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詩六首
出自楠悦读
和歸田園
皇天亦愛我,生我匡廬山。
勉承父母志,功名期少年。
既無取日手,遠去窮虞淵。
又無謀生才,廣有負郭田。
富貴兩不諧,胡爲乎世間。
眷言旉原居,宛在瀑布前。
野曠易得月,谷虛常帶煙。
行歌紫芝曲,醉上香爐巔。
念此百年身,有此足以閑。
若乃不決去,使彼山悽然。
和飲酒
竹門固無鎖,俗客自不開。
而欲挾彼態,使我變所懷。
鄉原善同俗,於德則有乖。
乃知違世人,所貴在幽棲。
客有愛我甚,命駕來衝泥。
憐我與俗異,欲我與世諧。
甚知客言是,甚知余心迷。
淵明飲酒詩,賡以遺客回。
和乞食
淮陰漂母事,不謂身見之。
長歌淵明詩,益信非虛辭。
嗟余客長安,十載無休期。
一飽不自足,況敢謀酒巵。
曳裾富兒門,丐食酬一詩。
達於公卿間,喧喧謂余非。
雖知責我至,終亦無所貽。
和貧士
吾聞戴安道,不對王侯琴。
當時豈不能,低眉求賞音。
一曲朝得聞,千金夕來尋。
捨之不肯顧,輕重得所斟。
小人一時快,君子百世欽。
貧士繄此辨,士乎當正心。
和雜詩 其一
遑遑行路難,汲汲艱食迫。
井田邈不再,兼併蔽阡陌。
永懷先父祖,遺我以清白。
出門無所容,疑此天地窄。
秋風瘦遙山,涼意愜行客。
江南記舊遊,不歷歧王宅。
和雜詩 其二
淵明棄彭澤,歸歟在柴桑。
我里亦其側,俯視世粃糠。
顧瞻無所憂,所憂在絕糧。
敢辭躬耕勞,耒耜山之陽。
惜哉命之窮,仍歲螟蟘傷。
去爲游手民,足跡已四方。
拂衣卻歸去,焉用祖離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