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讀几案間雜書得六言二十首

出自楠悦读

其一

叔夜真龍鳳矣,嗣宗猶螟蠃然。
一以廣陵散死,一以勸進表全。

其二

盤龍恨庾長史,太宰哀李崖州。
達人能和大怨,壯士不報細讎。

其三

有教聖愚無類,非人父子勿傳。
此乃靖欲反矣,是亦羿有罪焉。

其四

陰德必食陽報,忮心終爲餒魂。
智伯死而無後,愚公子又生孫。

其五

鬼谷弟子捭闔,東方先生滑稽。
彼哉妾婦道也,上以俳優畜之。

其六

舉世盡兄孔方,無人敢卿五郎。
客喜大夫糞苦,奴誇太尉足香。

其七

昔有初祖見性,今無導師指迷。
死底埋震旦東,活底在蔥嶺西。

其八

人言美惡必復,孰若親冤兩忘。
僧乃謗第二祖,佛不嗔哥利王。

其九

橫議遊俠四出,清流標榜自賢。
血染瓜田方止,屍投濁河可憐。

其一○

箋疏蟲魚小物,抉挑草木微情。
兔葵累劉夢得,燕泥辜薛道衡。

其一一

□□本非家法,偶語安知朝儀。
宮中遂有秘戲,殿上竟問小遺。

其一二

宋玉口多微詞,曼倩言不純師。
陳賦諷薦枕女,抗義斬賣珠兒。

其一三

鸚鵡洲猶自若,銅雀臺安在哉。
老瞞真大不道,狂生恃小有才。

其一四

巢居吸景休糧,壁觀入定放光。
三萬里隔弱水,六千劫坐道場。

其一五

六郎子晉後身,董君漢廷近親。
大羅天女男妾,館陶公主肥人。

其一六

進來金丹攙喫,放下玉笛偷吹。
先丁寧雪衣女,勿漏泄錦綳兒。

其一七

李妹玉曜膚色,梅娘淡粧素衣。
大主嗔老奴愛,三郎怕肥婢知。

其一八

裙是千葉榴染,鬢似折枝杏簪。
空問天孫乞巧,其奈君王愛憨。

其一九

寧置寒冰隘巷,勿長婦人深宮。
兒□昭儀篋內,孫斃季龍抱中。

其二○

南朝有脂粉氣,李唐誇錦繡堆。
接休文聲響去,夢太白腳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