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讀書筆記

出自楠悦读

作者黛安娜·塔文納,她是美國新型教育理念的開拓者。她在南加州大學獲得了心理學和社會學學位,在斯坦福大學獲得了管理和政策碩士學位。她大學畢業後一直都投身教育事業,二十年間,在加州各地的城市和郊區公立學校做過老師、管理者和校長。作為薩米特公立學校的聯合創辦者和首席執行官,黛安娜開創了一種新型的辦學理念。

這本書講的是美國薩米特中學的故事。這所中學注重實踐、自主學習、團隊合作和反思,旨在培養所有的學生考上大學、畢業後適應當今社會的工作環境,並過上有經濟保障的、充實而有意義的生活。時至今日,加州和華盛頓兩地共計開辦了十五所薩米特公立初高中學校,是全美知名的非盈利性機構。本書的全部收益將無償捐贈給一個學生獎學金基金。


教育理念

在創辦薩米特中學之前,塔文納是一個高中老師,她曾經就妄想過要當孩子們的救世主,想要幫助那些學習不好、家境不好的孩子,改變他們的命運。但是,她發現自己的願望很不切實際。就算她非常非常努力,幫助學生拿到高中畢業證,他們還是可能上不了大學,找不到工作。她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做好準備,不只是要幫他們拿到畢業證,還要幫助他們在這個社會上,找到適合的位置。後來塔文納發現,美國現在的教育模式和社會需求是不匹配的。美國現行的依然是工業時代的流水線教育,但是,社會對人的需求已經改變了。

什麼叫流水線教育呢?美國現在的教育模式,大約是在20世紀50年代成形的。那時候學生畢業之後最常見的出路,是到工廠上班,僱主希望他們具備三種技能:耐得住長時間工作,記得住複雜的操作指南,還有會算數。教育,就是為了生產出符合這個標準的人才,所以知識也是標準化的。學校會在同樣的時間,用同樣的方式,教同樣的科目,讓學生快速學會標準知識,為適應工廠生活打好基礎。

如今,工業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已經過時了。現代僱主看重的能力不再是記憶和算數,他們希望員工能夠解決複雜的問題,擁有批判性思維、創造力,情商高,還能夠與人協作。經濟環境在變,人們的想法在變,但是教育模式沒有變。

在這樣的環境下,教育自然就會出現各種問題。有些窮人家的孩子會輟學,輟學之後很難找到好的工作;有錢人家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困境,有些孩子只想混個文憑,對學習不感興趣。他們進入社會,一樣會四處碰壁。

在中學階段,學生怎麼才能真的為未來的人生做好準備呢?塔文納意識到,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她要做是重新設計一所更適應當下環境的學校。後來在美國加州,有一群家長,他們對社區裡的高中很不滿意。他們不明白,為什麼美國的企業求賢若渴,但是他們的孩子卻沒辦法勝任那些工作。有的孩子,只是因為沒有選修特定的課程,就錯了上理想大學的機會。這群家長成立了一個社區高中基金會,決定自己運營一所高中。這所學校,就是薩米特中學。他們邀請了塔文納來當他們校長。

核心的教學方法

塔文納在薩米特中學,創立了一套跟前面說的「流水線教育」完全不同的教學模式:項目式學習和自主學習。

項目式學習

塔文納設計了一套跟傳統教育不同的教學方式,叫作項目式學習。老師的任務是給學生設定項目,然後幫助他們完成任務。這些項目是一個問題,或者一種挑戰,而且,這個問題或者挑戰必須讓學生覺得,跟自己有關。

塔文納在之前的學校也用過項目式學習。當時,她給學生布置了一個項目叫「美國夢」,要求學生自己選一位美國歷史人物,做好調查,說說他剛到美國的時候帶着哪些行李,然後做一次陳述。項目的效果還不錯,學生的討論很熱烈,他們也學到了有用的知識,有的學生甚至開始質疑電影裡歷史場景的準確性。但是後來回想的時候,塔文納覺得這樣的項目式學習是失敗的。這種項目式學習雖然調動了學生的興趣,但是它缺乏實質性的內容,所以沒辦法幫助學生真的做好準備。

怎麼才能讓項目式學習的效果更好呢?就是要精心地設計項目,把培養某些素質作為目標設計到項目里。一開始,塔文納和她的團隊想要尋找現成的項目,但是他們發現,這很困難。所以,薩米特中學的老師,日常工作的一大重點,就是自己設計這些課程項目。

比如,一個歷史課的項目,他們會設計成「工業革命:產品的故事」,讓學生去了解某個工業時代的產品是怎麼發明出來的,又是怎麼一路發展到今天的。如果學生能夠自己去完成這樣一個課題,他們自然會對工業革命,以及相關的歷史知識,有所領悟。

項目式學習,不是在某個課程單元里聽老師講這些知識,而是在參與項目的過程中,自己學到的。項目式學習的本質,是把教育的責任主體翻轉過來,從老師的教學任務,變成學生自己的挑戰。項目式學習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學生更有參與感,也更有學習的熱情。因為如果學習讓人喪失了興趣和主動性,其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更不利於孩子未來進入社會。只是大多數人都身陷在舊的模式里,沒有辦法改變現狀。

調查顯示,學生在做項目的時候學到的知識,其實更牢固,理解也更透徹。只要項目設計合理,這樣的學習方式,並不會影響考試成績,甚至會讓成績更好。而且,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不光學到了知識,還學會了如何運用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喜歡這樣的學習,他們更願意參與,出勤率也更高,哪怕是那些平時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

項目式學習正是一種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模擬。學生從調查和應對一個真實、有趣而複雜的問題或挑戰出發,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學習、應用和融合各個學科的知識和相關的技能。學生通過項目式學習學到的知識會記得更牢固,對知識的理解更為透徹,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更快提升。

自主學習

什麼是自主學習?設定目標、制訂計劃、執行計劃、展示成果,這就是自主學習的一個完整循環。具體怎麼做呢?

