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男孩-讀書筆記
作者史蒂夫·比達爾夫,澳大利亞著名的家庭問題專家,育兒類暢銷書作家,著有《養育男孩》《男人的故事》《快樂童年的秘密》《愛的創造》等書。在《養育男孩》中,比達爾夫為家長們揭示了男孩在從孩童向男人轉變過程中面臨的所有關鍵問題,並給出了專業的建議。
這本書圍繞着男孩的成長特點,讓你了解他成長的三個階段,了解父母親分別應該在他的人生中發揮什麼作用。最重要的是,這本書能讓你理解男孩成長的最大驅動力是什麼,以及養育男孩要格外注意哪些方面。
男孩成長的三個階段
我們要想理解男孩的整個成長過程,必須要搞清楚他內在的驅動力是什麼。作者認為,男孩成長最大的驅動力來自於他體內分泌的睾丸激素。我們都知道男孩比女孩更喜歡爭吵和打架,就是受到了睾丸激素的影響。但這還只是睾丸激素一種最直接的表現,事實上,睾丸激素的影響貫穿了男孩的整個成長經歷,決定了他在不同成長階段的心理需求。那麼睾丸激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
這個起點是在男孩母親受孕的第8周,此時男孩基因中的 Y 染色體發揮作用,使得男孩在體內分泌出睾丸激素,刺激他長出男性器官。在出生後的頭3年裡,他身體裡的睾丸激素含量還比較低,到了4歲的時候,男孩體內的睾丸激素會增加到他1歲時候的兩倍。他們對空間和機械的興趣比同齡的女孩要強烈得多,這種傾向和遠古時代的男性曾經長期負責狩獵有關。
等到了11歲左右,男孩體內的睾丸激素含量再次猛增,達到他1歲時候的8倍左右。在高水平睾丸激素的強烈刺激下,男孩的四肢猛長,臉上生出粉刺,第二性特徵逐漸變得明顯。之後,睾丸激素會在他體內一直處於高位運行的狀態,讓他變成一個成熟的男性。
這是睾丸激素在男孩成年之前的變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睾丸激素變多的關鍵節點,一個是4歲,一個是11歲。但是當睾丸激素含量提高之後,男孩的心智不會立刻有一個跳躍性的轉變,而是要等到睾丸激素持續作用一段時間,才會表現得比較明顯,這個時間大概是兩年。也就是說,在他6歲和13歲的時候,男孩的心智水平會在睾丸激素的推動下進入新的階段。所以,作者把一個男孩成年之前的人生分為三個階段。
出生到6歲:溫柔歲月
它是男孩一生中最溫馨、受到親人最多關愛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是,男孩需要和身邊親人中的至少一位形成非常親密的關係,這樣他的內心才能建立起安全感。通常而言,這個人是母親。因為母親是最樂意看護孩子的;母親慈祥可親,能給孩子最大的撫慰。因此,一般而言,母親是最合適的人選,她能為嬰兒提供所需的一切。
而且在這個階段,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有分離焦慮,所以作者建議男孩在3歲之前儘量不要送幼兒園,而是要給他足夠長的時間去形成安全感。因為安全感是讓他能有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的基礎。而不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堅強、不嬌氣的性格,在男孩很小的時候就對他的哭鬧充耳不聞,認為只要把時間長了,他就能自己安靜下來,變得懂事聽話。
這樣的做法可能在短時間內很有效,但它會切斷孩子與父母的情感聯繫,讓男孩感到無法在身邊找到一個可以無條件信賴的親密關係,那麼等他長大了,他或者過於要強來保護自己,或者過於軟弱來屈從於他人。所以,從親密關係中獲得的安全感是男孩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成長需求。
6~13歲:學着成為男人
男孩到了6歲左右,一個巨大的變化出現了。此時,男孩突然變得「男人氣」十足,甚至連那些最安靜的男孩也突然想舞刀弄槍,幻想自己身披着超人斗篷,與想象中的壞人較量、大聲吼叫。這些重要變化並非偶然。
6歲左右的男孩似乎更喜歡和爸爸或其他男性在一起,與他們形影不離,想向他們學習,模仿他們。他們的目的就是學着做一個男人。在這個階段,父親要能夠取代母親,成為對男孩影響最大的人。如果父親不能很好地參與孩子的生活,很多男孩就會不停地搗亂。
