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跃升-读书笔记

来自楠悦读

作者尼克·莱恩,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伦敦大学学院遗传、演化与环境系教授,专门研究生物进化。

这本内容丰富的作品试图解读进化论的十个伟大“发明”,从生命的原初,经过它的创造期,到它的终结。在整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非同一般的神来之笔,如DNA、光合作用、视力和意识。NickLane以清晰而智慧的笔调,探究了进化过程中十个伟大的“发明”。

这本书围绕着生物学、地质学、化学和物理学领域所取得的新研究进展来组织叙述,重现了地球上生命的历史,而且带着精彩而出乎意料的细节,这些细节必定会吸引非专业读者、学生、科研人员等不同的读者群体。我从这十大发明中提取出7个着重解释一下。


生命的起源

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至今还在我们体内传承。诺奖得主杜维认为,从化学反应的本质来说,生命更应该在1万年内诞生,而不是100亿年。虽然时间不确定,不过从化学角度来看,随着38亿年前的地球自转,生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作者说,生命来自一锅汤。这如何说起呢?最早的生命诞生在距今38亿年前,那个时候的地球完全被海水覆盖,称这个星球为“地球”其实根本名不副实,“海球”还差不多。

1953年,米勒在一个大烧瓶里装满水和混合气体,他选择了氨气、甲烷和氢气,用来模拟地球大气的原始组成。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这些气体是木星的大气组成成分,所以米勒认为年轻的地球很可能也充斥着同样的大气。接着米勒在这瓶混合物中用电火花来模拟闪电,然后静置几天、几个礼拜或数月后,把样品拿出来分析,看看他到底煮出了些什么。实验结果出乎意料,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米勒所煮的是一锅原始汤,一锅近乎谜般的有机分子,其中还包括一些蛋白质的基本组分,也就是氨基酸,生命诞生了!这或许就是当时最能代表生命的分子了,因为那时DNA还默默无名。更惊人的是,米勒煮出的氨基酸正好就是生命使用的那几种,而不是大量可能生成的组合中随机抽取的。

换句话说,米勒仅仅电击了很简单的混合气体,构筑生命所需的最基本成分就这么凝结而出,好像它们早就等待已久随时准备登场。霎时,生命的起源看起来变得非常简单。米勒的实验轰动了整个世界,他将自己的实验比作一锅原始汤,这锅汤恰恰解释了生命是怎么诞生的。

米勒的“原始汤”理论不久之后便被推翻,因为研究发现38亿年前的大气组成与米勒设想的根本就不一样,缺少了关键的配料,“原始汤”没法炖出我们想要的味道。既然天上的气体不行,科学家们就潜入深海,他们注意到海底岩浆形成的热泉口,这些热泉口的最高温度可达400℃,喷出许多致命的含硫矿物。正是在热泉口附近,科学家发现了微小的空腔结构,而氢气和二氧化碳就在这些空腔里“鬼混”,形成了有机分子,这些有机分子恰恰就是生命的原材料。就在38亿年前黑暗海底的某个热泉口处,生命已经蠢蠢欲动啦。


DNA

双螺旋结构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科学,更神奇的是所有生命都使用相同的DNA编码,似乎表明在地球上,生命只诞生了一次。很多微生物每次增殖时如要把自己的DNA传给下一代,那它只须解开自己的双螺旋链,做出两条一模一样的双螺旋链即可。

生命在海底热泉口诞生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下一步便是如何将生命延续下去。生命自诞生之时就有了好办法,热泉口高浓度的核苷酸与核糖核酸反应合成了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 DNA 。DNA 的功能是信息储存,其中的许多信息可以遗传给后代,这些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也就是基因。DNA 具有神奇的双螺旋结构,组成这个结构的最小单位是碱基对,人类的 DNA 有多达30亿个碱基对。

人体是由15万亿细胞组成的怪物,每个细胞都带有相同的DNA模板。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人,这套双螺旋长链要被解开,当作模板至少复制15万亿次。细胞复制的精确度堪称奇迹,它要把这些DNA长链从头按顺序写起,每写10亿个字母才出一次错。用人类抄书来做比较的话,那就等于要把整本《圣经》抄280次才错一个字母。而人类抄写的精确度远低于此。现在已知被保存下来的手抄本《新约全书》约2.4万本,没有任何一本是完全相同的。

每种动物的 DNA 都有差别,正是这种差别才让地球上的生命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又变幻莫测。其实就算是人类的 DNA 也没有完全一样的,这也正是孩子不会与父母长得一模一样的原因。尽管动植物外貌形态上存在着天壤之别,但是 DNA 之间的差别却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大,要知道我们人类与黑猩猩的 DNA 只有1.4%的不同。不同物种 DNA 的相似证明了今天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同一个 DNA ,而这个 DNA 几乎是与生命同时诞生。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是件难以置信的事,因为不管在地球上、火星上或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里,光合作用都可以不依赖氧气进化出来。如果没有氧气的话,生命或许只能停留在细菌等级,而我们只是茫茫细菌世界里某种有感知的生物而已。

氧气是支撑地球生命的关键物质,如果没有氧气,动植物都无法生存。生命诞生之初的地球上并没有氧气,空气中满是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那么氧气又是怎么出现的呢?许多人会想到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今天地球上最高效的超级生物制氧机,但是却并不是最早产生氧气的参与者。最早的氧气由一群不安分的细菌产生,这些细菌为了抵御来自太空的紫外线辐射,于是吸收了海洋中的锰元素来保护自己。被细菌吸收的锰元素形成锰原子簇,锰原子簇除了当保镖还会从水中获得电子同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地球上最早的氧气。

