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背書-讀書筆記
作者通過創業過程中的各種遭遇和經驗教訓,告訴我們成功的關鍵不在於你的天賦、你有多麼異想天開的創新想法或者有多麼廣闊的人脈資源,而在於是否具有說服別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從而最終贏得別人的支持。
什麼是背書?背書就是讓自己成為有說服力的人,可以讓投資者相信你,願意給你機會。書中為我們介紹了成功說服他人的7個步驟,這7個步驟又細分為26種技巧,通過這7個步驟可以幫助我們獲得人脈與投資,讓別人相信我們。
改變命運,從贏得他人支持開始
作者在這本書的開篇就為我們介紹了他職業生涯的經歷,從他為別人打工,到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作者說,他最後的成功都是因為贏得了他人的支持。接下來我們看看作者的職業經歷。
從事IT(信息技術)工作
作者剛大學畢業的時候,找了一份IT類的工作,主要負責諸如故障排除、製作電子表格、維護數據庫等這些簡單又乏味的工作。對於作者來說,這些工作無法讓自己獲得成就感,無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於是,作者選擇辭職,做了一件讓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去法學院上學。
大家知道,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這份工作可能是維持自己生活的必要保障,但是作者卻沒有堅持這份工作,而是做了另外一種選擇,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進入Mozilla 公司
三年後,作者從法學院畢業,拿到了一家位於曼哈頓中城的工作機會,但是作者認為這份工作跟之前的IT公司沒什麼不同,於是選擇放棄。接着,他向硅谷的人打電話毛遂自薦,因為他認為這樣的公司才能讓他成就一番事業。最終他進入了火狐瀏覽器開發者Mozilla公司任職法律工作。
在這家工作做法律工作的過程中,他發現我還是不太喜歡這份工作,而是想要加入項目組的工作,與那些工程師和設計師並肩戰鬥。於是他跟在人家後面乾乾這個,乾乾那個。終於他的努力得到了機會,公司讓他負責發布火狐瀏覽器的一項新功能,作者覺得自己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
高朋團購網
作者在Mozilla 公司學到的經驗以後,跳槽到了一家小有名氣的初創公司擔任開發團隊的領導,負責開發項目。這家公司就是高朋團購網。當時高朋的業績很出色,成長速度和市場份額甚至超過了谷歌、臉書還有蘋果。但是好景不長,不到一年的時間,高朋垮了。作者當時的伯樂公司CEO(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安德魯·梅森,被解僱,作者也辭職了。這次的離職,也促成了作者的創業。
創業
通過多年的工作經驗,作者發現自己真正想做卻不敢做的其實是創業。我們知道創業非常難,當時作者的工作經驗很豐富,但是他沒有人脈資源,找到投資那是難上加難,通過一次次的失敗,作者心灰意冷。
但是某一天,有一個叫做「失敗集會」的活動邀請作者參加,當時他並不願意,但是對方說,在這次的活動中有很多投資人要參加,於是作者一想,萬一我找到了機會呢。而這次活動也登上了「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有一頁是作者講述失敗的文章,上面還有作者的照片。這一下,作者的失敗過程被家人和朋友看到,大家都來慰問作者。這個時候作者意識到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我需要改頭換面。
他通過這篇報道,開始給成功人士發郵件,郵件是這麼寫的:「您從下面這篇報道中可以發現我有些茫然失措。請問您願意與我喝杯咖啡,並給我一些建議嗎?」
這一招很奏效。那篇報道為作者鋪路,讓他有機會與上千名有魅力的成功人士進行了公開而坦誠的對話,這其中不乏獨角獸公司的創始人、奧斯卡獲獎影片的製作人、烹飪大師、國會議員,樂高和皮克斯這類獨具一格的公司的高管,甚至還有五角大樓里的軍事領袖。
最終,作者得出了足以改變人生的結論。這些能改變自己命運的人不僅僅是因為優秀,更多的是他們值得別人為之背書。他們具備一種神秘的「超能力」,匯集了創造力和說服力。人不能等別人來邀請自己分享想法,因為這一天有可能永遠不會到來。要成功,就必須站出來,讓別人看到你已經發現的自我價值。
