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懂另一半-讀書筆記
本書中分析了兩性溝通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男性和女性的溝通方式本質上是不同的。這種不同並非天生,而是在成長過程中建構的。女性使用的是建立聯繫的語言,更注重親密性;男性使用的是確立地位的語言,更追求獨立性。因此,在兩性間的對話中,雙方的首要目標並不一致。這種差異與感情深淺無關,卻造成了不少誤解,經常讓雙方都感到委屈。泰南會告訴你,了解了這種差異的起因和表現,你會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另一性的所思所感。
兩性溝通的不同溝通模式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男性和女性溝通模式有什麼不一樣的。
情感式溝通
我們知道女性更擅長建立聯繫的語言,也就是情感式溝通,情感式溝通的目的是表達對別人的關心,核心是雙方的感受,說話者講述自己的感受,同時照顧聽者的感受。
如果你在私下發言的時候感到輕鬆,那麼你的溝通模式可能是「情感式溝通」。顧名思義,情感式溝通認為交談是為了建立感情、協調關係,交談的重點是展現雙方的相似點,匹配雙方的經歷。即使是在最公開的場合,女性也可能用披露自己經歷的私密交流方式來組織自己的演講。
報告式溝通
而男性更擅長的報告式溝通,報告式溝通的目的是保持自己的獨立和自由,習慣報告式溝通的人,擅長利用說話來引起他人的注意。如果你在公開發言的時候感到更自在,那麼你的溝通模式可能更屬於「報告式溝通」。報告式溝通往往是男性更擅長的,對大部分男性來說,在等級森嚴的社會秩序下,語言是用來保持獨立性,協商和維持地位的。
男性更習慣通過口頭表現,展示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比如通過講故事和開玩笑、還有傳授信息,來成為人群關注的中心。即使是最私密的場景,他們也可能像公開發言那樣,發表報告。
那麼,是否存在習慣「報告式溝通」的女性,和更擅長使用「情感式溝通」的男性呢?當然存在。而且,那些出色的溝通者,幾乎都會同時使用兩種溝通策略。
比如,男性心理諮詢師,跟他之前的溝通方式比起來,他會更接近於「情感式溝通」,這種男性會因為他的親切和共情能力快速贏得對方的信任。而一位自信的女性,或是從事企業管理和公共演講的女性,她會更熟練地使用報告式溝通的邏輯,她的話不僅有感染力,還有權威感。
但是總體上,女性和男性的發言邏輯還是有明顯分化的傾向。如果一個人想要和身邊的人交友,建立起友好的關係,男性最關注的往往是他們是否在這個群體裡等級結構的更高的位置,友好的關係是為了更大的權力;而女性關注的是她們是否在這個親密聯繫網中的更核心的位置,友好關係就是目的本身。
不同溝通方式的優缺點
每個溝通方式都有優缺點,我們分別來說說。
報告式溝通的優缺點
有一對還算恩愛的夫妻,丈夫斯圖爾特是報告式溝通,而妻子麗貝卡是情感式溝通。私密場景里,丈夫斯圖爾特沉默,而妻子麗貝卡說個不停,而在公開場景里,情況發生了對調。每當遇上家長會和社區委員會之類的場合,站出來說話的總是斯圖爾特。麗貝卡逃避發言,因為她會認為別人可能不喜歡她說的話,可能覺得她的聲音難聽,她不喜歡被評價。
如果她鼓起勇氣想說什麼,她也需要時間組織,然後等着被點到名。她不願意接受眾人目光的審視。而之前沉默的斯圖爾特可以直接站起來,在一群陌生人面前,沉着地說出他想說的話。在利用說話來引起他人注意這方面,男性比女性更得心應手,這也是報告式溝通和情感式溝通的核心差異。擅長報告式溝通的好處顯而易見:你可以獲得更強的影響力,不管是在學校還是職場,甚至是在社會活動中,都會讓你快速被看到,獲得聲望和影響力。
私密場景里,男性或許覺得女性說得更瑣碎了,聽眾越少,所有人之間越熟悉,聽眾和發言人的地位越平等,就越是像情感式溝通。而公眾場合里,女性可能會感覺男性有些誇誇其談。這是因為參與對話的人越多,彼此之間越陌生,聽眾和發言人的地位等級差別越大,對話就越接近報告式溝通,而這正是男性習慣的講話方式。在那些會讓男性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挑戰的場合,或是需要震懾眾人的場合,他們才會變得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作者認為,許多男性認為女性缺乏幽默感,幾乎從來不講笑話。而事實上,女性不是不講笑話,而是男性們沒能聽到那些笑話,因為女性習慣了私密的情感式溝通,她們不給不熟悉的人講笑話。
