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六十九首

出自楠悦读

其一

不立孤危,了無藏覆。
掉臂因行,推門入臼。

其二

佛身無爲,不墮諸數。
土塊泥團,燈籠露柱。
鳳棲不在梧桐樹。

其三

北鬰單越,西瞿耶尼。
有利無利,不離行市。

其四

一燈分燈燈無盡,一處明處處齊透。
閙浩浩中一法不捨,靜悄悄處一塵不受。
燈明如來,一場漏逗。

其五

事同一家,萬別千差。
雲門餬餠,趙州喫茶。
何似南山鱉鼻蛇。

其六

未舉先知,未言先領。
趙州無關,玄沙有嶺。
萬別千差一印定。

其七

卒風暴雨,鼓蕩無前。
石裂崖崩,迴避不及。
總教喪盡生涯,方見時清道泰。
功不浪施。

其八

秋雨淒淒,秋雲黯黯。
修成八萬四千斧,不比尋常三五圓。

其九

日卓午,夜半子。
千門萬戶俱開,一聲兩聲砧杵。
流沙浪闊,蔥嶺無路,達磨何曾歸去。

其一○

大地皆凍鎖,遍界熱如火。
時節不放過,衲僧多蹉過。
不蹉過,深雪之中有一箇。

其一一

伶利衲僧,動無思算。
合水和泥,田頭地畔。
搆得完全,只得一半,窮坑難滿。

其一二

楖𣗖木卷而曲,回天關轉地軸。
群陰時時剝盡,一陽日日來復。
爲甚羅漢山中冷門難向,不是苦心人不知。

其一三

全身坐在正覺山中,要行便行要用便用。
明星現處路頭通,十倍慈悲成脫空。

其一四

舊歲昨宵去,新年今日來。
燈籠與露柱,不覺笑咍咍。
達磨麵壁,雲門念七。

其一五

黃面老子性命,今日落在朋上座手裏。
扶起放倒,不爲差事。

其一六

達磨西來,卦文不識。
胡卜亂卜,傳至今日。
佛日等是開箇鋪席,敢向朕兆未分已前。
端平元年正月一。

其一七

桃花爛熳紅,靈雲眼中血。
不是斷腸人,此恨向誰說。

其一八

胞胎才出播殃塵,直至如今毒害人。
一杓蘭湯無限恨,腕頭何止重千斤。

其一九

禁足安居,一句直舉。
匝地普天,四月十五。

其二○

一葉落,天下秋。
迴避不及底眼睛突出,窺覷無門底南州北州。
有來由處沒來由。

其二一

冬不寒,臘後看。
酸風刮地,凍破泥團。
毗盧樓閣前,少林深雪裏,誰知猶隔萬重關。

其二二

滯貨無價,爛錢無索。
咬定牙關,將錯就錯。
天將以夫子爲木鐸。

其二三

提折腳鐺,各出隻手。
釋迦不先,彌勒不後。
妙用臨機,如盤珠走。
鼓腹笑復歌,面南看北斗。

其二四

六載將身草裏埋,當時有眼幾曾開。
果然見得明星現,未到門庭冷似灰。

其二五

坐底坐殺,立底立殺。
不知誰是赤鬚胡,轉身句子活鱍鱍。

其二六

節屆元宵氣象新,笙歌競奏漢宮春。
滿城燈火暄和氣,車馬往來人看人。

其二七

四十九年蹲坐處,無明荒草幾多愁。
一朝得意春風裏,活卻從前死路頭。

其二八

黃檗棒頭,馬祖喝下。
家家春風二三月,處處綠楊堪繫馬。

其二九

諸佛出世,標拍荒郊,達磨西來,塚添新土。
保福今日,向拜掃無門處打開一路,冬至寒食一百五。

其三○

暮春初,修禊事。
少長咸集,群賢畢至。
數樹松花,一溪流水。
知慚愧底足以暢敘幽情,無摸索底正好頓張意氣。

其三一

不捨諸道法,而現凡夫事。
萬人遊仰處高掛錦標,千波競起時要須好手。
還如曾鬭快龍舟,一度贏來方始休。

其三二

動絃別曲,落葉知秋。
普天匝地,騎牛覓牛。

其三三

心月孤圓,光吞萬像,起模畫樣。
