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真諦-讀書筆記

出自楠悦读

稻盛和夫,日本「經營四聖」之一,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電(現名KDDI,僅次於NTT的日本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均為世界500強企業。2010年執掌日航,令瀕臨破產的日航迅速扭虧為盈。

《成功的真諦》每一部分都堪稱稻盛流派成功哲學的教科書。在書中,稻盛和夫從經營哲學的高度全面梳理了自己對生活、工作的理念。作者指出,把困難的事理解得簡單,從中發現真理,捍衛真理,只有這樣才能成就我們的人生;企業的領導者一定要擁有能稱之為 「哲學」 的高水平的判斷標準;只有內心的意願強烈而持久,才能表現為外在的現象;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提升心性,拓展命運。


稻盛和夫的創業之路,每一個節點誕生的商業智慧和哲學思想。這本書解讀了稻盛和夫對於成功的看法,以及他認為要想獲得企業和個人成功所要具備的思想和行動準則。他強調敬天愛人和利他之心是成功的精神根源。


成功背後的哲學

人的命運與生俱來的,構成人生的首要因素就是命運,人生沿着命運縱軸向前發展。相對於命運形成的橫軸,就是「因果報應法則」。「因果報應法則是善因產生善果,惡因產生惡果。善因和惡因的「因」指的是自己活在世上的所思所行。自己所思所行構成「因」,亦即原因。如果我們想好事、做好事,就會產生善果;想壞事、做壞事,就會產生惡果。這就是因果報應的法則,因果報應法則的顯現需要時間。那到底人生的目的是什麼呢?


提升心性

人生的目的就是「提升心性」,也就是淨化心靈,健全人格。在波瀾壯闊的一生中,我們在遭遇和應對各種境況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心性,磨鍊自己的人格,這才是人生的目的。換一種更具體的說法,人生的目的就是為社會、為世人竭盡全力。首先要做人,要提升心性,否則就很難為社會、為世人竭盡全力。


真正成功的人是將事業作為根本,而不是財富,像很多企業家一般都要將贏得的財富反饋社會,同時,我們會發現為什麼社會上的一些明星會吸毒、酗酒、揮霍,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成功,不知道人生為了什麼,所以成名越早、名氣越大、財富越多反而越空虛,這不是成功的人生,這只是可悲的人生。


磨鍊靈魂

稻盛和夫認為,靈魂得到磨鍊,人格就會隨之改變。磨鍊美好的靈魂,通俗地講,就是要想好事、做好事。為了磨鍊靈魂,我們應該每天按照這個標準謙虛地進行自我反省,努力改變自己。僅憑知識的記憶是絕對無法磨鍊靈魂的。要想使自己的靈魂變得高尚,充滿美好的善解人意之情,我們就要每天這樣告誡並追問自己,今天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是否果真建立在善的基礎之上,並每天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舉個例子:


稻盛和夫在年輕的時候命運多舛,患上了結核病,一度瀕臨死亡,遭遇過空襲,進入一家快倒閉的公司。剛開始他也無法忍受,公司甚至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他還試圖去當公務員,結果哥哥不同意。哥哥認為,遇到困難不應該退宿,更何況「家裡節衣縮食把你送進大學,多虧老師介紹才進了京都的公司,結果遇到些困難就忍不住要辭職。真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傢伙!」於是,稻盛和夫開始進行研究和開發,到達了一種廢寢忘食的狀態,最終獲得成功。


災難和幸福都取決於人的內心,一個人擁有怎樣的內心,就會創造怎樣的境遇。也就是說,如果將患病或者困難歸咎於你的內心,那麼感到幸福也是你內心的緣故。


以「利他之心」經營企業

稻盛和夫是一個擁有高道德標準的人,他在創業和經營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責任不僅僅是為自己為企業賺錢,更大的責任是要為員工提供好的福利。為員工創造好的發展空間,同時讓員工家庭幸福,以利他之心經營企業,處處為員工着想,也得到了員工的大力支持。


