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李彌遜
出自楠悦读
清夜月當午,軒戶踏層冰。
樓高百尺,縹緲天闕敞雲扃。
萬里風搖玉樹,吹我衣裾零亂,寒入骨毛輕。
徑欲乘之去,高興送青冥。
神仙說,功名事,兩難成。
葦汀筠岫深處,端可寄餘齡。
身外營營姑置,對景掀髯一笑,引手接飛螢。
且盡杯中物,日出事還生。
安石寓絲竹,方朔雜詼諧。
昂霄氣概,古來無地可容才。
不見騎鯨仙伯,唾手功名事了,猿鶴與同儕。
有意謝軒冕,無計避嫌猜。
靜中樂,山照座,月浮杯。
忘形湛輩,一笑丘壑寫高懷。
只恐天催玉斧,為破煙塵昏翳,人自日邊來。
東閣動詩興,莫待北枝開。
松柏漸成趣,紅紫勿齊開。
花神靳惜芳事,日日待公來。
遙想金葵側處,素月華燈相照,妝影滿歌台。
餘韻寫宮徵,飛落遠山隈。
逃禪客,尊中盡,厭長齋。
且愁風絮,斷送春色攬離懷。
命駕何妨千里,只恐行雲礙轍,直磴插崔嵬。
手拍陽春唱,隔岸借殘杯。
不見隱君子,一月比三秋。
驚濤如許,夢魂無路絕橫流。
安得如雲長翮,命駕不須千里,上下逐君游。
此計杳難就,注目倚江樓。
西風裡,多少恨,寄歌頭。
飛奴接翼,為我三度下南州。
正是天寒日暮,獨釣一江殘雪,風獵碧莎裘。
和子浩然句,一酌散千憂。
不上長安道,霜鬢幾驚秋。
故人何在,時序欺我去如流。
賞對洛濱仙伯,共說薌林佳致,魂夢與追游。
更唱中秋句,得月上東樓。
雲岩底,秋香下,楚江頭。
十年笑傲,真是騎鶴上揚州。
卻憶金門聯轡,曉殿催班同到,高拱翠雲裘。
明月今千里,何計緩離憂。
白髮閩江上,幾度過中秋。
陰晴相半,曾見玉塔臥寒流。
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輪初上,天闕恍神遊。
下視人間世,萬戶水明樓。
賢公子,追樂事,占鰲頭。
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涼州。
沈醉盡扶紅袖,不管風搖仙掌,零露濕輕裘。
但恐尊中盡,身外復何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