光非照境,境亦非存,收拾不上,光境俱亡。

其三四

得力句子,全身擔荷。
水長船高,泥多佛大。
西風鴈字新,東籬菊花老,四十九年談不到。

其三五

行路難,有何難。
不見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彼此丈夫,莫受人瞞。

其三六

多言喪道,多歧亡羊。
渾無顆粒,別甑炊香。
驚起暮天沙上雁,海門斜去兩三行。

其三七

一國之中,聖主最尊。
四民之中,君恩最重。
衲僧居四民之外,正當今日如何報恩。
萬年松頂拂雲高。

其三八

錯步入雪山,茫茫謾尋討。
鬼眼忽撐開,草窠裏蹲坐。
見底是明星,悟底是什麽。
瞿曇瞿曇,未敢相保。

其三九

天寒人,寒徹骨,迥無依倚。
拳到踢到當機,貴得崢嶸。
眼裏無筋,韓獹逐塊,皮下有血,杓卜虛聲。

其四○

凍雲垂野,掠地衝風。
乾坤把定,凡聖潛蹤。
堪笑神光曾斷臂,至今埋在雪堆中。

其四一

向上機,活人句。
石火電光,葛藤露布。
靈蹤更在猿啼處。

其四二

塵劫事,只如今。
向這裏瓦解冰銷,如水入水,似金博金。
未知年窮歲盡在,三年一閏。

其四三

大無外,細無內。
斗換星移,明珠絕纇。
權實不到處,賓主歷然時,佛祖無門著眼窺。

其四四

塵劫至今,堂堂丈夫。
無毫髮許,蓋覆得渠。
覓之轉失,親之轉疏。
不論聖凡,說甚賢愚。
直饒放下屠刀,衲僧門下未敢相許。

其四五

分明見徹,開口猶難,驀過重關,轉身無路。
只這拙處,作麽生去。
不得有語,不得無語,發機須是千鈞弩。

其四六

履踐平實道路,倚門傍戶。
敲磕嶮峻門庭,接響承虛。
無師智,自然智。
推倒大梅峰,一舉九萬里。
保福緩緩向道,伏惟安置。

其四七

東開西閉,滯在門庭,左出右入,重添途轍。
新香山有條活路,與諸人共行去也。

其四八

禮自己佛,燒自己香。
容顔甚奇妙,光明照十方。

其四九

老僧軒前黃菊花,不可勝數如恆沙。
誰在畫樓沽酒處,相邀來喫趙州茶。

其五○

雪山六載自欺瞞,耿耿明星碧漢間。
開眼更無迴避處,普天匝地黑漫漫。
古今日月,古今星辰。
若教頻下淚,滄海也須乾。

其五一

此大樓閣,無住無去。
此樓閣門,無開無閉。
作者同歸,不勞彈指。

其五二

七佛前引,維摩後隨。
但知逐隊隨邪,腳跟何曾點地。

其五三

雪竇與麽說話,要瞞諸人則易,埋沒諸人則難。
出門見山水,入門見佛殿。

其五四

武帝高懸聖鑑,要見緇素分明。
大士覿面當機,且非索鹽奉馬。
檢點將來,只知賣貴,不知賣賤,可惜武帝當時放過,隨後好與一拶。
非僧非道非俗,管取口乾舌大。

其五五

一不得向,二不得討,廊下閑行,堂中打坐。
眼裏耳裏,觀世音,胡達磨,過。

其五六

握驪頷明珠,秉金剛寶劍,日日禁足安居,箇箇心空及第,猶是衲僧尋常行履。
雙林乍入院來,不敢背俗違時,下座且與諸人普同作禮。

其五七

悲願海,四生海。
出沒卷舒,圓融自在。
善慧大士來也,石火電光,且過一邊。
擬欲擡眸,龍華會裏。

其五八

半夜三更,天昏地黑。
赤肉團邊,捉得箇賊。
正好朝打三千,暮打八百。

其五九

天得中,星辰羅。
地得中,陰陽和。
衲僧得中,罷卻干戈。
隨寒逐暑,徒自波波。
一夏九十日,今日是中夏,諸人未舉先和。
因甚問著如何是汝心,卻又不會,拄杖子到此,也不得無過。
是汝諸人,還知痛癢麽。

