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卷475

出自楠悦读
卷四百七十四 全唐詩 卷四百七十五
作者:李德裕
卷四百七十六
李德裕

李德裕

奉和聖制南郊禮畢詩

奉和聖制南郊禮畢詩

郊壇回輿中書二相公蒙聖慈召至御馬前仰感恩遇輒書是詩兼呈二相公

七萃和鑾動,三條葆吹回。
相星環日道,蒼馬近龍媒。
咫尺天顏接,光華喜氣來。
自慙衰且病,無以效涓埃。

寒食日三殿侍宴,奉進詩一首

寒食日三殿侍宴,奉進詩一首

雨中自祕書省訪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侍御任集賢校書及升柏臺又與祕閣相對同院張學士亦余特厚故以詩贈之

雨中自祕書省訪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侍御任集賢校書及升柏臺又與祕閣相對同院張學士亦余特厚故以詩贈之

奉和太原張尚書山亭書懷

巖石在朱戶,風泉當翠樓。
始知峴亭賞,難與清暉留。
餘景淡將夕,凝嵐輕欲收。
東山有歸志,方接赤松遊。

奉和韋侍御陪相公游開義五言六韻

奉和韋侍御陪相公游開義五言六韻

贈圓明上人

贈圓明上人
作者:李德裕
朝代:

遠公說易長松下,龍樹雙輕海藏中。
今日導師聞佛慧,始知前路化成空。

贈奉律上人

贈奉律上人
作者:李德裕
朝代:

知君學地厭多聞,廣渡羣生出世氛。
飯色不應殊寶器,樹香皆遣入禪薰。

戲贈慎微寺主道安上座三僧正

甘露灑空惟一味,旃檀移植自成薰。
遙知暢獻分南北,應用調柔致六羣。

長安秋夜

全唐詩/卷475
消歧義頁

    這是一個消歧義頁——使用相同或相近標題,而主題不同的條目列表。如果您是通過某個內部鏈接轉到本頁,希望您能協助將該內部鏈接指向正確的主條目。

    全唐詩/卷475可以指: 長安秋夜·章孝標 長安秋夜·羅隱

    長安秋夜·李德裕

    清冷池懷古

    清冷池懷古
    作者:李德裕
    朝代:

    區囿三百里,常聞駟馬來。
    旌旗朝甬道,簫鼓燕平臺。
    追昔賦文雅,從容遊上才。
    竹園秋水淨,風苑雪煙開。
    牛禍釁將發,羊孫謀始回。
    袁絲徒伏劒,長孺欲成灰。
    興廢由所感,湮淪斯可哀。
    空留故池鴈,刷羽尚徘徊。

    述夢詩四十韻有序

    述夢詩四十韻
    作者:李德裕
    朝代:

    賦命誠非薄,良時幸已遭。
    君當堯舜日,官接鳳皇曹。
    目睇煙霄闊,心驚羽翼高。
    椅梧連鶴禁,壀堄接龍韜。
    我後憐詞客,吾僚並雋髦。
    著書同陸賈,待詔比王褒。
    重價連懸璧,英詞淬寶刀。
    泉流初落澗,露滴更濡毫。
    赤豹欣來獻,彤弓喜暫櫜非煙含瑞氣,馴雉潔霜毛。
    靜室便幽獨,虛樓散鬱陶。
    花光晨豔豔,松韻晚騷騷。
    畫壁看飛鶴,仙圖見巨鼇。
    倚簷陰藥樹,落格蔓蒲桃。
    荷靜蓬池鱠,冰寒郢水醪。
    荔枝來自遠,盧橘賜仍叨。
    麝氣隨蘭澤,霜華入杏膏。
    恩光惟覺重,攜挈未爲勞。
    夕閱梨園騎,宵聞禁杖獒。
    扇回交彩翟,鵰起颺銀絛。
    轡待袁絲攬,書期蜀客操。
    盡規常謇謇,退食尚忉忉。
    龜顧垂金鈕,鸞飛曳錦袍。
    御溝楊柳弱,天廐驌驦豪。
    屢換青春直,閑隨上苑遨。
    煙低行殿竹,風拆繞牆桃。
    聚散俄成昔,悲愁益自熬。
    每懷仙駕遠,更望茂陵號。
    地接三茅嶺,川迎伍子濤。
    花迷瓜步暗,石固蒜山牢。
    蘭野凝香管,梅洲動翠篙。
    泉魚驚綵妓,溪鳥避干旄。
    感舊心猶絕,思歸首更搔。
    無聊燃[蜜]炬,誰復勸金舠。
    嵐氣朝生棟,城陰夜入濠。
    望煙歸海嶠,送鴈渡江臯。
    宛馬嘶寒櫪,吳鉤在錦弢。
    未能追狡兔,空覺長黃蒿。
    水國逾千里,風帆過萬艘。
    閱川終古恨,惟見暮滔滔。

