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讀書筆記

出自楠悦读

《窗邊的小豆豆》是一部影響20世紀的兒童文學傑作,講述了作者黑柳徹子上小學時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有眼睛卻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麼是真。不會感動,也不會充滿激情。《窗邊的小豆豆》不僅帶給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全世界極有影響的作品之一。

那為什麼這本書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因為這裡面有值得所有孩子、家長和老師都聽一聽的最真實的孩子的心聲。我們讀過這本書就會知道,一個和諧的、積極的教育模式,會讓孩子有多快樂,多麼能激發孩子的潛能。哪怕是我們看起來不那麼乖、不那麼能幹的孩子,如果教育對了,都可能會爆發極大的潛能。

小豆豆為什麼會被退學

小豆豆雖然才是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但她已經退過一次學了。老師把小豆豆的媽媽叫到辦公室,跟她說:「您家的小姑娘在這裡上學的話,整個班級的學生都會受到干擾。請您把她送到別的學校去好嗎?」小豆豆的媽媽連連向老師致歉。那小豆豆到底幹什麼,嚴重到老師要讓她退學呢?

把學校的書桌蓋子開開關關

小豆豆覺得「家裡桌子的抽屜,是這個樣子往外拉。可是學校的桌子,卻是把蓋子往上提。就像垃圾箱的蓋子那樣,不過要光滑得多。桌子裡裝得下好多東西,棒極了!

老師說:「上課的時候,她把書桌的蓋子開了關、關了開,足有上百次!我對她說,沒有事的時候,不要總把書桌開開關關的。於是,您家小姑娘就把筆記本、文具盒、課本一樣一樣地全部放到書桌裡面,然後又把它們一樣一樣地拿出來。比如說,聽寫的時候吧,她先打開書桌的蓋子,取出筆記本,然後立刻「啪嗒」一聲關上蓋子。

接着馬上又打開蓋子,把頭鑽在裡面,從文具盒裡取出鉛筆來,匆匆關上蓋子,寫個『a』字。可能寫錯了,或者覺得寫得不好吧,只見她又打開書桌蓋子,再次把頭鑽到裡面,找出橡皮來,關上蓋子,飛快地擦起來。擦完,又匆匆打開蓋子,把橡皮放進去,再關上蓋子,開始寫字。

從字母a到m,她每寫一個字母,就開開關關一個回合。桌子蓋在我眼前開開關關,看得我眼花繚亂,我的頭都暈了!」老師非常惱火卻又沒法發作,只能無奈地嘆一口氣,說:「她每一次開關,都是有事要干,我也不能說『不許那樣』……」你看,小豆豆還挺聰明的,施展好奇心的時候,緊緊扣住老師的要求,讓老師說不出話來。

小豆豆的媽媽非常抱歉地說:「我一定讓她好好注意這一點。」老師說,「如果只這樣,還不算什麼。您家小姑娘本事大着呢,她還要拉來樂隊給全班演出呢。」

宣傳藝人

原來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在亞太地區發動戰爭。在國內安排宣傳藝人在街頭演奏,鼓動人心。這宣傳藝人,有點像我們中國婚喪嫁娶的民間樂隊,樂器是單簧管、鼓、鉦、三弦之類。

剛好小豆豆教室的窗戶就在大路邊,於是小豆豆經常會守在窗戶邊。每當宣傳藝人經過的時候,小豆豆就對同學們大聲喊:宣傳藝人來了!然後所有同學都不上課了,「呼啦」一下全涌到窗戶邊。

本來藝人們經過學校的時候,怕打擾孩子們上課,特意停下了樂器。可小豆豆偏偏央求藝人們給大家表演,於是他們又開始了盛大的演出。

老師怎麼辦呢?只能一個人在講台上乾瞪眼。一邊等着演奏告一段落,一邊安慰自己說:「忍耐一下吧,只要等這首曲子演奏完就好了。」等大家都回到座位了,小豆豆還站在窗戶邊。

