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哀詩·李綱
楚三閭大夫屈原
楚懷聽秦誑,身作咸陽鬼。
當時屈原爭,坐困椒蘭毀。
襄王復不悟,遠作江南徙。
行吟沅湘間,形槁顔色悴。
著書稱離騷,風雅齊厥理。
鴟鴞況小人,鸞鳳喻君子。
眷眷不忘君,一篇三致意。
紉蘭採杜若,冠佩空自偉。
舉世混濁中,誰與同樂此。
忠臣會遇難,千古共一軌。
人情疏骾亮,物能使軟美。
存亡反覆間,悔及良晚矣。
嗟嗟屈子心,芳潔疇與比。
日月可爭光,塵垢安能滓。
聊從太史卜,肯逐漁父醉。
甘葬魚腹中,懷沙汨羅水。
千秋身後名,芬馥同茝芷。
夫豈椒蘭徒,據勢長不死。
漢梁王太傅賈誼
賈生公輔器,弱冠遊漢廷。
髙論帝王略,妙極理亂情。
出意對詔令,驚倒諸老生。
從容畫籌策,籍籍飛英聲。
是時漢初定,頗雜秦覇稱。
力還治古制,物物與正名。
改朔易服色,庶幾禮樂興。
儀章悉草具,輿議當公卿。
豈知絳灌徒,譖毀如建瓴。
天子疏不用,謫去長沙城。
翩然渡湘水,投書弔屈平。
棄鼎寶康瓠,鉛刀鈍青萍。
微言豈悼屈,聊復以自評。
長沙地卑濕,安得壽且寧。
及觀鵩鳥賦,頗覺生死輕。
晚奉宣室對,夜半前席聽。
文帝豈易遇,所言略施行。
雖不位卿相,儒者良已榮。
梁王墜馬死,泣涕亦傷生。
受任乃如此,孤忠本精誠。
奈何君臣義,澆薄返不明。
緬懷古人心,使我氣拂膺。
漢處士禰衡
禰生抱逸韻,乃是古之狂。
負才頗傲物,齒少氣方剛。
懷刺遊許下,漫滅竟摧藏。
肯從屠沽兒,借面與弔喪。
偉哉孔文舉,國寶借路傍。
上書薦一鶚,欲使觀翺翔。
振翼雲漢間,永垂虹蜺光。
飛兔與腰褭,滅沒不可望。
觀其慰辭薦,器識豈易量。
平生輕魏祖,縱口成否臧。
召令爲鼓吏,閱試當改裝。
蹀{⻊習}初散步,摻撾作漁陽。
聲節既悲壯,容態隨低昂。
岑牟與單絞,裸袒易故裳。
卻來坐軍門,畫地聲琅琅。
曹瞞黠如鬼,嗜殺猶虎狼。
縮手不敢動,送與劉及黃。
娛賓賦鸚鵡,節奏陵笙簧。
援筆不加點,粲然已成章。
髙才竟爲累,蘭麝空餘香。
至今鸚鵡洲,葭葦秋蒼蒼。
醜哉殺士名,千古不可忘。
唐中書令禇遂良
貞觀萃羣英,實爲太平基。
禇公初侍書,遂以骾亮知。
諌疏屢獻納,對揚竭論思。
翩如丹山鳳,來爲簫韶儀。
飛鳥自依人,此言已堪嗤。
更雲譖劉洎,厥理尤足疑。
賢者雖已矣,可以此心推。
薫蕕難共器,梟鸞不同棲。
故令敬宗輩,汙染成瑕疵。
我觀永徽間,武氏盜政機。
禍端始牀第,幾使國祚移。
當時河南公,力諍伏丹墀。
頓首願還笏,丐身田裡歸。
義氣動人主,回天初庶幾。
鄙哉英公勣,一言遂成非。
坐令牝鷄晨,啄喪靡有遺。
元勳顧命老,遠竄湘江湄。
茫然不復召,詎憶抱頸時。
卑濕所不堪,須髪盡成絲。
至今潭府帖,志士生長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