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其一
雲橫其肩,雪覆其顛。
空空養慧,兀兀忘緣。
月射珊瑚兮海發光而不夜,松生琥珀兮根擁膏而有年。
性惟平等,道法自然。
鈐鎚之在握,杖拂之當拳。
豹霧披梓樹之野,龍雷吼桃華之川。
雲水叢林秋與老成之氣韻,溪山草木春曾醞釀於風煙。
兒孫之力,學佛祖之家傳。
針線之關,度龕燈之焰聯。
向道龍門無宿客,而今龜鶴盡成仙。
其二
氣清水秋,骨寒木槁。
青眼柳春深,白頭山雪早。
具大人相也空落不驚,有大力量也風吹便倒。
箇些妙處難傳,向道畫工草草。
其三
松節老剛,巖稜早霜。
鷗閒沙漠漠,雁沒煙蒼蒼。
爻象乾連坤斷,形器規圓矩方。
鬧市相逢聊舉似,東家杓短西家長。
其四
淵默湛存,道超見聞。
真照本有,妙盡新勳。
虛谷之神兮大千界滿,明月之影兮百億身分。
無住也浮萍流水,自由也飛鳥行雲。
得之有據,用之不勤。
其五
口闊鼻隆,神靜心空。
雪蘆岸稜遠,水天秋色同。
夜寒北斗垂金柄,月落西山藏玉弓。
真機宛轉,幻住圓融。
古佛自然交露柱,翻手覆手看變通。
其六
巖壑之間,草木之陽春。
江湖之上,風煙之精神。
髮鬚野雪,眉目秋津。
淵默入寒蟾之窟,圓明養老蚌之珍。
步步入塵,門門出身。
莫愁指端兮焦尾之曲,可意鈎上兮赤稍之鱗。
其七
身閒類莫收,心靜情不流。
片月自炯炯,孤雲長悠悠。
顛毛衰白高山雪,眉目寒清古澗秋。
把似春風些子妙,施於草木十方周。
其八
太行盤紆,黃河泄舒。
肝膽明潔,胸膺廓虛。
清風未生齒頰,白雪已上眉鬚。
少林之默無他說,黃梅之舂不識書。
徹見本來人面目,名言安敢妄分疏。
其九
識浪瀝乾,肚皮束寬。
口翻瀾而海闊,髮垂雪而山寒。
妙傳家法髑髏眼,巧幻神通赤肉團。
相隨來也,搥鑿無瘢。
其一○
山覆雪兮一顛白,水深秋兮兩眼青。
卦爻初作象,皮骨自成形。
混沌已前之樸,陰陽未判之靈。
道傳不出世佛,義備勿開題經。
應兮雲月,用也雷霆。
有守而涵海鎮嶽,無羈而斷梗流萍。
其一一
癡坐頹然,山空壑乾。
離微出入,偏正往還。
千年琥珀之松兮鶴巢夢冷,半夜珊瑚之月兮鯨𩥇波寒。
全功及盡,借路何難。
轉步而回叢林也津津和氣,放口而說河漢也浩浩翻瀾。
道逢作者,誰敢相謾。
其一二
妙傳乎真,轉側而神。
赤腳劫空歸去路,白頭借伴卻來人。
無心分物我,何處著根塵。
煙柳鶯華鬧浩浩,太平時節大家春。
其一三
炯炯寒瞳,絲絲衰鬢。
丘壑之姿,煙霞之韻。
據坐而心空,森羅而海印。
中虛也乾而成離,內動也艮而變震。
雲行而用閑,電掣而機迅。
狤獠人不惹塵埃,黃梅祖親傳屈眴。
其一四
兀兀心傳,了了忘緣。
葉零白露,雲散青天。
玉轂兔推而洗開夜色,銀籠鶴出而飛度寒煙。
借功明位,借伴入廛。
應無爽而理之平等,用不勤而道之自然。
相逢識者,便與開拳。
其一五
頂雪抗春,目寒射人。
蓑裹江湖雨,斗浮河漢津。
拙忘機兮抱甕,妙不傳兮斲輪。
谷鳥巖華自聲色,十方普現剎塵身。
其一六
氣貌稜稜,眉目溫溫。
一脈之分派發崑崙之源,百川之吞潮落珊瑚之根。
風煙清遠秋之痕,草木秀拔春之恩。
古壁之梭兮蟄龍之骨,寒潭之璧兮夜月之魂。
其一七
老髮衰髭,頂雪頷絲。
方頭似鑿,鈍口如椎。
相逢閒受用,慣喫落便宜。
蒲鞋價賤陳尊宿,漿水錢還王老師。
法不當情兮平等得定慧之學,心無所住兮自然見離微之時。
其一八
松石歲寒,雲月高閑。
野雪髮鬚上,秋波眉睫間。
用持智柄,靜入道環。
覺心了了,幻事斑斑。
草木精神兮風流自得,叢林氣像兮春信誰慳。
其一九
雪浸髮根,秋生眼稜。
明月泉頭客,清風樓上僧。
潮翻麈尾兮蹴踏龍象,風旋羊角兮變化鯤鵬。
主盟佛事,最得人憎。
其二○
三河野人,兩浙社賓。
湛存該理智,妙觸出根塵。
烏藤行腳叢林事,鈯斧住山雲水身。
其二一
枯木形骸,野雲蹤跡。
照兮夜色月摩,默也潭空秋入。
三千界,露半身。
九萬里,成一息。
隨類應緣,何翅百億。
其二二
巖巖山有秋痕,淡淡雲無宿根。
入極一默之底,出成三昧之門。
用不勤,湛若存,澄弗清兮攪不渾。
其二三
漆黑眸子,梔黃麵皮。
智靜霽月相照,身閒野雲不羈。
該抹把手陳尊宿,細膩點頭王老師。
針兮線兮明聯暗綴,音兮律兮自拍獨吹。
你道是誰,芙蓉之孫兮丹出之兒。
其二四
稜稜之山早雪,淵淵之水先秋。
靜也虛谷之應,動也閑雲之流。
自憐方外專默,誰與環中至遊。
其二五
雲山之姿,水月之像。
大海之容,太虛之量。
受也的的無心,應也頭頭離相。
隨緣有照兮妙而不痕,徹底亡依兮空而不蕩。
其二六
默有心傳,休將相觀。
煙巢鶴夢,月窟蟾寒。
靜裏萬緣藏鼻孔,笑中百事見眉端。
而今鬚髮點半白,向道叢林歷百難。
其二七
只是箇人,到處分身。
萬水中間月,百華頭上春。
不外一法,不受諸塵。
生處熟也疏處親,默時說也靜時神。
鉢盂著飯飽還喜,拄杖入拳饑放嗔。
其二八
一相無相,虛空等量。
一身多身,物像俱春。
動也出岫之雲,靜也居谷之神。
現形說法也,剎剎塵塵。
其二九
看看,變態毫端。
春風不泮顛毛雪,秋色自摩眸子寒。
笑添面孔兩眉展,參飽肚皮三篾寬。
其三○
坐曲木床,握烏藤杖。
鑄佛祖之楷模,活叢林之氣像。
你莫來虎口撩鬚,誰更敢蛇頭揩癢。
其三一
山寒帶雪痕,春信入華根。
造化豈無柄,區分自有門。
出出沒沒也,俱承此恩。
其三二
髑髏歷乾,鼻孔覺寬。
廓空三際,不立毫端。
面目風霜殺,身心水月寒。
情塵浄盡兮,萬像齊觀。
其三三
寒肩自高,饑眼較大。
烏藤瘦握拳,曲木默據座。
無言而獨靈,有唱而誰和。
秋摩水色兮清絕瘢痕,春入華枝兮妙亡程課。
其三四
衰髮半白,笑面微紅。
野水秋無像,叢林春有功。
華繁粉夢蝶,天遠沒飛鴻。
借問分身幾許,相隨南北西東。
其三五
舌頭肉一臠,口唇皮兩片。
有時說道談禪,忽地轟雷掣電。
萬機影銷,一色功轉。
本來無物鏡非臺,胡漢不痕何所見。
其三六
風觀癡甚,形骸老生。
眉稜陰覺重,鼻息靜還清。
二儀未兆,一點圓明。
霜洗鬥牛濕,秋晴河漢橫。
莫將毫忽痕空性,向道環中長太平。
其三七
身心山野,面目草灰。
默說一句,明暗全該。
機流電天上之火,動發陽地中之雷。
變化窮通有許事,向道俱從恁麽來。
其三八
靜據胡床,久而愈芳。
默亡痕黑白,貧不覺蒼黃。
住無相兮龜之藏,行無章兮鳥之翔。
月爛爛而魚吞光,華菲菲而蜂採香。
相隨來也,觸處堂堂。
其三九
眉下眼深,額上骨隆。
說禪口窄,受道心空。
閑閑無伎倆,默默有家風。
片月濯磨秋更白,百華點染春能工。
其四○
暗而明,虛而盈。
水天秋色共,月晝夜潮平。
無在不在,無生不生。
諸塵隨起倒,萬化得縱橫。
默默大全兮壁掛閑口,堂堂正受兮誰黏惡名。
其四一
這樣師僧,面目可憎。
名摸還不似,藏覆又何曾。
虛空闊無工夫掛劍,滄海深有伎倆挑燈。
抖擻頭陀備,玲瓏道者稜。
入閩借問,何如箇能。
其四二
心閑不被身礙,飯飽仍嫌口多。
妙應群機活卓卓,默傳一句圓陀陀。
呈似了也,還相識麽。
其四三
鼻筒直,眼眶深。
默時自覺失卻口,妙處誰會相傳心。
便與麽,只如今,影中辨取兮戶掛凋林。
其四四
這箇儀形,叢林飯丁。
春山有雪髮衰白,秋水無風眼冷青。
妙明田地,浄潔門庭。
萬緣不倚活卓卓,一事不著空靈靈。
把手與藥兮誰尋本草,問津指源兮自得圖經。
其四五
形儀淡如,胸腹空虛。
懶不學佛,鈍不知書,靜應諸緣而無外,默容萬像而有餘。
齊物而夢蝶,樂性而觀魚。
渠正是我兮我不是渠。
其四六
靈靈一物,名模不得。
長鯨居滄海之淵,老兔臥明月之窟。
已展不縮,拗直作曲。
只麽贏時會也無,不須喝彩兮盤中雙六。
其四七
似則不是,是則不似。
動兮行雲,靜兮止水。
能隨緣,不墮類。
百草頭上老僧,二儀已前自己。
莫將此箇形骸,枉掛他人唇齒。
其四八
靜掩雙皮,喜揚兩眉。
秋容清水色,春信鬧華枝。
跛跛挈挈,憨憨癡癡,摩觸家風兮鼻孔纍垂。
其四九
聞名不如見面,都盧是箇一件。
風埃鬧處常閒,行市貴時卻賤。
圓珠不撥轉,精金久磨煉。
觸犯機鋒兮青天流電。
其五○
鬚髮老如,眉目清亮。
秋生野水之中,雪照寒山之上。
湛海之心,吞川之量。
頭頭不爽機宜,處處相投穩當。
其五一