比如,有一個案例,說的是小男孩總是生病,但是到了醫院檢查不出問題出在什麼地方,這時候,小男孩的父親在國外參加完一個行業會議回來陪他,沒過幾天小男孩好了很多,後來父親再次出去參會,男孩馬上又病倒了。作者給了這位父親一個建議,請他考慮是不是可以換一份能和孩子相處的工作。當這位父親採納了作者的建議之後,經常跟孩子相處,孩子的症狀很快就消失了。所以有時候這個年齡段的男孩之所以會出現異常情況,可能就是在吸引父親的注意,是為了讓父親更加關注自己。
所以,不管你工作有多忙,做父親的一定要抽出時間來陪他,讓他能夠在身邊找到一個男人的榜樣。因為這個階段的男孩會崇拜他的父親,他喜歡和父親一起探險,一起打鬧,喜歡聽父親小時候的故事。他還會從父親身上學習自控力,理解對待人生應有的態度,搞明白如何尊重女性、和女性相處。所以,你要用好榜樣的力量,來幫助他形成善良的品性,同時具備一定的競爭意識。千萬不要錯過這個階段。
男孩突然對父親產生了興趣,並不說明已經到了母親該退出他們生活領域的時候。你需要讓男孩知道,他們可以依靠母親,不需要掩蓋自己脆弱的感情。在這個階段,如果男孩能和父母保持親密的關係,那麼他們就能朝最健康的方向發展。如果父親認為兒子占據了母親太多的時間,那麼父親也應該抽出一定的時間來陪伴母子,而不僅僅是責備妻子。或許他太嚴厲,對兒子的期望值太高,使他心生畏懼。
母親最應該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成為孩子和父親之間的那個障礙,而是應該多去鞏固父親在男孩心中的地位。不要說父親的壞話,這種做法傷害的不光是丈夫的形象,也同時傷害了那個男孩。你可以教孩子,如何關愛別人,如何做家務、獨立生活等等。
14歲:向男人轉變
在這個階段,男孩的男性身體特徵越來越明顯,同時心智也發生着巨大的變化。以前比較安靜的男孩,這個時候也會開始變得急躁、變得喜怒無常。這個變化背後的原因,是他們體內睾丸激素的含量正在大幅地上升,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剩餘的精力無處釋放。合格的父母要能從睾丸激素的角度來理解孩子性情和行為的變化。當你能明白他身體內有一股力量在不斷刺激他,讓他躁動不安的時候,你會更好地包容他的叛逆。
這個階段的男孩感到自己馬上成年,迫切地希望邁入社會,所以急於擺脫家庭的束縛,父母和男孩之間出現矛盾幾乎是必然的。他會挑戰父母的權威,還會積極地在家庭之外的世界尋找目標和方向,但其實他還無法獨立面對充滿風險的外部世界。這個時候父母做好一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在家庭之外給他找到合適的引路人。這位引路人是幫助男孩走入社會、成長為男人的啟蒙老師。
那麼怎麼挑選一個合適的引路人呢?首先,這個人要能經常和男孩見面、關心他,並且被男孩個人所接受。其次,他要正直、博學,能夠教給男孩一些重要的生存技能,教他更好地建立人際關係、融入社會,同時調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
父母通常可以考察一下自己的親戚、朋友,也可以是男孩崇拜的一位學校老師,或者是他參加社會團體時遇到的其他成年人。如果男孩的身邊缺少一個引路人給他指明方向,他可能會自己尋求一些有風險的替代品,比如,跟同伴一起逃學。
父母需要注意的方面
在男孩成長的三個階段當中,父母需要伴隨着孩子的成長,來不斷地調整養育方式。此外,父母還需要關注男孩養育中非常重要的四個方面。
學習能力
男孩和女孩的大腦結構存在顯著的差異。男孩對空間和機械比女孩要敏感,但是男孩也有自己的弱項,最主要的就是語言能力。男孩大腦中負責語言能力的區域,比女孩要少20%-30%左右,加上在青春期之前,男孩的大腦發育會比女孩慢上半拍,於是造成了這麼一種現象:當父母滿懷期望地把家裡的男孩送到小學,結果卻發現班裡那些學習最好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是女生。
這種現象也和學校的學科設置有關係,小學時語言類學科占比很大,而男孩擅長的空間和機械等則要到初中以後才會比較多地用到。因此,作者建議男孩的父母一定要花足夠多的精力幫助男孩培養他的語言能力,維護好他對學校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為此,父母可以儘可能早地給他們朗讀、講故事。
