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卷286

出自楠悦读
卷二百八十五 全唐詩 卷二百八十六 卷二百八十七
李端

贈郭駙馬二首

贈郭駙馬 (青春都尉最風流)

贈郭駙馬 (方塘似鏡草芊芊)

宿淮浦憶司空文明

愁心一倍長離憂,夜思千重戀舊遊。
秦地故人成遠夢,楚天涼雨在孤舟。
諸溪近海潮皆應,獨樹邊淮葉盡流。
別恨深何處寫,前程唯有一登樓。


送濮陽錄事赴忠州

成名不遂雙旌遠,印還為一郡雄。
赤葉黃花隨野岸,青山白水映江楓。
巴人夜孤舟裡,越鳥春啼壑中。
聞說古書多未校,肯令才子久西東。


送馬尊師

南入商山松路深,石床溪水晝陰陰。
雲中採藥隨節,洞裡耕田映綠林。
直上煙霞空舉手,迴經丘壟自傷心。
武陵花木應長在,願與人更一尋。


題元注林園

謝家門館似山林,碧石青苔滿樹陰。
乳鵲眄巢花巷靜,鳴鳩鼓翼竹園深。
桔槔轉水兼通藥,方丈留僧共聽琴。
獨有野人箕踞慣,過君始得一長吟。


野寺病居喜盧綸見訪

青青麥壟白雲陰,古寺無人新草深。
乳燕拾泥依古井,鳴鳩拂羽歷花林。
千年駁蘚明山履,萬尺垂蘿入水心。
一臥漳濱今欲老,誰知才子忽相尋。


送皎然上人歸山

適來世上豈緣名,適去人間豈爲情。
古寺山中幾日到,高松月下一僧行。
雲陰鳥道方合,雪映龍潭水更清。
法主欲歸須有說,門人流淚厭浮生。


贈道士

姓氏不書高士傳,形神自得逸人風。
已傳花洞將秦接,更指茅山與蜀通。
懶說歲年齊絳老,甘為鄉曲號涪翁。
終朝賣卜無人識,敝服徒行入市中。


題雲際寺準上人房

高僧居處似天台,錫杖銅瓶對綠苔。
竹巷雨晴鳥囀,山房日午老人來。
園中鹿過椒枝動,潭底龍遊水沫開。
獨夜焚香禮遺像,空林月出始應迴。


山中寄苗員外

鳥鳴花發空山裡,衡岳幽人藉草時。
既近淺流安筆硯,還因平石布蓍龜。
千尋楚水橫琴望,萬里秦城帶酒思。
聞說潘安方寓直,與君相見漸難期。


憶故山贈司空曙

漢主金門正召才,馬卿多病自遲迴。
舊山暫別老將至,芳草欲闌歸去來。
雲在高天風會起,年如流水日催。
知君素有棲禪意,歲晏蓬門爾開。


閑園即事贈考功王員外

南陌晴雲稍變霞,東風動柳水紋斜。
園林帶雪潛生草,桃李春未有花。
幸接上賓登鄭驛,羞為長女似黃家。
今朝一望還成,欲別芳菲戀歲華。


寄廬山真上人

高僧無跡本難尋,更得禪行去轉深。
青草湖中看五老,白雲山上宿雙林。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靜猿聲證道心。
更說謝公南座好,煙蘿到地幾重陰。


題覺公新蘭若

頭白禪師何處還,獨開蘭若樹林間。
鬼因巫祝傳移社,神見天人請施山。
猛虎聽經金磬動,獮猴獻蜜雪窗閒。
新齋結誓如相許,願與雷宗永閉關。


贈道者

中忽有鶴飛聲,方士因知道欲成。
來取圖書安枕裡,便驅雞犬向山行。
花開深洞仙門小,路過懸橋羽節輕。
送客自傷身易老,不知何處待先生。


代棄婦答賈客

玉壘城邊爭走馬,銅鞮市裡共乘舟。
鳴環動珮恩盡,掩袖低巾淚不流。
疇昔將歌邀客醉,如今欲舞對君羞。
忍懷賤妾平生,獨上襄陽舊酒樓。


和李舍人直中書對月見寄

名卿步月正淹留,上客裁詩怨別遊。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遠似庾公樓。
嬋娟更稱憑高望,皎潔能傳自古愁。
盈手入懷皆不見,陽春曲麗轉難酬。