依樣畫胡盧,相逢識也無。
蹉過了豐城埋劍,覷得破合浦還珠。
其五二
髮白寒山有雪,眼深秋井澄波。
混沌鑿那亡大道,崑崙源自發長河。
一笑十方三世事,不妨隨處薩婆訶。
山高早雪,水深先秋。
功勳極處退一步,黑白前時贏一籌。
相隨來也還知否,南北東西得自由。
其五三
身兮芭蕉,口兮葛藤。
雪乞人天飯,光傳佛祖燈。
機活作春像,念冷摩風稜。
金針玉線兮,誰我繩繩。
其五四
髮作殘雪之白,目帶深秋之寒。
春山未暖,野水無瀾。
家風摩鼻孔,好事上眉端。
三世因緣兮半身而應,十方剎海兮一吸而乾。
其五五
寒坐無言,孤藤在拳。
片心羣像外,一句萬機前。
身閑眼活,盤滑珠旋。
虛空故無壁落礙,解了十方三世緣。
其五六
道隨緣而不變,源赴汲而不枯。
禪悅之食兮飽其腹,法空之座兮跏其趺。
青原自喜有麟角,黃檗誰嫌捋虎鬚。
其五七
野水秋清,寒蟾夜明。
氣像能虛白,家風自混成。
鼻快筒直,眼瞋角生。
太空同體而豁落,萬像同用而崢嶸。
人間有飯飽皮袋,默默憨憨謝太平。
其五八
老態垂垂,歲月浸欺。
半頭生白髮,瘦骨裹黃皮。
情閑用而活,句妙默而知。
河闊斗寒雲靜夜,天無四壁風披披。
其五九
眉垂而楊,口默而方。
了見源底,浄極發光。
月魂排夜色,斗氣濯秋霜。
誰嫌眼上瞋生角,我道機前影不章。
其六○
面孔何如,雪髮霜鬚。
秋明月窟,春發冰壺。
妙盡還移步,功忘聊放鋤。
拈來隨處成宗要,向道斯人德不孤。
其六一
白髮顱上,青瞳眉底。
雪點疏林,秋明野水。
萬像自相投,一靈還不倚。
默默一塵入正受,歷歷諸塵三昧起。
其六二
浄而純中無一塵,純而浄中有萬應。
眼睛明,鼻孔正。
更將折筯攪滄溟,令彼龍魚知水爲命。
其六三
瀛涵崧鎮,深兮高兮。
默默之得,類之不齊。
一鼻直,兩眉低。
影像爾能半露,語言誰得全提。
少林九年兮,癡坐淒淒。
其六四
白髮星星,骨癯氣清。
雪浸山嵂屼,秋在水渟泓。
流琥珀兮澗松老,射珊瑚而波月明。
影落大千去也,何妨觸處崢嶸。
其六五
月犀得暈,霧豹養文。
有通有變,或合或分。
夜寒河濯斗,山潤石生雲。
妙湛體前明歷歷,從交天下樂忻忻。
其六六
不寒不枯而秋頹,不浄不垢而春來。
神虛而應,機發而回。
分身慈氏,合掌善財。
彈指作聲兮樓閣門開。
身心清恬,面目冷嚴。
煙巢寒翠棲鳥夢,風漪綠浄遊魚潛。
蕩蕩兮眺聽自妙,閒閒兮聲色不黏。
其六七
看看,氣味歷艱難。
百城心膽老,三篾肚皮寬。
秋晚長河淡,霜清北斗寒。
哆哆和和兮休嫌冷語,點點閃閃兮定遭熱謾。
其六八
霜縑寫病姿,寒木得春遲。
山居自肯束三篾,塵立每煩顰兩眉。
牛頭不懶,虎頭不癡,箇事十成還自知。
飯塞饑腸衣補破,不妨唧溜出家兒。
其六九
癯山早寒,老木先槁。
心潛三界空,念動一塵眇。
太虛誰與增添,萬像何曾欠少。
止猶穀神唯自知,肯把閒身相攪擾。
其七○
無像而像,有許模樣。
不真而真,只箇形神。
豁清也千巖萬壑而秋,光麗也諸塵百草而春。
恁麽來兮,處處相親。
其七一
默默而知,靈靈者誰。
無像而獨存鼻孔,有句處不掛唇皮。
夜冷星河闊,霜清斗柄垂。
從緣應世也,恰恰相隨。
其七二
山林眉目,水月身心。
雪何早而古巖稜,秋似先而寒潭深。
機頭錦緒,線尾金針。
誰雲道大兮自有知音。
其七三
神靜氣清,心空眼明。
諸塵中豁落,萬像裏崢嶸。
去而隨,來而迎。
三世豎,十方橫。
風吹便倒須相信,恰恰誰曾與物爭。
其七四
鬚髮衰白,雪點寒林。
眉目冷青,秋生古澗。
應之有餘,用之何限。
風浪不管兮閑似浮鷗,水天相連兮遠隨歸雁。
其七五
拙口默默,閒身寥寥。
去住妙提其印,死生誰與同條。
捋鬚黃檗,奪杖芭蕉。
十方三世兮,一句全超。
其七六
傳之失真,體之而神。
明白智圓而有照,清虛理極而無身。
心萌法法,影落塵塵,一段精光華上春。
其七七
是真是假,誰相描畫。
似我似誰,莫入思惟。
地方成矩,天圓自規。
三界更無些法剩,一身還與十方宜。
眉目炯炯,鬚髮蒼蒼。
疏林霑野雪,古澗湛秋光。
錦縫誰分梭路細,針關初透線芒長。
鶴夢未曉,鳥行無章。
平買平賣兮,還他當行。
其七八
深默而耀,至虛而靈。
我亡黑白,誰爲丹青。
一點落機紐,萬緣分化形。
月下水而明潔,雲出岫而輕盈。
善應無方果如此,這回隨處立門庭。
其七九
兀兀之姿,拙鈍之師。
靜而亡像,動不知時。
有口要掛壁,無機不度絲。
秋氣清而星河淡淡,天宇闊而夜斗垂垂。
是箇面目兮,與你相隨。
其八○
氣清山秋,用光月浮。
一無所寄,六不得收。
任騰騰而異類,活鱍鱍而隨流。
天上天下,雲水自由。
其八一
孤身雲閒,老髮雪白。
叢林眼孔清,河漢口門窄。
應時誰外諸緣,轉處自消一色。
崢嶸萬像森羅,向道與他平出。
其八二
赤肉鑿竅,乾骨裹皮。
自然無我,你道是誰。
雙瞳秋點點,兩鬢雪絲絲。
筇倚床頭不去諸方行腳,口掛壁上欲學古人住持。
淵默有句,真得無師。
崖蜂春採薝蔔華,海鳥夢臥珊瑚枝。
其八三
歲寒之姿,衰髮絲絲。
明白之傳,湛存綿綿。
秋空霽而天連水遠,夜色冷而河橫斗旋。
平買平賣兮將高就下,中規中矩兮隨方逐圓。
其八四
像兮非真,真兮非像。
妙明四大之前,自出諸緣之上。
不把一字之心傳,有吞百川之器量。
隨方普應而不虧,的的夜光而在掌。
其八五
默默家風,如如規矩。
妙不可以言傳,真不可以相取。
明白月壺,廓清天宇。
物我情忘兮誰分爾汝。
其八六
智須轉色,浄還發光。
活眼唯自照,喜眉爲誰揚。
巍巍堂堂,煒煒煌煌,莫道儂家兮觸事面牆。
其八七
浄智而昭昭,體空而寥寥。
天心河淡月欲下,松頂雪寒春未消。
三世遷流兮彈指可斷,萬年長久兮一念全超。
恁麽來也,順風上潮。
其八八
山之寒兮帶雪,水之清兮含月。
默而靈兮卓卓妙存,靜而應兮塵塵光發,徹見離微兮任出任沒。
其八九
赤肉一團,疏通數竅。
惟色惟聲,乃聽乃眺。
不借應而即真,不外虛而常照。
長時默坐亡世機,萬里青天絕飛鳥。
謂爾畫工,那得其妙。
其九○
心得而真,物應而神。
幻住三昧,覺了諸塵。
灑灑落落不共法,浩浩蕩蕩無邊身。
明明白白隨流月,葉葉華華到處春。
其九一
情謂之外兮言路那通,形殻之外兮模畫那同。
一方明有月,萬簌嘯而風。
其應而妙,其用而沖。
圖星之拱兮周羅而北,流水之向兮曲折而東。
其九二
木石形骸,冰雪肝膽。
一點妙難名,十方機未感。
寒林搖落兮誰捋老虎之鬚,滄海潮乾兮誰探老驪之頷。
默默湛存,昭昭元鑒。
發用也連乾斷坤,緣應也明離暗坎。
其九三
寒箸蒼山之骨,雪壓老松之顛。
形氣清而有像,心跡泯而亡緣。
諸塵不受,一印周旋。
大大小小兮方方圓圓。
神觀湛湛,和氣津津。
玉澗流月,瓊林發春。
恰恰相融也何此何彼,堂堂不在也奪境奪人。
其九四
心空月高,髮白雪饒。
氣吞百川兮其口如海,浪卷萬里兮其舌翻潮。
一句直指,三乘獨超。
忽雷破蟄起平地,赤腳踏虹登九霄。
影草笑無術,爛柯知有樵。
其九五
眉目十分,精神一段。
巖高雪釋遲,木老春來緩。
古澗明月賓,青山白雲伴。
借光何處不分身,剎剎塵塵誰解喚。
其九六
默默有得,靈靈無依。
妙窮出沒,照徹離微。
萬像齊收一印,三昧遍在羣機。
而今恁麽相隨去,終日如愚不我違。
其九七
肅蕭而秋,萬化潛收。
英英而春,羣彙舒伸。
天地之間誰造物,樞機之發是何人。
其九八
八字眉低,四方口闊。
髮色松雪寒,目光巖電爍。
橐籥之空,樞機之活。
其間勿你安排,裏許是誰造作。
影草不彰兮妙觸無瘢,沒身不殆兮長生有藥。
其九九
悽然而秋,眼冷心休。
溫然而春,口笑眉伸。
了了無分別智,恢恢不思議仁。
亡機返樸,得用還淳。
圖畫之巧,那有其神。
其一○○
秋入眼角,春生鼻筒。
鉗鎚堅外,橐籥虛中。
世機抱甕之拙,道用斲輪之工。
蜂採華房兮蠟脾釀蜜,犀酣桂轂兮兔鼻流通。
其一○一
萎萎羸羸,跛跛挈挈。
用綿綿而雲行,機歷歷而電掣。
有時緘口銜枚,也學住山束篾。
生兮不生,滅兮不滅。
秋水之月兮,春山之雪。
其一○二
身心自然,松石亡年。
春雲閒似鶴,秋水遠連天。
虛能外應,默守家傳。
東西南北,一等周旋。
其一○三
赤肉一塊,臭膿一袋。
何物著乎中,有應發於外。
妙入羣機兮成三昧,箇時撒手斷崖前,方見渾侖撲不碎。
其一○四
教示無轍跡,贊之絕涯岸。
