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卷347

出自楠悦读
卷三百四十六 全唐詩 卷三百四十七 卷三百四十八
賈棱、劉遵古、李正封、崔立之、郭遵、韋紓、樊陽源、許稷、范傳正、豆盧榮、柳道倫'陳九流、夏方慶

賈棱

賈稜,貞元八年進士第。詩一首。

御溝新柳

御溝新柳 (賈稜)

劉遵古

劉遵古,貞元八年進士第。詩一首。

御溝新柳

御溝新柳 (劉遵古)

李正封

李正封,官監察御史。詩五首。

洛陽清明日雨霽

曉日清明天,夜來嵩少雨。 千門尚煙火,九陌無塵土。 酒綠河橋春,漏閑宮殿午。 遊人戀芳草,半犯嚴城鼓。

詠露

霏霏靈液重,雲表無聲落。 沾樹急玄蟬,灑池棲皓鶴。 流塵清遠陌,飛月澄高閣。 宵潤玉堂簾,曙寒金井索。 佳人比珠淚,坐感紅綃薄。

夏遊招隱寺暴雨晚晴

竹柏風雨過,蕭疎臺殿涼。 石渠寫奔溜,金剎照頹陽。 鶴巖煙碧,鹿鳴澗草香。 山僧引清梵,幡蓋繞迴廊。

禪門寺暮鐘一作劉復詩

簨簴高懸于闐鐘,黃昏發地殷龍宮。 遊人憶到嵩山夜,疊閣連樓倚太空。

貢院樓北新栽小松

青蒼初得地,華省植來新。 尚帶山中色,猶含洞裏春。 近樓依北戶,隱砌淨遊塵。 鶴壽應成蓋,龍形未有鱗。 為梁資大廈,封爵恥嬴秦。 幸此觀光日,清風屢得親。

崔立之

崔立之,貞元進士第。詩三首。

南至隔仗望含元殿香爐

千官望長至,萬國拜含元。 隔仗爐光出,浮霜煙氣翻。 飄飄縈內殿,漠漠澹前軒。 聖日開如捧,卿雲近欲渾。 輪囷灑宮闕,蕭索散乾坤。 願倚天風便,披香奉至尊。

曲池潔寒流

閑尋欹岸步,因向曲池看。 透底何澄澈,回流乍屈盤。 稍隨高樹古,迥與遠天寒。 月入鏡華轉,星臨珠影攢。 纖鱗時蔽石,轉吹或生瀾。 願假涓微效,來濡拙筆端。

賦得春風扇微和

賦得春風扇微和 (崔立之)

郭遵

郭遵,貞元進士第。詩二首。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爐一作裵次元詩

冕旒親負扆,卉服盡朝天。 暘谷移初日,金爐出御煙。 芬馨流遠近,散漫入貂蟬。 霜仗凝逾白,朱欄映轉鮮。 如看浮闕在,稍覺逐風遷。 為沐皇家慶,來瞻羽衛前。

賦得春風扇微和

賦得春風扇微和 (郭遵)

韋紓

韋紓,貞元進士第。詩一首。

賦得風動萬年枝

賦得風動萬年枝 (韋紓)

樊陽源

樊陽源,貞元進士第。詩一首。

賦得風動萬年枝

賦得風動萬年枝 (樊陽源)

許稷

許稷,貞元進士第。詩二首。

賦得風動萬年枝

賦得風動萬年枝 (許稷)

閏月定四時

玉律窮三紀,推為積閏期。 月餘因妙算,歲遍自成時。 乍覺年華改,翻憐物候遲。 六旬知不惑,四氣本無欺。 月桂虧還正,階蓂落複滋。 從斯分歷象,共仰定毫釐。

范傳正

范傳正,貞元中舉進士,宏辭皆高第。詩三首。

謝真人還舊山

麾蓋從仙府,笙歌入舊山。 水流丹灶缺,雲起草堂關。 白鹿行為衛,青鸞舞自閒。 種松鱗未立,移石蘚仍斑。 望路煙霞外,回輿巖岫間。 豈唯遼海鶴,空歎令威還。

范成君擊洞陰磬

歷歷聞金奏,微微下玉京。 為祥家諜久,偏識洞陰名。 澹佇人間聽,鏗鏘古曲成。 何須百獸舞,自暢九天情。 注目看無見,留心記未精。 雲霄如可托,借鶴向層城。

賦得春風扇微和

賦得春風扇微和 (范傳正)

豆盧榮

豆盧榮,貞元進士。詩一首。

賦得春風扇微和

賦得春風扇微和 (豆盧榮)

邵偃

邵偃,貞元中進士。詩一首。

賦得春風扇微和

賦得春風扇微和 (邵偃)

柳道倫

柳道倫,貞元中進士。詩一首。

賦得春風扇微和

賦得春風扇微和 (柳道倫)

陳九流

陳九流,貞元中進士。詩一首。

賦得春風扇微和

賦得春風扇微和 (陳九流)

夏方慶

夏方慶,貞元中進士。詩一首。

謝真人仙駕還舊山

何年成道去,綽約化童顏。 天上辭仙侶,人間憶舊山。 滄桑今已變,蘿蔓尚堪攀。 雲覆瑤壇淨,苔生丹灶閑。 逍遙堪白石,寂寞閉玄關。 應是悲塵世,思將羽駕還。

File:Arr l.png上一卷 下一卷File:Arr r.png
全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