在孩子1歲以前,就可以開始給他講那些韻律性很強的書,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機會,給孩子解釋他們看到的、聽到的一切事物。如果他們已經會說話了,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你就要保護好他的那種好奇心,耐心地給出回答。這麼做不僅是為了讓孩子了解一些常識,而且對他們的語言能力是有很大幫助的。和孩子玩智力遊戲時,也一定要耍點小把戲,但這個小把戲必須好玩,能夠開發孩子的智力。
情緒能力
男孩的情緒能力經常受到來自父母的壓制,如果你想讓家裡的男孩有比較高的情商,在社交上有更好的表現,那麼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讓他壓抑情緒。作者建議,首先教他們儘可能多地掌握描述情緒的詞彙,這是情緒覺察和表達的基礎。總體來說,人有8種基本情緒,包括高興和悲傷、信任和討厭、害怕和生氣、期待和驚訝。當孩子學會了這8種基本情緒之後,你還可以進一步地找到不同強弱程度的詞。
比如,對於害怕這種基本情緒,輕一點叫做緊張,重一點叫做恐懼;生氣這種情緒,輕一點叫做煩惱,重一點叫做憤怒。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當你把這麼多描述情緒的詞彙教給孩子之後,他們會不斷地把詞彙跟自己內心的那個感受聯繫起來。
其次,是教他們如何通過面部表情來判斷別人的內心感受,這是共情和同理心的基礎。父母可以有意識地鍛煉他們辨別表情背後的含義。具體做法是,在你給他講故事、看動畫片或者逛街的時候,經常性地提幾個問題就可以了。比如,你覺得小豬佩奇現在是什麼心情,她為什麼微笑着瞪大了眼睛,眉毛挑得高高的?當你幫助他敏銳地察覺和表達自身感受,並且對別人的情緒有感知、有共情的時候,提升的不僅是他的情緒能力,而且是在有效地鍛煉他的大腦,讓他的左腦和右腦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
運動
絕大多數男孩都喜歡運動,除了強身健體之外,運動對於男孩有格外重要的幾個意義:一是,睾丸激素讓男孩充滿了能量,他們需要運動來消耗精力,這樣他們才有可能在其他的時候安靜下來;二是,男孩與生俱來就有一種好勇鬥狠的勝負心,運動給了他們一個較量的場合,他們從中可以學習如何看待勝負,以及如何一邊競爭一邊合作,成為團隊中的一員;三是他們可以在運動中接觸更多的成年人,從中觀察成年男性如何相處,他們在遵守什麼樣的社會規則。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父母要警惕幾個誤區。首先,要警惕體育運動中一些常見的負面文化,比如很多體育明星吸毒、酗酒。父母要多和孩子探討體育界中好的行為和不好的行為,保證他們的價值觀不受到負面的影響。第二,警惕運動有可能會給男孩的身體帶來永久性的損傷,一定提醒孩子不要在沒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做一些危險的動作。
性
父母應該如何幫助男孩形成對性的健康認識。孩子長到10歲左右的時候,可以考慮給他舉辦一個小小的儀式慶祝他長大,比如全家人放鬆地吃一頓晚餐。在這個儀式上,做父親的可以告訴他一些有關性的常識,並且幫助他區分三樣東西,分別是喜歡、愛和色慾,跟孩子講清楚其中的區別是什麼;做母親的則可以告訴男孩,他擁有什麼樣的品質會讓他在未來容易得到女孩的喜愛,包括善良、會溝通、有幽默感等等。
總之,要讓你的孩子覺得性是個正常的而不是神神秘秘的事情。作者認為,父母應該搶在錯誤信息占據孩子頭腦之前做這件事,否則接下來他們很快就會從朋友、電視或者網上去獲得這方面的知識。
男孩身上與生俱來的男性氣質,是作為家長的你一定不能忽略的:了解男孩成長過程的三個關鍵階段,培養他所有積極正面的品質,在適當的時候讓最合適的人陪伴他、影響他,引領他成長。數年後,作為父母,我們將為此而收穫驕傲!我們在給予男孩諸多期待的同時,也要給予充分的理解,讓他始終能保有溫暖的內心和快樂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