纔發名言,便成形段。
月蘆混處鳴鷗,天水連時沒雁。
而今對現十成,向道只得一半。
其一○五
清白而遊,江湖風月之秋。
變態而神,雲煙草木之春。
體之而真,用之而淳。
非佛非祖而能佛能祖,非天非人而能天能人。
其一○六
四大無埃,五藴外來。
智慧尚歸父,因緣初不媒。
西山寒月下,東海夜潮回。
一一根塵妙觸事,千千手眼隨宜開。
衆生世界了如幻,影像那涴吾靈臺。
其一○七
看看,心空骨寒槁木暖,未發髑髏津瀝乾。
秋入眼角,春生鼻端。
相呼相喚知音會,爲我門前倒剎竿。
其一○八
箇是何人,氣清骨貧。
煙霞面目,丘壑精神。
二儀自然一體,萬像況與同塵。
床上全威白額虎,鈎頭可意赤稍鱗。
其一○九
你是何人,緇衣裹身。
靜住天無四壁,機回月帶重輪。
夢蝶境中閒有趣,露蟬胸次浄無塵。
相隨化事入廛井,百草頭上風煙春。
其一一○
貌古而孤,氣清而癯。
秋生林壑,月在江湖。
見道之體盈而虛,隨世之用有而無。
佛佛祖祖,只箇規模。
其一一一
靜而純,湛而存。
海日珊瑚樹,巖松琥珀根。
家風傳父祖,事業付兒孫。
回途妙觸了機用,箇是百千三昧門。
其一一二
寒林氣清,晚浦潮平。
自由之像,相隨而名。
孤藤拳脫略,三篾肚膨亨。
鬧市誰嫌機用熟,叢林人道飽參生。
其一一三
清白傳家,湛存授手。
木落風高,水明月晝。
雙瞳冷用眉,片舌閑搖口。
宗通也洞水逆流,孝滿也曹山顛酒。
其一一四
寒雪覆顛,閑雲擁肩。
動隨爾後,靜住其前。
百草頭邊老僧句,千華臺上古佛禪。
法法出礙,心心密傳。
百戰之瘡兮風雨瘢癢,九野之耕兮泥水領穿。
其一一五
體之湛存,潮縮海門。
用之亡痕,春入華根。
光明射珊瑚之魂,波瀾派崑崙之源。
影動非幡,聲揚度垣。
靜以應繁,沖以待喧。
騏驥之姿,千里之奔。
雲夢之量,八九之吞。
斲輪之工兮擬誰授克家之學,抱甕之朴兮將自灌丈人之園。
其一一六
歲寒之容,高巖雪松。
清白之胸,冷月霜鐘。
種田博飯,地藏之春農。
明鏡非臺,黃梅之夜舂。
百草頭上閑和尚,而今何處不相逢。
其一一七
本體無生,諸塵幻成。
白髮雪漫頂,青瞳秋在泓。
妙觸出礙,機用超情。
珠走不留影,谷虛還應聲。
默默坐寒唯自照,天無四壁月三更。
其一一八
神定氣平,心空智明。
其機靜而自應,其用虛而不盈。
寒潭月落,霽夜河橫。
紹了亡祖位,借功成佛名。
建立因緣皆爾爾,剎塵世界與衆生。
其一一九
蟄梭未飛,肌膚不把。
老虎似衰,眼力猶威。
頭鬚霜雪塢,舌頰風雷機。
氣爽秋高河漢闊,霽寒夜永鬥牛輝。
陰陽爻象,天地範圍。
借伴來也,相逢庶幾。
其一二○
二儀同根,萬物一源。
機活靜樞之臼,象成玄牝之門。
幽而不昏,湛而若存。
用妙觸而出礙,體至虛而無痕。
車轍出門而合度,桃李成蹊而不言。
其一二一
枯木之春,蟠桃之辰。
自然時節,不費精神。
啐啄丹山之鳳窟,游躍桃華之龍津。
一機歷歷,三昧塵塵。
眼中之物物中眼,身裏出門門裏身。
其一二二
疏豁性情,谷虛而不盈。
舒散胸膚,冰渙而不凝。
恁麽來也,觸處相應。
其一二三
錦雲晚晴,璧月夜明。
妙心無住住,幻事不生生。
天際冥冥雁字沒,潮痕灧灧鯨波平。
其一二四
靜復湛存,潮退珊瑚之根。
智隨用奔,派發崑崙之源。
光風草木獻春像,霽夜魚龍吞月魂。
其一二五
山向嶽奔,川趨海吞。
船浮水柔有力,雁沒煙冷無痕。
二三四七,傳持之句。
百千萬億,變化之門。
招手授手,知恩報恩。
其一二六
孤節老全,叢林歲寒。
機用千變,時事百難。
玉經火而愈潤,蓮秀水而常乾。
牛頭之懶口掛壁,麈尾之辯舌翻瀾。
觸事出礙兮虛空揮劍,衆影不黏兮明珠走盤。
其一二七
老節疏蹤,傲雪之松。
真智證理,吟雲之龍。
飽叢林而彭亨肚,善知識而隗磊胸。
春成萬物兮平等無像,海吞百川兮自然有容。
其一二八
智靜用沖,道明體空。
清白轉色,幽微借功。
一乘句裏那回互,百草頭上還疏通。
虎頭之顧,牛頭之融。
且癡且懶,不謀而同。
其一二九
江湖之秋,清入雙眸。
草木之春,溫生兩唇。
髑髏眉底自照眼,赤肉團上無位人。
門門得用,薄藝隨身。
其一三○
觀身因緣,芭蕉不堅。
悟世幻化,木槿之謝。
舒叢林之氣兮時節長春,分密室之燈兮光明不夜。
應物現形,見聞閑暇。
其一三一
節稜稜而老松之孤,心空空兮脩竹之癯。
雪霜之氣,丘壑之軀。
雲水之去就,叢林之典模。
放開來底,相識也無。
其一三二
餘雲消於霽虛,片月上於秋壺。
光清岩壑,影現江湖。
類中之異,物中之珠。
虎生三日食牛氣,馬走千里隨母駒。
賞音有以,德隣不孤。
其一三三
虛空之身兮遍十方,古佛之心兮踰三光。
得之而藏,兀然如秋兮百念自涼。
用之而芳,粲然如春兮萬像成章。
德形外徼,道在中央。
其一三四
剎剎塵塵,隨應現身。
百川之月,百華之春。
阿你隨宜手眼快,更誰敢議骨頭貧。
道交德隣,主主賓賓。
其一三五
三世混融,據本來而合同。
六門變通,在今日而亡功。
下錢胡餅案,放手饅頭籠。
南山起雲兮北山下雨,古佛露柱兮互換家風。
其一三六
寒雪一顛,秋雲半肩。
淵默曲木,月行霽天。
轉功能就位,借伴還入廛。
機用也離虛坎實,變通也坤斷乾連。
其一三七
無明而明,無生而生。
靜樞機活,玄牝象成。
隨緣百億縱橫用,妙觸門門出礙情。
其一三八
從身出門,即物契神。
一機歷歷,三昧塵塵。
逢場且了遊戲事,向道非無幻化人。
其一三九
心空觀身,眼冷對塵。
本來無物,幻起成春。
動若行雲而應,止猶虛谷而神。
門門隨事得三昧,機用縱橫不倩人。
其一四○
秋山癯而清,秋水瘦而浄。
萬法自齊觀,一音還普應。
方圓之器著虛空,隨來隨與無餘剩。
其一四一
寒巖著雪,老木含春。
獨靈空劫眼,不礙肉團身。
枯禪三椽兮自守其默,豁浄四壁兮誰管其貧,森羅萬像兮根根塵塵。
其一四二
山秋而癯,水秋而浄。
得丘壑偃蹇之姿,賦猿鳥超搖之性。
離微徹見根,動靜該聽瑩。
提來萬法上看,更沒一絲頭剩。
其一四三
性不疏通,機不捷敏。
頹慵陋見聞,急快失容忍。
一默清秋兮芙蓉華開,萬態浩春兮葛藤蔓引。
其一四四
鬚髮滄浪,形容寒瘠。
春林帶雪痕,雲山染秋色。
光明一點兮蚌有藴於月華,清浄八絃兮鳥不飛而天碧。
其一四五
其來何從,雲起孤峰。
其去何詣,月落寒水。
而今處處相隨行,的的渾身是眼睛。
萬像森羅互爲用,不許蠅泥黏鼻孔。
其一四六
如珪如璧,雕文喪德。
如雲如石,堅潤是式。
蒼竹無心歲寒色,老松有傲霜雪力。
照破諸緣兮,兩眼如漆。
其一四七
氣宇豁落,精神蕭散。
塵劫坐空,世緣居簡。
閒閒淡淡枯木雲,瀝瀝漉漉通身眼。
森羅萬像同條,莫道箇人檐板。
其一四八
山寒露風稜,水瘦褪沙痕。
劫空須到底,用妙不循根。
宗派誰傳衣鉢,他家自有兒孫。
其一四九
清若松篁雪,虛明河漢秋。
深心老節歲寒事,穩放胡床默默遊。
其一五○
寒山骨瘦,雪林氣清。
萬機寖削,一點光明。
其靈不可像,其妙不可名。
默倚蒲團坐終日,你道何時不太平。
其一五一
一片閒心,十方充塞。
春律行兮發華,秋風歛兮落木。
誰調誰牧,不傷不觸。
萬像同放光明,太虛了無稜骨。
中規矩兮,東西南北。
其一五二
眉目古澗秋,鬚髮寒巖雪。
去就叢林出身,觸動葛藤生舌。
揚拂握拳,破關擊節。
霧變豹而草木光,雷趁蛟而山石裂。
其一五三
輕重之衡,妍媸之鑒。
堂堂類而莫齊,的的混而不濫。
身世閑閑,情田淡淡。
秋水澄澄,江鷗泛泛。
一點徹底兮叢林淵源,萬化夤緣兮葛藤枝蔓。
其一五四
視物眼深,說禪口快。
一點不著虛空,萬化誰分器界。
應衆緣而閒六根,入諸塵而住三昧。
其小無內,其大無外。
其一五五
木老春何晚,山寒秋最先。
淵默有佳處,湛存天地前。
靜亡所住,動解隨緣。
黃蘆淮上東西岸,明月渡頭南北船。
其一五六
癯而且老,寒木未春。
靜而愈明,古潭有月。
天蒼蒼而無空無缺,雲閑閑而乍出乍沒。
二儀同根,萬物一體,莫向諸緣分彼此。
其一五七
眼深眉長,口闊面黃。
秋月破夜色,古澗含秋光。
念萌自得出沒像,功轉不落偏正方。
拈起能來應機用,者回觸處露堂堂。
其一五八
默而不凝,照而不流。
關捩虛而活,機輪轉處幽。
閑雲淡而無雨,野水清而有秋。
要將平等一如相,著在森羅萬像頭。
其一五九
山肥擁雲,水明濯月。