    招隱山觀玉蕊樹戲書即事奉寄江西沈大夫閣老

    招隱山觀玉蕊樹戲書即事奉寄江西沈大夫閣老

    寄題惠林李侍郎舊館

    棟宇非吾室,煙山是我鄰。
    百齡惟待盡,一世樂長貧。
    半壁懸秋日,空林滿夕塵。
    祗應雙鶴弔,松路更無人。

    寄茅山孫煉師

    寄茅山孫煉師

    題奇石

    題奇石
    作者:李德裕
    朝代:

    蘊玉抱清輝,閑庭日瀟灑。
    塊然天地間,自是孤生者。

    送張中丞入臺從事

    驛騎朝天去,江城睠闕深。
    夜珠先去握,芳桂乍辭陰。
    澤國三千里,羈孤萬感心。
    自嗟文廢久,此曲爲盧諶。

    懷京國

    懷京國
    作者:李德裕
    朝代:

    海上東風犯雪來,臘前先折鏡湖梅。
    遙思禁苑青春夜,坐待宮人畫詔迴。

    追和太師顏公同清遠道士游虎丘寺

    追和太師顏公同清遠道士游虎丘寺

    東郡懷古二首

    東郡懷古二首
    作者:李德裕
    朝代:

    王京兆

    河水昔將決,衝波溢川潯。
    崢嶸金堤下,噴薄風雷音。
    投馬災未弭,爲魚歎方深。
    惟公執珪璧,誓與身俱沈。
    誠信不虛發,神明宜爾臨。
    湍流自此回,咫尺焉能侵。
    逮我守東郡,悽然懷所欽。
    雖非識君面,自謂知君心。
    意氣苟相合,神明無古今。
    登城見遺廟,日夕空悲吟。

    陽給事

    宋氏遠家左,豺狼滿中州。
    陽君守滑臺,終古垂英猷。
    數仞城既毀,萬夫心莫留。
    跳身入飛鏃,免胄臨霜矛。
    畢命在旗下,殭屍橫道周。
    義風激河汴,壯氣淪山丘。
    嗟爾抱忠烈,古來誰與儔。
    就烹感漢使,握節悲陽秋。
    顏子綴清藻,鏗然如素璆。
    徘徊望故壘,尚想精魂遊。

    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

    昔人懷井邑,爲有掛冠期。
    顧我飄蓬者,長隨泛梗移。
    越吟因病感,潘鬢入秋悲。
    北指邯鄲道,應無歸去期。

    雨後淨望河西連山愴然成詠

    宿雨初收晚吹繁,秋光極目自銷魂。
    煙山北下歸遼海,鴻鴈南飛出薊門。
    只恨無功書史籍,豈悲臨老事戎軒。
    唯懷藥餌蠲衰病,爲惜餘年報主恩。

    秋日美晴,郡樓閑眺,寄荊南張書記

    秋日美晴,郡樓閑眺,寄荊南張書記

    故人寄茶

    全唐詩/卷475
    消歧義頁

      這是一個消歧義頁——使用相同或相近標題,而主題不同的條目列表。如果您是通過某個內部鏈接轉到本頁,希望您能協助將該內部鏈接指向正確的主條目。

      全唐詩/卷475可以指: 故人寄茶·曹鄴 故人寄茶·李德裕

      奉送相公十八丈鎮揚州

      奉送相公十八丈鎮揚州

      題劍門

      題劍門 (李德裕)

      漢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

      漢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

      重題

      重題 (李德裕)

