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徐鹿卿
出自楠悦读
廊廟補天手,夷夏想威名。
上前張膽明目,傾倒漢公卿。
二百年來章貢,前趙後蕭相□,今古兩豪英。
四海望霖雨,可但總祥刑。
自兒時,文字里,已心傾。
魁躔邈在霄漢,薄宦偶趨承。
山見崆峒秀麗,水見玉虹清絕,猶願見先生。
寄語二三子,洙泗在江城。
嶺嶠轉和氣,英簜挾新涼。
登車攪轡慷慨,風采肅台綱。
第一澄清官府,次第諮詢民瘼,餘事到囷倉。
謹勿養稂莠,莠盛稻苗傷。
金芝秀,蒲澗碧,荔枝香。
此中風味不惡,暫借使星光。
毋薄炎荒瘴海,曾著廣平李勉,歸去□平章。
喚起昔賢夢,千載續遺芳。
五剡乃脫選,通籍入金閨。
祖宗立法初意,正欲獵英奇。
近世流風薄矣,強者立躋霄漢,弱者困塵泥。
流水伯牙操,底處有鍾期。
公為政,民不擾,吏無欺。
春風桃李滿縣,當路幾人知。
五馬宏開公道,一鶚首旌治最,遲乃速之基。
不枉受人薦,更看薦人時。
別駕映旋軫,父老繞稱觥。
西風底事於役,造物豈無情。
知道神生崧岳,大庾嶺邊和氣,未足助歡聲。
小試活人手,詳讞命公行。
贛灘石,青原雨,快閣晴。
西江一帶風物,盡把祝長生。
福與此江無盡,壽與此江俱遠,名與此江清。
江水直到海,公亦上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