体内藏着锰原子簇的细菌首次造氧之后,叶绿素才带来了光合作用,地球大气中的含氧量在距今26亿年前突然飙升,这就是著名的“大氧化事件”。氧气的存在将会带来动植物的高级化和大型化,同时还为生命撑起保护伞,这就是臭氧层。进入高空的氧气受到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之后变成游离的氧原子,氧原子与氧气结合成为臭氧。

臭氧层的存在有三个方面的好处:首先是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短波紫外线的伤害;第二是臭氧层将吸收的紫外线以热量的形式给大气加热;第三是臭氧层会像一层隔膜防止地球热量的散失。无论是氧气的产生还是臭氧层的存在,太阳在其中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无意中为地球生命的演化创造了重要条件。

运动

我们太熟悉运动了,以至于忽视了运动的重要性。是运动使我们能在特定时间出现在特定地点,这种生活给了动物目的,也让开花植物有了意义。而使运动成为可能的是组成肌肉的各种蛋白,谁能想到从这些蛋白质中还能看出我们和苍蝇的亲缘关系呢?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核心是肌肉,人类的一举一动都需要肌肉的参与,动物身体上不同部分有不同类型的肌肉,这些肌肉在运动时分工明确。肌肉由肌纤维构成,能够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当肌肉收缩时便产生了力量,今天世界上收缩速度最快的肌肉,是果蝇身上的飞行肌,这些肌肉的收缩能够保证果蝇翅膀每秒拍打几百次之多。

运动又是在何时出现的呢?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真核细胞诞生之初,而寒武纪大爆发才算是真正拉开了地球生命运动会的大幕。运动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是捕食与躲避捕食,于是在吃与被吃的生存竞争中,生命加快了演化的速度。

运动决定了演化的节奏,让生命变得更强壮、更敏捷、更巨大,运动让地球上的生命活力四射。经过几十亿年,人类以全新的方式诠释运动的意义,比如,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包含了和平、交流、合作等含义。

视觉

今天地球上95%的动物都有眼睛,眼睛也是对进化论最大的挑战,如此复杂又完美的东西,怎么能通过盲目随机的自然进化发展出来?追踪视网膜上的视觉色素,最终将看到眼睛的共祖和叶绿体的祖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眼睛消耗氧气的能力甚至超过了整个大脑。包括达尔文在内的许多人认为眼睛是生命设计的巅峰,如此复杂又如此完美。

化石记录中最早的眼睛属于生活在距今5.4亿年前的三叶虫,差不多就是进化“大爆发”要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寒武纪大爆发开始的时候。那时候动物突然留下大量化石,记录之多样,令人叹为观止。其实早在三叶虫出现之前,所有动物眼睛的祖先——感光细胞就诞生了,这种细胞包含了视觉色素视紫红质,能够感受到光的存在。

在后来的演化过程中,脊椎动物的感光细胞变成了眼睛,而无脊椎动物的感光细胞变成了负责昼夜的生物钟。在生命演化的历史上,感光细胞只演化了一次,却成为视觉的起点。假如没有眼睛,植物就不需要鲜艳的花朵,孔雀也不需要艳丽的羽毛,女孩儿们更不需要漂亮的衣服和鞋帽,这个世界会变得单调而且毫无色彩。

意识

我们总觉得自己的意识有些“非物质”,但当有了基本的情绪、动机、痛觉等知觉,其他的高级认知,如语言,都只不过是一堆复杂的脑回路,被设定在复杂的社会中工作而已。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产生意识的呢?

意识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和自我的反应,看上去似乎与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无关。正是由于意识看上去高于物质,宗教才据此认为意识是神赋予我们的,科学无法解释。研究证明,不同的意识是大脑特定区域的属性,当我们用物理手段刺激特定区域时就会产生指向性的意识。

当大脑的某一区域出现疾病的时候,我们的意识就会产生相应的病例反应。如果对大脑的某一区域用药,则能够很好地缓解精神类疾病。所以,意识并非神赐,它是依托于物质而存在的,这个物质就是大脑中的神经元。

意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基本意识”,包括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认知、情绪、饥饿等;另一种叫做“眼神意识”,是以社会、语言为基础的心智。如果以“基本意识”作为衡量标准,那么几乎所有的脊椎动物都具有意识。尽管我们还无法清晰解释意识产生的原因及背后的奥秘,但是意识毫无疑问也是演化的产物。

死亡

死亡并不可怕。死亡是我们最不想面对的事情,但又是每一个人最终不得不面对的事情。死亡不只无法避免,它根本由命运所控制,是在生命创造之初就预先写入的程序。我们无法人为的改变死亡,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将死亡作为终点。

生命的演化为什么要以死亡这种极不受欢迎的事件结尾呢?早在30亿年前,地球上还只有细菌的时候,为了与噬菌体对抗,细菌演化出了程序性死亡,可以说,死亡完全是它们故意的。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细胞生物来说,死亡也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比如,当我们的寿命延长时,隐藏在基因中那些不利的因素就会被启动,各种老年病接踵而至,这些疾病摧残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今天,突飞猛进的现代医学大大延长了人类的寿命,但是却没法改变身体不断衰老的事实。尽管各种老年病看上去与年龄相关,实际上与机体的衰老存在直接联系。

导致衰老的原因是自由基,自由基调节着几种重要的信号蛋白,这几种信号蛋白又进一步调节着上千种基因和蛋白。在生命体中,呼吸和新陈代谢越快,自由基的泄漏也就越快,寿命也会变短。

眼睛原初的形态只是藻类用于调节光合作用的感光小点;DNA的基本成分会在热液喷口中自行形成;素食者容易产生烦躁情绪。直到现在,我们才可以将生命不凡历史中的形形色色拼凑在一起,并看到它所拥有的丰富细节。

生命的跃升 导图
生命的跃升 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