      房公舊竹亭聞琴緬慕風流神期如在因重題此作

      流水音長在,青霞意不傳。
      獨悲形解後,誰聽廣陵絃。

      憶金門舊遊奉寄江西沈大夫

      東望滄溟路幾重,無因白首更相逢。
      已悲泉下雙琪樹,又惜天邊一臥龍。
      人事升沉纔十載,宦遊漂泊過千峰。
      思君遠寄西山藥,歲暮相期向赤松。

      早入中書行公主冊禮事畢,登集賢閣成詠

      早入中書行公主冊禮事畢,登集賢閣成詠

      題羅浮石

      題羅浮石
      作者:李德裕
      朝代:

      清景持芳菊,涼天倚茂松。
      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羣峰。

      重過列子廟,追感頃年自淮服與居守王,僕射同題名於廓壁僕射已為御史,余尚布衣,自後俱列紫垣,繼遊內署,兩為夏官之代,復聯左揆之榮,荷寵多同,感涕何極,因書四韻奉寄

      重過列子廟,追感頃年自淮服與居守王,僕射同題名於廓壁僕射已為御史,余尚布衣,自後俱列紫垣,繼遊內署,兩為夏官之代,復聯左揆之榮,荷寵多同,感涕何極,因書四韻奉寄

      遙傷茅山縣孫尊師三首

      蟬蛻遺虛白,蜺飛入上清。
      同人悲劒解,舊友覺衣輕。
      黃鵠遙將舉,斑麟儼未行。
      惟應鮑靚室,中夜識琴聲。

      金格期初至,飆輪去不停。
      山摧武擔石,天隕少微星。
      弟子悲徐甲,門人泣蔡經。
      空聞留玉舃,猶在阜鄉亭。

      空宇留丹竈,層霞被羽衣。
      舊山聞鹿化,遺舃尚鳧飛。
      數日奇香在,何年白鶴歸。
      想君旋下淚,方欵里閭扉。

      尊師是桃源黃先生傳法弟子常見尊師稱先靈跡今重賦此詩兼寄題黃先生舊館

      尊師是桃源黃先生傳法弟子常見尊師稱先靈跡今重賦此詩兼寄題黃先生舊館

      僕射相公偶話於故集賢張學士廳寫得德裕與僕射舊唱和詩,其時和者五人,惟僕射與德裕皆列高位,淒然懷舊,輒獻此詩

      僕射相公偶話於故集賢張學士廳寫得德裕與僕射舊唱和詩,其時和者五人,惟僕射與德裕皆列高位,淒然懷舊,輒獻此詩

      惠泉

      全唐詩/卷475
      消歧義頁

        這是一個消歧義頁——使用相同或相近標題,而主題不同的條目列表。如果您是通過某個內部鏈接轉到本頁,希望您能協助將該內部鏈接指向正確的主條目。

        全唐詩/卷475可以指: 惠泉·宇文鼎 惠泉·李德裕

        惠泉·宋祁

        惠泉·宋庠

        無題

        無題 (李德裕)

        題冠蓋裏

        題冠蓋裏

        離平泉馬上作

        離平泉馬上作
        作者:李德裕
        朝代:

        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
        文帝寵深陪雉尾,武皇恩厚宴龍津。
        黑山永破和親虜,烏嶺全阬跋扈臣。
        自是功高臨盡處,禍來[名]滅不由人。

        謫嶺南道中作

        謫嶺南道中作
        作者:李德裕
        朝代:

        嶺水爭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
        愁衝毒霧逢虵草,畏落沙蟲避燕泥。
        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報潮雞。
        不堪腸斷思鄉處,紅槿花中越鳥啼。

        到惡溪夜泊蘆島

        到惡溪夜泊蘆島
        作者:李德裕
        朝代:

        甘露花香不再持,遠公應怪負前期。
        青蠅豈獨悲虞氏,黃犬應聞笑李斯。
        風雨瘴昏蠻日月,煙波魂斷惡溪時。
        嶺頭無限相思淚,泣向寒梅近北枝。

        登崖州城作

        登崖州城作
        作者:李德裕
        朝代:

        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遶郡城。

        鴛鴦篇

        鴛鴦篇 (李德裕)

        南梁行

        南梁行 (李德裕)

        近於伊川卜山居將命者畫圖而至欣然有感聊賦此詩兼寄上浙東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鶴

