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女孩-讀書筆記

出自楠悦读

作者史蒂夫•比達爾夫,澳大利亞著名家庭問題專家,育兒類暢銷書作家。他的作品《養育男孩》、《男人的故事》、《快樂童年的秘密》、《愛的創造》已被200萬家庭所廣泛閱讀。《養育女孩》是作者根據自己養育女兒的經驗和從事家庭治療師多年的實際案例專門寫給女孩父母的養育指南。該書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出版,深受女孩父母的推崇。

這是一本寫給天下所有女孩父母的必讀指南。和養育男孩相比,養育女孩需要考慮的東西在很多方面是不一樣的。作者史蒂夫·比達爾夫在本書中總結了女孩的成長特點,目的是讓女孩的父母了解女孩的成長過程。這個過程是從女孩出生開始,一直到女孩18歲長大成人結束。這個過程被劃分為五個階段,有五種潛在的危險。當然,父母要在女孩的成長道路上發揮不同作用。


女孩成長的五個階段

我們知道了,女孩從0歲到18歲的人生道路會被劃分成五個階段。因為女孩在這五個階段上有不同的成長需要,做父母的必須搞清楚女孩成長的核心需求是什麼,每個階段應該關注的點是不同的。

、0~2歲

女孩在這個階段的成長主題是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嬰兒天生容易焦慮。一旦發現自己是一個人呆着的,就會立刻用叫喊和哭泣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她需要頻繁地跟父母建立連接,來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比如,媽媽出去拿個東西,即便小嬰兒理解了媽媽的意思,她也會用咿咿呀呀來吸引媽媽的注意力,期待媽媽遠遠地給予回應。

所以,父母不僅要讓她吃飽穿暖,而且要給她溫柔的愛撫,跟她唱歌、說話、逗她開心。在女孩感到焦慮不安的時候,讓她儘快地平靜下來。如果身體的需求、情感的需求都從父母那裡得到了及時的回應,女孩就會確信,生活是美好的,我是安全的。

2~5歲

這個階段,女孩學會了走路,具備了獨立行動的能力。這時候她會對周圍的一切產生濃厚的興趣。她會急不可耐地摸摸這個摸摸那個,時不時地給你弄出點動靜來。這個時候是父母最累的時候,可能你會覺得,女孩就應該安安靜靜的,怎麼能像傻小子一樣調皮搗蛋呢?但作者說這是一種常見的但極具危害性的想法。在這個階段,女孩的成長主題就是探索世界。當你認為她是女孩所以這也不該干、那也不該乾的時候,你會下意識地限制她探索世界的可能性。

當然這並不是說可以隨意的讓孩子調皮搗蛋,摔壞東西,而是說要在安全的前提下,主動地為她創造探索世界的機會。可以給她穿耐磨耐髒的衣服,不用在意衣服被糟蹋;也可以在家裡準備好紙板、顏料和蠟筆,讓她大膽地創作,用色彩表達她的想法;可以經常把她帶到公園裡,看着她跌跌撞撞地跑來跑去,玩泥土、樹葉,讓她做一個親近自然的孩子。

在買玩具的時候提防成年人的一貫傾向。家裡是個男孩,你會想到買消防車、太空船,換做給女孩買,一買就是芭比娃娃之類的玩偶。這是錯誤的想法,探索世界的精神對女孩來說同樣是寶貴的。通過探索世界,她會發現這個世界不僅是安全的,還是有趣的,有那麼多有趣的事物等着她去了解。這個過程中,她的大腦在學習的檔位上持續地運轉,她的認知能力在飛速地提升。要想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這就是最好的時候。

5~10歲

這個階段孩子正是交朋友的時候,女孩會把和朋友的相處看得特別重。男孩之間打一架,可能過會兒就沒事了,而女孩因為朋友產生的煩惱往往會鬱悶上幾天。做父母的就得出面撫慰她的傷口,鼓勵她,讓她恢復勇氣,重新啟動社交上的嘗試。所以,在這個年齡段,女孩的父母可能會更加需要教會孩子如何與朋友相處。

比如,教會她要懂得分享,懂得放棄一些東西,才能換來朋友陪伴的快樂;需要有同理心,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想象朋友的感受;在大家意見不同的時候要能商量妥協;學會道歉,這會幫助她挽回友誼等等。

