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零九首

出自楠悦读
偈頌一百零九首
作者:釋可湘
朝代:

其一

祖翁閫域,撲地掀天。
親切一回打透,不妨垂手入廛。

其二

摩竭陀國,親行此令。
從上以來,孰敢違命。

其三

一釋迦,二元和,三佛陀。
阿呵呵,團欒且唱太平歌。

其四

觸目未嘗無,臨機道什麽。
錢是足陌,物是定價。
坐破七箇蒲團,卷簾方見天下。
千里追風非駿馬。

其五

黃檗打臨濟,義出豐年。
興化趕克賓,蝦爲子屈。
其功蓋代,只要重論。
一火鑄成金彈子,棒頭敲出玉麒麟。

其六

浄倮倮,赤灑灑。
婷娉柳底花間,依約風前月下。
僧繇妙筆難描畫。

其七

□□□□理機梭,徧向園林織綺羅。
唯有黃鸝知此意,纔方偷眼又春過。

其八

風不來,樹不動。
溈仰父子,互呈體用。
三十烏藤話已行,萬牛回首丘山重。

其九

未舉念,周遊華藏。
未下足,超越毗盧。
若道一法在門外,笑倒文殊。

其一○

撥塵見佛,佛亦是塵。
山僧腳布作炊巾,眼不見爲浄。

其一一

薄福住常雲,生涯只任真。
燈籠懸露柱,北斗對南辰。
法法皆依位,機機合見人。
大家齊努力,扶起破沙盆。

其一二

悉達出頭來,賣弄醜舉止。
雲門打不殺,德山呵不起。
曉間園裡聽鶑啼,昔日毗嵐今宛爾。

其一三

幽壑鼓寒濤,霜林木葉飄。
普通年遠事,歷歷在今朝。

其一四

初三十一,中九下七。
今朝總入書雲筆,大書特書兼屢書,祖師兩眼黑如漆。

其一五

臘月五,無別語。
握起須彌槌,打動虛空鼓。
五日風,十日雨,聖人作而萬物覩。

其一六

一大藏教,了無關鑰。
奇峰峩峩,幽石落落。
撥轉機輪話已行,到底不留元字腳。

其一七

每憐紙撚搵無油,將底光輝古蕩湫。
今日元宵時節至,也還水上掛燈毬。

其一八

胸摩卍字,弄假像真。
槨示雙趺,弄真像假。
柳垂金線舞春風,演說涅槃猶未罷。

其一九

門外門內,一時分付。
若是俊流,何必重舉。

其二○

老瞿曇,沒碑記。
占慈氏機先,埋通天界至。
也須還我坐具地。

其二一

佛祖眼睛,衲僧命脈。
觸境遇緣,單重交拆。
桃花紅,李花白。

其二二

拶透大圓覺,平地沉山嶽。
翻笑刻舟人,無繩徒自縛。

其二三

冬節前後,砂飛石走。
忽憶溈山兩鳳毛,進前退後揚家醜。
畢竟九巖作麽生,面南看北斗。

其二四

言中彼此帶幽玄,盡向言中辨正偏。
孤負一條官驛路,茫茫沉在月明前。

其二五

中秋令節,陞堂指月。
眨得眼來,楚天空闊。

其二六

十方同聚會,瞎馿趁大隊。
箇箇學無爲,眉上更安眉。
此是選佛場,屎窖立封疆,心空及第歸。

其二七

黃面老,初成道,誇詫一場相皷倒。
雪嶺峩峩雪未消,星河湛湛星猶皎。
諸人冷地眼開時,莫似貧兒拾得寶。

其二八

一年十二月,過了無多日。
乃事竟如何,茫然黑似漆。
休休休,空悠悠,前許多時何處去,大寒然後索衣裘。

其二九

岸柳駸駸綠,巖花漸漸紅。
摩胸一段義,舒捲在春風。
分明點與諸人了,切忌朦朧在夢中。

其三○

道道,非常道。
踏不嗔,閙浩浩。
莫管自家知不知,但看大熟秋成早。
今日無端入荒草。

其三一

祖翁活業,無減無增。
縱不挨究,亦自分明。
古田蓄水重重綠,野燒迎春漸漸青。

其三二

如來禪與祖師心,不在靈山及少林。
日轉柳陰蓮沼靜,亂蟬嗚咽衆蛙嗂。

其三三

幾次淘澄,半生熬煉。
直教氣息全無,脫體精明自現。
粗細短長,突出難辨。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分曉一團銀繡線。