作者最終獲得成功,靠的就是這本書《為自己背書:成功說服他人的7個步驟》中的方法。也就是說,作者通過不斷的碰壁,總結了一套成功說服別人相信自己的方法,這個方法有7個步驟,26種技巧。當我們學會了這7個步驟,那麼我們也可以走向成功,成為有影響力的人。
如何成功說服他人
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書中提到的這7個步驟,通過這7個步驟我們可以獲得一種「超能力」,提升自己地說服力和創造力。
說服自己
贏得他人支持之前,首先我們要做的是先說服自己。什麼意思?就是說,你有一個好的想法,但是這個想法需要通過不斷地打磨才能講給別人聽,這個想法得先讓自己有足夠地信心。
當你去找投資人的時候,你的演講並不是靠魅力打動人,而是說服觀眾相信他們所說的話。演講者只是通過最自然的方式彰顯自己的信念。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說的話,即使是再炫目的幻燈片,再有說服力的手勢都不能幫你圓場。想要說服他人,就必須先說服自己。
比如,剛開始作者準備Rise的推銷宣傳時,花了大量時間關注展示效果,將各種美輪美奐的視覺資料融入幻燈片版面,並設計了一堆引人注目的宣傳標語,還在鏡子前演練手勢。 但是效果並不好,因為這個過程中,投資人會問你一些問題,如果你回答不上來,那麼你自己就會變得慌亂。作者這次的演講,越少強有力的說服技巧。
所以作者說,當你想要說服別人之前,首先要先說服自己。當別人問你問題的時候,你能夠回答如流。在這裡作者介紹了幾個小技巧,幫助大家說服自己。
第一,給新想法安排孵化期。就是說,你對這個想法要進行反覆的琢磨,設定一個期限不斷更新這個想法,而且必須要有截止日期。因為,沒有截止日期,這個想法可能就會變得毫無進展。要知道創始人能安靜地想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初創企業更值得投資,而不是急匆匆地趕到投資人面前進行推銷,可能獲得成功地機會會變得更大。因為這個時候你的想法已經變得成熟。
第二,直面反對意見。所有融資都會存在1~3個潛在問題,如果有問題,我們要直面問題。要知道,迴避問題只會導致以後出現更多問題,還可能讓背書者忽略提案的其他內容。
如果對方提出反對意見時,我們要認真對待,儘快提出解決方案,因為「大多數投資者都是帶着問題來的,如果你主動表明理解他們的主要關注點,就能在接下來的展示中贏得他們的關注。」
第三,注重一次性工作。什麼一次性工作?比如作家每天都會寫作,但是他寫得文字並不一定會用的上,但是他還是會寫。為什麼?因為這些文字,在這個時候可能並不一定會用的上,但是積少成多,在某一天很可能是很重要的素材。
比如,瑞安曾是一名苦苦掙扎的電視劇作家,他寫了16部電視劇劇本,不僅沒有一部被播出,甚至沒有賺到一美分。直到他寫下最後兩部——《紐約重案組》和《拉里·桑德斯秀》,才獲得了關注。這些劇本引起了唐·約翰遜主演的犯罪劇《納什警督》的創作者的注意。因此,瑞安拿到了自己第一份專職劇作家的工作。瑞安養成了在閒暇時間寫作和孵化新想法的習慣。
瑞安一夜成名,但事實卻是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做一次性工作。所以,作者說,不要小看一次性工作,它很可能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結果。
最後,真正熱愛。一個創業項目不僅僅需要金錢上的投資,還需要情感上的投資,我們要去熱愛它。只有創業者真正的愛上了自己的想法,才能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因為光有想法沒有熱愛,很多時候你是堅持不下去的。所以,在考慮一個概念時,不要只看它是否適合市場,還要弄清楚它是否真的適合你。
找准主角
最好的想法會將我們置身於一個故事中,這樣我們就能在人文層面與概念之間產生連接。找准主角就是要告訴投資者,你要解決誰的問題,你的使命是什麼?
比如,你是一家剃鬚刀初創公司的創始人,當你介紹自己的產品的時候,不要說:「我們希望通過在線銷售更好、更便宜的剃鬚刀來攪亂這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市場」的話。相反,你應該向投資人介紹了這樁生意的主角,就是受眾是誰,怎樣能夠帶來價值。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找准主角呢?