        弱歲弄詞翰,遂叨明主恩。
        懷章過越邸,建斾守吳門。
        西圮陰難駐,東臯意尚存。
        慙逾六百石,愧負五千言。
        寄世知嬰繳,辭榮類觸藩。
        欲追綿上隱,況近子平村。
        邑有桐鄉愛,山餘黍谷暄。
        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園。
        野竹多微逕,巖泉豈一源。
        映池方樹密,傍澗古藤繁。
        邛杖堪扶老,黃牛已服轅。
        只應將唳鶴,幽谷共翩翻。

        憶平泉山居,贈沈吏部一首

        憶平泉山居,贈沈吏部一首

        夏晚有懷平泉林居

        孟夏守畏途,捨舟在徂暑。
        愀然何所念,念我龍門塢。
        密竹無蹊徑,高松有四五。
        飛泉鳴樹間,颯颯如度雨。
        菌桂秀層嶺,芳蓀媚幽渚。
        稚子候我歸,衡門獨延佇。
        誰言聖與哲,曾是不懷土。
        公旦既思周,宣尼亦念魯。
        矧余竄炎裔,日夕誰晤語。
        眷闕悲子牟,班荊感椒舉。
        悽悽視環玦,惻惻步庭廡。
        豈待莊舃吟,方知倦羈旅。

        早秋龍興寺江亭閑眺憶龍門山居寄崔張舊從事

        江亭感秋至,蘭徑悲露泫。
        秔稻秀晚川,杉松鬱晴巘。
        嗟予有林壑,茲夕念原衍。
        綠篠連嶺多,青莎近溪淺。
        淵明菊猶在,仲蔚蒿莫翦。
        喬木粲凌苕,陰崖積幽蘚。
        遙思伊川水,北渡龍門峴。
        蒼翠雙闕間,逶迤清灘轉。
        故人在鄉國,歲晏路悠緬。
        惆悵此生涯,無由共登踐。

        賦紅桂樹兼贈陳侍御

        賦紅桂樹兼贈陳侍御

        懷山居邀松陽子同作

        我有愛山心,如飢復如渴。
        出谷一年餘,常疑十年別。
        春思巖花爛,夏憶寒泉冽。
        秋憶泛蘭巵,冬思玩松雪。
        晨思小山桂,暝憶深潭月。
        醉憶剖紅梨,飯思食紫蕨。
        坐思藤蘿密,步憶莓苔滑。
        晝夜百刻中,愁腸幾回絕。
        每念羊叔子,言之豈常輟。
        人生不如意,十乃居七八。
        我未及懸輿,今猶佩朝紱。
        焉能逐麋鹿,便得遊林樾。
        范恣滄波舟,張懷赤松列。
        惟應詎身恤,豈敢忘臣節。
        器滿自當欹,物盈終有缺。
        從茲返樵徑,庶可希前哲。

        思歸赤松村呈松陽子

        昔人思避世,惟恐不深幽。
        禽慶潛名岳,鴟夷漾釣舟。
        顧余知止足,所樂在歸休。
        不似尋山者,忘家恣遠遊。

        近臘對雪有懷林居

        蓬門常晝掩,竹徑寂無人。
        鳥起飄松霰,麕行動谷榛。
        應知禽魚侶,合與薜蘿親。
        遙憶平臯望,溪煙已發春。

        思山居一十首

        思山居一十首
        作者:李德裕
        朝代:

        清明後憶山中

        遙思寒食後,野老林下醉。
        月照一山明,風吹百花氣。
        飛泉與萬籟,髣髴疑簫吹。
        不待曙華分,已應喧鳥至。

        題寄商山石

        綺皓巖中石,嘗經伴隱淪。
        紫芝呈幾曲,紅蘚閟千春。
        聊用支琴尾,寧惟倚病身。
        自知來處所,何暇問嚴遵。

        憶鐘苽時

        尚平方畢娶,疎廣念歸期。
        澗底松成蓋,簷前桂長枝。
        徑閑芳草合,山靜落花遲。
        雖有苽園在,無因及種時。

        春日獨坐思歸

        壯齡心已盡,孤賞意猶存。
        豈望圖麟閣,惟思臥鹿門。
        無謀堪適野,何力可拘原。
        只有容身去,幽山自灌園。

        思登家山林嶺

        自知無世用,只是愛山遊。
        舊有嵇康嬾,今慙趙武偷。
        登巒未覺疾,泛水便忘憂。
        最惜殘筋力,捫蘿遍一丘。

        思鄉園老人

        常羨蓽門翁,所思惟歲稔。
        遙知松月曙,尚在山窗寢。
        蘭氣入幽簾,禽言傍孤枕。
        晨興步巖徑,更酌寒泉飲。

        寄龍門僧

        龍門有開士,愛我春潭碧。
        清景出東山,閑來玩松石。
        應憐林壑主,遠作滄溟客。
        爲我謝此僧,終當理歸策。

        憶藥苗

        溪上藥苗齊,丰茸正堪掇。
        皆能扶我壽,豈止堅肌骨。
        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陽蕨。
        豈如甘谷士,只得香泉啜。

        憶村中老人春酒

        二叟茅茨下,清晨飲濁醪。
        雨殘紅芍藥,風落紫櫻桃。
        巢燕銜泥疾,簷蟲掛網高。
        閑思春谷事,轉覺宦途勞。

        憶葛勝木禪床

        憶我齋中榻,寒宵幾獨眠。
        管寧穿亦坐,徐孺去常懸。
        蟲網垂應遍,苔痕染更鮮。
        何人及身在,歸對老僧禪。

        張公超谷中石

        張公超谷中石
        作者:李德裕
        朝代:

        鼓篋依綠槐,橫經起秋霧。
        有時連岳客,尚辦絃歌處。
        自予去幽谷,誰人襲芳杜。
        空留古苔石,對我巖中樹。

        初歸平泉,過龍門南嶺,遙望山居即事

        初歸平泉,過龍門南嶺,遙望山居即事

        伊川晚眺

        伊川晚眺
        作者:李德裕
        朝代:

        桑葉初黃梨葉紅,伊川落日盡無風。
        漢儲何假終南客,甪里先生在谷中。

        潭上喜見新月

        潭上喜見新月
        作者:李德裕
        朝代:

        簪組十年夢,園廬今夕情。
        誰憐故鄉月,復映碧潭生。
        皓彩松上見,寒光波際輕。
        還將孤賞意,暫寄玉琴聲。

        郊外即事寄侍郎大尹

        高秋慙非隱,閑林喜退居。
        老農爭席坐,稚子帶經鋤。
        竹徑難迴騎,仙舟但跂予。
        豈知陶靖節,秪自愛吾廬。

        山居遇雪喜道者相訪

        幽居近谷西,喬木與山齊。
        野竹連池合,巖松映雪低。
        喜君來白社,值我在青谿。
        應笑於陵子,遺榮自灌畦。

        雪霽晨起

        雪霽晨起
        作者:李德裕
        朝代:

        雪覆寒溪竹,風卷野田蓬。
        四望無竹跡,誰憐孤老翁。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見呼愧獲方外之名因以此詩為報奉寄劉賓客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見呼愧獲方外之名因以此詩為報奉寄劉賓客

        早春至言禪公法堂憶平泉別業

        昔我伊原上,孤遊竹樹間。
        人依紅桂靜,鳥傍碧潭閑。
        松蓋低春雪,藤輪倚暮山。
        永懷桑梓邑,衰老若爲還。

        峽山亭月夜獨宿對櫻桃花有懷伊川別墅金陵作

        皎月照芳樹,鮮葩含素輝。
        愁人惜春夜,達曙想巖扉。
        風靜陰滿砌,露濃香入衣。
        恨無金谷妓,爲我奏思歸。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