老師問她為什麼還站着,她特別認真地回答:「要是再有別的宣傳藝人過來,不跟他們打招呼可不行啊。而且,剛才的藝人們又回來的話,我不在怎麼行呢?」

當然,小豆豆讓老師窩火的事情不止這些。「我準備上課的時候,小豆豆站在窗戶邊仰頭大聲問:『哎,你在做什麼呢?』我想,這又是跟誰說話呢?也留意外面人怎麼答話。

可是聽不見答話聲,您家小姑娘還是一遍遍地問:『哎,你在做什麼?』這樣實在沒法上課。我走到窗前探頭一看,原來是燕子,燕子在屋檐下面做窩呢,她是在和燕子說話!」

老師說:「她講話沒關係,但是影響到我上課了,而且不僅我一個人感到麻煩,隔壁班的老師也覺得很受干擾……」因為這些事情,小豆豆經常被老師罰站,可是她一個人站在教室門口,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被罰站……

這樣的孩子,要是放在現在,可能老師會給家長說:「你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要不你們去檢查檢查,是不是有多動症?」那小豆豆的媽媽是怎麼做的呢?她並不覺得小豆豆有問題。相反,她認為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喜歡嘗試探索,都是小孩子的天性,如果老師課堂非常有趣,小豆豆也不會被其他的事情吸引了。

最後,媽媽決定把小豆豆轉到一所當時還非常小眾的私立學校,名字叫「巴學園」。長大後的小豆豆(也就是黑柳徹子)說,正是在巴學園的經歷,改變了她的一生。

巴學園的特點

巴學園是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創辦的一個學校。小林宗作1894年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喜歡音樂,後來考進了東京音樂學校師範系。畢業後,做了成蹊小學音樂教師。

成蹊小學校長的教育理念給了小林先生很大影響。這個校長倡導自由教育、尊重孩子們的個性,比如,如果孩子上午完成了學習計劃,那下午就散步、採集植物標本、寫生、唱歌……後來小林先生也沿襲這種授課方式。

因為小林先生特別用心教課,還專門為孩子們寫了適合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喜劇歌劇,三菱財閥的岩崎小彌太男爵看了歌劇演出之後很感動,於是資助小林先生去歐洲留學,考察和學習西方的教育。

1937年,小林先生在日本創辦了巴幼兒園和巴學園小學。在日本教育界,人們知道小林宗作先生是第一位將韻律學帶入日本的傑出教育家,但是他具體是怎樣進行兒童教育的,除了當年的小學生們,已經很少人有知道了。

直到《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問世時,人們才驚訝地發現,戰爭時期的日本竟然有這麼一所特別的學校,就像桃花源一樣。那麼,巴學園的教育究竟有哪些獨到之處呢?

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美好的天性不被破壞。當媽媽帶着小豆豆去見小林校長之後,校長讓媽媽先回去,留下小豆豆來跟他談。儘管小林校長四十多歲,小豆豆才5歲,但他並沒有居高臨下地對小豆豆說我是成人你是孩子,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麼。相反,他認為,上學是小豆豆的事情,不是媽媽的事情,當然應該跟孩子本人談。就這一點,讓小豆豆充分感受到了尊重。

媽媽離開後,小林校長讓小豆豆把想說的話,都講給老師聽聽。小豆豆一聽這話,開心極了,之前的老師都是叫她閉嘴,不要吵了,現在終於有人聽她講話了,她想起什麼就講什麼。說完了一段,還努力地想話題,想到一個就高興得不行,一講講了四個小時!

直到小豆豆實在想不出什麼可說的了,校長先生站起來,用溫暖的大手摸摸小豆豆的頭,說:「好了,從今天起,你就是這個學校的學生了。」這個時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人!因為,從小豆豆出生後直到現在,還從來沒有一個人這麼長時間聽她說話。而且,這麼長的時間裡,校長先生一次也沒有打哈欠,一次也沒有露出不耐煩的樣子。

小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大人敷衍他的話,他馬上就能發現。他們只有在覺得成人尊重他、接納他的時候,才會覺得這個環境是安全的,他才能快快樂樂、自由自在地做自己、發展自己。所以,如果你愛孩子、希望孩子好,就一定要尊重他、傾聽他。