第一,讓投資者感同身受。將一個好的故事,讓投資者投入進行,在故事中看到自己。
比如,書中有一個案例。丹尼爾想要為「千禧一代」創造屬於他們富達基金。他的創業目標是通過零費用的投資方式幫助人們償還學生貸款債務。用戶選擇資產配置服務後,應用程序會自動通知你何時需要還款。
他給作者講了一個自己前女友的故事:」丹尼爾在大學遇到凱蒂時,為了避免使用學生貸款,她正在做全職工作,因為她知道債務會對自己的家庭生活造成影響。即使如此,畢業時凱蒂的貸款債務還是超過了4萬美元。在接下來的10年裡,過得捉襟見肘的凱蒂做着社工工作,幫助人們解決財務問題。在那段時間裡,她的債務幾乎翻了一番。
這個時候,作者想到了自己和妻子在自動取款機旁取錢的情景:「外面正在下雪,我們想趕緊取完現金就走。當時,我們開始談論組建家庭的事情,我的心裡想到了錢的問題。當我檢查賬戶餘額時,發現賬戶中只有不到3 000美元,而我們當時至少欠了3萬美元的學生貸款。「焦慮」二字不足以描述我當時的心情。我深深地共情於凱蒂的故事。「然後丹尼爾開始列舉美國當時有多少人面臨這種情況。最後,丹尼爾成功獲得投資。
第二,創作故事腳本。就是要直觀引導投資者了解客戶的體驗。這可以架起背書者和客戶之間的」移情橋樑「。故事腳本幫助我們看到他人看到的東西,感受到他人的感受。 第三,找准真正的主角。一個引人注目的主角不僅有助於提案演講稿的創作,還有助於推廣營銷活動、優化投資方案和維護股東關係,甚至可以發揮強有力的招聘宣傳作用。
比如,2017年,時任優步首席執行官特拉維斯·卡蘭尼克被爆出一個視頻,畫面中他正衝着一名穿着得體的男子大喊大叫。被吼的男子是一個優步司機。也許他對任何人大喊大叫,都不會產生如此大的負面影響,但司機是優步的主角。優步所有員工接受的企業文化教導都是,自己的工作使命是讓司機的生活更高效,賺得更多,活得更快樂。最後,卡蘭尼克被迫辭職。
故事的主角被選定後,就不能中途換人。要把故事的主角打造成英雄,讓周圍的每一個人都受到鼓舞。所以,作為創業者首先你要找到企業真正的主角是誰,要讓員工知道,我們真正的使命是什麼,然後朝着這個目標去努力奮鬥。
一個值得爭取的秘密
好的創意是獨一無二的,當你要向投資者分享自己的見解時,首先要問問這個想法是不是獨一無二,而不是在谷歌里搜索就能找到的答案。」
如果是,那就需要再研究得深入一些,去與專家訪談、出差、加入相關的非營利性組織。如果對加密貨幣感興趣,不要只閱讀報告,而是要開設賬戶做交易;如果對自動駕駛感興趣,不要只訂閱相關報道,而是要去參觀工廠,進行試駕。
作者說,你的努力一定要足以打動人心,這樣才能得到投資者的注意。你不僅要分享想法,而且要告訴大家你的努力付出,因為正是在這個領域所做的工作才讓你走到了這一步。
也就是說,你通過極大的努力,才獲得現在的成績,你的努力要告訴投資者,這個創意是值得讓他背書的。通過實踐經驗得到的想法比僅僅是源於書桌上的空想更有依據。但關鍵是不要自吹自擂,而是必須讓這種努力在演講中很好地體現出來,不能讓自己的努力被掩埋。
你的想法不可或缺
普通的提案,只能告訴人們這是一個新想法;而一個值得背書的提案,能告訴人們這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想法。當你準備好向投資人進行提案演說時,要傳達給投資人一種未來趨勢。我們不可避免地需要向背書者表明轉變,並表明自己已經取得了領先於同行的進展。
就是你的這個想法可以引領未來,在未來大有發展,市場已經朝這個方向發展了。那麼想要達到這種效果,就需要我們先從宏觀趨勢和變化談起。
比如,愛彼迎的創始人必須說服投資者,現在人們願意與陌生人分享自己的家。他們沒有試圖告訴投資者自己認為世界應該如何,而是展示了世界已經在朝着這個方向發展。在愛彼迎最初的提案幻燈片中有一頁重要的內容,顯示了共享居家空間的情況:在沙發客網站和克雷格列表中的占比越來越大。 再比如,社交媒體給人的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置辦新衣服的預算不斷膨脹,已經到了不合理的程度。很多人為了不穿同一件衣服參加婚禮或者重要場合,會不斷去買新的衣服,甚至是在沒錢的情況下透支信用卡。
那麼對於這種趨勢和變化,我們可以創造一項服務。就是可以讓女性租用在重要場合穿着的裙子。這項服務就好比高端服裝界的網飛,稱為Rent the Runway(服裝租賃網站)。