當然,最好是父母自己首先能做到,能在這些方面言傳身教,女孩會學習得更加順利。比如,當你和你的另一半發生衝突的時候,你是不是能保持冷靜,保持積極溝通的態度。這會給孩子的社交能力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母還可以經常就朋友這個話題和孩子開展對話,包括最近這段時間,你和哪個朋友相處得最多,為什麼?你覺得你在和朋友相處的能力這方面有沒有進步,體現在什麼地方?和朋友相處時,你有過哪些困擾,面臨什麼挑戰?隔一段時間做一次這種對話,可以很好地促進女孩的思考,同時她也會知道,你始終在關心她的社會交往。

10~14歲

這個階段是孩子青春期的階段。青春期開始的時間因人而異,但不管如何,她們的身體會經歷連續的劇烈變化,激素水平飆升,大腦新皮質的神經元也要經歷一次重組。這些變化讓女孩感覺到自己正快速地走向成年,她會格外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所以,女孩在這個階段的主題是要界定真實的自我。父母要幫助她弄明白什麼才是追求獨立的正確方式。

作者認為,父母應該幫助女孩點燃她內心中的「火花」。所謂「內心的火花」,可以是一種技巧或天賦,比如繪畫、寫作、運動、音樂。孩子擅長、喜歡這個,沉浸其中會得到巨大的快樂。其次,它可以是承擔某項任務,比如參加一項保護大自然的公益活動。做好事可以讓人的內心充滿力量。

另外,它還可以是一種性格特徵。比如同理心,女孩總能成為同齡人的傾訴對象。這些火花的共同點是能夠照亮孩子的內心,體會到個人的價值,讓她思考人生的意義和方向。因此,多在這些方面鼓勵她,支持她,讓她的這些火花燃燒得更加明亮。

14~18歲

在這個階段要幫助孩子學着掌握自己的人生,為踏入成人世界做準備。比如,學習如何理財、如何着裝,但更重要的是心態上的轉變。為此,可以考慮為她舉辦一個成人禮。讓她離開家,跟一些年長的女性在一起生活幾天,其中包括孩子的媽媽,家族中受孩子愛戴的其他女性,也可以再聘請一位職業的人生導師。

在這幾天中,女孩會聽到她們分享成熟女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故事,感受到作為一個女人的驕傲和榮耀。這讓她對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女人有了更加深入的思索,最後她就可以正式地和孩子的身份做個告別。舉辦一次成人禮會促進女孩從心態上實現轉變,正式進入成年人的階段。

成人禮對父母也是一個有力的提醒,提醒父母儘快調整和女孩之間的相處模式。從此之後,你需要用成年人之間的那種更加平等的方式來對待她。這種調整可以體現在生活的各個角落。

比如,把家裡的事務勻一部分出來,請她給全家人做一頓飯、收拾收拾房間、幫助父母分擔家裡的財務支出,哪怕只是少量的水電費也是有意義的。女孩會從她為家庭服務的過程中感受到個人的貢獻,體驗到屬於成年人的責任感。


女孩面臨的五種危險

了解女孩成長的五個階段還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警惕外界的很多負面因素,也就是女孩在成長道路上可能遭遇的危險。這些危險不僅是對女孩本人,也是對女孩父母的極大考驗。

過早追求性感

這個問題的出現和現在女孩身體發育早有一定關係,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流行文化正在把性感定義為女性的必需品。從雜誌、電視、電影,到網絡遊戲、微博、短視頻,這些媒體在爭先恐後地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潮流、什麼是性感,不停地灌輸着外貌主義的價值觀。它可能會導致女孩對外表過於在意,急於把性感的標籤貼到自己身上。有的孩子從8歲開始擔心自己的體形,12歲不化妝就不肯出門。

所以,孩子和這些媒體接觸得越少越好。其次,我們還可以教給女孩怎麼區分喜歡、愛和欲望。如果把三者混為一談,可能會給她的人生帶來嚴重的後果。作者說不要不好意思,我們要用一種輕鬆而嚴肅的方式跟女孩探討這個話題,讓她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清晰的概念,增強自我分辨的能力。這樣一來,她就不至於把性感當成人生必備的東西。

飲食紊亂

很多孩子會對自己的體型感到困擾,認為如果自己是個胖子的話會被人取笑。被體形困擾的女孩往往不會選擇身體鍛煉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當她認為自己是個胖子,並且為此感到羞恥的時候,她就更加不願意在公共場合做跑步、游泳這樣的運動。原因很簡單,她擔心公共場合的運動會讓更多的人注意到她的體形。所以,通過節食來減肥看起來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作為父母,你可以引導女孩減少對體形的關注。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體現出自己很注重自己的身材。比如,經常一連幾天不正經吃飯,當着孩子的面兒稱體重等等。這樣會讓孩子覺得我也應該像媽媽一樣保持好身材。