那小豆豆在巴學園變成循規蹈矩的乖孩子了嗎?當然沒有。她還是像以前一樣活潑好動、隨性而為。有次上廁所,她特別心愛的錢包不小心掉下去了。她居然自己打開化糞池的蓋子,跑到工具房拖來比她還要高的舀子,趴在池邊,一下一下從池子裡舀出東西,來找她的錢包。

一個小孩子趴在化糞池邊,萬一掉下去怎麼辦?小林校長路過看到了,他非常淡定,像朋友聊天一樣問小豆豆:「哦,你在做什麼?」小豆豆一邊舀一邊回答:「我的錢包掉到池子裡面了。」校長說了一聲「是嗎」,就把手背在身後,像平時散步那樣,又走開了。

過了一會兒,錢包還是沒有出現,舀出的東西卻堆成了小山。這時,小林校長又走了過來,問:「找到了嗎?」小豆豆滿頭大汗,臉也紅彤彤的,被圍在小山當中,說:「沒有。」校長稍微把臉湊近了小豆豆的面孔,像好朋友似的說:「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部放回去啊。」說完,他又像剛才那樣走開了。

那天下午小豆豆沒有去上課,一直干到放學,便池幾乎被掏空了,都沒有撈到自己的錢包。也許錢包落在池底了吧!但是這時小豆豆已經覺得「即使錢包沒有了,也挺滿意的」,因為自己幹了這麼多的活兒。

實際上,在小豆豆的滿足之中,還有一點是因為「校長先生對我做的事沒有生氣,很信任我,把我當作一位很有人格的人來尊重」。不過,當時的小豆豆還意識不到這麼複雜的心理活動。這是她後來才明白的。

一般來說,大人們要是看到小豆豆在做的事,一般會說:「在幹什麼蠢事呢!」「太危險了,快停下!」或許有大人說「我來幫你吧!」但是,只說一句「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部放回去」的,除了小林校長,不會有第二個人了。所以,當媽媽聽小豆豆說了這件事,由衷地讚嘆校長「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人人生而平等

巴學園的第二個偉大的理念,就是把人人生而平等這個普世原則根植在人心裡,在孩子心中播下善的種子。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不同人種、不同膚色、不同國籍,就算同一個國家的孩子,也分男的、女的,強壯健康的、身殘體弱的。作為教育者,真的能一視同仁地把他們當做珍寶,給予愛與關懷嗎?

小林宗作校長就做到了。他經常說:「你們大家都是一樣的,無論做什麼事情,大家都是一樣的。」小豆豆班上10個同學,有兩個是身體有殘障的。泰明是小兒麻痹症,高橋君是侏儒症。這樣的學生其他年級也有。因身體原因在其他學校被排斥的孩子,小林校長全都接納了。

學校一年一度的運動會,比賽項目都是校長親自設計的。比賽的結果很驚人:每一個項目的第一名都被全校個子最矮、手腳最短的高橋君拿走了!儘管大家立誓要「戰勝高橋君」而拼命地努力比賽,結果每次高橋君還是第一名。比如跑步,孩子們跑過一段路程後,要從一堆信封中隨機抽出一個來,大聲喊出信封上的名字,可能是某個孩子的家長或哥哥姐姐的名字,台上的親友們聽到自己名字就必須下來跟孩子一起跑。

孩子如果剛好認識這名字,會讀得快一點,不認識或者發音不準,就會耽誤時間。健康的孩子雖然跑得時候比高橋君快,但跑過之後還要再做這些動作,結果總要比高橋君慢一些。

高橋君有些驕傲地抽動着鼻子,滿懷着激動和喜悅,登上領獎台,每一項都是一等獎,領了一次又一次。大家羨慕地看着他,都在心裡暗暗發誓:「明年一定要勝過高橋君!」可是,之後的每一年高橋君依然是運動會上的明星……