臥病聞吉中孚拜官寄元秘書昆季

漢家採使不求聲,自慰文章道欲行。
毛遂登門雖異賞,韓非入傳濫齊名。
雲歸暫愛青山出,客去還愁白髮生。
年少奉親皆願達,敢將心事向玄成。


江上逢柳中庸

舊住衡山曾夜歸,見君江客憶荊扉。
星沉嶺上人行早,月過湖西鶴唳稀。
弱竹萬株頻礙幘,新泉數步一褰衣。
今來唯有禪心在,鄉路翻成向翠微。


戲贈韓判官紳卿

少尋道士居嵩嶺,晚事高僧住沃洲。
齒髮未知何處老,身名且被外人愁。
欲隨山水居茅洞,已有田園在虎丘。
獨怪子猷緣掌馬,雪時不肯更乘舟。


送周長史

青楓樹裡宣城郡,獨佐諸侯上板橋。
江客亦能傳好信,山僧多解說南朝。
雲陰出浦看帆小,草色連天見雁遙。
別有空園落桃杏,知將絲組繫蘭橈。


題故將軍莊

曾將數騎桑乾,遙對單于飭馬鞍。
塞北征兒用劍,關西宿將許登壇。
田園蕪沒歸耕晚,弓箭開離出獵難。
唯有老身如刻畫,猶期聖主解衣看。


夜投豐德寺謁海上人

半夜中峰有磬聲,偶逢樵者問山名。
上方月曉聞僧,下林疏見客行。
野鶴巢邊松最老,毒龍潛處水偏清。
願得遠公知姓字,焚香洗缽過浮生。


塞上

一本作盧綸詩,題作從軍行

二十在邊城,軍中得勇名。
捲旗收敗馬,占磧擁殘兵。
覆陣烏鳶起,燒山草木明。
塞閒思遠獵,師老厭分營。
雪嶺無人跡,冰河足雁聲。
李陵甘此沒,惆悵漢公卿。


送彭將軍雲中覲兄

送彭將軍雲中覲兄
作者:李端
朝代:

聞說蒼鷹守,今朝欲下韛。
因令白馬將,兼道覓封侯。
略地關山冷,防河雨雪稠。
飜弓騁猨臂,承箭惜貂裘。
設伏軍謀密,坑降塞邑愁。
報恩唯有死,莫使漢家羞。

奉贈苗員外

奉贈苗員外
作者:李端
朝代:

朱戶敞高扉,青槐礙落暉。
八龍承慶重,三虎遞朝歸。
坐竹人聲絕,橫琴鳥語稀。
花慙潘岳貌,年稱老萊衣。
葉暗新櫻熟,絲長粉蝶飛。
應憐魯儒賤,空與故山違。

酬丘拱外甥覽余舊文見寄

丘遲本才子,始冠即周旋。
舅乏郄鑒愛,君如衞玠賢。
禮將金友等,情向玉人偏。
鄙俗那勞似,龍鍾卻要憐。
投甎聊取笑,贈綺一何妍。
野坐臨黃菊,溪行踏綠錢。
巖高雲反下,洞黑水潛穿。
僻嶺猿偷栗,枯池雁唼蓮。
身居霞外寺,思發月明田。
猶恨縈塵網,昏昏過幾年。

贈岐山姜明府

贈岐山姜明府
作者:李端
朝代:

昨夜聞山雨,歸心便似遲。
幾迴驚葉落,即到白頭時。
雁影將魂去,蟲聲與淚期。
馬卿兼病老,宋玉對秋悲。
謝客纔爲別,陶公已見思。
非關口腹累,自是雪霜姿。
釀酒栽黃菊,炊粳折綠葵。
山河方入望,風日正宜詩。
牧豎寒騎馬,邊烽晚立旗。
蘭凋猶有氣,柳脆不成絲。
別後如相問,高僧知所之。

下第上薛侍郎

蓬蓽春風起,開簾卻自悲。
如何飄梗處,又到採蘭時。
明鏡方重照,微誠寄一辭。
家貧求祿早,身賤報恩遲。
幸得皮存矣,須勞翼長之。
銘肌非厚答,肉骨是前期。
縱覺新人好,寧忘舊主疑。
終漸太丘道,不為小生私。


奉和秘書元丞杪秋憶終南舊居

高門有才子,能履古人蹤。
白社陶元亮,青雲阮仲容。
田園忽歸去,車馬杳難逢。
廢巷臨秋水,支頤向暮峰。
行魚避楊柳,驚鴨觸芙蓉。
石竇紅泉細,山橋紫菜重。
鳳雛終食竹,鶴侶暫巢松。
願接煙霞賞,羈離計不從。

送歸中丞使新羅

送歸中丞使新羅 (李端)

暮春尋終南柳處士

暮春尋終南柳處士
作者:李端
朝代:

龐眉一居士,鶉服隱堯時。
種荳初成畝,還丹舊日師。
入溪花徑遠,向嶺鳥行遲。
紫葛垂苔壁,青菰映柳絲。
偶來塵外事,暫與素心期。
終恨遊春宮,同爲歲月悲。

雪夜尋太白道士

雪夜尋太白道士
作者:李端
朝代:

雪路夜朦朧,尋師杏樹東。
石壇連竹靜,醮火照山紅。
再拜開金籙,焚香使玉童。
篷瀛三島至,天地一壺通。
別客曾留藥,逢舟或借風。
出遊居鶴上,避禍入羊中。
過洞偏迴首,登門未發蒙。
桑田如可見,滄海幾時空。

得山中道友書寄苗銭二員外

有謀皆轗軻,非病亦遲迴。
壯志年年減,馳暉日日催。
還山不及伴,到闕又無媒。
高臥成長策,微官稱下才。
詩人識何謝,居士別宗雷。
跡向塵中隱,書從谷口來。
藥欄遭鹿踐,澗戶被猿開。
野鶴巢雲竇,遊龜上水苔。
新歡追易失,故思渺難裁。
自有歸期在,勞君示劫灰。

酬前駕部員外郎苗發

馬融方直校,閱簡復持鉛。
素業高風繼,青春壯思全。
論文多在夜,宿寺不虛年。
自署區中職,同荒郭外田。
山鄰三徑絕,野意八行傳。
煮玉矜新法,留符識舊仙。
涵苔溪溜淺,搖浪竹橋懸。
複洞潛棲燕,疎楊半翳蟬。
詠歌雖有和,雲錦獨成妍。
應以馮唐老,相譏示此篇。

宿薦福寺東池有懷故園因寄元校書

暮雨風吹盡,東池一夜涼。
伏流迴弱荇,明月入垂楊。
石竹閒開碧,薔薇暗吐黃。
倚琴看鶴舞,搖扇引桐香。
舊筍方辭籜,新蓮未滿房。
林幽花晚發,地遠草先長。
撫枕愁華鬢,憑欄想故鄉。
露餘清漢直,雲卷白榆行。
驚鵲仍依樹,遊魚不過粱。
繫舟偏憶戴,炊黍願期張。
末路還思借,前恩詎敢忘。
從來叔夜嬾,非是接輿狂。
衆病嬰公幹,羣憂集孝璋。
慙將多誤曲,今日獻周郎。

送王副使還幷州

送王副使還幷州
作者:李端
朝代:

幷州近胡地,此去事風沙。
鐵馬垂金絡,貂裘犯雪花。
曾持兩郡印,多比五侯家。
繼世新恩厚,從軍舊國賒。
戍煙千里直,邊雁一行斜。
想到清油幕,長謀出左軍。

晚春過夏侯校書值其沉醉戲贈

晚春過夏侯校書值其沉醉戲贈

哭張南史因寄南史姪叔宗

爭路忽摧車,沈鉤未得魚。
結交唯我少,喪舊自君初。
諫草文難似,圍棊智不如。
仲宣新有賦,叔夜近無書。
地閉滕公宅,山荒謝客廬。
殲良從此恨,福善竟成虛。
釀酒多同醉,烹雞或取餘。
阮咸雖永別,豈共仲容疎。

長安感事呈盧綸

長安感事呈盧綸
作者:李端
朝代:

十五事文翰,大兒輕孔融。
長裾遊邸第,笑傲五侯中。
諫獵一朝寢,論邊素未工。
蹉跎潘鬢至,蹭蹬阮途窮。
貸布憐寧興,無金命未通。
王陵固似戇,郭最遂非雄。
斂板辭羣彥,回車訪老農。
詠詩懷洛下,送客憶山東。
沈病魂神濁,清齋思慮空。
羸將衞玠比,冷共鄴侯同。
草舍纔遮雨,荊窗不礙風。
梨教通子守,酒是遠師供。
捫虱欣時泰,迎貓達歲豐。
原門唯有席,井飲但加蔥。
少壯衿齊德,高年覺宋聾。
寓書先論嬾,讀易反求蒙。
昔慕能鳴雁,今憐半死桐。
秉心猶似矢,搔首忽如蓬。
赤葉翻藤架,黃花蓋菊叢。
聊將呈匠伯,今已學愚公。

遊終南山因寄蘇奉禮士尊師苗員外

半嶺逢仙駕,清晨獨採芝。
壺中開白日,霧裏捲朱旂。
猨鳥知歸路,松蘿見會時。
雞聲傳洞遠,鶴語報家遲。
童子閑驅石,樵夫樂看棊。
依稀醉後拜,恍惚夢中辭。
海上終難接,人間益自疑。
風塵甘獨老,山水但相思。
願得燒丹訣,流沙永待師。

長安書事寄盧綸

長安書事寄盧綸
作者:李端
朝代:

弱冠家廬岳,從師歲月深。
翻同老夫見,殊寡少年心。
及此時方晏,因之名亦沈。
趨途非要路,避事樂空林。
素業在山下,青泉當樹陰。
交遊有凋喪,離別代追尋。
向秀初聞笛,鍾期久罷琴。
殘愁猶滿貌,餘淚可霑襟。
勿以朱顏好,而忘白髮侵。
終期入靈洞,相與鍊黃金。

送郭良輔下第東歸

送郭良輔下第東歸
作者:李端
朝代:

獻策不得意,馳車東出秦。
暮年千里客,落日萬家春。

妾薄命

憶妾初嫁君,花鬟如綠雲。
迴燈入綺帳,轉面脫羅裙。
折步教人學,偷香與客熏。
容顏南國重,名字北方聞。
一從失恩意,轉覺身憔悴。
對鏡不梳頭,倚窗空落淚。
新人莫恃新,秋至會無春。
從來閉在長門者,必是宮中第一人。


送暕上人遊春

送暕上人遊春
作者:李端
朝代:

獨將支遁去,欲往戴顒家。
晴野人臨水,春山樹發花。

晦日同苗員外遊曲江

晦日同攜手,臨流一望春。
可憐楊柳陌,愁殺故鄉人。


溪行逢雨與柳中庸

溪行逢雨與柳中庸
作者:李端
朝代:

日落衆山昏,蕭蕭暮雨繁。
那堪兩處宿,共聽一聲猨。

和張尹憶東籬菊

傳書報劉尹,何事憶陶家。
若為籬邊菊,山中有此花。


幽居作

山舍千年樹,江亭萬里雲。
回潮迎伍相,驟雨送湘君。


題雲際寺暕上人故院

白髮怱怱色,青山草草心。
遠公仍下世,從此別東林。

觀鄰老栽松

雖過老人宅,不解老人心。
何事斜陽裏,栽松欲待陰。


贈胡居士

孔融過五十,海內故人稀。
相府恩猶在,知君未拂衣。


薦福寺送元偉

送客攀花後,尋僧坐竹時。
明朝莫回望,青草馬行遲。


哭苗垂

舊友無由見,孤墳草欲長。
月斜鄰笛盡,車馬出山陽。


客行贈馮著

客行贈馮著
作者:李端
朝代:

旅行雖別路,日暮各思歸。
欲下今朝淚,知君亦濕衣。

蕪城

昔人登此地,丘隴已前悲。
今日又非昔,春風能幾時。
風吹城上樹,草沒城邊路。
城裏月明時,精靈自來去洪邁取後四句爲絕句


贈山中老人

贈山中老人
作者:李端
朝代:

白首獨一身,青山爲四鄰。
雖行故鄉陌,不見故鄉人。

拜新月

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
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


聽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贈何兆

文章似揚馬,風骨又清羸。
江漢君猶在,英靈信未衰。


同司空文明過堅上人故院

我與雷居士,平生事遠公。
無人知是舊,共到影堂中。


雜詩

主第辭高飲,石家赴宵會。
金谷走車來,玉人騎馬待。


感興

香爐最高頂,中有高人住。
日暮下山來,月明上山去。


問張山人疾

問張山人疾
作者:李端
朝代:

先生沈病意何如,蓬艾門前客轉疎。
不見領徒過絳帳,唯聞與婢削丹書。

江上送客

故人南去漢江陰,秋雨蕭蕭雲夢深。
江上見人應下淚,由來遠客易傷心。


閨情

閨情 (李端)

送劉侍郎

幾人同謝宣城,未及酬恩隔死生。
唯有夜猨知客恨,嶧陽溪路第三聲。


重送鄭宥歸蜀因寄何兆

黃花西上路何如,青壁連天雁亦疎。
爲報長卿休滌器,漢家思見茂陵書。

宿石澗店聞婦人哭

宿石澗店聞婦人哭
作者:李端
朝代:

山店門前一婦人,哀哀夜哭向秋雲。
自說夫因征戰死,朝來逢著舊將軍。

與道者別

聞說滄溟今已淺,何當白鶴更歸來。
舊師唯有先生在,忍見門人掩淚回。


長門怨

長門怨 (李端)

憶友懷野寺舊居

憶友懷野寺舊居
作者:李端
朝代:

自嫌野性共人疎,憶向西林更結廬。
寄謝山陰許都講,昨來頻得遠公書。

聽夜雨寄盧綸

暮雨蕭條過鳳城,霏霏颯颯重還輕。
聞君此夜東林宿,聽得荷池幾聲。


昭君詞

昭君詞 (李端)

春晚游鶴林寺寄使府諸公

野寺尋春花已遲,背巖惟有兩三枝。
明朝攜酒猶堪醉,爲報春風且莫吹。

File:Arr l.png上一卷 下一卷File:Arr r.png
全唐詩


File:PD-icon.svg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