其三四

咬定牙關,全提殺活。
刳文殊脛,拔維摩舌。
更有一機,不說不說。

其三五

多處添,少處減。
家常用度,文不加點。

其三六

乾紙燃,漏燈盞,茫茫蹉過人何限。
當頭點出許誰看,三世如來同箇眼。

其三七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唯此一事,如何尋討。
赤水得之非珍,崑崗拾來非寶。
寒山子,曾了了。
微風吹幽松,近聽聲愈好。

其三八

黃面老漢,至死脫空。
分明病背,特故摩胸。
當日無人知此意,年年花鳥訴春風。

其三九

南來北來,上載下載。
趙州老兒,法久成弊。
三峰建箇門庭,除此別無體制。
任是宿覺經過,也只一樣看待。
分什麽南贍部洲,北鬰單越,西瞿耶尼,東弗於逮。

其四○

古佛以慈悲爲室,山僧以怒駡爲室。
且要活捉生蛇,逼教角出。

其四一

開天門,闢地戶。
震法雷,擊法皷。

其四二

劄住智者頰舌,剖出達磨骨髓。
長劍倚天,寒光焰焰。

其四三

身不離座,座不離身。
須彌燈王,又是何人。
老來擡腳重千斤。

其四四

二月春將半,夭桃盛放花。
靈雲歸去後,香艷落誰家。
只如道直至如今更不疑,遇飯喫飯,遇茶喫茶。

其四五

春日遲遲,春花爛爛。
般若靈光,顯然無間。
捏不聚兮撥不散。

其四六

一徑直,二周遮。
不循舊制,別立生涯。
藕絲竅裡翻筋斗,麥浪堆中釣得蝦。

其四七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
目前一機,萬化千變。
甚處見得,西風一陣來,落葉兩三片。

其四八

凌霄隊裡,昔曾合火分贓。
小朶峰前,善賈不停死貨。
橫身那畔,鶻眼迷蹤。
歸根深得旨,落葉舞西風。

其四九

一腳跨西天,隻履駐東土。
缺齒老臊胡,自來行闊步。
兒孫遍地覓蹤由,長憶年年十月五。
嗈嗈兮寒雁鳴雲,凜凜兮霜風襲戶。

其五○

吳山青,越山青。
揖讓分賓主,低昂見弟兄。
中間一句,風靜潮平。
滿堂皆顧陸,捉筆畫難成。

其五一

灌頂雲收,峩眉月晝。
父翁一片肝腸,宛如生鐵鑄就。
弟應兄呼,全機漏逗。
蘇州菱,邵伯藕。

其五二

春山疊亂青,春水湛虛碧。
豁開樓閣門,分身千百億。
一念差,雲羃羃,善財無路尋知識。

其五三

撞出娘胎海嶽昏,指天指地若無人。
年年傾盡西湖水,難洗瞿曇滿面塵。

其五四

不是心,亦非佛。
玉兔東昇,金烏西沒。
循環不暫停,究竟知何物。
那箇男兒腕力強,一槌擊碎精靈窟。

其五五

雪山高幾何,矗矗在天表。
咄哉竺土仙,六年登不到。
登得到,絕之遶,背手摘南辰,下視衆峰小。

其五六

石說法,不談禪。
句句皆含妙,明明不在言。
難將耳聽,只貴心傳。
此外別求玄路入,洛陽橋上望長安。

其五七

瞿曇出母胎,膽志大如斗。
方學小兒行,便作獅子吼。
水在湖,杓在手,乘時蕩向無何有。
也勝雲門老古錐,藥囊空掉喪車後。

其五八

東去西去,南來北來。
銅頭鐵額,馬面馿腮。
毫端上打𨁝跳,燈影裡舞三臺。
演福且搭箇樣子,耍得好親見一回,睡眼朦朧擘不開。

其五九

衲子奔相看,相看莫相負。
飲水須貴脈,入門富弁主。
問訊時,揖茶處,總爲諸人開活路。
若是謝三郎,揚眉便歸去。

其六○

東家點燈,西家暗坐。
一樣元宵,生涯各做。
暗坐底默默提撕,點燈者明明照破。

其六一

了了無言,驀胸一拳。
蜃江水急,不許泊船。

其六二

大化樞機,中流砥柱。
歸吾掌握,當見設施。

其六三

追憶仙遊輦未還,特輸忠赤舉風幡。
掣開玉殿黃金鎖,最忌當頭觸聖顔。

其六四

江上山,山上寺。
門對斗城開,東西分兩序,總不得動著。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其六五

