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感-讀書筆記
作者克里斯蒂·赫奇斯,世界頂級領導力教練,尤其擅長企業高層溝通領域,經常為《財富》500強企業CEO和資深高管提供諮詢和培訓。她還是一名廣受歡迎的演講者,為福布斯網站撰寫有關領導力的專欄,也經常在《華爾街日報》《哈佛商業評論》和《金融時報》等多家媒體發表文章。
本書是克里斯蒂·赫奇斯在多年的從業經驗的基礎上創作的。她依照存在感的運作方式,創建了「I 型存在感」模式,並提供了增強存在感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相應的訓練模板。
如何利用意向性提高存在感
I型存在感指的是有影響力的存在感。因為,在職場上只有具備影響力的人,才能引起他人的關注,才能獲得升職,才能領導他人。I型存在感模式=個人意願+個人魅力+影響力。I型存在感模式,可以讓你重新認識自我,對自己想要表現的職場存在感有一個清晰的定位,摒棄那些錯誤的觀點,改正錯誤的行為,建立全新的思考模式和做事方式。
作者指出,該模式具有三大特性:意向性、個體性和啟發性。意向性是指你的內心和外在究竟想表現什麼樣的特質;個體性就是展示你的真實自我和個性;啟發性就是你的所作所為要對他人產生啟發。從這三大特性入手,自己就能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訓練,增強職場存在感。那具體該怎麼操作呢?如何利用意向性表現職場存在感呢?作者指出,要想表現職場存在感,引起他人的關注,可以利用I型存在感模式中的意向性,從內在意向和外在表現這兩個方面入手。
內在意向
內在意向,就是說你要結合自身的特性、能力和潛力,從內心深處真正想清楚,你想在別人面前展現什麼樣的特質。換句話說,你期望給別人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一個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你只有真正地認識並了解自我,挖掘並發揮自身的優勢,才能使你的想法、語言和行動保持一致性,這樣在職場上才能遊刃有餘。否則,即使你掌握了所有的技巧和方法,也無法補足自身的短板。
比如,你明明是一個活潑的人,偏偏想給人留下成熟穩重的印象,雖然可能也能做到,但一定會非常累。況且,從另一方面來看,活潑並非是一個缺點,具有這一特質的人同樣能被委以重任。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存在感標識。找到一個你最崇拜或者敬仰的領導者,想一想他們的個性特徵是什麼,然後根據你自身的特點,寫一個清單,標明你想展現的特質。至於具體的做法,你可以近距離地觀察這位領導者,看他具有什麼樣的處事風格,他平時是怎麼處理工作的,怎麼解決問題的,然後在平時有意識地進行模仿,反覆練習和強化。
外在表現
也就是從着裝、姿態、面部表情、手勢等方面入手,表現職場存在感。不要為了你所擁有的工作和職位着裝,而要為你想得到的工作和職位着裝。從姿態來看,你的後背挺直了嗎?雙腿站直了嗎?如果你想表現自信,必須展現出相應的姿態。你是在保持微笑嗎?你在和領導進行眼神交流嗎?你的手臂是張開的嗎?手勢是大大方方的嗎?當然,你的肢體語言不必完美,但是必須與你要展現的個人特質一致。
你可以觀察你敬仰的領導的着裝如何,肢體語言是什麼。看看你和對方的差距在哪裡,再想想如何通過訓練縮小這種差距。花時間系統地學習服裝搭配,練習你的面部表情,調整你的手勢和姿態,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
其次,培養情境式意向。就是在不同的場景中,比如在小組討論或公司會議中,你希望給別人留下什麼樣的印象。在作者看來,會議的重要性非比尋常。如果你希望大家認為你充滿自信,那在參加公司會議時,可以早早地出席會議,提前跟其他人隨便聊聊,並要坐在靠近會議室中間的位置。
參加會議時,要始終以某種固定的方式做出貢獻,比如提出一個建設性的建議。發言貴在精而不在多,哪怕只有簡單的幾句話,也要與你想要展現的特質相吻合。不要為了提升自己的存在感,故意否定別人,這是一個失分的選擇,因為別人也會採取同樣的方式對待你。散會時也要注意,不要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衝出會場,你應該成為開完會還在整理資料的那個人。
在進入任何情境之前,你應該先思考兩個問題:第一個,你想讓他人對這次交流產生什麼樣的感覺或者是決定;第二個,你要具體表現出什麼樣的態度和行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兩個問題運用得當的話,在任何情境中,你都可以設定自己的存在感。
如何利用個體性提高存在感
展現個體性,是提升存在感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作者認為,在職場上,要想提高存在感,就要遵循I型存在感模式中的個體性的特徵,做到三方面:掃除障礙,突出優勢和言出必行。
掃除障礙
第一個障礙,完美主義傾向。完美主義會讓你疏遠他人,還會阻礙你坦率地為人處世。人無完人,我們無法做到完美。在別人看來你的完美可能只是對自己虛假的包裝。所以,坦率地承認自己的缺點和弱點,反而更能獲得別人的親近和認同。坦率面對反饋以及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才會真正的展現自信和勇氣。其次,千萬不要要求別人完美,因為這是強人所難。