動隨偏正往來,靜見離微出沒。
得萬像之根源,識諸緣之窠窟。
相隨來也,不遺毫忽。
其一六○
額高聳骨,眼深藏神。
諸緣㳷合,一默真醇。
自得混成物我,誰能碎折根塵。
不來而來不見見,會有知音彼上人。
其一六一
白髮半山雪,青瞳兩眼秋。
的的環中意,綿綿方外遊。
虛空說法何須口,萬像森羅自點頭。
其一六二
默默而遊,如如而說。
魚行澗底秋,鶴夢松頭月。
大智而愚兮,大巧而拙。
其一六三
顛毛如許白,面孔較些肥。
寒松偃蹇兮雪在頂,枯山癯瘠兮春添衣。
據床握杖,雷吼電飛。
光痕已露也,是誰見幾。
其一六四
鬚髮老白,眉目窮愁。
六窗寒照雪,一點冷摩秋。
乾處著腳,鬧裏刺頭。
樞靜機活兮,全放全收。
其一六五
鼻似截筒長,目如點漆光。
據床握拄杖,河漢夜來霜。
雲山蒼蒼,水天茫茫。
爍迦羅,眼三角。
舜若多,身十方。
其一六六
面目風霜,身心春陽。
用殺活之手段,整宗祖之紀綱。
秋生野水魚潛穩,月在寒松鶴夢長。
其一六七
機鋒不敏,神觀不清。
一點寒灰後,三乘熱椀鳴。
歷代祖咽喉把定,十方心手段放行。
春風剪剪兮,物像英英。
其一六八
緘默之妙,本光自照。
鑑物之真,眼裏有筋。
出氣之快,鼻頭有竅。
見道之根,德象之要。
處處相應兮,不餘不少。
其一六九
情態雲閒,身心月寒。
鼻孔氣出快,髑髏津瀝乾。
鱗龍遊躍兮雨翻雷吼,鯤鵬變化兮海運風摶。
其一七○
妙處難傳,明明像先。
光凝雪月,秋連水天。
百億分身隨應事,更嫌何處不周旋。
其一七一
白髮寒巖雪,青眸古澗秋。
身心明月磨田地,河漢清霜洗鬥牛。
識金鍮,用錐鈎,萬化區分拄杖頭。
其一七二
靜據胡床,閒握柱杖。
正念絕機絲,起家無伎倆。
珠旋翡翠盤中,月在珊瑚枝上。
其一七三
默時說,說時默。
白雲無定心,青山有奇骨。
半夜月移兮老兔推,百川潮落兮長鯨沒。
其一七四
箇住山人,平生慣貧。
寒枯青嶂骨,閑淡白雲身。
無影樹頭兮露鶴夢月,不萌枝上兮華蜂採春。
其一七五
是箇人,欠精神。
家風青天沒四壁,事業白雲閒一身。
古澗之津,枯木之春。
水曲折而歸大海,華次第而趁芳辰。
其一七六
默默而坐,佛祖勘破。
水冷魚潛,天空鳥過。
半夜失卻牛,平明拾得火。
乍卷乍舒兮,無可不可。
其一七七
衲僧頂相,不可近向。
俯而九淵之下,仰而重霄之上。
以法界爲疆,以虛空爲量。
鬧市裏釋提洹因,百草頭俱胝和尚。
其一七八
阿儂家風,至窮而通。
豹變文而霧重,龍退骨而潭空。
指南畫北,說西道東。
點頭搖手,佯狂詐聾。
其一七九
顛毛衰白,眸子寒青。
閑口能吞佛,虛空解講經。
古鑑出匣,太阿發硎,放得無依用得靈。
其一八○
應現般般,初無異端。
春晝華麗,月明水寒。
界方四稜榻地,珠圓一向走盤。
呈似識與不識,請君急著眼看。
其一八一
深深沉沉,心不見心。
理亡出沒,妙超古今。
錦機絲度密無縫,玉澗水流寒有音。
友約寒山拾得子,拍手一笑舒胸襟。
其一八二
動若出山雲,止如居穀神。
無心千種用,有應十方真。
通氣相煩鼻孔,說禪不掛口唇。
誰知默默坐中意,長養曇華劫外春。
其一八三
靜而神,默而真。
方寸絕四壁,大千成一塵。
拈來百草頭邊看,浩蕩華華葉葉春。
其一八四
貌悴情枯,雲閒月孤。
諸根影像有,百念肺腸無。
毒蛇頭少人揩癢,猛虎口是誰捋鬚。
有時變態兮,電卷雷驅。
其一八五
默默工夫,心田自鋤。
醭生唇上滿,泥斲鼻頭餘。
少林何曾說話,曹溪不識文書。
誰言伎倆渾無巧,自信家風也不疏。
其一八六
湛而不渾,妙而長存。
秋水何色,野雲無根。
半夜天空河漢浄,老兔濯濯明月魂。
其一八七
寫出箇僧,冷淡無能。
默耕田地,力鋤葛藤。
入海泥牛絕消息,度河月兔有光稜。
攜去塵中成化事,更嫌何處不相應。
其一八八
默守枯寒,心心見端。
瑠璃井秋光湛湛,珊瑚枝月影團團。
髑髏活兮,妄識瀝乾。
其一八九
靜而無像,動而無功。
湛兮秋下水,應也樹頭風。
到處隨緣成佛事,超情只箇是神通。
其一九○
視之其夷,聽之曰希。
真聲真色,何是何非。
春山潤而雲起,秋水澄而月歸。
見聞斷痕而外分變化,功勳轉處而內盡玄微。
其一九一
兩眼碧,一面黃。
舌頭不掉,鼻孔難藏。
老兔靜弄魄,靈犀通得光。
歷歷機感兮,何用思量。
其一九二
披風兮崇丘,玩月兮方舟。
一身不羈兮太平時節,八紘無礙兮清白誰儔。
其一九三
閒雲之動,野水之流。
體萬像之平等,了一身而自由。
機輪無滯兮,鑿枘相投。
其一九四
五葉之華,三斤之麻,外無稜角兮中無孽芽。
箭石不是虎,酒弓不是蛇,千里之失兮毫釐之差。
得非思議兮自謂一曲之士,望絕涯畛兮人稱大方之家。
其一九五
默默之語,如如絕慮。
野水有秋,閒雲無雨。
十方三世兮無我安排,六道四生兮非吾行伍。
其一九六
智極而藏,靜極而光。
蕉雷之展,葵日之芳。
占寶器而蠻眼碧,理華須而蜂股黃。
中規中矩兮乍圓乍方。
其一九七
一亙清虛,十分明白。
借兮是功,轉兮非色。
天蓋地擎兮體之有餘,雷轟電掣兮用之不測,情未生時如何隔。
其一九八
洞見其顔,拈卻案山。
影流心鑑,智入道環。
師曠不聞而其聲自普,離朱不辨而其色非慳。
一點自然兮妙超過去現在,十方平等兮全該內外中間。
其一九九
邈之不真,傳之不神。
得而無得,親而無親。
體離微徹照之智,本蓋載生成之仁。
出一二三之數量,等千百億之分身。
用彌光也物中之眼,氣專柔也主中之賓。
其二○○
澄潭之月,蒼山之雪。
清白家風,靈明事業。
秋空浄無痕,野雲閑不徹。
如今借問旁觀,且道看何行列。
其二○一
體之象先,得之自然。
心空有以,道大誰傳。
蟾在珊瑚之樹,蚌藴明珠之淵,彈指分身兮三千大千。
其二○二
漆點兩眼,雪絲半頭。
嗒然亡耦,轉處還幽。
一等高閑兮餘雲歛霽,十方清白兮片月摩秋。
其二○三
青山之主兮體本平等,白雲之賓兮用能自然。
應有餘兮神不可測,得其簡兮妙不可傳。
其二○四
秋山骨瘦,秋水神清。
岩松寒更翠,澗月夜還明。
靈然曲木坐不語,四海九州俱太平。
其二○五
面目古怪,氣宇深清。
澗月夜白,松雪寒明。
舜若之身兮誰前誰後,首羅之眼兮不縱不橫。
相隨來也,流水浮萍。
其二○六
天蒼蒼而雲閒,水深深而月寒。
妙一點之自得,縱四辯以奚殫。
其二○七
鬚髮垂白,麵皮淡黃。
茶醒睡眼,飯塞饑腸。
情田閑自廓,心地浄而光。
雲歛山川雨,月明河漢霜。
門門得用亡機械,箇事十成誰覆藏。
其二○八
髮白而老,面黃仍病。
窮地水火風之根,得見聞覺知之柄。
一氣專柔,諸塵善應。
魏臭而良,橘陳而令。
盡大地藥了調和之治方,滿虛空身識起滅之緣性。
其二○九
靜而不紛,野而不文。
丘壑身心麋鹿共,江湖風月白鷗分。
其二一○
全心之相,全相之心。
寫成這箇,聊應而今。
天蒼蒼兮白鳥沒,水深深兮紅鱗沉。
月鈎雲餌,玉線金針。
一般料理兮,妙出威音。
其二一一
是兮不是,別兮不別。
水冷涵秋,山寒帶雪。
傳家之印兮中間無文,常用之針兮兩頭無穴。
遊世之身雲月閒,說禪之口河漢決。
自然隨順因緣,向道不乖時節。
其二一二
髮之白兮高峯早雪,目之青兮古澗先秋。
月炯炯兮自有光通犀角,草蒼蒼兮誰能硬按牛頭。
其二一三
額顱高,眼孔深。
畫工不識,誰是知音。
江湖爛爛兮月還有魄,丘壑閑閑兮雲自無心。
幾處相逢不會喚,蓑衣篛笠賣黃金。
其二一四
器宇廓落,形像乾枯。
一點徹靈府,萬年空劫壺。
青原門下識麟角,黃檗床頭捋虎鬚。
死中還活兮活中還死,無中卻有兮有中卻無。
其二一五
天庭寬而祖宗光,地閣闊而兒孫昌。
中間鼻孔自家底,出氣通快渾不妨。
坤六短,乾三長。
飽叢林漢休雌黃,今年蠶食兩葉桑。
其二一六
目瞳秋炯炯,顛髮雪毿毿。
飯塞肚皮飽,茶湔舌頰甘。
齪家有彩,機事無堪。
白牯釐奴卻知有,而今贏得放癡憨。
其二一七
毗盧之口鬧嘈嘈,普賢之身閑飄飄。
理無不備,事不相饒。
小舟點點浮煙水,柔柳垂垂映竹橋。
其二一八
何須魁斗之名高,不在山川之氣豪。
有口掛壁,亡牛奏刀。
縱橫佛用,分付兒曹。
其二一九
雲水性調,叢林氣高。
肚皮束篾,版齒生毛。
十方身虛空樣放,二升米拄杖頭挑。
其二二○
蒲寒柳衰,融懶顧癡。
坐穩實踰劫,心空佛是誰。
明而了妙,微而入離。
天清河漢闊,露冷斗杓垂。
借伴而來應供,分身在處成規。