今朝五月五,及時道一句。
無山可採藥,有水堪競渡。
江心如許大龍舟,聚集梢郎同駕御。
彼岸不著,此岸不居。
只箇中流,住無所住。
機先奪得錦標歸,石女木人爭起舞。

其六六

巾子峰頭雲開雲合,龍翔江上潮落潮平。
師承底事,的的分明。
風前不必兄呼弟,見後毋勞弟應兄。

其六七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
不知園裡樹,那箇是真梅。

其六八

摩胸告,展腳示。
有來由,沒巴鼻。
佛滅二千年,比丘少慚愧。

其六九

建法幢,立宗旨。
既承師訓,合聽官差。
且宗旨法幢作麽生建立。
行船同一命,方屯飛虎於江心。
打皷召三軍,又布長蛇於雪嶺。
海宇頓清猶帶甲,心王親覩始休兵。

其七○

無門之門須得門而入,無意之意須得意而通。
一扇西兮一扇東。

其七一

頑鈍以此銷鎔,偏小以此彈擊。
直中曲,曲中直。
老盧不會,達磨不識。

其七二

一劄當頭,無咽喘氣,大鈞播物,易地生春。
佛祖都來聽處分。

其七三

語是謗,默是誑。
語默向上一機,佛祖聞而膽喪。
曾郎輥三箇木毬,德山揮一條白棒。
盡是弄精魂,呈影像。
何似腳指築著,挨門拶著。
卷簾見著,堪作衲僧榜樣。
一聲鶴唳千峰上。

其七四

太白峰頭月,寒泉水底燈。
清光分上下,千里恰同明。
一點不來翻夜雨,難謾迦葉老師兄。

其七五

煙樹斫開,曉月掛簷。
嘶木馬嶺雲耕罷,春風吹雨。
吼泥牛聲前,領會無差。
共樂法,喜禪悅,打刀須是邠州鐵。

其七六

今朝三月十五,眨眼又見春暮。
尺璧難酬寸陰,白日豈宜虛度。
可憐杜宇一聲聲,啼得血流無用處。

其七七

仰天灣下,喝石嶺頭。
昔年落賺,覆水難收。
當堂稱父子,背面是冤讎。
影也不願再見,豈料界隨相逐同到福州。
莫莫莫,休休休。
粗香強撮土,說破不爲讎。

其七八

十方國土中,惟有一乘法。
如何是一乘法,梅雨過,芰荷香,薰風殿閣生微涼。

其七九

平明始立秋,冷已到山頭。
談風說露兮蜩蟬嘒急,詠砌吟牆兮蟋蟀聲浮。
不作佛法商量,不作時景話會。
觀世音菩薩將錢買胡餠,放下手卻是生鐵一塊。

其八○

九日正當期,登高報衆知。
黃花到處有,豈獨在東籬。
難逢美景,採出一枝。
觸目無人明此意,何妨自插滿頭歸。

其八一

洞山首座喫果子,開口落空亡。
雪嶠兩堂吞栗蓬,分頭張意氣。
衲僧家,手是秤,眼是秤,輕也知,重也知。
半斤八兩,毫髮無虧。
爭奈未明三八九,難辨力㘞希。

其八二

金烏飛,玉兔馳。
歸來重會面,動是隔年期。
鼻頭垂下元如舊,三昧依前各不知。

其八三

趙州轉藏,動必全真。
婆子開緘,語驚時聽。
從前汗馬無人識,只要重論蓋代功。

其八四

傍家覓佛,著相參禪。
何異釣魚於山上,聽水於爐邊。
三冬今去一,眨眼過殘年。
翻思少室庭前雪,惟有神光得正傳。

其八五

三聲鼎蓋普門開,苦海勞生喚不回。
九十春光今又半,空飛花片點莓苔。

其八六

清明前,寒食後,處處掃松,家家插柳。
祖意甚分明,茫然不知有。
三皇塚上絕人遊,芳草連天髑髏吼。

其八七

集雲法令不徒施,趁起丹山白鳳兒。
昨夜已飛霄漢去,平明空撼碧梧枝。

其八八

打牛即是,打車即是。
一種無絃琴,彈落知音耳。
委不委,曹娥讀夜碑,且較三十里。

其八九

心王寧,六國清。
百川潮落,四海浪平。
其如轇轕情塵,當遵古佛制,若也沉昏道眼,還待臘八冰。
心王遼邈,孰覩其形。
記得柏巖問洞山,觀察使姓什麽,不委他姓。
名什麽,不委他名。
殆傳尊貴語,舉目隔神京。
相留過夏,曲徇人情。
往往都來欠一程。