他認為開展事業的過程中要做到「過程至善」,也就是說為了取得成功不能採用卑劣的手段。他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追問自己能否能做到「動機至善、私信了無」,直到自己堅信「我的確這樣想的」,之後才宣布開展事業。他認為只要「動機至善、過程至善」就不必追問結果。


舉個例子:

在創辦 KDDI 之前,稻盛和夫反覆自問,進入一個陌生的行業到底出於什麼目的?當他想清楚,創辦通信公司的目的是為了讓國民、為了社會和世人享受通信的便利、讓更多人享受便宜的資費之後,他決定排除萬難,創辦 KDDI。因此,「無論如何都要成功」,這種強烈而持久的意願引領我們走向成功。如果,只是源於一己私利的意願,雖然可以讓我們獲得一時的成功,這種成功卻無法持久。


作者認為竭盡全力在這僅有一次的人生中持續努力,並且把努力的成果用於周圍的人,用於地球和全人類。採取這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並且用得到的成果回報社會,這才是我們活在世上的目的之所在。


敬天愛人

敬愛天人的核心思想是,遵從自然、社會規律,滿懷仁愛之心。這是稻盛和夫哲學的不可撼動的根基,也是他所有經營活動的初衷。我們總說不忘初心,稻盛和夫今天雖然取得了巨大的商業上的成功,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沒有背離過敬天愛人的初衷。


舉個例子:


2010 年前後,日航公司瀕於破產。這家老牌航空公司已經陷入入不敷出、官僚化和人浮於事的困局當中。稻盛和夫臨危受命,他拒絕要任何薪酬,完全是出於敬天愛人的觀念,來拯救這家公司和公司的員工。他用精神的力量讓日航快速扭虧為盈,不到一年就實現了 100 億人民幣以上的盈利。


無論生活怎樣貧困,無論身處怎樣的逆境,我們每天都在磨鍊自己的靈魂中度過,以使自己的靈魂變得更加美好,這樣做才是朝着偉大的目標而努力。作者認為,這才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意義之所在。遵從社會的規律、心懷善意,滿懷敬畏。一心為員工和社會做貢獻,個人的成就自然而然的就會得到。


成功方程式

本書所說的「成功」更多的是指成就和為社會所做的貢獻,而非世俗上金錢上的成功,為此,稻盛和夫提出了其最核心的經營理念——敬天愛人,簡單來說就是「遵從天道,滿懷善意」,延伸一步就是「利他精神,動機至上」。而在此理念基礎上,稻盛和夫提出了兩條執行公式:


工作結果

人生、工作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這是稻盛和夫的成功公司,它認為要想獲得成功必須在某一方面突出,思維方式越優秀。要心懷善意,不能作惡。如果一個的嫉妒他人、憎惡社會,不敢面對現實生活,那麼,他的思維方式就是負數。因此,那些熱愛生活,幫助他人,積極行善的人取得成功的幾率就會越來高。


行動

樂觀的設想+悲觀的計劃+愉快的執行


在我們現實社會中,擁有這三個方面的精益少之又少,如果我們擁有其中的一個方面就已經足夠了,也可以獲得成功。不論遇到任何的困難,只要我們可以考慮到會面臨的困難,只要滿懷期待,樂觀積極,愉快的去執行,那麼我們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


在我們的人生當中,到遇到一些知己朋友也尤為重要,人生就像鐵軌一樣,在每一個道岔處都會改變方向。鐵軌的道岔處正是與命運中人相遇之處,只有珍惜這種相遇,重視對方的建議,人生的軌道才會朝着好的方向轉換。


稻盛和夫認為:無論成功者,還是失敗者,以利他之心做事,在人生中想好事、做好事,命運就會朝着好的方向轉變。 終有一天,肉體會消失,靈魂會踏上新的征程,必須通過想好事、努力做好事磨鍊自己的靈魂,讓自己的靈魂比降生到這個世界上時更加美好。這是稻盛先生活在人世間的意義。似乎也是每一個會思考的靈魂活在這人世間的意義。


成功的真諦-讀書筆記思維導圖.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