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

出自楠悦读

其一

品格由來自出羣,就中相並轉驚人。
且同藥使求民瘼,終與花王秉國均。
李廣無雙空自老,崔徽有兩竟誰真。
因君翦寄和詩看,始信人間別有春。

其二

怕草侵陵爲翦除,新詩應笑病尚書。
瀟湘煙水愁相對,巫峽雲山欲獨居。
有客彈冠連茹進,誰家高髻合歡梳。
年來太守雖加老,爲爾情懷亦自如。

其三

不與尋常草木羣,看來端的好予人。
神仙比並容顔似,姊妹推排次第均。
浮薄未應隨世態,靚妝渾似任天真。
得他和氣知多少,占盡河陽一縣春。

其四

曾與宮花傍玉除,芳名消得用金書。
已教莊蝶雙雙引,更伴台星兩兩居。
官樣自應能笑語,家常誰欲傚妝梳。
大都好物難摹寫,未信屏風畫得如。

其五

白也雖雲思不羣,賦君猶有調高人。
更相汲引風流在,各自芳菲雨露均。
因藥封王誰是假,與花爲後自應真。
思量消得黃金屋,回首戎葵也是春。

其六

誰捋花譜更刪除,妙品須教末上書。
未必楚王曾夢見,祇應青女解孀居。
行雲莫向中問度,新月纔成一半梳。
若使覺王今識汝,蓮花寧復並真如。

其七

並驂鸞鶴下珍羣,爲愛詩人不避人。
半醉奈何非李白,獨醒愁殺是靈均。
空花在處黏成妄,草木何時鍊得真。
顧我無心爭彼此,即今開落任青春。

其八

盡日經營對廣除,旁邊奴婢亦詩書。
俱飛蛺蜨渾相學,共戲鞦韆祇並居。
說著定應成膾炙,買栽真是置篦梳。
更嫌病眼無憑據,細看元來玉不如。

其九

一經瞻顧遂空羣,疑是同時解佩人。
曾對絲綸當禁掖,終隨弦誦到成均。
有如一夢邯鄲假,未始相離渾沌真。
可怪滿城尋國艷,不知花在此中春。

其一○

玉顔高並向階除,靜笑寒藤學草書。
未信東君無職事,不慚西子是鄰居。
曾教王母藏青鳥,擬問嫦娥借玉梳。
尊得花王威勢重,也應知慕藺相如。

其一一

共拋花縣暫離羣,聊伴西湖地主人。
艷粉兩應歸藻繪,香泥俱合在陶均。
雄風爲借吹噓力,雌霓叨蒙激賞真。
移在洞天深處種,與誰同見八千春。

其一二

幾時詩債許蠲除,直待金雞放赦書。
神峽自來雲一片,仙山多是玉羣居。
祇緣貌類欣臨鏡,卻爲情親忘見梳。
不怕飛泥侵妙質,吾家斤斧正風如。

其一三

神仙流品信難羣,絕似人間兩麗人。
暫得借觀猶占久,便教偷戴也分均。
祇邀竹葉相爲伴,更對菱花自寫真。
開向夏天緣底事,算來多是不宜春。

其一四

桃茢無堪謾祓除,芭蕉何事倒抽書。
鳳凰騎罷猶輕舉,烏鵲橋成得燕居。
抵死勸持雕玉盞,象生描在鏤金梳。
當時若使閼氏見,未怕平城刻得如。

其一五

晚菘早韭謾連羣,過眼終無愛惜人。
照日舞鸞情款曲,趁風飛燕勢停均。
名歸本草千方祕,職在司花一命真。
回首鳳凰城闕下,倩誰移與後園春。

其一六

曾伴長楊草詔除,信知長合在中書。
暫違紫袖雙瞻立,聊伴紅裙一餉居。
小子正狂心已醉,老奴猶愛髮方梳。
故應此戰今須解,兵法曾教避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