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六十七首
其一
談玄談妙,說性說心。
攢花簇錦,巧妙尖新。
如麻似粟,從古至今。
莫不皆是乘虛接響底漢,倚草附木精靈。
山僧雖是他家種草,決定不向遮裏藏身。
其二
有一物,明歷歷。
佛祖覷不破,大地無人識。
常在舌頭尖,盡力吐不出。
吐得出,也是胡餠裏呷汁。
其三
有句無句,金烏吞玉兔。
如藤倚樹,癩馬繫枯椿。
樹倒藤解,一冬燒不盡。
句歸何處,石虎當途踞。
呵呵大笑,龍頭蛇尾。
捺倒爛泥裏,剛刀不斬無罪之人。
其四
千嶺萬山雪,五湖四海冰。
清光成一片,物物盡皆明。
其五
百年難遇歲朝春,奼女梳粧越樣新。
惟有東村王大姐,依前滿面是埃塵。
其六
萬里不掛片雲,虛空突出一竅。
雙髻峰𨁝跳上三十三天,拄杖子向十字街頭揚聲大叫。
炎炎六月火生冰,夜半日輪當午照。
其七
一夏九十日,看看又將半。
面門無位人,急著眼睛看。
冷地驀相逢,腳跟紅線斷。
掌內握乾坤,翻身遊碧漢。
堪笑當年老瑞巖,惺惺石上重呼喚。
其八
五湖春色十分肥,正是功圓果滿時。
玉蝶穿花零碎錦,黃鶑擲柳亂垂絲。
靈雲打失娘生眼,備老重添八字眉。
無限水邊林下客,謾將竹杖度須彌。
其九
歸宗拭卻眼睛,二祖安心斷臂。
雲門拶折一足,玄沙𡎺破腳指。
遮一夥隨摟搜漢,蚤知有遮般消息,免見血淋滿地。
其一○
新年頭,行新令。
露柱燈籠,急著眼聽。
竈頭西南角有片方磚,惺惺伶俐,伶俐惺惺。
念茲在茲,必恭必敬。
因甚如此,徐十三郎行年本命。
其一一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愛惡兩重關,總向遮裏起。
直饒識得根源,更買草鞋行腳三十年,何曾踏著遮裏。
其一二
師子窟,師子吼。
師子兒,無前後。
驀然直下翻身,便解人前開口。
其一三
大限九旬,小限七日。
粗中有細,細中有密。
密密無間,纖塵不立。
正恁麽時,銀山鐵壁。
進則無門,退之則失。
如墮萬丈深坑,四面懸崖荊棘。
切須猛烈英雄,直要翻身跳出。
若還一念遲疑,佛亦救你不得。
此是最上玄門,普請大家著力。
山僧雖則不管閒非,越例與諸人通箇消息。
其一四
指天指地展戈矛,直至如今戰不休。
假使羣靈都殺盡,一身還有一身愁。
其一五
天關久鎖不開容,日夜滂沱鼓黑風。
憤性一槌俱擊碎,頂門迸出一輪紅。
其一六
忘卻當年密授句,枉教一衆喫辛苦。
夜來枕上忽憶著,年年五月黃梅雨。
其一七
一葉落,天下秋。
一塵起,大地收。
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
其一八
海底泥牛銜月走,巖前石虎抱兒眠。
鐵蛇鑽入金剛眼,崑崙騎象鷺鷥牽。
其一九
陰向鼻端滅,陽從眼裏生。
會得箇中意,更參三十年。
其二○
禪不在參,道不須悟。
動轉施爲,山嶽鼓舞。
孟八郎漢便恁麽去,爭似西峰搬石運土。
其二一
水中鹹味,色裏膠青。
決定是有,不見其形。
見其形,失卻山前一村人眼睛。
其二二
八十日中,千說萬喻。
說也說到無說時,聞也聞到無聞處。
既是無說又無聞,功成果滿憑何舉。
吹龍笛,擊鼉鼓。
皓齒歌,細腰舞。
桃花亂落如紅雨。
其二三
大海無魚,大地無草。
大富無糧,大悟無道。
其二四
布袋頭開,餧馿餧馬。
要騎便騎,要下便下。
若到江西湖南,撞著焦尾大蟲,切莫道在西峰度夏。
其二五
喫粥了也,洗鉢盂去。
矢上加尖,一場敗露。
西峰今日忍俊不禁,卻要向鷺鷥腿上割股。
其二六
一陽來復,萬物咸新。
恭惟盲龜跛鼈,鬼怪妖精。
莫問前長後短,大家扶起破沙盆。
其二七
黃面瞿曇,夜半成道。
正是喚奴作郎,贏得一場好笑。
山僧恁麽告報,也是細姑嫌嫂。
其二八
參須實參,悟須實悟。
動轉施爲,輝今耀古。
若是操心不正,悟處不真,粧粧點點,鬭鬭釘釘,被人輕輕拶著,未免喚燈籠作露柱。
其二九
低頭覓天,仰面尋地。
波波挈挈,遠之遠矣。
驀然撞著徐十三郎,嗄,元來只在遮裏。
在遮裏,臘月三十日到來,也是開眼見鬼。
其三○
洞徹是非如夢幻,轉身未免墮深坑。
須知別有通霄路,不許時人造次行。
其三一
昔年瞎卻我眼,今朝穿卻你鼻。
冤冤相報無休,莫若克己復禮。
非惟和尚同塵,免得遞相鈍置。
其三二
一年已減五日,光影如駒過隙。
直須如救頭然,切莫隨情放逸。
