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張孝祥

出自楠悦读
水調歌頭
作者:張孝祥
朝代:

天上掌綸手,閫外折衝才。
發蹤指示,平盪全楚息氛埃。
緩帶輕裘多暇,燕寢森嚴兵衛,香篆幾徘徊。
襦絝見歌詠,桃李藉栽培。
紫泥封,天筆潤,日邊來。
趣裝入覲,行矣歸去作鹽梅。
祖帳不須遮道,看取眉間一點,喜氣入尊罍。
此去沙堤路,平步上三台。

客里送行客,常苦不勝情。
見公秣馬東去,底事卻欣欣。
不為青氈俯拾,自是公家舊物,何必更關心。
且喜謝安石,重起為蒼生。
聖天子,方側席,選豪英。
日邊仍有知己,應剡薦章間。
好把文經武略,換取碧幢紅旆,談笑掃胡塵。
勳業在此舉,莫厭短長亭。

湖海倦遊客,江漢有歸舟。
西風千里,送我今夜岳陽樓。
日落君山雲氣,春到沅湘草木,遠思渺難收。
徙倚欄杆久,缺月掛簾鈎。
雄三楚,吞七澤,隘九州。
人間好處,何處更似此樓頭。
欲吊沈累無所,但有漁兒樵子,哀此寫離憂。
回首叫虞舜,杜若滿芳洲。

隆中三顧客,圯上一編書。
英雄當日感會,餘事了寰區。
千載神交二子,一笑眇然茲世,卻願駕柴車。
長憶淮南岸,耕釣混樵漁。
忽扁舟,凌駭浪,到三吳。
綸巾羽扇容與,爭看列仙儒。
不為蓴鱸笠澤,便卦衣冠神武,此興渺江湖。
舉酒對明月,高曳九霞裾。

猩鬼嘯篁竹,玉帳夜分弓。
少年荊楚劍客,突騎錦襜紅。
千里風飛雷厲,四校星流慧掃,蕭斧銼春蔥。
談笑青油幕,日奏捷書同。
詩書帥,黃閣老,黑頭公。
家傳鴻寶秘略,小試不言功。
聞道璽書頻下,看即沙堤歸去,帷幄且從容。
君王自神武,一舉朔庭空。

濯足夜灘急,發北風涼。
吳山楚澤行遍,只欠到瀟湘。
買得扁舟歸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滄浪。
蟬脫塵埃外,蝶夢水雲鄉。
制荷衣,紉蘭佩,把瓊芳。
湘妃起舞一笑,撫瑟奏清商。
喚起九歌忠憤,拂拭三閭文字,還與日爭光。
莫遣兒輩覺,此樂未渠央。

江山自雄麗,風露與高寒。
寄聲月姊,借我玉鑒此中看。
幽壑魚龍悲嘯,倒影星辰搖動,海氣夜漫漫。
湧起白銀闋,危駐紫金山。
表獨立,飛霞佩,切雲冠。
漱水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處,聞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還。
揮手從此去,翳風更驂鸞。

淮楚襟帶地,雲夢澤南州。
滄江翠壁佳處,突兀起紅樓。
憑仗使君胸次,與問老仙何在,長嘯俯清秋。
試遣吹簫看,騎鶴恐來游。
欲乘風,凌萬頃,泛扁舟。
山高月小,霜露既降,凜凜不能留。
一吊周郎羽扇,尚想曹公橫槊,興廢兩悠悠。
此意無盡藏,分付水東流。

青嶂度雲氣,幽壑舞迴風。
山神助我奇觀,喚起碧宵龍。
電掣金蛇千丈,雷震靈鼉萬壘,洶洶欲崩空。
盡瀉銀潢水,傾入寶蓮宮。
坐中客,凌積翠,看奔洪。
人間應失匕箸,此地獨從容。
洗了從來塵垢,潤及無邊焦槁,造物不言功。
天宇忽開霽,日在五雲東。

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
江南驛使未到,梅蕊破春心。
繁會九衢三市,縹緲層樓傑觀,雪片一冬深。
自是清涼國,莫遣瘴煙侵。
江山好,青羅帶,碧玉簪。
平沙細浪欲盡,陡起忽千尋。
家種黃柑丹荔,戶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沈沈。
莫問驂鸞事,有酒且頻斟。

今夕復何夕,此地過中秋。
賞心亭上喚客,追憶去年游。
千里江山如畫,萬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頭。
玉界擁銀闋,珠箔卷瓊鈎。
馭風去,忽吹到,嶺邊州。
去年明月依舊,還照我登樓。
樓下水明沙靜,樓外參橫斗轉,搔首思悠悠。
老子興不淺,聊復此淹留。

雪洗虜塵靜,風約楚雲留。
何人為寫悲壯,吹角古城樓。
湖海平生豪氣,關塞如今風景,剪燭看吳鈎。
勝喜然犀處,駭浪與天浮。
憶當年,周與謝,富春秋。
小喬初嫁,香囊未解,勳業故優遊。
赤壁磯頭落照,肥水橋邊衰草,渺渺喚人愁。
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

雲海漾空闊,風露凜高寒。
仙翁鶴駕,羽節縹緲下天端。
指點虛無征路,時見雙鳧飛舞,揮斥隘塵寰。
吹笛向何處,海上有三山。
彩衣新,魚服麗,更朱顏。
蟠桃未熟,千歲容與且人間。
早晚金泥封詔,歸侍玉皇香案,踵武列仙班。
玉骨自難老,未用九霞丹。

紫橐論思舊,碧落拜除新。
內家敕使,傳詔親付玉麒麟。
千里江山增麗,是處旌旗改色,佳氣鬱輪。
看取連宵雪,借與萬家春。
建崇牙,開盛府,是生辰。
十州老稚,都向今日祝松椿。
多少活人陰德,合享無邊長算,唯有我知君。
來歲更今日,一氣轉洪鈞。

艤棹太湖岸,天與水相連。
垂虹亭上,五年不到故依然。
洗我征塵三斗,快揖商飆千里,鷗鷺亦翩翩。
身在水晶闋,真作馭風仙。
望中秋,無五日,月還圓。
倚欄清嘯孤發,驚起壑龍眠。
欲酹鴟夷西子,未辦當年功業,空系五湖船。
不用知餘事,蓴鱠正芳鮮。

螯禁輟頗牧,熊拭賴龍黃。
一時林莽千險,蜂午要驅攘。
金版六韜初拭,煙斂山空野回,低草見牛羊。
旒纊釋南顧,戈甲濯銀潢。
玉書下,褒懿績,促曹裝。
帝宸天近,紅旆東去帶朝陽。
歸輔五雲丹陛,回首楚樓千里,遺愛滿瀟湘。
應記依劉客,曾此奉離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