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卷363

出自楠悦读
卷三百六十二 全唐詩 卷三百六十三 卷三百六十四

和李六侍御文宣王廟釋奠作

歎息魯先師,生逢周室卑。
有心律天道,無位救陵夷。
歷聘不能用,領徒空爾爲。
儒風正禮樂,旅象入蓍龜。
西狩非其應,中都安足施。
世衰由我賤,泣下爲人悲。
遺教光文德,興王葉夢期。
土田封後胤,冕服飾虛儀。
鐘鼓膠庠薦,牲牢郡邑祠。
聞君喟然歎,偏在上丁時。

和竇中丞晚入容江作

漢郡三十六,鬱林東南遙。
人倫選清臣,天外頒詔條。
桂水步秋浪,火山凌霧朝。
分圻辨風物,入境聞謳謠。
莎岸見長亭,煙林隔麗譙。
日落舟益駛,川平旗自飄。
珠浦遠明滅,金沙晴動搖。
一吟道中作,離思懸層霄。

南海馬大夫見惠著述三通勒成四帙,上自邃古、達於國朝,采其菁華,至簡如富,欽受嘉貺詩以謝之

紅旗閱五兵,絳帳領諸生。
味道輕鼎食,退公猶筆耕。
青箱傳學遠,金匱納書成。
一瞬見前事,九流當抗行。
編蒲曾苦思,垂竹媿無名。
今日承芳訊,誰言贈袞榮。

和楊侍郎初至郴州紀事書情題郡齋八韻

旌節下朝臺,分圭從北回。
城頭鶴立處,驛樹鳳棲來。
舊路芳塵在,新恩馹騎催。
里閭風偃草,鼓舞抃成雷。
吏散山禽囀,庭香夏蕊開。
郡齋堪四望,壁記有三台。
人訝徵黃晚,文非弔屈哀。
一吟梁甫曲,知是臥龍才。

和東川王相公新漲驛池八韻

今日池塘上,初移造物權。
苞藏成別島,沿濁致清漣。
變化生言下,蓬瀛落眼前。
泛觴驚翠羽,開幕對紅蓮。
遠寫風光入,明含氣象全。
渚煙籠驛樹,波日漾寶筵。
曲岸留緹騎,中流轉綵船。
無因接元禮,共載比神仙。

酬楊八庶子喜韓吳興與餘同遷見贈

酬楊八庶子喜韓吳興與餘同遷見贈

和兵部鄭侍郎省中四松詩十韻

右相歷中臺,移松武庫栽。
紫茸抽組綬,青實長玫瑰。
便有干霄勢,看成搆廈材。
數分天柱半,影逐日輪回。
舊賞台階去,新知谷口來。
息陰常仰望,翫境幾裴回。
翠粒晴懸露,蒼鱗雨起苔。
凝音助瑤瑟,飄蘂泛金罍。
月桂花遙燭,星榆葉對開。
終須似雞樹,榮茂近昭回。

酬鄭州權舍人見寄二十韻

酬鄭州權舍人見寄二十韻

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蘇州

震澤生奇石,沈潛得地靈。
初辭水府出,猶帶龍宮腥。
發自江湖國,來榮卿相庭。
從風夏雲勢,上漢古查形。
拂拭魚鱗見,鏗鏘玉韻聆。
煙波含宿潤,苔蘚助新青。
嵌穴胡雛貌,纖鋩蟲篆銘。
孱顏傲林薄,飛動向雷霆。
煩熱近還散,餘酲見便醒。
凡禽不敢息,浮壒莫能停。
靜稱垂松蓋,鮮宜映鶴翎。
忘憂常目擊,素尚與心冥。
眇小欺湘燕,團圓笑落星。
徒然想融結,安可測年齡。
採取詢鄉耋,搜求按舊經。
垂鉤入空隙,隔浪動晶熒。
有獲人爭賀,歡謠衆共聽。
一州驚閱寶,千里遠揚舲。
覩物洛陽陌,懷人吳御亭。
寄言垂天翼,早晚起滄溟。

浙西李大夫述夢四十韻,並浙東元相公酬和斐然繼聲

浙西李大夫述夢四十韻並浙東元相公酬和斐然繼聲

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

早入八元數,嘗承三接恩。
飛鳴天上路,鎮壓海西門。
清望寰中許,高情物外存。
時來誠不讓,歸去每形言。
洛下思招隱,江干壓作藩。
按經修道具,依樣買山村。
開鑿隨人化,幽陰爲律暄。
遠移難得樹,立變舊荒園。
絕塞通潛徑,平泉占上原。
煙霞遙在想,簿領益爲繁。
丹禁虛東閤,蒼生望北轅。
徒令雙白鶴,五里自翩飜。

省試風光草際浮

省試風光草際浮
作者:劉禹錫
朝代:

熙熙春景霽,草綠春光麗。
的歷亂相鮮,葳蕤互虧蔽。
乍疑芊綿裏,稍動丰茸際。
影碎翻崇蘭,浮香轉叢蕙。
含煙絢碧綵,帶露如珠綴。
幸因採掇日,況此臨芳歲。

曆陽書事七十韻

曆陽書事七十韻

和武中丞秋日寄懷,簡諸僚故

退朝還公府,騎吹息繁陰。
吏散秋庭寂,烏啼煙樹深。
威生奉白簡,道勝外華簪。
風物清遠目,功名懷寸陰。
雲衢念前侶,綵翰寫沖襟。
涼菊照幽徑,敗荷攢碧潯。
感時江海思,報國松筠心。
空愧壽陵步,芳塵何處尋。

和令狐相公春日尋花,有懷白侍郎閣老

芳菲滿雍州,鸞鳳許同遊。
花逕須深入,時光不少留。
色鮮由樹嫩,枝亞爲房稠。
靜對仍持酒,高看特上樓。
晴宜連夜賞,雨便一年休。
共憶秋官處,餘霞曲水頭。

File:Arr l.png上一卷 下一卷File:Arr r.png
全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