其六○

聖制安居處,凡夫路不同。
過去不可得,現在不可得,未來不可得。
掀翻毗盧樓閣,只在頃刻。
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

其六一

老木成喬林,秋空見明月。
芥子之中入正定,須彌山中從定出。
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其六二

靈龜未兆之際,黑豆未芽已前,道得一句,蓋地蓋天,猶未是無師句自然句。
秋風高,秋空闊,雪峰何曾桶底脫。

其六三

天上星,夜夜現。
眼豁開,方始見。
黃面瞿曇,腦後拔箭。

其六四

寒時寒殺,熱時熱殺。
諸方普請寒暄。
雙林寒時熱殺,熱時寒殺。
且非別換條貫,大士從來頭戴冠。

其六五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良醫之門,愈多病人。
傅大士打失鼻孔眼睛,至今尋討不見。
胡相公偏要向高高峰頂起殿,不管鹽貴米賤。
春風一陣來,花開三五片。
達磨大師挨拶不入,忽攜隻履返西天。

其六六

一處通,千處萬處絕羅籠。
青山常在,知識難逢。
威音王已前,猶是坐家致仕。
衲僧氣宇如王,溈山笠子,誌公拄杖。

其六七

大海一漚,未發已前。
坤六段,乾三連。
擬欲眨眼,馿年馿年。

其六八

雙林樹下生,雙林樹下滅。
生死不相關,彼此是途轍。

其六九

正旦令晨,物物咸新。
衲僧應時納祐,不是和光同塵。
柏樹子,麻三斤,死柴頭上放陽春。

其七○

一冬晴暖,梅花盡開。
林下道人,折得一蓓兩蓓。
但見清香可愛,不知結調羹子未得,猶有雪在。

其七一

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癩馬繫枯樁。
寂而常動,不感而通,四方八面絕羅籠。
不下禪床,一喝耳聾,不妨游戲人事海中。

其七二

一切聲是佛聲,一切色是佛色。
三分光陰二早過,普天匝地逐春忙。
辜負春光,腸斷春光。
杏園啼百舌,誰醉在花傍。

其七三

是藥非藥,信手拈來。
殺人活人,風生八極。
任是文殊維摩,也少這一服不得。

其七四

兜率宮中把不定,松山山裏借場開。
普天匝地皆泥水,那更當生補處來。

其七五

頭頂天,腳踏地。
聞鼓聲上來,減多少意氣。
他殺不如自殺,參他不如參己。
森羅萬像,是汝諸人知識。
森羅萬像,是汝諸人自己。
堪笑嵩山破竈墮,既是泥土合成,又要破也墮也。

其七六

金圈栗蓬,爐鞴鎔鎔。
吞得透得,鈍鐵頑銅,百丈徒誇三日聾。

其七七

分皮分髓誑盲聾,污卻嵩山熊耳峰。
隻履攜歸蔥嶺去,賊身何處不相逢。

其七八

透脫言詮,鐵山橫臥。
截斷言詮,通塗荒草。
自小持齋今已老。

其七九

鶯老花殘,春事已過。
明眼衲僧,多是蹉過。
楝花信風,不肯放過。
萬戶千門,一時俱過。
築著磕著,是誰之過。
轉換不得,也要驗過。

其八○

杓柄人人入手來,莫隨顛倒自沉埋。
普天匝地無回互,黃面瞿曇出母胎。

其八一

九日無白醪,飽餐黃栗糕。
孤峰絕頂,兩眼彌高。
不覺不知,忽然帽落。
秋風惡,秋風惡。

其八二

碌碌復碌碌,良馬白日足。
咬定牙關,掀翻地軸。
神不敢呵,鬼不敢哭。
世尊入地獄,調達出地獄。

其八三

入無窮,出無盡。
把定要津,頭正尾正。

其八四

收則大地全收,展則大千俱覆。
黃面瞿曇,隠身無路。

其八五

千聖頂𩕳打開,三塗地底把住。
是汝諸人鼻孔,總在山僧手裏,一時穿卻。

其八六

金剛圈,栗棘蓬。
識得衲僧公驗,便是造化爐中。

其八七

前峨嵋峰,後碧玉盤。
一字字,一句句,且非草本相瞞。

其八八

坐斷毗盧頂,不稟釋迦文,且在下風。

其八九

雪竇頭上錐,腳下劄。
拍拍是令,成就一切世界。

其九○

興化打克賓,種穀不生豆。
雖然費栽培,也要人知有。

其九一

懸崖撒手,藉草眠雲,四方八面,移南作北。
佛祖不歷處,古今不到處,如何行履。
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栗。