百草頭邊春浩蕩,黃鶯之語對華枝。
其二二一
巖壑之骨窪而隆,煙霞之氣溫而融。
其默而通,其應而沖。
流雲出谷,霽月行空。
十方三世兮,南北西東。
其二二二
清白之標,莊嚴匪銷。
袁安臥雪,許由棄瓢。
不萌枝上春苒苒,無影樹下秋寥寥。
借伴入廛來買賣,相逢莫怪不相饒。
其二二三
眉目岩岩,身心靜恬。
萬機自息,一默誰參。
虛空兮霽雲卷谷,清白兮夜月濯潭。
春入叢林兮謾道化工百億,神遊浩劫兮底意真超二三。
其二二四
鼻直口闊,目深眉低。
燈連少室,派接曹溪。
恰恰混不得,堂堂類不齊。
把手共語,出力相攜。
春風浩浩,秋風淒淒。
其二二五
髮白面黃,鼻直口方。
雲水精神老,叢林氣味長。
青蛇露時星爛爛,白鳥沒處煙蒼蒼。
印空有據,印泥成章。
家家門前柏樹子,豈獨趙州能對揚。
其二二六
兩眼深秀,雙眉下垂。
面目嚴冷,身心古錐。
雲水盤遊,尋常夢於行腳。
叢林寂默,三十年之住持。
窮河漢於崑崙之椒,淵源親到。
拈斗杓於混沌之外,佛祖猶疑。
變通不倦,施設隨宜。
向道剎塵機用穩,卻嫌石火電光遲。
其二二七
髮雪衰白而春晝長,目光寒碧而秋波揚。
采華之滋而蜜蜂忙,齊物之夢而蝴蝶狂。
體空影響,機動陰陽。
玉燭靜調天事業,薰風披拂水文章。
諸塵三昧,分身十方。
其二二八
眼橫鼻直,氣清骨寒。
手眼外應金篦快,身心內照玉壺寬。
機絲交織兮春華蔟蔟,與物齊平兮夢蝶團團。
性習林泉,身心信緣。
長虹歛雨,照雪倚天。
頭頭物物隨宜說,剎剎塵塵各住禪。
妙觸出礙,幻成自然。
其二二九
無言而言,默徹其源。
無用而用,虛含其動。
理窟之窮通,智機之變弄。
夕陽洲渚白鷗盟,韶晝園林蝴蝶夢。
其二三○
功轉密藏,尋蹤跡以無方。
影現益彰,歷因緣而有常。
身分塵剎普,舌拄梵天長。
心心不觸菩提用,法法無依般若光。
其二三一
冥冥而覺,全真絕學。
海口自吞,駟舌須縮。
圜混有光兮老蚌之胎,空同無物兮枯龜之殻。
箇事而窮通,作家不啐啄。
語出科模,用無稜角。
叢林笑相看面也萎萎羸羸,三棒打不回頭也齷齷齪齪。
其二三二
精神矍爍,化工模邈。
我轉一機,誰持六鑒。
是非生奪璧之謀,黑白戰爛柯之著。
霽闊而河橫,潭空而月落。
其二三三
性得淵源,窮通自然。
潭寒龍蛻骨,松老鶴成仙。
無心白雲出岫,有應明月浮川。
相逢借伴人間世,遊戲塵塵三昧緣。
其二三四
髮鬚衰白而霜雪益深,肌膚蒼老而松桂剝皴。
四十餘年而窮通一默,百千三昧而遊戲諸塵。
其二三五
片月在水,孤雲出山。
其靜而應,其動而閒。
體中不欲全露,用處只窺一斑。
重重樓閣門開也,彌勒不須輕手彈。
其二三六
岩岩之骨兮山癯,靡靡之姿兮水腴。
心無住而乃久,德有鄰而不孤。
虛空說法,頑石聽徒。
互換證明還了了,何煩佛祖費工夫。
其二三七
鬚髮衰殘,空山雪寒。
眉目清淡,野水秋還。
一念萬年了塵劫,十方三世同正觀。
翡翠天晴而清虛廓徹,珊瑚海月而光焰波瀾。
現形說法應機感,笑指俱胝百草端。
其二三八
劫外遊神,環中契真。
幽靈自照,絕學爲鄰。
碧瑠璃海半夜月,赤珊瑚樹長年春。
專柔一氣,和光同塵。
心心不觸衲僧事,物物無私國土身。
其二三九
靜之不昏,湛而若存。
動之不渾,用而亡痕。
入見離微之根,出遊幻化之門。
赤水之求故罔象而珠得,庖丁之伎乃亡牛而刃奔。
百川碧漲,三月紅繁。
海不失於潮信,華自得於春恩。
其二四○
白雲無根,青山有棱。
自得一句,妙出三乘。
和氣而春回百草,光明而焰續千燈。
淵默心傳諸佛體,家風獨許少林曾。
其二四一
默而非緘,辨而罔談。
須菩提慧空了了,憍屍迦華雨毿毿。
更與剎塵分手眼,何妨機用見鎚鉗。
箇人自得,古佛同參。
其二四二
雲無心而不羈,谷有應而相宜。
寂住通感,圓明了知。
性汪洋而海有受,氣突兀而山不移。
百年身後所須物,問取南陽忠國師。
其二四三
衰形老容,瘦竹蒼松。
野食丹山鳳,雲吟枯木龍。
對機何似當臺鏡,扣應恰如隨杵鐘。
了無一物,還我盧舂。
其二四四
癡鈍之師,枯槁之姿。
鼻寒垂涕,眼老生黐。
玉懷石而矩,珠養蚌而規。
長短華枝春次第,東西波棹月相隨。
其二四五
雪髮霜髭,古岩阿師。
坐寒空劫眼,機活用時眉。
文殊靠倒維摩詰,帝釋仰贊須菩提。
如今喫飯下堂去,誰敢等閑欺石梯。
其二四六
秋生眉睫,雪積顛髮。
見偏正之往來,得離微之出沒。
閒閒霽雨之雲,爛爛濯波之月。
相隨來也入諸塵,妙觸門門自超越。
其二四七
遠山之雪兮髮毛衰白,大壑之秋兮眼稜寒碧。
水雲肝膽兮佛世之燈,叢林事業兮祖宗之脈。
龍梭錦機,金刀玉尺。
諸塵三昧兮還我自由,二儀萬像兮與宅平出。
其二四八
千年氣溫,琥珀松根。
半夜光吞,珊瑚月魂。
混沌鑿開,德雲下妙峯之頂。
崑崙推倒,張騫到盟津之源。
出岫之雲意閒暇,盈科之水流勢奔。
諸塵歷歷,三昧門門。
妙觸應緣還出礙,成家事業付兒孫。
其二四九
天與之形,月皎河橫。
地與之儀,山高水低。
華燈連有據,桃李默成蹊。
十方三世混不得,萬像森羅類莫齊。
其二五○
天之空兮星斗寒,海之縮兮潮波還。
推月之蟾止三腳,養霧之豹窺一斑。
拈出門門問相識,知音點頭應不慳。
其二五一
真見無形,真得無名。
全超影響,妙出塵情。
夜冷露濡而斗濕,天空霽闊而河橫。
無住而住,無生而生。
相隨卻到門門底,樓閣關開彈指聲。
其二五二
松老有骨,竹癯無肉。
雪髮覆顛,霜眉映目。
須菩提坐空而談,維摩詰卷辨而默。
拈來何處不相逢,日面佛兮月面佛。
其二五三
寒竹癯長,蒼松老剛。
身心鐵石,肝膽冰霜。
秋天湛湛遠連水,賓雁冥冥初沒行。
卻來借伴,隨事成章。
其二五四
寫出老僧,形容可憎。
秋生眼角,雪點眉稜。
胸次有丘壑,口頭無葛藤。
功忘自據菩提座,照盡誰傳般若燈。
借光施設,恰恰相應。
其二五五
天童之師,頂雪頷絲。
三篾住山計,孤藤橫膝時。
潭寒秋到早,空闊月行遲。
提起宗家無字印,門門何處不相宜。
其二五六
默而藏,妙而光。
月之輪窄,斗之柄長。
扶來草木春濡綠,奪去山川霜落黃。
相契可處,自然成章。
其二五七
雲水之身,叢林之人。
眉毛長蓋眼,鼻孔直欺唇。
等閑西院兩聲錯,急快雲門一路親。
不肯割城還奪璧,相如肝膽抑強秦。
其二五八
兀然而然,湛存象先。
曹溪昧橫畫,少室還默傳。
體不匿而了了,用不勤而綿綿。
得麟角兮石頭足,捋虎須兮林際顛。
壁上如今謾撐起,知音自然聞說禪。
其二五九
事不在容,智不到宗。
待雲雷而陶壁梭蟄,授衣鉢而盧老逃舂。
犀通半夜月,鶴夢千年松。
白髮蒼顔跛挈公,時人相笑老龍鍾。
其二六○
槁木之形,穀神之靈。
水冷看秋色,天空垂曉星。
一點心明兮非臺之鏡,大千卷出兮破塵之經。
其二六一
源養而淵,燈傳未殘。
照分光燄,流演波瀾。
暫時還落薄,客事豈艱難。
春上燒瘢,綠生草端。
無心爲潤雲行麓,有應不留珠走盤。
其二六二
非思量處,無住而住。
離名象時,不爲而爲。
香象定中渡,寒蟾照復移。
世間了了虛空相,人事叢叢混沌眉。
飽參底句如何舉,飯罷摩挲篾肚皮。
其二六三
出入離微,偏正之機。
變通動靜,殺活之柄。
飛流電火兮持林際之威權,函蓋乾坤兮得雲門之號令。
相隨百草頭邊,恰恰初無欠剩。
其二六四
了心非相,了相是心。
皋禽夢寒琥珀樹,海月光射珊瑚林。
影搖風竹,響發秋碪。
萬像森羅俱演說,寶陀巖上有知音。
其二六五
寒淡相依,清白住持。
秋橫兩目,雪覆雙眉。
老兔推月河漢闊,賓雁沒煙星斗垂。
窮通有自,機用輸誰。
消得而今一瞬,不須別喚沙彌。
其二六六
默默神澄,稜稜氣清。
河漢之月耿耿而不夜,蒹葭之風淒淒而有聲。
相逢便說無生話,萬像森羅作證明。
佛燈未寒,祖華未殘。
其傳今到你,其事素來難。
座須諸法空爲句,經在微塵破處看。
而今呈似,莫道相謾。
其二六七
妙出名象,非心非相。
混融古今,是相是心。
髮白曉霜厚,眼寒秋水深。
寄語山形拄杖子,大家相伴做叢林。
其二六八
識得本真,不隨生滅。
霽雲磨空,秋波濯月。
其二六九
頭上有骨,眼底無肉。
分影月隨流,閒心雲出谷。
萬緣圓應兮廓周大千,一點靈虛兮默照幽獨。
其二七○
眼冷眉長,鼻直氣快。
彼彼常不輕,門門觀自在。
寂光而無中,妙用而無外。
誰怕肉團礙世界。
其二七一
