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劉後村雜興
出自楠悦读
其一
冬深差喜病根除,藥裹猶親酒盞疎。
門對好山純種竹,園通活水可澆蔬。
簷牙帶濕霜晴後,簾額移陰日出初。
時有郵筒遞詩至,吟餘便擬借牛車。
其二
幾年待漏趣朝班,乞得閒身返故山。
公論盡歸恩怨外,清談不落是非間。
屠龍肯信無高手,畫虎雖成亦強顔。
馬革裹屍徒自壯,爭如投老得生還。
其三
出處難爲卜筮謀,植鰭無復轉巖求。
清風不度麒麟閣,明月空沈鸚鵡洲。
採石僅埋吟骨在,新亭猶帶淚痕羞。
書生慷慨談時事,未必膺門肯見留。
其四
避俗常關白板扉,北山泉石尚堪嬉。
臨流且賦觀魚樂,憂國何消捋虎危。
自許丹心長戀闕,獨憐萬戶未逢時。
割雞爲黍尋常事,客至休言子爲誰。
其五
邇來筆硯亦相疎,野服焚香讀異書。
築室不須臨孔道,閉門只合造輕車。
有梅花處猶堪酒,無竹人家不可居。
涉世直消誡口過,是非榮辱不關渠。
其六
誦讀未多才思慳,數編遺醜落人間。
洪音互雜蛙蟬奏,封事宜投虎豹關。
楊震有知金忍受,相如未死璧終還。
且須靜守心齋坐,學取簞瓢陋巷顔。
其七
累疏殷勤奏榻前,憂時急似救頭然。
功名常是中年立,忠孝當於晚節全。
投祓歸來泉石上,班荊坐向竹梅邊。
烏臺無復詩公案,弄月嘲風亦偶然。
其八
近學時粧越樣新,空遺畎畝處忠臣。
燭之武老未爲老,劉伯龍貧可是貧。
造物不應推若輩,江山亦合助詩人。
掛冠神武當年事,明哲從來要保身。
其九
宦海風波亦足驚,得閒聊爾慰平生。
雖無塞上雪堪臥,幸有山中田可耕。
一老拂衣何太勇,羣兒撼樹漫相輕。
絕憐千丈西涼瀑,偏與人間訴不平。
其一○
當日曾彈貢禹冠,懸知出處獨今難。
寧將退翮翔千仞,誰肯模稜持兩端。
風雨筆頭猶老健,江湖吟鬢未凋殘。
十篇話破平生事,留與時人作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