講笑話的本質其實是一種自我展示,證明他們的能力。男性更熟悉這種通過娛樂他人來建立聯繫的方式。而且,講笑話的人是發言人,其他人是聽眾。特別是以某人為對象開玩笑,這是一種將自己置於更高地位的行為,開玩笑的人,體現了作為知情者和掌控者的能力。而讓他人發笑,讓你擁有了暫時壓制他人的力量。
習慣情感式溝通的女性不願意給男性講笑話,也是因為這樣做,等於給了男性一個機會,去評價自己。如果聽笑話的男性板着臉,講笑話的人就很沒面子,在女性看來,這完全不值得。但問題是,如果女性總是習慣扮演聽眾的角色,從不做玩笑的講述者,那麼這種公眾場合里的不對等會持續擴散,女性就會越來越發不出自己的聲音,成為一個只會微笑、點頭和鼓掌的角色。
報告式溝通的缺點:比如,瑪莎買了一台電腦,指導她的男店員讓她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笨的人,他用各種專業術語解釋東西,她不得不停下來問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提問讓她感覺自己無能,而他的回答也是不耐煩的,他似乎一直在強調一個信息:我是專家。你不懂,你不如我。瑪莎最後驚慌失措地離開了。這次交流給瑪莎留下了陰影,那位男店員也根本沒說明白到底怎麼使用這台電腦。
這位男店員,顯然是一位習慣報告式溝通的人,他會通過說話的方式來展現自己是擁有更多信息、知識或技能,處於優勢的那一方。但是在服務客戶的場景里,這樣做是缺乏專業性的。
在親密關係中,男性的報告式溝通方式,往往會被更擅長表達感受的女性解讀為不懂風情,這也導致男性在私密關係的溝通上,往往擁有更少話語權。
泰南給出的建議是:當你面對一個情感式溝通的人時,請你明白,當對方在講述自己生活的細節,甚至是過往的傷痛,這是對方在努力向你表示友好的意向。你要做的事情很簡單,注視對方,認真傾聽,運用同理心主動尋找你們的相似點,千萬別忙着教導對方。
情感式溝通優缺點
情感式溝通不只是在親友之間才能出現的,情感式溝通是陌生人之間一對一溝通的最佳方案。
比如瑪莎買了一台電腦,指導她的男店員有意無意地讓自己的地位凌駕於瑪莎之上,瑪莎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笨的人。過了幾天,瑪莎再次鼓起勇氣來到店裡求助,這次是一位女店員幫她解決問題。女店員非常友好,一直避免使用專業術語,一旦有專業術語出現了,她馬上會用最簡單明了的語言給她解釋,確保瑪莎能跟上。
這位女店員,她可能是一位專業的服務者,但也有可能,她這樣做是出於她多年來跟人溝通的習慣。女性更重視人際關係,她們會受到這種目標的激勵,把自己和他人的專業知識技能的差距最小化,盡最大可能讓對方理解自己,這樣她們傳達的是「我支持你」而非「我蔑視你」的元信息。
對習慣情感式溝通的人來說,對話的目的是維持人和人之間的相似性,講解知識這個行為有助於平衡雙方的分數。當她們發現自己幫助了別人,當社群和她身邊的團體變得強大時,她們才會感到更強大和更欣慰。
當然 ,情感式溝通可能給他人帶來太重的情緒負擔。一位戀愛中的男性很折磨,因為他的女朋友說得太多了。他說:「我覺得自己那些轉瞬即逝的想法是沒有意義的,別人的也是。」事情是這樣的,交往初期,他的女朋友總說她很擔憂和恐懼,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信任他,她會不會因為這段戀愛失去自我,這段感情是否適合她等等。事實上,他們相處得非常好,他的女朋友也很滿意,但是他卻留下了後遺症。他一直很疲憊,為了應付他女朋友的疑慮,他不停地解釋和證明。他認為,女朋友隨意傾吐的那些自己瞬間想法的行為,永久地損害了他們的關係。
對於那些不停傾訴的女性來說,關鍵是要認清,女性很可能低估了自己的話語對另一半的影響,男性並不是堅不可摧的,他們也會被女性的話語傷害。
最後,泰南也給出了情感式溝通的人一些建議。身為一個女性,泰南認為改變的關鍵在女性自己。很多人認為在職場上,男性主導了會議,女性的發言不受重視。但泰南認為這主要的原因是職場是一個報告式溝通的場合,這是一個天然利於男性的場合。但她倡議,不管是更習慣情感式溝通的男性,還是女性,都完全可以強迫自己未經邀請,就大聲發言,不必追求某種禮貌,女性當然也可以大膽打斷別人的發言。
但調整不能只是單方面的,男性也應當了解:在公司里,女性可能是在用一套她們不習慣的發言方式溝通。這件事做起來並不容易,因為我們總會認為正確的做事方式只有一種,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兩種溝通模式都有它們的局限性和優勢。關鍵是,溝通中的雙方都需要嘗試理解彼此,而不是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對方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