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趙善括
山險號北固,景勝冠南州。
洪濤江上亂雲,山里簇紅樓。
堪笑萍蹤無定,擬泊葉舟何許,無計可依劉。
金闕自帷幄,玉壘老貔貅。
問興亡,成底事,幾春秋。
六朝人物,五胡妖霧不勝愁。
休學楚囚垂淚,須把祖鞭先著,一鼓版圖收。
惟有金焦石,不逐水漂流。
形勝視京兆,警蹕駐錢塘。
光前詔後彈壓,誰數漢張王。
幾百萬家和氣,五十餘年創見,天下一循良。
有口皆歌頌,無地不耕桑。
春過半,花錦爛,柳絲長。
潭潭門衛森戟,宴寢正凝香。
笑把湖山佳色,醉挹西湖晴灩,童艾祝霞觴。
四海瞻華袞,千載侍吾皇。
碧雲初返岫,潦水正鳴灘。
蘭舟容與,歌舞偏稱笑中看。
燭影烘寒成暖,花色照人如畫,一坐有餘歡。
酒灩浮金盞,香縷靄雕盤。
碧簪橫,銀漏永,玉樽乾。
喧春鼓吹,翠袖起舞佩珊珊。
記得山明水秀,何處朝雲暮雨,常在夢魂間。
多少難言事,都付兩眉彎。
危台枕城堞,今昔幾人游。
繞城碧水一帶,茂苑與長洲。
寂寂彈琴風外,苒苒采香徑畔,橫截古溪頭。
極目暮雲合,宋玉正悲秋。
峴山碑,帝子閣,庾公樓。
當時風物,如今煙水只供愁。
處處山明水秀,歲歲春花秋月,何必美南州。
故國未歸去,萍梗嘆漂流。
雨霽彩虹臥,半夜水明樓。
太湖極目,四面水儘是天流。
幾點鱸鄉荻浦,萬里鯨波雪浪,掀舞小漁舟。
金餅掛蟾魄,時景正中秋。
釣綸輕,蘭棹穩,笑王侯。
一蓑一笠,得意何必美封留。
縱使金章鼎貴,何似玉樽傾到,一醉可消愁。
玉女在何許,喚起與同游。
佳客志淮海,賤子設樽罍。
楚江昨夜清漲,短棹已安排。
休問南樓風月,且念陽台雲雨,幾日卻重來。
銀燭正凝淚,畫鼓且休催。
彩雲飛,黃鶴舉,兩徘徊。
林泉歸去高臥,回首笑塵埃。
我唱更憑君和,君起誰同我舞,莫惜玉山頹。
他日揚州路,散策願相陪。
浩嘆對青史,循吏久無聞。
二年江右,賴公華節布陽春。
才自搴帷問俗,無復埋輪當道,一路盡澄清。
多少攀轅意,不待及瓜人。
駐膏車,遲祖帳,倒離尊。
滿庭桃李綠陰,何處不深恩。
此去玉音應問,底事金圍微減,憂國更憂民。
造膝一言語,四海入洪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