        望伊川

        遠村寒食後,細雨度川來。
        芳草連谿合,梨花映墅開。
        槿籬懸落照,松徑長新苔。
        向夕亭臯望,遊禽幾處回。

        潭上紫藤

        故鄉春欲盡,一歲芳難再。
        巖樹已青蔥,吾廬日堪愛。
        幽溪人未去,芳草行應礙。
        遙憶紫藤垂,繁英照潭黛。

        書樓晴望

        幽居人世外,久厭市朝喧。
        蒼翠連雙闕,微茫認九原。
        殘紅映鞏樹,斜日照轘轅。
        薄暮柴扉掩,誰知仲蔚園。

        西嶺望鳴臯山

        高秋對涼野,四望何蕭瑟。
        遠見鳴臯山,青峰原上出。
        晨興採薇蕨,向暮歸蓬蓽。
        詎假數揮金,餐和養餘日。

        瀑泉亭

        向老多悲恨,悽然念一丘。
        巖泉終古在,風月幾年遊。
        菌閣饒佳樹,菱潭有釣舟。
        不如羊叔子,名與峴山留。

        紅桂樹

        欲求塵外物,此樹是瑤林。
        後素合餘絢,如丹見本心。
        妍姿無點辱,芳意託幽深。
        願以鮮葩色,凌霜照碧潯。

        金松

        台嶺生奇樹,佳名世未知。
        纖纖疑大菊,落落是松枝。
        照日含金晰,籠煙淡翠滋。
        勿言人去晚,猶有歲寒期。

        月桂

        何年霜夜月,桂子落寒山。
        翠幹生巖下,金英在世間。
        幽崖空自老,清漢未知還。
        惟有涼秋夜,嫦娥來暫攀。

        山桂

        吾愛山中樹,繁英滿目鮮。
        臨風飄碎錦,映日亂非煙。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
        豈知幽獨客,賴此當朱絃。

        聞有三株樹,惟應秘閬風。
        珊瑚不生葉,朱草又無叢。
        未若凌雲栢,常能終歲紅。
        晨霞與落日,相照在巖中。

        芳蓀

        楚客重蘭蓀,遺芳今未歇。
        葉抽清淺水,花照暄妍節。
        紫豔映渠鮮,輕香含露潔。
        離居若有贈,暫與幽人折。

        流盃亭

        激水自山椒,析波分淺瀨。
        回環疑古篆,詰曲如縈帶。
        寧愬羽觴遲,惟歡親友會。
        欲知中聖處,皓月臨松蓋。

        東谿

        近蓄東谿水,悠悠起淥波。
        綵鴛留不去,芳草日應多。
        夾岸生奇篠,緣巖覆女蘿。
        蘭橈思無限,爲感濯纓歌。

        鸂鶒

        清沚雙鸂鶒,前年海上雛。
        今年戀洲嶼,思若在江湖。
        欲起搖荷蓋,閑飛濺水珠。
        不能常泛泛,惟作逐波鳧。

        西園

        西園最多趣,永日自忘歸。
        石瀨流清淺,風岑澹翠微。
        曉翻紅藥豔,晴裊碧潭輝。
        獨望娟娟月,宵分半掩扉。

        海石楠

        昔見歷陽山,雞籠已孤秀。
        今看海嶠樹,翠蓋何幽茂。
        霰雪詎能侵,煙嵐自相揉。
        攀條獨臨憩,況值清陰晝。

        雙碧潭

        清剡與嚴湍,潺湲皆可憶。
        適來玩山水,無此秋潭色。
        莫辨幽蘭叢,難分翠禽翼。
        遲遲洲渚步,臨眺忘餐食。

        竹徑

        野竹自成徑,繞溪三里餘。
        檀欒被層阜,蕭瑟蔭清渠。
        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
        田家故人少,誰肯共焚魚。

        花藥欄

        蕙草春已碧,蘭花秋更紅。
        四時發英豔,三徑滿芳叢。
        秀色濯清露,鮮輝搖惠風。
        王孫未知返,幽賞竟誰同。

        自敘

        五嶽徑雖深,遍遊心已蕩。
        苟能知止足,所遇皆清曠。
        七十難可期,一丘乃微尚。
        遙懷少室山,常恐非吾望。

        首夏清景想望山居

        嘉樹陰初合,山中賞更新。
        禽言未知夏,蘭徑尚餘春。
        散滿蘿垂帶,扶疎桂長輪。
        丹青寫不盡,宵夢歎非真。
        累榭空留月,虛舟若待人。
        何時倚蘭棹,相與掇汀蘋。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