比如,老師會問同學:你這一個小時的目標是什麼?然後讓你們填寫一個目標計劃表。你可以隨便選擇你想學的課程。老師在教室里環顧,給你們的目標提建議,他會問你:你這個目標,60分鐘能完成嗎?或者,你的目標設定當中沒有寫時間,你打算什麼時候完成?兩分鐘之後,老師會讓你們把自己的目標和同學分享,互相提意見。然後,他會問你們:你打算如何實現目標?讓你制定一個可操作的計劃。你還需要回答,目標要完成到什麼程度?你的優勢在哪裡?等等問題。回答這些問題,大概需要幾分鐘的時間。這堂課剩下的不到一個小時,你要做的就是按計劃完成你自己定下的任務,最後在課堂結束之前展示你的成果。

書里有一個叫布魯迪的男孩,他8歲的時候喜歡上了過山車,如果羅列出布魯迪了解的所有關於過山車的專有名詞和概念,你會發現它們涉及眾多的科目,包括物理、工程學、數學、建築學、設計、政策和歷史,囊括了從小學到大學的各種知識點。他的年齡沒有限制他吸收更多的知識,因為他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去學習,而且每學到一定的知識,都有助於他在此基礎上掌握更多的內容。自主學習,讓他的學習過程成為一個高效的良性循環。


家長和老師應該如何幫助孩子

塔文納認為家長和孩子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是一個導航儀,幫孩子設定目的地,選好路線,讓孩子準備好。那就是讓孩子具備必須的素質,分別是:知識、經驗、習慣和能力。這些素質的是相輔相成的。

在薩米特中學,有一個很有趣的迎新儀式,叫「戳氣球」。老師會讓每個孩子手裡拿一隻氣球、一支鉛筆,然後大家圍成一個圈,做這個遊戲。遊戲的規則是:一分鐘之後,誰的氣球還沒被戳破,誰就會得到一份禮物。可以想象,教室里頓時炸了鍋,孩子們到處跑着去扎別人的氣球,整間屋子裡充滿了笑聲、尖叫聲和氣球的爆裂聲。最後,所有的氣球都戳破了,沒有人贏。

「戳氣球」這個遊戲就是想告訴孩子們一個道理,在殘酷的競爭中呢,很可能最後沒有贏家;但是如果大家能夠合作,每個人都是贏家。這個遊戲展現的正是美國傳統教育中學生所面臨的局面。而薩米納中學提倡的是一種合作文化:學生齊心協力,互相支持,視彼此為隊友。

在塔文納看來,合作是比競爭更重要的能力。進入大學,就意味着要跟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相處,特別是大家還要在一間二十多平方米的宿舍里共同生活,情況會變得更加複雜。如果在高中階段就在合作中鍛煉了如何處理複雜人際關係的能力,孩子們自然能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那麼,作為老師或者家長,怎麼幫助孩子做到這一點呢?

有一個項目學習小組,他們的任務是研究概率問題。但這個小組遇到了困難,有一個女生問老師:她能不能跟另一個同學單獨成立一個新小組。顯然,這個小組遇到的困難不在於具體的工作,而是團隊協作。而老師首先要做的其實就是幫助他們找到無法合作的原因。這位老師就把小組成員叫到一起,讓他們分別描述一下,現在遇到了什麼問題,他們有什麼看法。

比如,這個小組裡有一個同學就認為,自己的數學一直很好,概率問題難不倒他;另一個同學覺得自己曾經幫父親打理園林生意,對銀行和貸款有一手經驗。本來他們在一起合作很互補,但是,他們都覺得其他人不看重自己的長處,他們沒辦法溝通,只想擺脫對方。每個人都只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所以,能夠耐心地傾聽對方的看法,是合作順利的前提。經過這樣的溝通之後,小組成員都理解了對方的想法,抗拒的心理也就沒那麼強了。

然後老師就建議項目小組先明確一個團隊目標,然後制訂相應的計劃,確保每一個人都能夠發揮獨特的優勢。經過這樣一輪協調之後,團隊工作又回到了正軌。之後的一周時間裡,老師還要關注項目小組的工作進度,給他們反饋和輔導。

其實,她用的是薩米特中學提倡的一種決策思維,叫STP法。STP法把決策過程分成四步,首先,把現實困境歸結為一個問題,也就是老師讓團隊成員明確的目標。第二步,了解背景情況,聽取每個人的意見,但不要妄下判斷。第三步是明確計劃;第四步是提出具體的建議。

塔文納說,在薩米特中學,團隊合作問題主要出在兩個方面。第一種情況是任務本身不適合團隊合作,如果你把一群學生放在一起,讓他們解一道數學題,擅長解題的孩子肯定一個人就把任務解決了。這當然是老師的問題。第二種情況就是概率小組遇到的這種,雖然任務足夠複雜,但是團隊的合作進行不下去了。這個時候,就更需要老師的指導。

這位老師雖然沒有參與小組的具體工作,但是在整個過程中,她始終掌握着主動權,運用具體的決策方法,引導學生走上正軌。這就是導航的作用。薩米特秉持的一個原則是: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堅信每個孩子都會成功,都能做好準備步入成人社會,過上充實而有意義的生活。

準備 導圖
準備 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