其九二

旃檀林,獅子窟。
蹲坐不得處,正好翻身,片片煙消時,方堪拈出。
不是心,不是佛,明眼衲僧莫輕忽。

其九三

吳宮煙冷水迢迢,當日齊腰雪未消。
臘月今朝二十五,今朝未是拜年朝。

其九四

歲之元,月之元,日之元。
元正啟祚,萬彙發生。
達磨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兩段不同,收歸上科。

其九五

坐一走七,橫三豎四。
大力量人,全身擔負。
普化鈴鐸,楊岐馿子。

其九六

自古及今,燈燈相續。
匝地普天,燈燈無間。
助發實相義,今朝正月半。

其九七

當年一曲脫空歌,急水灘頭鳥作窠。
知是翻謄經幾手,沒誵訛處有誵訛。

其九八

寒則普天寒,熱則普天熱。
透出寒暑關,何曾離窠窟。

其九九

木落千巖,秋空如洗。
向這裏轉得身去,可以移星換斗,轉位回機。
百尺竿頭,纖塵不立。
向這裏進得一步,殺活縱擒,縱橫自在。
須彌無頂,滄海無底。

其一○○

迦葉三昧,阿難不知。
聞名見面,劍去久矣。
拽杷拖犂較後先,楊岐鼻孔沒半邊。

其一○一

人人自有光明在,看時不見暗昏昏。
這箇豈不是光明,一一聞見分明。

其一○二

天地發祥,聖人誕降。
恩霑四海,德被萬邦。
林下道人,坐則禪板蒲團,用則拄杖拂子,無非仰答聖恩。
今日讚祝一句,又作麽生,此心心外更無心。

其一○三

田庫兒,甚奇怪。
一下鋤頭,打破土塊。
盡大地老和尚,髑髏粉碎,坐一走七,圓融內外。
青松下,明窗內,玉殿瓊樓未爲最。
分毫定斤兩。
涓滴見滄海,拄杖子話在。

其一○四

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浄。
平江出燈道地,諸人盡知燈明。
如來在諸人眼裏耳裏,轉如是輪。

