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臨平山下三首

出自楠悦读
寓居臨平山下三首
作者:張祜
朝代:

(按此第一首亦見《永樂大典》卷二二七一、七模、湖字臨平湖條〖二函二十冊〗。
又清初沈謙《臨平記》卷四亦載之。
題曰《過臨平湖》,即將兩書異字校注於下。
)。

其一

三月平湖浪(《大典》及《臨平記》作「草」。
)欲齊,綠楊分映(《臨平記》作「影」。
)入長堤。
田家起處烏龍(《臨平記》作「猶」。
)靜,(《大典》及《臨平記》作「吠」。
)酒客醒時謝豹啼。
溪(《大典》及《臨平記》作「山」)檻正當蓮葉渚,水涇新麥稻苗畦。
(《大典》作「水堘新擘稻秧畦」,《臨平記》作「水塍新築稻秧畦」。
)人間謾說多歧路,咫尺神仙洞卻迷。
(《臨平記》作「路欲迷」。
)。

其二

一角橫查礙小灘,漁舟稍稍避迴湍。
鹿蹄踏葉暮山響,龜殻曝沙春水寒。
詩句近吟知律變,《易》書窮討覺才難。
風光好處自擕酌,歸去醉扶花藥欄。

其三

散髪垂肩久不簪,竹床推椀就藤陰。
澗傍春渡水流急,山半夜歸雲色深。
拂檻數竿爲去處,隨波一葉是浮沉。
世間年少正行樂,應笑老人無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