彼十劫得初地。

下品中生

若有众生犯众戒,盗取僧祇三宝物。
临终遇劝念弥陀,一念顷间生彼国。

下品下生

有作五逆十恶业,应堕地狱受诸苦。
临终遇劝念弥陀,决定超生于彼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