其一○五

虛空迸綻,山嶽起舞。
拔舌犂耕,罪惡俱露。

其一○六

真靈無功,功超造化。
真聖無相,相包虛空。
從權攝化,正按旁提。
風行草偃,玉轉珠回。
使人人向這裏飽食味法味,慚愧。

其一○七

看樓打樓,東湧西沒。
入水入泥,穿皮透骨,十字街頭石敢當。
忽會轉身句,便笑遼天鶻,達磨大師眼睛突。

其一○八

無用之用,其用甚大。
無功之功,其功甚博。
自然如龍得水,似虎靠山,壺中春色異人間。

其一○九

爰從耳門,圓照三昧。
緣心自在,東倒西攂。
異中現同,小中現大。
只如不涉眼色耳聲,甚處與他相見,婺機羅,川紙會。

其一一○

伶俐衲僧,討甚巴鼻。
著腳處寸草不生,著眼時佛祖掃地。
且道以何爲據,不愛南山愛鱉鼻。

其一一一

毗藍園裏,活中覓死不可得。
雙林樹下,死中覓活不可得。
腦後一錐,是活是死。

其一一二

南州北州,萬緒千頭。
釣絲絞水,紙撚無油。
鶴神飛上天,土宿騎黃牛。
大海有十件奇特事,未曾說著。
海底蓬塵起,千江水逆流。
維摩丈室,有三萬二千獅子座,收。

其一一三

放下身心,仁義禮智。
黃面瞿曇,撈天摸地。
四月十五,喚作結制,東行不見西行利。

其一一四

正不立玄,偏無所附。
三十年異類中行,末後句月圓古渡。
夜船撥轉琉璃殿,白鳥飛宿無影樹。

其一一五

膚寸生層雲,已具瀰漫勢。
盡矚晴空目,且非煙霧比。
首座行腳,首座來也,落在第二。
看看,雲行雨至。

其一一六

孤峰頂上無出身路,十字街頭亦無向背。
臨濟老瞎禿,明州憨布袋。
正令不行,東倒西攂。

其一一七

平地起堆從古有,青天霹靂避猶難。
杖頭自有通方眼,風月一天非等閑。

其一一八

木骨金粧,似則也似。
瞬目揚眉,西天此土。

其一一九

倒卓須彌,揭翻大海。
魚龍變化,禽鳥懽呼。
且放佛祖出頭。

其一二○

象王行處,狐兔絕蹤。
水月現時,風雲自異。

其一二一

齊進退,正紀綱。
提向上事,建光明幢。

其一二二

大方無外,大圓無內。
是凡是聖,同此安居。
淈淈𣸩𣸩,瞞瞞盰盰,富不足而樂有餘,是馬何曾喚作馿。

其一二三

立中就中,滲漏難盡。
不見一法,始是半提。
向上全提,諸佛諸祖。
明不出,標不起。
龍女獻珠,狼藉浄地。

其一二四

三處度夏,開拓封疆,眉毛在麽,抱贓叫屈。
柏山今夏,逢人不得錯舉。

其一二五

三回四度,不曾入得徑山門。
萬恨千愁,今日落在弟子手。
只得歡喜忍受。

其一二六

旃檀林,無雜樹。
拈出片片皆香,收來枝枝顯露。
門頭戶底一等打開時如何,喫茶去。

其一二七

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從上佛祖不出這影子。
只今雨暗乾坤,月明如晝,衲僧眼目,瞞他一點不得。

其一二八

柏山高,秋風高。
打失登山屐,吹落炙脂帽。
應節應不及,登高登不到。

其一二九

造化寒暑,有來有往,衲僧火爐,有開有閉。
寒暑往來,火爐開閉。
非實非虛,非如非異。

其一三○

散爲器者,乃道之漓。
適於變者,乃法之弊。
衲僧家,如何是事事無礙底句。
濟北老禿兵,明州憨布袋。

其一三一

人天眼目,渥窪真産。
踏殺天下人,今古何曾間。
馬師不曾過去,衲僧自生隔遠。
不隔遠,蜀旱不旱,蜀有彭漢。

其一三二

依時及節,歲歲元正啟祚。
葭管灰飛,勾芒布令。
春牛頭黃,歲稔年康。

其一三三

衲僧相見,或彼或此。
水出龍宮,雲生嶽塢。
壁立千仞放行,合水和泥把住。
仁義道中是第幾句,舉。

其一三四

雙林示滅誑何人,無際真空浄法身。
活向春風裏埋了,萬年千載不成塵。

其一三五

愛聖憎凡,蝸牛上壁。
凡聖情盡,獨鶴下田。
向外馳求,鄉關轉遠。
百尺竿頭進得一步,腳跟下正好一錐。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

其一三六

罷拈金錫,七尺軍前。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辜負春山啼杜鵑。
樊將軍向補陀山上禮觀音大士,不知不覺,在五臺峨嵋見文殊普賢。

其一三七

柏山小小叢林,安居九十日。
五日不陞堂,隔日不入室。
與麽承當去,已是拗曲作直。
吹糠著米,無贓考賊。
沛公鬭智,項羽鬭力。
南無甚深般若波羅蜜。

其一三八

護生殺生,遍界刀鎗。
柏山結也如常,解也如常。
如常恰似秋風至,無意涼人人自涼。

其一三九

草舍家風,少富多貧。
牙根齧定,七縱八橫。
有爐無火燒殺人,有火無爐走殺人,說甚楊岐鬼眼睛。

其一四○

黃檗歸本位坐,陷虎機深。
保壽打推出僧,釣鰲力巨。
一舉三山連,未稱全提處。
把斷要津,輝騰今古。

其一四一

人情濃厚道情微,道用人情世豈知。
鹽鹹醋酸,阿誰不知。
只要熟處放教生,生處放教熟。
道用人情日久,自然打成一片。
猶是蹲坐在浄地上,要得大方獨步,柏山與你草鞋。

