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卷463

出自楠悦读
卷四百六十二 全唐詩 卷四百六十三
作者:胡杲 吉皎 劉真 鄭據 盧真 張渾 韋式 張彤 周元範 繁知一 嚴休復 盧拱 李諒 劉猛 萬彰雲 盧貞
卷四百六十四
胡杲 吉皎 劉真 鄭據 盧真 張渾 韋式 張彤 周元範 繁知一 嚴休復 盧拱 李諒 劉猛 萬彰雲 盧貞

胡杲

胡杲,安定人,懷州司馬。詩一首。

七老會詩

杲年八十九。 七老會詩 (胡杲)

吉皎

吉皎,馮翊人,衛尉卿致仕。詩一首。

七老會詩

皎年八十八。 七老會詩 (吉皎)

劉真,廣平人,磁州刺史。詩一首。

七老會詩

真年八十七。 七老會詩 (劉真)

鄭據

鄭據,滎陽人,右龍武軍長史。詩一首。

七老會詩

據年八十五。 七老會詩 (鄭據)

盧真

盧真,范陽人,侍御史內供奉。詩一首。

七老會詩

真年八十三。 七老會詩 (盧真)

張渾

張渾,清河人,永州刺史。詩一首。

七老會詩

渾年七十七。 七老會詩 (張渾)

韋式

韋式,太和中人。詩一首。

一字至七字詩

以題為韻,同王起諸公送白居易分司東都作。

竹 (韋式)

張彤

張彤,長慶時人。詩一首。

奉和白太守揀橘

奉和白太守揀橘
作者:張彤
朝代:

凌霜遠涉太湖深,雙卷朱旗望橘林。
樹樹籠煙疑帶火,山山照日似懸金。
行看採掇方盈手,暗覺馨香已滿襟。
揀選封題皆盡力,無人不感近臣心。

周元範

周元範,句曲人。詩一首。

和白太守揀貢橘

和白太守揀貢橘
作者:周元範
朝代:

離離朱實綠叢中,似火燒山處處紅。
影下寒林沈綠水,光搖高樹照晴空。
銀章自竭人臣力,玉液誰知造化功。
看取明朝船發後,餘香猶尚逐仁風。

句 (周元範)

繁知一

繁知一,秎歸令。詩一首。

書巫山神女祠

《雲漢友議》:白居易除忠州刺史,自峽沿流赴郡時,秭歸縣繁知一聞白居易將過巫山,先於神女祠粉壁大書此詩。君易覩之,帳然。邀知一至,曰:「歷山劉郎中禹錫,三年理白帝,欲作一詩於此,怯而不為。罷郡經過,悉去詩板千餘首,但留沈佺期、王無競、皇甫冉、李端四章而已。此四章古今絕唱,人造次不合為之。」與知一同濟,卒不賦詩。

書巫山神女祠
作者:繁知一
朝代:

忠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詩。
爲報高唐神女道,速排雲雨候清詞。

嚴休復

嚴休復,官散騎常侍平盧節度使。詩二首。

唐昌觀玉蘂花折有仙人遊悵然成二絕

《劇談錄》:長安安業坊唐昌觀有玉蘂花,每發若瓊林瑤樹。元和中,見一女子年可十七八,容色婉娩,從二女,冠造花所,佇立良久,折花數枝曰:「曩有玉峯之期,可以行矣!」行百許步,不復見。

終日齋心禱玉宸,魂銷目斷未逢真。
不如滿樹瓊瑤蘂,笑對藏花洞裏人。

羽車潛下玉龜山,塵世何由覩蕣顏。
唯有多情枝上雪,好風吹綴綠雲鬟。

盧拱

盧拱,祕書郎,終申州刺史,與白居易同時。詩二首。

江亭寓目

江亭寓目
作者:盧拱
朝代:

江郭帶林巒,津亭倚檻看。
水風蒲葉戰,沙雨鷺鶿寒。
晚木初凋柳,秋叢欲敗蘭。
哀猨自相叫,鄉淚好無端。

中元日觀法事

中元日觀法事
作者:盧拱
朝代: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
雲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宮。
壇滴槐花露,香飄栢子風。
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習蓼蟲。
青囊如可授,從此訪鴻蒙。

句 (盧拱)

句 (盧拱)

李諒

李諒,字復言。三宰劇縣,再為郡牧,終京兆尹。詩一首。

蘇州元日郡齋感懷,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

長慶四年也。

稱慶還鄉郡吏歸,端憂明發儼朝衣。
首開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
當官補拙猶勤慮,遊宦量才已息機。
舉族共資隨月俸,一身惟憶故山薇。
舊交邂逅封疆近,老牧蕭條宴賞稀。
書札每來同笑語,篇章時到借光輝。
絲綸暫厭分符竹,舟檝初登擁羽旗。
未知今日情何似,應與幽人事有違。

劉猛

劉猛,梁州進士,與元稹同時。詩三首。

月生

月生
作者:劉猛
朝代:

月生十五前,日望光彩圓。
月滿十五後,日畏光彩瘦。
不見夜花色,一尊成暗酒。
匣中苔背銅,光短不照空。
不惜補明月,慚無此良工。

苦雨

苦雨 (劉猛)

曉 (劉猛)

萬彤雲

萬彤雲,為白居易所賞。詩一首

獻盧尚書

《雲溪友議》云:彤雲游梓州,謁盧尚書弘宣,為閽人艱阻,為詩以獻,公怒閽者而禮萬生焉。

獻盧尚書
作者:萬彤雲
朝代:

荷衣拭淚幾回穿,欲謁朱門抵上天。
不是尚書輕下客,山家無物與王權。

盧貞

盧貞,字子蒙,官河南尹,開成中為大理卿,終福建觀察使。詩二首。

和白尚書賦永豐柳有序

和白尚書賦永豐柳
作者:盧貞
朝代:

一樹依依在永豐,兩枝飛去杳無蹤。
玉皇曾採人間曲,應逐歌聲入九重。

和劉夢得歲夜懷友

和劉夢得歲夜懷友
作者:盧貞
朝代:

文翰走天下,琴尊臥洛陽。
貞元朝士盡,新歲一悲涼。
名早緣才大,官遲爲壽長。
時來知病已,莫歎步趨妨。

File:Arr l.png上一卷 下一卷File:Arr r.png
全唐詩
File:PD-icon.svg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