智明而藏,浄極而光。
四大蛇非蟄,六窗猴不忙。
因緣仍善應,機用更優長。
覿面相逢出思議,自然隨處露堂堂。
其二七二
默而耀,虛而照。
借用不慳,合體無兆。
石牛臥而青山寒,木馬嘶而明月曉。
有底般人,相逢恰好。
其二七三
雪洗寒岩兮山林氣清,秋生煙水兮江湖色明。
猶浄鏡兮對諸像,似空谷兮隨諸聲。
遊戲因緣三昧用,自然轉處不留情。
其二七四
眉眼分明,風柳柔青。
心膽純一,野華吐赤。
了無物礙自由人,還得觀音妙智力。
連城不割誰肯休,相如卻奪秦王璧。
其二七五
真非真,假非假。
是影是形,成幻成化。
根門隨處拽得回,聲色自然騎與跨。
耕翻海月之泥牛,遊遍春陽之木馬。
其二七六
髮際點白,眼眶含青。
情枯歷歷,智照靈靈。
形骸如槁木,蹤跡肖流萍。
月明四海犀通暈,春在百華蜂採馨。
其二七七
棃杖橫膝,衲衣擁肩。
默爲佛事,情忘世緣。
家風空掃四壁,活計冷坐三椽。
見聞聲色外相討,破曉青山啼杜鵑。
其二七八
是心絕緣,寒灰不然。
是身無我,芭蕉不堅。
獨靈兮卓卓,湛存兮綿綿。
春逐華枝長短,月隨水器方圓。
其二七九
碧寒眼腦,黧黑麵皮。
佛魔銷鑠處,自己住持時。
針或聯線,機不掛絲。
風月渡河無夜色,水天連霽有秋姿。
其二八○
畫者不相出脫,轉見麵皮醜惡。
蜂採百華春不饑,兔飲長河夜不渴。
無事而禪,待緣而作。
一機一警誰與知,百發百中絃銜筈。
其二八一
是真非相,是相非真。
拈轉四大,不立一塵。
體合虛空有自己,用周法界無別人。
一葉落兮天下秋,一華開兮天下春。
其二八二
貧眉似促,饑眼覺大。
口噤禪遊,鼻通氣快。
心不萌箇處轉機,卦未兆阿誰來買。
應世隨緣,齪家得彩。
其二八三
去就清貧,擔何苦辛。
兀默三椽老,平生五合陳。
出家意謂了身,住院還相累人。
野水連天半夜月,叢林和氣十方春。
其二八四
顛髮山雪,眶瞳水秋。
月白濯河漢,霽寒摩鬥牛。
韶意千華裏,光風百草頭。
如幻三昧兮,妙得優遊。
其二八五
默默無思,閒閒不羈。
秋濯星河色,風吹月蕩漪。
二儀前是我,萬像裏名誰。
似難去取,決定相隨。
其二八六
額高眼深,該抹叢林。
人驚大膽,我自無心。
默轉機梭路,誰投鉢水針。
覿面相呈了也,擡頭何處相尋。
其二八七
鎖口而禪,篾腹而餓。
透出劫空心相微,不見秋毫身量大。
法憙爲食,法空爲座。
毗耶門戶打開,少室家風覷破。
言滿天下兮,而無口過。
其二八八
據胡床,握麈柄。
句中起倒,機頭偏正。
真得出思議,妙應亡眺聽。
徹二儀萬象根源,識諸佛歷代性命。
曲直逆順兮任縱任橫,長短方圓兮何少何剩。
其二八九
默握犛尾,誰撩虎鬚。
天水連秋色,魁杓夜轉樞。
應兮鑒像,答兮谷呼。
森羅萬像,縱橫也俱。
其二九○
百般千樣,會歸一相。
一相無相識也無,廓與虛空等其量。
河淡秋清,夜寒月亮。
提攜出也來人間,明明歷歷諸緣上。
其二九一
性空無根,性水無垠。
應所知量,成其夢身。
閒閒對萬像,飄飄出諸塵。
物外有此不名物,人間有此沒事人。
其二九二
麵皮微紫,眸子深青。
默臻閫奧,妙得門庭。
徹見二儀成一體,明知萬像不他形。
其二九三
幻起有形,智空無名。
秋生月窟,雲變乾城。
摩娑百戰胝瘢舊,向道而今老太平。
其二九四
皮蒼老松,色暗焦桐。
微塵塵破,一印印空。
大千經卷鐘出礙,三世佛口谷吞風。
六門了用,雙眉有功。
其二九五
雪顛未乾,秋波更寒。
雲門舌不短,百丈鼻猶酸。
心傳一燈自光燄,口翻四海看波瀾。
間關半世,經歷百難。
報道頭家休喝彩,而今雙六已居盤。
其二九六
松老皮皴,竹癯節稜。
髮白遠山雪,心明長夜燈。
回機歷歷,隨用騰騰。
因緣妙觸初無礙,箇是玲瓏岩下僧。
其二九七
地水火風,因緣會同。
見聞知覺,門戶疏通。
隨宜而得用,及盡而亡功。
明白機輪還自轉,相逢誰識大家翁。
其二九八
野雪髮鬚,秋山肌膚。
物齊芳蝶夢,情盡露蟬枯。
跡弭水歸海,光回星轉樞。
言前薦得猶封殻,喝下承當又觸途。
天上天下,只箇規模。
其二九九
靜得其根,動應其門。
家傳從佛祖,機用付兒孫。
鑿開渾沌,派發崑崙。
借與煙光成草木,華華葉葉氣溫溫。
其三○○
髮衰雪白,眼寒秋碧。
壁立千尋,功消一色。
體得有家風,心傳亡轍跡。
少林祖師兮豈會唐言,黃梅行者兮不識橫畫。
其三○一
棱眉蒼厖,壑眼碧雙。
未開蟄戶,誰識漳江。
不須狡兔治三窟,自有孤猿應六窗。
運水般柴呈妙用,兒孫事業更摐摐。
其三○二
雪髮霜鬚,風袖煙裾。
空殻累於可卜,木蠹偶以成書。
豹霧之虎,龍雷之魚。
變化復何日,升騰似有初。
舊時行履故然改,向道而今井覷驢。
其三○三
形聲幻爲,聞見智隨。
自然出礙,平等何疑。
瑩明而絕累,圓應而無疵。
而今問你,且道是誰。
其三○四
霜之鬚,雪之顱。
竹之腹,松之膚。
河漢拍天岸,魁杓旋夜樞。
珊瑚林月長鯨𩥇,琥珀松巢老鶴呼。
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其三○五
本無今有,覺空幻受。
真相儼然兮威音之前,妙觸出礙兮影響之後。
功極而轉身,說禪而藉口。
把住也洞水逆流,放行也曹山顛酒。
其三○六
形骸槁如,林壑深居。
衰髮雪松白,閒情霜竹虛。
智遊空劫珠胎蚌,妙應因緣井覷驢。
豹霧之虎,龍雷之魚。
黃梅衣鉢繩繩信,盧老心傳不識書。
其三○七
澗月之孤,岩松之癯。
秋生眉目,霜侵髮鬚。
諸法之相了空寂,妙存之性非有無。
一塵飛巨海,片雪點紅爐。
應事頭頭俱出礙,自然妙觸解回途。
其三○八
兀兀堆堆,髑髏眼開。
全身放下,借伴還來。
一彈指響流通句,樓閣門門見善財。
其三○九
瘦骨岩岩,殘毳毿毿。
坐寒雲巘,心空月潭。
虛應亡機而若谷,深禪有口而如鉗。
槃珠勿遺其色,囊錐不露其尖。
皇道大平沒稜角,自然雨五而風三。
其三一○
老抱孤蹤,歲寒之松。
靜含遠韻,霜曉之鐘。
黃氏之羊起石,陶家之梭化龍。
剎剎塵塵見身相,門門何處不相逢。
其三一一
顛毛之絲,眼角之黐。
是身頹老,與世支離。
枯禪心了了,空劫鼻垂垂。
曉寒霜結,山川薄霽。
夜月行河漢,遲借伴還來。
機用妙不銷,彈指知音知。
其三一二
形衰柳蒲,心老江湖。
魚潛波路靜,鶴夢月巢孤。
不損色香三昧手,粉黏雙股理華鬚。
其三一三
高岩之雪兮顛毛衰白,遠水之秋兮眼棱寒碧。
氣清夜永兮月低,斗冷河空兮露泣。
借伴之機,起家之力。
二儀萬像兮相與流通,十方三世兮自然平出。
其三一四
至微至精,無像無名。
其傳也默而成,其得也虛而盈。
夜永斗柄轉,秋高河漢橫。
人來借問正因字,鼠糞無將污我羹。
其三一五
心空自靈,性了非情。
玉馬寒泉飲,泥牛夜月耕。
塵塵智起,物物幻成。
二儀萬像縱橫說,相與今時作證明。
其三一六
顛毛衰薄,春山雪作。
胸襟疏豁,海門潮落。
眉稜高而眼深,鼻筒直而口闊。
幽靈絕待兮曾傳祖禰之芳,穀神不死兮似得仙家之藥。
相逢別峯,彈指開閣。
憨皮袋截巷攔街,臭骨頭填溝塞壑。
其三一七
青天無涯,白雲不羈。
流水抱山轉,征人踏月歸。
應以比丘得度者,箇般形像對來機。
其三一八
野雲半肩,寒雪一顛。
海樹珊瑚月,岩松琥珀年。
眼合覓不見祖,心空初不留禪。
森羅萬像縱橫說,相與證明輸我然。
其三一九
內非可形,外還絕稱。
妙圓一句,通變諸乘。
混十界心而靜其念,吞三世佛而空其膺。
真機了了,祖意繩繩。
偏去正來兮閑閑受用,圓規方矩兮恰恰相應。
其三二○
非默而默,不言而言。
鑿混沌朴,決崑崙源。
萬像總持句,諸塵三昧門。
法法心心成佛事,華華葉葉受春恩。
其三二一
了了智空,閑閑色融。
髑髏常干世界,鼻孔摩觸家風。
湛湛河源翡翠碧,團團海日珊瑚紅。
其三二二
默默道遊,靈靈破幽。
斗魁光轉夜,河漢氣澄秋。
入世隨流,門庭甚休。
青鞋蹈雨俱胝老,放浪風煙百草頭。
其三二三
心心無住,了了有據。
河漢橫秋,斗柄濡露。
須菩提坐禪,憍屍迦雨華。
蚌含明月兔懷胎,勘破少林傳底句。
其三二四
相承次第,皮肉骨髓。
形分古佛家,氣出阿祖鼻。
一根源既還,三昧塵全起。
坦坦蕩蕩平等心,煒煒煌煌自然智。
其三二五
鬚髮老而覆霜,心念浄而發光。
妙照混三世,幽靈空十方。
口吞諸佛而不爲大,舌拄梵天而不覺長。
剎塵無間說,鷗鳥不亂行。