        釣臺

        我有嚴湍思,懷人訪故臺。
        客星依釣隱,仙石逐槎回。
        倒影含清沚,凝陰長碧苔。
        飛泉信可挹,幽客未歸來。

        似鹿石

        林中有奇石,髣髴獸潛行。
        乍似依巖桂,還疑食野苹。
        茸長綠蘚映,斑細紫苔生。
        不是見羇者,何勞如頓纓。

        海上石筍

        常愛仙都山,奇峰千仞懸。
        迢迢一何迥,不與衆山連。
        忽逢海嶠石,稍慰平生憶。
        何以慰我心,亭亭孤且直。

        疊石

        潺湲桂水湍,漱石多奇狀。
        鱗次冠煙霞,蟬聯疊波浪。
        今來碧梧下,迥出秋潭上。
        歲晚苔蘚滋,懷賢益惆悵。

        重臺芙蓉

        芙蓉含露時,秀色波中溢。
        玉女襲朱裳,重重映皓質。
        晨霞耀丹景,片片明秋日。
        蘭澤多衆芳,妍姿不相匹。

        白鷺鶿

        余心憐白鷺,潭上日相依。
        拂石疑星落,凌風似雪飛。
        碧沙常獨立,清景自忘歸。
        所樂惟煙水,徘徊戀釣磯。

        海魚骨

        昔日任公子,期年釣此魚。
        無由見成岳,聊喜識專車。
        皎皎連霜月,高高映碧渠。
        陶潛雖好事,觀海只披圖。

        泛池舟

        桂舟蘭作枻,芬芳皆絕世。
        只可弄潺湲,焉能濟大川。
        樹懸涼夜月,風散碧潭煙。
        未得同魚子,菱歌共扣舷。

        舴艋舟

        無輕舴艋舟,始自鴟夷子。
        雙闕掛朝衣,五湖極煙水。
        時遊杏壇下,乍入湘川裏。
        永日歌濯纓,超然謝塵滓。

        二猿

        釣瀨水漣漪,富春山合沓。
        松上夜猿鳴,谷中清響合。
        衝網忽見羈,故山從此辭。
        無由碧潭飲,爭接綠蘿枝。

        思在山居日偶成此詠邀松陽子同作

        閑思昔歲事,忽忽念伊川。
        乘月步秋坂,滿山聞石泉。
        回塘碧潭映,高樹綠蘿懸。
        露下呌田鶴,風來嘶晚蟬。
        懷茲長在夢,歸去且無緣。
        幽谷人未至,蘭苕應更鮮。

        重憶山居六首

        重憶山居六首
        作者:李德裕
        朝代:

        平泉源

        出谷纔浮芥,中園已濫觴。
        逶迤過竹塢,浩淼走蘭塘。
        夜靜聞魚躍,風微見鴈翔。
        從茲東向海,可泛濟川航。

        泰山石

        雞鳴日觀望,遠與扶桑對。
        滄海似鎔金,衆山如點黛。
        遙知碧峰首,獨立煙嵐內。
        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

        巫山石

        十二峰前月,三聲猿夜愁。
        此中多怪石,日夕漱寒流。
        必是歸星渚,先求歷鬥牛。
        還疑煙雨霽,髣髴是嵩丘。

        羅浮山

        龍伯釣鼇時,蓬萊一峰坼。
        飛來碧海畔,遂與三山隔。
        其下多長溪,潺湲淙亂石。
        知君分如此,贈逾荊山璧。

        漏潭石

        常疑六合外,未信漆園書。
        及此聞溪漏,方欣驗尾閭。
        大哉天地氣,呼吸有盈虛。
        美石勞相贈,瓊瑰自不如。

        釣石

        嚴光隱富春,山色谿又碧。
        所釣不在魚,揮綸以自適。
        余懷慕君子,且欲坐潭石。
        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

        懷伊川郊居

        懷伊川郊居
        作者:李德裕
        朝代:

        衰疾常懷土,郊園欲掩扉。
        雖知明目地,不及有身歸。
        鞏樹秋陰遍,伊原霽色微。
        此生看白首,良願已應違。

        晨起見雪憶山居

        晨起見雪憶山居
        作者:李德裕
        朝代:

        忽憶巖中雪,誰人拂薜蘿。
        竹梢低未舉,松蓋偃應多。
        山溜隨冰落,林麕帶霰過。
        不勞聞鶴語,方奏苦寒歌。

        憶平泉雜詠

        憶平泉雜詠
        作者:李德裕
        朝代:

        憶初暖

        今日初春暖,山中事若何。
        雪開喧鳥至,澌散躍魚多。
        幽翠生松栝,輕煙起薜蘿。
        柴扉常晝掩,惟有野人過。

        憶辛夷

        昔年將出谷,幾日對辛夷。
        倚樹憐芳意,攀條惜歲滋。
        清陰須暫憩,秀色正堪思。
        只待揮金日,慇懃泛羽巵。

        憶寒梅

        寒塘數樹梅,常近臘前開。
        雪映緣巖竹,香侵泛水苔。
        遙思清景暮,還有野禽來。
        誰是攀枝客,茲辰醉始迴。

        憶藥欄

        野人清旦起,掃雪見蘭芽。
        始畎春泉入,惟愁暮景斜。
        未抽萱草葉,纔發欵冬花。
        誰念江潭老,中宵旅夢賒。

        憶茗芽

        谷中春日暖,漸憶掇茶英。
        欲及清明火,能銷醉客酲。
        松花飄鼎泛,蘭氣入甌輕。
        飲罷閑無事,捫蘿溪上行。

        憶野花

        雖遊洛陽道,未識故園花。
        曉憶東谿雪,晴思冠嶺霞。
        谷深蘭色秀,村迥柳陰斜。
        悵望龍門晚,誰知小隱家。

        憶春雨

        春鳩鳴野樹,細雨入池塘。
        潭上花微落,溪邊草更長。
        梳風白鷺起,拂水綵鴛翔。
        最羨歸飛燕,年年在故鄉。

        憶晚眺

        伊川新雨霽,原上見春山。
        緱嶺晴虹斷,龍門宿鳥還。
        牛羊平野外,桑柘夕煙間。
        不及鄉園叟,悠悠盡日閑。

        憶新藤

        遙聞碧潭上,春晚紫藤開。
        水似晨霞照,林疑綵鳳來。
        清香凝島嶼,繁豔映莓苔。
        金谷如相並,應將錦帳回。

        憶春耕

        郊外杏花坼,林間布穀鳴。
        原田春雨後,谿水夕流平。
        野老荷蓑至,和風吹草輕。
        無因共沮溺,相與事巖耕。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韋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詩以謝

        未謝留侯疾,常懷仲蔚園。
        閑謠紫芝曲,歸夢赤松村。
        忽改蓬蒿色,俄吹黍谷暄。
        多慙孔北海,傳教及衡門。

        山信至說平泉別墅草木滋長地轉幽深悵然思歸復此作

        忽聞樵客語,暫慰野人心。
        幽徑芳蘭密,閑庭秀木深。
        麕䴥來澗底,鳧鵠遍川潯。
        誰念滄溟上,歸歟起歎音。

        臨海太守惠予赤城石,報以是詩

        臨海太守惠予赤城石,報以是詩

        上巳憶江南禊事

        上巳憶江南禊事
        作者:李德裕
        朝代:

        黃河西繞郡城流,上巳應無祓禊遊。
        爲憶淥江春水色,更無宵夢向吳州。

        北固懷古

        全唐詩/卷475
        消歧義頁

          這是一個消歧義頁——使用相同或相近標題,而主題不同的條目列表。如果您是通過某個內部鏈接轉到本頁,希望您能協助將該內部鏈接指向正確的主條目。

          全唐詩/卷475可以指: 北固懷古·李德裕 北固懷古·程俱

          汨羅

          全唐詩/卷475
          消歧義頁

            這是一個消歧義頁——使用相同或相近標題,而主題不同的條目列表。如果您是通過某個內部鏈接轉到本頁,希望您能協助將該內部鏈接指向正確的主條目。

            全唐詩/卷475可以指: 汨羅·李德裕 汨羅·袁說友

            嶺外守歲

            嶺外守歲 (李德裕)

            訪韋楚老不遇

            訪韋楚老不遇

            題柳郎中故居

            題柳郎中故居
            作者:李德裕
            朝代:

            下馬荒堦日欲曛,潺潺石溜靜中聞。
            鳥啼花發人聲絕,寂寞山窗掩白雲。

            盤陀嶺驛樓

            盤陀嶺驛樓
            作者:李德裕
            朝代:

            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復一開顏。
            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層樓望故關。

            句 (李德裕)

            File:Arr l.png上一卷 下一卷File:Arr r.png
            全唐詩
            File:PD-icon.svg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