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先生挽詞
出自楠悦读
其一
造物周千載,真材得豫章。
經綸等伊呂,辭學過班楊。
德厚傾蠻貊,名高震虜羌。
數奇終不偶,難與問蒼蒼。
其二
博學無前古,雄文冠兩京。
筆頭千字落,詞力九河傾。
雅量同安石,高才類孔明。
平生勳業志,鬰鬰閟佳城。
其三
少年持國論,不羨洛陽人。
抗疏忘機骫,危言駭搢紳。
丹衷那有謂,康濟在斯民。
竟謫江湖去,端居寂寞濱。
其四
初復中原日,人爭拜馬蹄。
梅花辭庾嶺,甘溜酌曹溪。
梁木傾何速,椿年竟不齊。
靈輀向崧洛,行路亦悽悽。
其五
一時英俊附門墉,兄弟從來號兩龍。
雄辯未饒端木賜,題評肯下郭林宗。
精神烱烱風前鶴,操節稜稜雪後松。
無復勝游參杖屨,追雲弄月更雍容。
其六
群驚投老竄炎荒,瘴雨蠻煙豈易當。
燾氣內全真自葆,鐵心無動亦何妨。
海山出處憑誰共,蜑叟追隨樂未央。
準易著書人不見,微言分付有諸郎。
其七
羽扇綸巾擁帥權,高才大纛拂雲煙。
初聞父老誦嘉語,綽有風流似昔賢。
謫籍數年居瘴海,功名無分勒燕然。
空餘雪浪齋中石,留與邦人萬古傳。
其八
當年吳會友名緇,盡是人天大導師。
拔俗高標元自悟,妙明真覺本何疑。
籃輿行處依然在,蓮社風流固已衰。
它日西湖吊陳跡,斷橋隄柳不勝悲。
其九
德政從來主意寬,奮髯時怒豈容奸。
儻逢大事能談笑,未必風流劣謝安。
其一○
峨冠正笏立談叢,凜凜群驚國士風。
卻戴葛巾從杖屨,直將和氣接兒童。
其一一
大河當日決澶淵,橫被東徐正渺漫。
城上結廬親指顧,敢將忠義折狂瀾。
其一二
文登五日召公歸,海市奇觀與願違。
已蟄魚龍能再起,人間異事古來稀。
其一三
西湖卷葑拓漪漣,十里橫吞碧玉天。
自謂前身真白傅,至今陳跡尚依然。
其一四
臨淮大士本無私,應物長於險處施。
親護舟航渡南海,知公盛德未全衰。
其一五
畫圖雖不上凌煙,道德芬芳滿世間。
遼鶴已歸東海去,列仙風骨若爲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