平等是道,自然成章。
其三二六
妙明絕思,廓靜無涯。
智空三際,性融二儀。
借功光歷歷,借伴老垂垂。
文彩縱橫成底事,機頭初不掛梭絲。
其三二七
垂老之姿,鬚髮如絲。
淵默之味,耳口無疵。
秋高河影闊,露冷月行遲。
答呼若穀神之應,對事得珠色之隨。
其三二八
劫壺廓空,一句圓通。
苔生玉殿,體露金風。
妙盡不知處,光回還借功。
鑑像之緣而妙觸非受,穀神之應而隨呼不窮。
其三二九
規圓矩方,鳧短鶴長。
落日煙村牧笛,平湖月夜魚榔。
其三三○
法法平齊,隨高就低。
南日蜀葵向,北風胡馬嘶。
其三三一
年齒垂垂,鬚髮絲絲。
月寒無影樹,春在未萌枝。
得失折肱塞人馬,輸贏爛柯樵子棋。
示現威儀而不起滅盡之定,不由心念而自然圓明之知。
其三三二
髮雪毿毿,心老憨憨。
指南話北,破二作三。
守宗風之符節,握佛祖之鎚鉗。
陶形鑄器模楷妙,迸火流金爐鞴炎。
光明不斷,燈燈夜龕。
其三三三
學絕與鄰,名生實賓。
少年行腳事,老倒住山人。
拄杖雖無二升米,虛空自有十方身。
一機歷歷兮,三昧塵塵。
其三三四
說得一尺,行得一尺。
身非肉團,心如牆壁。
用光眉十方,照世眼雙碧。
諸塵三昧兮在我自然,萬像森羅兮與渠平出。
其三三五
巍巍堂堂,智不可量。
煒煒煌煌,靜自然光。
松老西山雪,河明北斗霜。
用之而行,舍之而藏。
深林之晦三眠繭,繞指之柔百煉剛。
其三三六
癯形老殘,孤節歲寒。
照頂髑髏眼,隨緣赤肉團。
六街三市尋人去,相喚門門盡是檀。
其三三七
默成用密,智空理得。
歷代祖心選同科,三世佛口閑掛壁。
其三三八
老境侵尋,衰殘到今。
霜鬚雪髮春猶淺,壑眼岩眉秋更深。
其三三九
兀坐澗陰,潭空月沉。
三乘乘外,一印印心。
師子循行師子吼,旃檀圍繞旃檀林。
諸塵說法諸塵聽,莫道無人爲賞音。
其三四○
煙蒼蒼兮白鳥飛,水茫茫兮金鱗嬉。
空杳杳兮智不知,覺冥冥兮性所宜。
包萬像而括二儀,徹三際而周四維。
影象纍纍,品類差差。
發揮元自我,點化更由誰。
方之則矩,圓之則規。
不須特地,且麽過時。
兀兀騰騰,憨憨癡癡,跛跛挈挈而萎萎羸羸。
其三四一
說通齒豁,宗通句活。
師座心空,劫壺步闊。
就位了無機,爛柯曾有著。
招手相隨恁麽來,百草頭邊活卓卓。
其三四二
性了有餘,體含太虛。
心空歷歷,道契如如。
答響神居谷,隨緣井覷驢。
向道塵塵住三昧,何妨觸處卷而舒。
其三四三
形容老癯,鬚髮雪敷。
體明千劫眼,性靜萬機樞。
變通自古門門活,伎倆而今恰恰無。
一指頭禪隨處用,拈來百草俱胝俱。
其三四四
一印印空,三乘莫窮。
智了離微句,身分函蓋同。
彌勒駕來樓閣外,文殊家住覺城東。
隨身干木,到處家風。
其三四五
拄杖倚床,默而成章。
夜月通犀角,秋空沒雁行。
清寫芭蕉雪,秀盛芙蓉霜。
青原價問廬陵米,會有知音句廝當。
其三四六
默學少林,靜全本心。
幽靈絕待,虛明自任。
玉線金鍼世家事,鸞膠鳳絃山水音。
隨方善應,不用相尋。
其三四七
其離而入,其微而出。
一彈指響樓閣開,身現門門千百億。
其三四八
絕待而靈,無得而名。
就位難辨,借功證成。
合伴應時節,隨事放光明。
神歌社舞閑心適,塊雨條風樂太平。
其三四九
理極非身,智明自神。
三緣未作,一默含純。
回途異類,出歷諸塵。
彎彎月下漣漪水,剪剪風斜楊柳春。
其三五○
野鶴骨癯,澗松皮粗。
一身閑而雲行林壑,兩眼冷而秋入江湖。
智到無而有,理極有而無。
齊物蝶翻晝夢,隨機蜂理華鬚。
開口也著合也著,風鈴發響谷隨呼。
其三五一
爲僧𠜾剞,與世支離。
目瞳青炯炯,頭髮白絲絲。
劫空有句,真得無師。
借功分照用,借位解提持。
萬像森羅一音說,何須特地掛唇皮。
其三五二
妙存象先,圓成自然。
佛燈燄續,祖華芳聯。
野況煙霞老,秋痕天水連。
生無生性,住無住緣。
隨分雪分齋一鉢,不嫌雲寄屋三椽。
其三五三
明白無根,茫茫月魂。
清虛不渾,蒼蒼秋痕。
青天固可背負,諸佛等閑口吞。
情空超物物,妙觸應門門。
了知初不由心念,金色頭陀滅意根。
其三五四
眸子射人,秋澗之津。
顛毛衰白,霜松之晨。
赤湖之林,潮漲而長鯨𩥇浪。
丹桂之影,月寒而老兔推輪。
明功借位,起幻入塵。
百草頭邊有芳信,縱橫指點自家春。
其三五五
無心之心,妙超古今。
無相之相,不存情量。
葉落木而秋開,月度山而潮上。
柳絮之風隨,葵華之日向。
其三五六
默而靜專,體之妙全。
情盡性傳,心空覺圓。
閒閒遊幻世,了了應塵緣。
燈籠露柱渾機用,翠竹黃華總說禪。
其三五七
塵浄無餘,體明而虛。
秋高夜永,河闊星疏。
宛轉兼而到,偏圓卷復舒。
媚川果若珠含蚌,應物何妨井覷驢。
其三五八
南臺之靜,中邑之應。
圓明之知,平等之性。
爛柯棋局樵,釣雪華亭艇。
披叢林明白之襟,握雲水清涼之柄。
動自風流,閒宜月定。
心聞況是賞音,相廗何妨打令。
其三五九
雲水孤藤,叢林老僧。
瀾翻口角,雪點眉棱。
長春時節相聯蕊,破夜光明自照燈。
內無絲而繫螘,外無糝而聚蠅。
不起滅定,能應繁興。
其三六○
雪髮霜鬚,鯢齒雞膚。
年侵蒲柳,日在桑榆。
用持智之大柄,靜守道之元樞。
而今百草頭邊用,妙得雲門一字俱。
其三六一
曹洞宗乘,老難發興。
秋波搖眼角,春雪點眉稜。
一步跨空劫,孤心相續燈。
西母之桃兮秀結三千年實,北冥之鯤兮蛻翔九萬里鵬。
珊瑚枝枝撐著月,出格雲門跛腳僧。
其三六二
心心絕緣,了了亡年。
吞佛空三世,披經等大千。
妙觀智出礙,韶晝春無邊。
齊物竹床蝴蝶夢,雙飛栩栩華風顛。
其三六三
妙而不有,空而不無。
坐寒床下板,步轉劫前壺。
返色光初發,知音德不孤。
流長信是盈科水,盤走端如受影珠。
其三六四
疏齒如鯢,皴皮若雞。
萬機頓削,一句全提。
湛存性海闊,圓明心月低。
有信風雷還破蟄,無言桃李自成蹊。
其三六五
有應之身,無位之人。
隨方而見,妙觸而神。
山林森森春在木,江湖澹澹秋生津。
語不投機不展事,雲門一路從來親。
其三六六
一切相空,其後之心。
一切心空,其後之相。
幽谷雲生,寒潭月上。
應因緣平定二儀,了幻化森羅萬像。
恰恰不疑,如指諸掌。
其三六七
清浄本然,和合因緣。
涅不緇而磨不磷,仰彌高而鉆彌堅。
隨之無後,迎之無前,空空空處亡中邊。
而今信手拈來用,頭尾相應正復偏。
其三六八
身老而衰,根鈍且遲。
霽冷河闊,天空斗垂。
圓明三隻目,受用兩莖眉。
塵剎大千縱橫而妙觸,三尺丈六笑語而相隨。
其三六九
坐忘是非,默見離微。
佛祖之陶冶,天地之範圍。
髑髏眉底眼,空劫句中機。
青原赭色麒麟步,藥嶠金毛師子威。
相逢捉手,大道同歸。
其三七○
空劫默遊,靈然破幽。
潮揚光燄珊瑚月,海縮波瀾翡翠秋。
於世無求,隨緣自由。
百千三昧門門事,潦倒俱胝一指頭。
其三七一
說真不真,說似不似,拈轉舌頭提得鼻。
空劫家風,衲僧田地。
心心與祖相傳,佛佛見他出世。
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
其三七二
形貌春寒,顛毛雪殘。
坐空生滅影,靜見離微端。
珊瑚樹生玳瑁海,明月珠走琉璃盤。
藏天下於天下兮一性自然平等,出世間於世間兮萬像誰敢相謾。
其三七三
天地含光,陰陽化章。
蔬腸清白,棗齒淡黃。
叢林閒去就,雲水老行藏。
百鍊之金柔兮繞指,九試之玉溫兮截肪。
隨身干木,作戲逢場。
其三七四
默默靈光,堆堆坐忘。
衲僧事業,宗印文章。
應物空三世,隨緣遍十方。
分身不用相回互,到處誰能作覆藏。
巍巍堂堂,煒煒煌煌。
其三七五
雲水老身,叢林陳人。
髮毛已雪,鼻氣猶春。
平等應緣也心心佛佛,自然說法也剎剎塵塵。
回途復妙,弄假像真。
其三七六
山帶雪而歲寒,水含月而夜闌。
對機轉物,影草探竿。
遊刃之牛解,爛柯之局殘。
西風雨歛煙雲浄,北鬥腳垂河漢乾。
其三七七
形雖老蒼,事不窮忙。
味真嚼蠟,面冷刮霜。
撒手行空劫,全身入帝鄉。
回頭遊戲成三昧,春上百華蜂采香。
其三七八
曲木坐床,烏藤倚旁。
孤禪一句,三世十方。
青燈含華夜耿耿,白鳥欲沒天蒼蒼。
卻來有應,出礙無當。
其三七九
丘壑精神,雲水陳人。
心燈不夜,道樹長春。
珠胎養乎老蚌,龍雷躍於脩鱗。
爛爛光輝兮明白之窟,稜稜浪級兮桃華之津。