夜來一雨雪消鎔,萬疊青山如洗出。
其三三
參禪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
只如雪覆千山,孤峰不白,作麽生判。
上元定是正月半。
其三四
周行七步猶成跡,槨示雙趺豈易收。
微雨灑花千點淚,淡煙籠竹一堆愁。
其三五
身貧道貧,無法可親。
一味盲枷瞎棒,聞者見者莫不生嗔。
黃金自有黃金價,終不和沙賣與人。
其三六
西峰今年結夏,全然不成保社。
一日兩頭薄粥,大家忍饑無暇。
雖有真如佛性,菩提涅槃,權且颺在師子巖下。
其三七
日正暄,春已暮,落花片片隨流去。
拄杖枝頭一點紅,馨香徧界無人顧。
其三八
一夏以來,諸人懡㦬,山僧亦懡㦬。
懡㦬逢懡㦬,彼此無空過。
今朝聖制告圓,不免更說些懡㦬禪,贏得大家俱懡㦬。
如何是懡㦬禪,咄,猛火著油煎。
其三九
一年三百六十日,看看逗到今宵畢。
十箇有五雙,參禪禪又不知,學道道亦不識。
只遮不知不識四字,正是三世諸佛骨髓。
其四○
封卻拄杖頭,結卻布袋頭。
大家團欒頭,赤眼火柴頭。
嗄,正是冤家共聚頭,不妨頭上更安頭。
其四一
前四十五日何處去,焦尾大蟲入閙市。
後四十五日何處來,三腳馿子上高臺。
俊鷹快鷂便合乘時,跛鼈盲龜徒勞𨁝跳。
其四二
巴陵設忌三轉語,西峰單單只一句。
聻,逢人切忌錯舉。
其四三
指天指地,一棒打殺。
鴆屎砒霜,合造毒藥。
颺在三千世界中,不知那箇親遭著。
其四四
西峰結制不尋常,穀滿倉兮僧滿堂。
既得遮些根蒂固,大家搖扇取風涼。
其四五
三千世界作爐,百億須彌爲炭。
生鐵鑄就禪和,炙得通身紅爛。
其四六
十五日已前,{毛畏}{毛畏}𣯧𣯧,魍魍魎魎。
十五日已後,巍巍堂堂,煒煒煌煌。
正當十五日,虛空爲鼓。
須彌爲槌,輕輕擊動,佛祖攢眉。
若將耳聽應難會,眼處聞聲方始知。
其四七
入我法中,不論凡聖。
動轉施爲,咸遵舊令。
其四八
九旬把定重關,今朝放開一線。
頂門具眼衲僧,自合知機識變。
依舊平分局面。
其四九
一不成,二不是。
紅底桃,白底李。
紅紅白白不相瞞,因甚達磨大師被流支三藏打落當門齒。
其五○
裁蜀錦,翦吳綾。
披白玉,間黃金。
打成一片時,針劄不入。
羅紋結角處,線路難尋。
天香影散莓苔石,五葉花開薝蔔林。
其五一
一百禪和三十州,無繩自縛萬山頭。
誰是護生誰是殺,白雲影裏鐵船浮。
其五二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狹路相逢,兩手分付。
逴得便行,黃河三千年一度清。
其五三
意句不到,宗說不通,盲龜跛鼈。
意句俱到,宗說俱通,盲龜跛鼈。
其五四
呱聲未絕便稱尊,攪得三千海嶽昏。
惡水一年澆一度,知他雪屈是酬恩。
其五五
工夫不到不方圓,寬著程途急著鞭。
但得此心常不昧,從教滄海變桑田。
其五六
識得拄杖子,被拄杖子縛。
不識拄杖子,亦被拄杖子縛。
不是弄潮人,徒勞遭點額。
其五七
咄哉老賊,偷心未息。
石灰布袋,到處成跡。
若謂子爲父隠,畢竟曲不藏直。
今日因齋慶讚,未免乘時拈出。
其五八
一年又過一月,今日又從頭起。
循環烏兔如梭,百年光陰有幾。
諸上座,休瞌睡。
直饒火急翻身,四大海水早已傾在汝耳裏。
其五九
今年龍象頗多,權作三堂結夏。
雖然名字不同,是法本無高下。
其六○
資生貴圖求富,參禪貴圖求悟。
求悟若學資生,箇箇成佛作祖。
咄,甜瓜徹蒂甜,苦瓠連根苦。
其六一
千疑萬疑,祇是一疑。
若能決此一疑,免教節上生枝。
其六二
打開布袋頭,放出百千牛。
縱隨芳草去,終不被人收。
一日歸來重會面,半含容笑半含羞。
其六三
今朝八月一,行腳禪和出。
不識自家珍,卻向途中覓。
直饒走徧一百一十城,參見五十三善知識,功超十地三乘,位等釋迦彌勒。
若還來到西峰,未免一棒打折你馿脊。
其六四
急水灘頭泊小舟,切須牢把遮繩頭。
驀然繩斷難迴避,直到通身血迸流。
其六五
參禪一著莫遲疑,念念如同救火時。
烈燄亙天渾不顧,翻身直造萬重圍。
一朝火滅煙消後,鼻孔依前向下垂。
其六六
萬法歸一一何歸,只貴惺惺著意疑。
疑到情忘心絕處,金烏夜半徹天飛。
其六七
紅塵堆裏學山居,寂滅身心道有餘。
但得胸中憎愛盡,不參禪亦是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