第二個障礙,智能手機。工作期間,在領導和同事面前玩手機,絕對是最破壞存在感的一種做法,因為此時的你已經完全不存在了,已經和手機融為一體了。長此以往,同事對你的印象,會大大降低。所以,在工作時,如非特別必要,就不要總看手機,尤其領導講話的時候。
突出優勢
指的是你在工作領域要表現得非常專業,展現某一方面的優勢。當你在某一方面表現得非常專業時,領導在遇到相關問題時就會馬上想到你,對你委以重任。不要試圖讓自己什麼都能幹,但是什麼都不精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只有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你最擅長的地方,你才能夠展現出更加強大的存在感,在眾人中脫穎而出。
要展現你的突出優勢,除了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現,你還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別人了解這一點。因為人們天然地對故事感興趣,印象也更深刻,記憶保持得也更長久。
比如,你最擅長製作 PPT ,那你就可以回想一下,在你過往的經歷中,最能體現你這一優勢的事例是什麼,你甚至可以為自己直接製作一個 PPT 故事,幽默地來展現你善於製作 PPT 的這一優勢。
言出必行
要做一個足夠靠譜的人,要努力做到言出必行,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信賴,從而獲得越來越多的機會。如果你在截止日期之前確實無法完成任務,那就要提前交代清楚這一點,否則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就會大打折扣,即使你以後花費更多的力氣去彌補,也很難改善。
如何利用啟發性影響他人
如何利用I型存在感模式的啟發性提高說服力?按照這個模式中的啟發性,可以從三個方面:交流願景、發表宣言和主動出擊,就能提高說服力,進而影響他人。一個人影響力的大小,決定了他上升空間的大小,因為領導力的核心,不是權力有多大,而能夠影響多少人。
交流願景
願景是職場存在感中幾乎難以確定卻又能產生巨大影響的一個特徵。那麼,我們的個人願景要如何確立呢?作為公司或單位的一份子,要確保你的個人願景有益於團體、有益於公司,所以,在確立或者與人交流你的個人願景時,要以你的職位為基礎,實事求是。
比如,你在一個大型的連鎖醫藥公司工作,你是一名策劃專員,通過對市場了解的加深,你提出了一些建議,完善了營銷策略,那麼你就影響到了上至總裁,下至銷售員的很多人,如果這時提出你的個人願景,就是做一個能影響醫藥行業的策劃人,那麼你也許很快就會從策劃專員,提升為策劃部主管,甚至是策劃部經理。
發表宣言
語言承載着力量。如果語言裡充滿了自信與激情,加上我們真實的影響力做支撐,它就可以改變我們。我們可以用語言啟發和鼓勵他人。一方面展現你的態度,表明你的立場。在講話時,不僅要體現專業性,還要體現宣言性。你可以把自己的聲音錄下來,重複播放,糾正自己不正確的發音,改正不必要的口頭語,這樣不斷地練習你要講的話。在發表講話的時候,語氣要肯定,信念要堅定,不要使用我覺得、看起來、也許、可能等等詞語,比如「我覺得我能達到這個目標」,這會使你顯得毫無把握。
另一方面,要發表那些顯得自信、能增強活力的大膽宣言,也就是口號。比如,「我一定會做到,我一定會超額完成目標」,這種態度,會讓人感到精神振奮。當然,你的口號要和你的個人目標相一致,同時也要和團隊、企業的目標相吻合。當你把目標喊出來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這個目標去做,這才能表明你是一個言行一致的人。
展現自我
就是說要積極主動地去工作,展現你的責任感,多去承擔,少去抱怨,多動腦筋思考,優化你的工作。只有主動出擊,才能夠把握住一些機會,從而使你獲得關注,受到重視。我們還需要小心陷阱,把握機會。那麼,如何運用個人的智慧去判斷到底是機會還是陷阱呢?
評判的標準就是,看你的才能是否能夠完全支撐起這個機會,如果不能,就不要硬撐,否則一定會起到相反的效果。也就是說,當這件事你本身沒有能力做到的時候,那它非但不是一個機會,反而會破壞你在職場已經積累許久的好印象。
另外,在工作之餘要多下功夫,多做功課,關注和了解公司所在的行業走勢。有機會的話可以諮詢專家,並擴大閱讀量,從多渠道獲取行業知識。如果你能堅持這樣做,很快就能擺脫無話可說、無想法可談的狀態,當你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時,就可以和領導、同事分享你的觀點了。
無論是性格內向還是外向的人,不管是求職者還是資深高管,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這本書增強自身存在感。如果你想求職、實現晉升,或者重塑職業規劃,這本書將幫助你成為他人想要共事的那種人。如果你是一位管理者,想打造一家領先市場的公司,或者激勵員工,這本書將讓你成為更有影響力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