莊嚴三昧,遊戲諸塵。
其三八○
默默有句兮祖祖相傳,心心無住兮靈靈自然。
石藴玉而輝山,淵含珠而媚川。
千億門開彌勒彈,三十年用俱胝禪。
一乘底事,百草頭邊。
其三八一
二儀之門,萬象之根。
有無難議,青白不痕。
借功承祖禰,了事付兒孫。
採華香負蜜蜂股,齊物夢翻蝴蝶槐。
即相離相,知恩報恩。
其三八二
太行之雪春不消,黃河之月夜更饒。
家風許清白,身世自超搖。
離微器重,出沒機調。
光燄波瀾俱滿浄,珊瑚林樹漲高潮。
其三八三
雪拭晚晴,水受秋清。
天空四壁,月冷三更。
湛存而獨立,定應而周行。
二儀之道成且平,萬像之印虛不盈。
鷗鳥情閒機事外,夕陽沙上未寒盟。
其三八四
老身且懶,居然從簡。
白雪覆顛,烏華亂眼。
心光傳祖燈,手段破家產。
到不到趙州喫茶,回不回睦州擔板。
借問諸人識也無,青山骨秀閑雲散。
其三八五
枯槁形骸,虛明性懷。
秋河夜月,老樹蒼崖。
一機色前自宛轉,萬像頭上誰安排。
雲門拄杖,趙州草鞋。
其三八六
性成而不立玄微,智詣而難分是非。
天空雲澹濘,夜冷月依稀。
蝴蝶夢魂兮春晝飛而齊物,白鷗盟事兮夕陽臥而亡機。
其三八七
皴皮似雞,疏齒如鯢。
諸緣坐斷,一句全提。
夜月圓明兮珊瑚海闊,晚雲破碎兮玳瑁天低。
其三八八
肌骨瘦寒,氣貌衰殘。
坐冷秋生河闊,心空月墮潮乾。
善財遊歷百城了,樓閣門開指一彈。
其三八九
古岩老僧,百事不能。
飽雪筠林野之姿,癯猶高節。
抱松石歲寒之骨,老更蒼稜。
去就且拙,唱酬可憎。
慎嚴逆流洞水道,孝滿顛酒曹山曾。
其三九○
靈靈而空,了了而融。
正偏之機轉,佛祖之道同。
玉井有月,冰壺無風。
兒孫得力成家事,影現諸塵三昧中。
其三九一
精神自然,秋早春先。
蟠胸丘壑,繞齒風煙。
理無生而心傳阿祖,神不死而道出諸仙。
蒼黃酢酬兮將軍齒鏃之日,黑白勝負兮樵子爛柯之年。
其三九二
默默亡言,靈靈見根。
鼓撾塗毒,香燒返魂。
物物無心影受鏡,塵塵出礙聲踰垣。
其三九三
萎萎羸羸,病起風姿。
跛跛挈挈,老來事業。
坐穩三際平,心空百念絕。
森羅萬象信崝嶸,門門三昧從施設。
其三九四
髮白齒豁,鼻垂口闊。
坐冷月依依,氣清秋漠漠。
離微出入門開,正偏往來機活。
雙碧耆婆眼有神,分明百草頭邊藥。
其三九五
慧而能定,定而能應。
空有短長,初無欠剩。
定慧力莊嚴,性相心齊證。
妙觀察智照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其三九六
默默而遊,月冷天秋。
靡靡而周,雲行水流。
身心無畔岸,機用有錐鈎。
諸塵三昧縱橫句,分付之人拄杖頭。
其三九七
妙了常存,幽靈不昏。
偏正旋樞臼,離微見道根。
微塵破處大經出,冷口開時諸佛吞。
隨緣歷歷,得用門門。
成褫家事,分付兒孫。
其三九八
影之神,物之春。
鶯喉頰之滑滑,柳眉目之津津。
蜂股華須粉,蠟脾蜜釀醇。
等閑諦了遊戲事,端的還如幻化人。
其三九九
湛存不渾,靈明不昏。
派分河漢底,流決崑崙源。
見聞了成一相,影響應空六根。
體本真如,能來生滅之界。
用隨生滅,卻入真如之門。
叢林參飽三條篾,雲夢等閑八九吞。
其四○○
淵默元成,至虛不盈。
體天地之含光,十方昭徹。
用陰陽之變態,萬像崝嶸。
百戰瘢知風雨信,垂頭兀兀老昇平。
其四○一
龜兮蓍兮,祛執決疑。
師兮範兮,扶斜理差。
定徹其底,慧窮其涯。
箭撞筈破,珠旋影隨。
其四○二
默成其性,慧潤其定。
虛應六窗,觀通三徑。
善巧開權,觸機墮穽。
怪殺者僧,藥多成病。
其四○三
祖祖家傳,心心印全。
混沌未受鑿,威音不得專。
蕉雷文象齒之所以,桂月暈犀角之能然。
水自竹來兮綠非假借,風從華過兮香有因緣。
其四○四
像取模畫,人成幻化。
得失一鬮,是非一馬。
建立摐摐,權行且且。
平貼而安,放蕩而野。
科臼弗存,軌儀何暇。
饑則餐,飽則罷。
硬而枕,軟而藉。
出世間於世間,藏天下於天下。
更問如何,之乎者也。
其四○五
本來無物,當處出生。
白毿毿之頭髮,烏律律之眼睛。
誰敢居尊宿,僧相奉老成。
現威儀,住滅定。
隨影響,放光明。
玳瑁海深難尋含月之蚌,珊瑚林沒誰見𩥇潮之鯨。
其四○六
兀兀默耕,天成地平。
一心無住住,萬像不生生。
起家空劫壺中句,借伴今時路上行。
攪叢林人七八處,令行而據。
握拄杖子四十年,師坐而橫。
用之不敝,虛而不盈。
其四○七
湛乎性源,遊乎度門。
動靜出礙,方圓不痕。
寒木得春晚,雪窗亡夜昏。
通塞也虛離實坎,變化也連乾斷坤。
六和合而無功兮脫略三千之界,萬差別而有據兮齊承一點之恩。
其四○八
這箇形容,緣報遭逢。
藏萬德於未兆,戢六用於無蹤。
雪陣血戰,玉田歷農。
影響若空谷,隨扣如霜鐘。
竿頭不是風幡動,知有此事還盧舂。
其四○九
碧澗之松,煙巢之鶴。
野性閑閑,癯身卓卓。
江含月而練長,水連天而秋闊。
一點分明兮十方虛豁。
其四一○
跡像而無,純全而有。
陰陽不測之神,生滅不到而壽。
十方界聊現半身,三世佛不消一口。
只箇山形拄杖子,與君觸處相隨走。
其四一一
目深額聳,口方鼻端。
秋雲消兮天青而闊,夜月上兮水白而寒。
看看,影像隨應兮明珠走盤。
其四一二
用得乎眉,體全乎鼻。
香象不羣,金毛無畏。
明妙吉之初心,入普賢之幻智。
回途放曠知不知,般若光中熟遊戲。
其四一三
雲水之身,山林之氣。
不專乎學,不遊乎藝。
默坐而心空,妙傳而道貴。
西風淒清秋有痕,長天碧浄雲無蒂。
從來佛祖真宗,只麽克承家世。
其四一四
山光寒點雪,水色冷磨秋。
肝膽古鑑浄,身世浮萍流。
罔象而珠得,亡牛而刃遊。
瑞鳳入網兮連鼇上鈎,箇般手段兮老不傳休。
其四一五
淵默而明,湛存而妙。
三世齊平,十方圓照。
月隨水而流,風入松而嘯。
相逢會有知音,向道自然同調。
其四一六
鼻直口四方,眉低眼三角。
默默句難傳,深深誰轉腳。
入掛樹之壺,天地能闊。
得爛柯之棋,黑白未錯。
如今更不囊藏,到處隨宜著落。
其四一七
了了常知,靈靈匪思。
妙空三世,圓包二儀。
針鼻長通線,梭臍細吐絲。
出谷白雲風斷送,盈科流水月相隨。
普應羣機兮,自然合宜。
其四一八
衆流吞海,大澤藏山。
磨雲月兮蟾蜍膽冷,臥風波兮鷗鳥情閒。
其四一九
眉目精神,畫工裝點。
功轉玄微,了無絲糝。
秋天清而河氣澄明,夜水白而月魂瀲灧。
物物頭頭應化身,超出機前有刑典。
其四二○
廓然而瑩,了無餘影。
卓爾而存,豈有他痕。
靜非像也,徹見其源。
動順緣也,萌發其根。
用綿綿兮攪不渾。
其四二一
鑑之現像,谷之藏神。
六門隨萬彙,三昧入諸塵。
月通犀角暈,華到蜜房春。
歷歷之機果明了,更嫌何處不相親。
其四二二
顰而嗔,伸而悅。
默傳鼻孔家風,用付眉毛時節。
放下機投,展開漏洩。
十方三世兮同得同參,二儀萬像兮同聽同說。
其四二三
止水懷月,空山吐雲。
清白自若,高閒不羣。
丘壑性靈兮猿鶴得伴,江湖情味兮鷗鷺相分。
其四二四
霜洗斗魁,秋生河漢。
形夭矯而長松參雲,氣澄明而餘潦退岸。
其四二五
髮皚皚而雪山,目湛湛而秋潭。
杖拂老伴,叢林飽參。
萬全非一有,二破卻成三。
門門虛而正受,物物各自禪談。
春亭不要閒狼藉,華烏而今罷了銜。
其四二六
白髮蒼顔,三篾住山。
開眼不覺曉,靜坐不知閒。
善應全機用,靈明入道環。
而今相伴塵中去,榆葉青錢莫我慳。
其四二七
行起解絕,宗全說缺。
根根塵塵兮元自現成,佛佛祖祖兮何勞施設。
本色當行家,賞音箇時節。
遲日風流轉柳腰,遷林語軟調鶯舌。
其四二八
亡牛刃游,罔象珠得。
沙漠漠而鷗寒,天蒼蒼而雁沒。
其四二九
石上足蟠,人間念乾。
秋生眼角,喜入眉端。
丘壑之身心磈磊,叢林之肝膽衰殘。
澗月依稀,夜霜濯磨而氣韻清白。
岩松偃蹇,朔雪湔洗而精神翠寒。
行腳屨敗,住山篾寬。
點著破竈墮,呼回倒剎竿。
光陰催促三眠繭,風雨捫摩百戰瘢。
影像受鑑,音聲度垣。
寂默髑髏眼,光明赤肉團。
雲錦舒春兮華容光燄,潮雷卷雪兮海口波瀾。
掛拂之喝,拄杖之竄。
胡餅饅頭有變通而紹祖供職,蓮華荷葉沒科臼而說禪判宦。
相隨學步,莫似邯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