其一四二

七日來復,宮添一線。
衲僧分上作麽生,石筍抽條,冰河發焰。
柏山拄杖子,放一頭低,與你相見。

其一四三

雪山中,夜半子。
眼見星,醜惡露。
四十九年分疏不去,兒孫千古遭塗污,臘八年年是一度。

其一四四

一棒一喝,疾雷破山,一提一唱,崩空峭壁。
諸佛傍觀有分,諸祖拈掇不出。
只如入已還閉。

其一四五

安居禁足,護生殺生。
無依倚處,百匝千層。
柏山手裏有烏藤。

其一四六

不知月之大小,不管歲之餘閏。
黑牛臥死水,癩馬繫枯樁。
三年一閏,五年載閏。
衲僧須經得與麽時節過,方可成自己歲功。

其一四七

門掩衰頹又暮春,這些病痛與誰陳。
百城若有歸來者,方見文殊一臂伸。

其一四八

如何望岱嶽,仁心普周被。
難與衲僧角,換卻鬼眼睛。

其一四九

歸源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棒如雨點,喝似雷奔。
衲僧門下,無著這破草鞋處,經律論又向什麽科中收。
移高就下,有箇商量。
白晝長,松風涼。

其一五○

火就燥,水流濕。
問十答百,問一答十。
達磨是甚老臊胡,臨濟未是白拈賊。
今日爲汝一劃劃斷,且道既是冬瓜,爲什麼夏裏喫。

其一五一

秋氣澄清,秋空如鏡。
萬籟沉寂,明月一輪。
盡大地人徹曉競觀,不知昧卻自己光明。

其一五二

德山棒,臨濟喝,拗曲作直。
雲門餠,趙州茶,特地周遮。
威音那畔,毫髮不差,山中是處有黃花。

其一五三

至尊至貴,無去無來。
體若虛空,迥絕安排。

其一五四

即心是佛,非心非佛。
東湧西沒,穿皮透骨。
十字街頭,孤峰絕頂,是離窠臼,不離窠臼。

其一五五

叢林聖制,有解有結。
透脫重關,紅爐點雪。

其一五六

三腳馿,聖箭子。
放行則大地全收,收來則千差一舉。
握土成金,握金成土。
轉如是輪,不可量數。

其一五七

秋雲捲盡見晴空,瘦聳西湖千萬峰。
水鳥樹林南宕寺,老胡曾未到其中。

其一五八

貧到無錐,正好進步。
王舍城中,有條活路。
一聲金錫,千門萬戶。
全放全收,全賓全主。
多寶如來,何曾過去。

其一五九

會則一似等閑,不會則千難萬難。
豈不見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到這裏轉身有路,不妨入廛垂手。

其一六○

明頭暗合絕安排,莫厭紅塵撥不開。
不見當年分庵主,一聲江上侍郎來。

其一六一

溪山雖異,雲月是同。
透脫聲色,任自西東。
十里西湖九里松。

其一六二

把定乾坤正此時,衲僧猶未副全提。
普賢不顧彌天罪,甘自渾身陷鐵圍。

其一六三

言之者失其真,知之者反其愚。
有之者乖其性,無之者傷其軀。
俊鷹摩霄,豈重雲能礙。
六馬奔騰,豈朽索能繫。
如其不然,轉身吐氣。
久雨不晴,雲門道劄。

其一六四

信腳行,信口道,缺齒老胡,不是達磨。
酸風刮地,泥團凍破,有什麽過。

其一六五

通身是病通身藥,病去依前藥自除。
木落秋空山骨露,何須一默對文殊。

其一六六

夜半明星,打失眼睛。
胡人多詐,未可全憑。
遭他冤害,始報不平。

其一六七

西天此土,十萬餘程。
胡言易會,漢語難明。

其一六八

桃花水,榆莢雨。
一點忽來,千花競吐。

其一六九

頭頂天,腳踏地。
開口喫飯,鼻孔出氣。
死盡活,活盡死。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未夢見衲僧巴鼻。
達磨迢迢西來,蔥嶺迢迢歸去。

其一七○

白首儒生困路歧,殘盃冷炙飽還饑。
一朝得意春風裏,便把馿兒作馬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