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壺自詠
出自楠悦读
其一
性靜無一物,心生有萬端。
曾將魂魄鍊,不被鬼神瞞。
縱步地雖窄,仰頭天自寬。
裁詩偏得偶,遇卦只成單。
其二
三萬六千刻,四千三百時。
不思人事汩,只怪歲華馳。
拚命嘗因道,忘家亦爲詩。
幽懷聊自遣,俗子莫令知。
其三
生死何時了,盈虛祇足傷。
誰能一刻靜,大勝百年忙。
反己求中帝,逢時說外王。
紛紛徒藉藉,踽踽亦涼涼。
其四
事體向晚境,情懷非少年。
平生不得地,至死亦由天。
坐背暑彌勝,行膺寒愈堅。
願言過去苦,莫與後來賢。
其五
白晝常陪俗,清宵得養魂。
幾時成草屋,終日掩柴門。
事迫文方出,身閑道始尊。
世方懷祖逖,吾已吊劉琨。
其六
無象始無假,有形斯有邪。
盈虛憐日月,聚散笑煙霞。
一性亦無我,五行何況他。
誰能離火宅,吾與上牛車。
其七
殘臘天垂老,新春日始孩。
玄君歸渾沌,青帝出肧胎。
樓上獨倚處,海邊相見來。
閑思栽五柳,怒欲拔三槐。
其八
百歲已過半,隻身誰與偕。
得因徵悟道,失在太開懷。
且託山花宿,時從水竹齋。
神回天上活,骨付月中埋。
其九
興發花開處,情生葉落邊。
既爲欣厭惑,未脫死生纏。
鑿破心中月,衝開頂上天。
俗儒應大笑,古佛不曾傳。
其一○
誰和陽春曲,仍操白雪音。
郊寒猶有骨,島瘦未無心。
雲到散時看,月當虧處尋。
可憐持玉尺,終不度金針。
其一一
直寫胸中事,誰拈紙上塵。
興來那暇懶,得處不容廑。
行有鬼神覷,詩防天地嗔。
歐蘇尋後輩,郊島是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