其九○

眼若不睡,諸夢自除。
心若不異,萬法一如。
佛也無,魔也無,今朝五月五,何用釘桃符。

其九一

直下便瞥,炎天降雪。
當今蹉者一回,前面煞有酷熱。
那堪鐵彈鑄未成,臘八冰不結。
且過六月七月八月,更聽松風動寥泬。

其九二

世事悠悠,美景難留。
不可寢於長夜,須來共賞中秋。
天宇浄,桂花浮。
一片月生海,幾家人上樓。

其九三

重陽節,何可說。
籬菊新開剪剪金,霜柑微露團團月。
元亮攢眉回去見境生情,閩王特地緘來弄巧成拙。
處處登高看不徹。

其九四

兩肩擔不起,壓倒世間人。
覿體常現前,知他是什麽。
縱使六陰塞戶,無欠亦無餘。
假饒一氣轉鈞,同明復同暗。
瞿曇廣說,達磨直指。
詰其端由,全沒巴鼻。
驀見陽生第一爻,九九元來八十二。

其九五

一陽生,飄瑞雪,喚轉鰲山底時節。
鐵樹開瓊花,烏龜變白鱉,普賢眼裡重添屑。

其九六

空中一片雲,起滅渾無定。
或要下筆書,或要用釘釘。
竹杖拈來畫斷休,免得年年爲話柄。

其九七

我此震旦人,到底少意氣。
放伊過界來,波濤起平地。
直指單傳,有甚巴鼻。
神光因爲這些,著了娘生隻臂。
是旃檀,是馿屎。
等閑一嗅腦門開,二十八代西天記。

其九八

前時向者裡抽釘拔楔,而今卻要添釘著楔。
前時向者裡解粘去縛,而今卻要添繩加索。

其九九

朱行軍威掩萬衆,特露太阿。
濟上座氣蓋諸方,不顧性命。
選佛若無如是眼,宗風爭得到於今。

其一○○

大藏小藏,盡從者裡流出。
放去千燈萬焰,收來一月當天。
只如不收不放一句作麽生判斷,上元定是正月半。

其一○一

溈仰兩爺兒,採茶機對機。
只知呈體用,不覺露槍旗。
正值風和日暖,何妨把手同歸,子規啼破已多時。

其一○二

始見桃花李花,又見榴花藕花。
金色頭陀,已歸雞足,靈雲老子,杳隔天涯。
安得風流出當家。

其一○三

娑羅雙樹間,瞿曇展腳睡。
一睡二千年,而今醒也未。
醒了也,足觀瞻。
山花開似錦,澗水湛如藍。

其一○四

象骨飛冰片,鰲山吃雪團。
家風嚴冷甚,覷著骨毛寒。
聲價騰今耀古,馨香炙地薰天。
年年不斷一爐煙。

其一○五

見鞭影而行已非良馬,聽板聲打坐豈是禪流。
參須自參,悟須自悟。
少林孤坐接神光,更無一句閑言語。

其一○六

光境易消磨,看看中夏過。
長連床上客,本分事如何。
本分事,沒回互。
石梯侍者曾有言,某甲實是上堂去。

其一○七

藥山久不上堂,石中藴玉。
院主率先啟請,眼裡無珠。
昧一己而且從,誤三軍尤可憫。
大似𪇅𪇅鳥守空池,魚從腳下過,𪇅𪇅總不知。

其一○八

嗟末法,惡時世。
諭之向上關,略不點頭。
說及龍華會,何曾抽採。
但見需撒花索苗米,惱得頭白,逼得面黃。
留香一鉢飯,渾是皺眉糧。
今歲上供銀未解,來年新底又催綱。
歸堂快合休糧方。

其一○九

藥山索鹽,雲岩奉馬。
父子一家,風流儒雅。
我也有箇木毬,亦要輥上輥下。
沙彌在麽,出手不來,還成滯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