他們不想穿同樣的衣服重複出現在社交媒體的訂閱消息中。考慮到這種轉變,服裝租賃業務似乎不僅是一個好主意,而且是一門市場上不可或缺的生意。而且這種趨勢還是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成功地說服他人。
讓投資者參與其中
這一步就是讓他人感覺到自己也是創意的共同擁有者,讓人們擁有「主人翁感和價值感。因為人們在擁有一定的主人翁感後,會願意為想法付出最大的努力。為什麼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即使背書者喜歡你的想法,他們也需要說服他人。
如果風險投資人喜歡你的初創公司,他們就需要向其他合作夥伴推薦你的公司;如果一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喜歡你的新產品創意,他們可能需要與董事會成員一起討論這個創意;如果編輯喜歡你的圖書構思,他們可能需要說服編委會向你發出寫作要約。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僅需要為提案尋找背書者,還需要為它尋找一位擁護者。這是一個和你擁有同樣熱情,能代表你表達想法的人。你要讓背書者參與到討論中,告訴背書者為什麼這個想法適合他們,而不是別人。
要闡明你和他們的實力如何組合在一起才能實施你的想法。不要以為背書者能直接把這些碎片信息聯繫起來。即使他們真的能將這些信息聯繫起來,也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你們能合作愉快。
比如,一位皮膚科醫生在寫電子郵件給潛在投資者時,會強調「您的零售背景」和「我的臨床背景」為什麼會成為不錯的組合。這不僅給雙方關係奠定了一種合作的基調,而且向投資者表明,他並不是簡單地給自己能夠找到的所有投資者發郵件,而是已經做足了準備。
不斷練習
作者說,成功的關鍵是在於提前練習演講,無論是面試工作、與團隊分享新想法,還是從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提案演講就是做現場表演」,不事先練習就像演員在正式演出前沒有排練一樣。因為你在分享自己提案過程中表現也會影響投資人對你的看法。
你可以找朋友、家人和同事練習,慢跑時與跑步的夥伴練習,在茶水間練習,在酒吧組織優惠活動時練習。在許多低風險的練習場合為高風險的比賽做好準備——作者稱之為「表演賽」。
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練習,不要害怕尷尬和負面反饋。有負面反饋是有好處的,當真正的投資者問到相關問題的時候,你才能對答如流。
在進行練習後,不要問「你是怎麼看的」這種問題。如果這麼問就意味着你在面對難以爭取的背書者時,缺乏應具備的深刻洞察力。相反,提出更具體的問題才能獲得深入的反饋。
比如,一位頭痛的患者來就診,不應該問「你為什麼決定來到這裡」,而是應該問「你為什麼決定今天來到這裡」,多一個詞就有助於找到問題的根源。這種情況通常與工作或家庭生活壓力有關。
要知道,當你在練習的過程中獲得尖銳的問題,我們才不會從背書者那裡第一次聽到這些問題,而變得手忙腳亂。那麼我們應該練習多久才可以呢?作者提到了一個法則叫「21輪法則」,就是說練習21次,直到自己有把握為止。
放下身段
很多人會對演講產生恐懼,本來在台下還好好的,但是一到台上就無法控制自己,開始緊張流汗,更別說演講了。所以作者說,我們要學會放下身段,去盡情地表達自己,而不只是為了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要想那麼多,把注意力放在你的演講上面。這樣可以避免我們緊張而出錯。
其次,你要讓人覺得你很隨和,很真誠。當你走進一個房間,展示自己的想法時,聚光燈就打在你身上。你要做的就是將聚光燈從你的身上轉移到你的想法上。全身心的投入到你演講上面,忘記自己是誰,讓自己保持自信。
你要告訴自己大多數人不會喜歡我的想法,但這沒關係,因為我真正需要的只是少數人的喜歡。要知道,定製提案與把想法硬包裝成一個不適合的提案之間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忠於自己的想法,記住,總會有背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