具體應該怎麼做呢?家裡少買時尚雜誌,別拿那些骨瘦如柴的模特作為手機和電腦的桌面等等。把這些細節做好,然後和孩子一起享受美食,鍛煉身體。女孩就會了解到,健康遠遠比體形更重要。

沉迷網絡

最典型的是沉迷於網絡世界的社交,用那些素未謀面的朋友關係取代真實的人際交往。她可能會渴望在網絡上獲得大量的關注,把個人的照片上傳到社交網站上,期待獲得點讚和評論,一旦遇到羞辱又深受打擊。最糟糕的情況是遇到網絡上的騙局,給孩子的身心帶來終生的傷害。

如果孩子過於沉迷網絡,父母也不要氣急敗壞,因為這樣很容易讓孩子把所有的活動轉入地下,導致局面完全脫離你的監管。所以,不如用一種相互尊重的方式,父母也參與到女孩的網絡世界中。請她當你的老師教教你怎麼用,然後你就可以成為她在網絡世界的好友。

當然,必要的約束還是要有的。跟孩子商量商量,上網沒問題,大家一起制定好規則。電腦擺放在客廳,手機也只能在客廳玩,再裝上防護性的軟件。約定上網的時長和時間段,避開晚上睡覺之前,保障良好的睡眠質量。總之,用陪伴和協商的方式對待孩子上網的問題,是防止網絡世界危險的最好方式。

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是一個普遍現象,現在的父母都很警覺。不過有一個常見的誤區是以為孩子被欺凌的風險主要來自於那些小霸王一樣的男孩,事實上校園欺凌發生在女孩之間的可能性並不小,只是相對比較隱蔽。因為男孩要欺負你通常是打人,他更傾向於用肢體動作,而女孩之間發生的大多屬於「社交欺凌」。

比如,欺凌者說話尖酸刻薄、散布流言蜚語,攛掇大家不和某人一起玩,把受害者排擠在群體之外。長期面對這樣的社交欺凌,女孩受到的是心理上的傷害。

怎麼避免呢?父母和女孩之間要多開展社交方面的對話,了解孩子遇到的麻煩和挑戰。在這些對話中,父母就會有機會幫助女孩分辨,什麼樣的情形屬於朋友之間正常的衝突,什麼樣的情形可能屬於欺凌的範疇。同時讓她相信,如果她感到不安全、不受尊重,你一定會成為她堅強的後盾。

當欺凌確實發生的時候,父母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心痛孩子的遭遇,但注意別表現得過於情緒化。女孩需要的是沉穩的依靠,而不是暴躁的反應。當然,解決校園欺凌的問題還需要父母有效地和老師進行溝通,持續跟進學校的處理情況。

酒精和毒品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給小孩子飲酒,因為孩子的大腦更容易受到酒精的傷害。正確的做法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絕不允許她喝上哪怕一點點酒。尤其是對於女孩來說,飲酒的習慣會增加她成年以後患上乳腺癌的風險。大約1/3的乳腺癌病例和過量飲酒有關係。

比酒精更危險的是吸毒。什麼樣的女孩會跑去吸毒呢?這跟孩子的受教育水平、智力、能力都沒有關係。能幫助女孩遠離毒品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父母給予足夠的監督。父母經常出現在孩子的生活中,知道孩子外出的時候在哪裡、在做什麼,就可以極大地降低孩子接觸毒品的可能。

如果你是母親,那麼你要意識到,你是她生命中最有影響力的角色。母親要在各方面給女兒樹立榜樣。你可以給孩子示範怎麼處理和他人的關係,尤其是和丈夫的關係。你可以在家裡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讓每個人都感到溫暖舒適。女孩會默默地觀察和學習你在這些方面的表現,這個時候你還需要向女孩解釋。

比如,你之所以很少看電視,而是把時間更多花在閱讀上,是因為電視有電視的快樂,閱讀也有閱讀的快樂,只能選一樣。電視的快樂在短期內就會消失,而閱讀讓你得到的是帶來持久的充實感,帶來的是長期的成長。

如果你是女孩的父親,那麼記得一定要多參與孩子的養育。你可以陪她一起釣魚、放風箏。而且父親的陪伴能給女孩帶來莫大的安全感。她會變得更加自信,更有勇氣嘗試和冒險。她還會從你身上學會如何與男性相處,建立友誼。她看到父親尊重她、愛護她,就不會允許別人隨意地操縱她、欺負她,出現早孕、酗酒、吸毒這樣的問題。


養育女孩導圖
養育女孩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