小豆豆長大後想,或許巴學園的特色運動會,就是校長為了使高橋君能夠得第一名「故意」設計的,校長希望他不要忘記「奪得第一名」時的自信。

高橋君後來非常優秀。一路考上了明治大學電氣工程系,畢業後在知名電氣公司擔任「使人際關係和諧」的工作,黑柳徹子曾拜訪過高橋君和他太太,她看到高橋君眼睛明亮有神,談吐溫和自信,他說自己「的確沒有因為身體上的缺陷而懷有自卑的心理。」

他清晰地記得自己在運動會上的光榮與喜悅,記得校長先生一直對他說的一句話,那就是:「你絕對能做到。」這句話深深影響着高橋君的一生。

創設輕鬆教育氛圍

老師的主要精力是創設一種能讓孩子自主學習的氛圍,他們相信孩子自主學習比被動學習的效果要更好。

巴學園的教學環境:開滿鮮花的草地上,停放着6輛電車,這就是孩子們的教室。在小豆豆看來特別驚喜:「簡直就像是一邊學習,一邊旅行一樣!」

這種電車教室不僅孩子喜歡,也確實節省辦學成本:車窗、行李架、天花板、地板等都保留,只把司機的座位換成黑板。原來車裡的椅子、扶手吊環之類的東西拆掉,擺上小學生用的桌子和椅子。孩子們每天來到教室,都可以自由選擇坐在哪個位置,跟誰坐在一起。

小豆豆後來特別喜歡跟一個經常做物理實驗的小學霸阿泰坐在一起,每天非常細緻地給人家削鉛筆,她自己的鉛筆可是隨便用牙咬一下就用的。但是有天阿泰非常認真地告訴小豆豆:「我以後絕對不會讓你做我的新娘!」小豆豆覺得莫名其妙,去問好朋友千代怎麼看,千代就說:「你今天在相撲的時候把阿泰摔了出去,頭磕到了地上,你忘記了啦?」

小豆豆想起來非常後悔,雖然阿泰說絕對不會讓她做新娘,但是她還是每天給阿泰削鉛筆,誰叫自己喜歡人家呢。這裡邊有特別多小豆豆和同學結下深厚友誼的小故事。

巴學園讓人羨慕的不僅是座位自由,還有上課自由。一般的學校是老師講授為主,在巴學園是學生自學為主。老師把課本、講義、習題冊都交給學生,讓學生先自學,遇到不會的再找老師一對一教學解惑。

每天早上,老師會把當天要上的所有課,以及每一節課所要學習的所有問題點,滿滿地寫在黑板上,學生可以從自己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學習。於是,小學生們就從自己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學習了。有人在寫片假名,有人在畫畫,有人在讀書,甚至還有人在做操。

後面的位子上,喜歡物理的阿泰同學就點起了酒精燈,把燒瓶燒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麼爆發實驗。每個教室都可以看到這樣的風景。習慣了這樣的課堂,學生們也確實練就了在混亂嘈雜環境中保持專注做自己事情的能力。老師們看上去隨意,實際上一直在默默觀察學生,逐漸就了解了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他喜歡的學習方式,對問題的思考方法等等。

多接觸大自然

巴學園會儘可能多地讓孩子接觸大自然。小林宗作先生總對老師說:「不要把孩子們束縛在老師的計劃中,要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的夢想,要比老師的計劃大得多。」

巴學園的學生們,在戶外的時間可能比在室內還要多。平時,學生如果上午就能把一天的學習計劃都完成的話,下午就可以去散步。學校還會組織大家去野炊、去海邊溫泉度假、去露營,給孩子豐富的生活體驗。

小豆豆的回憶里,他們沿着小河散步,河岸有櫻花樹林,還有一望無際的油菜花,天空藍藍的,許多美麗的蝴蝶翩翩飛舞。

老師指着油菜花,問:「這是油菜花,油菜為什麼要開花呢,大家知道嗎?」接着老師開始講雄蕊和雌蕊的知識。小學生們都蹲下去觀察油菜花,老師會告訴大家蝴蝶也是在幫助花兒授粉。確實,蝴蝶的小腳在忙碌地撥弄着,真像是在給花兒幫忙呢!

下午散步活動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他們自由自在地聊天,觀賞隨四季變化的自然風物,採集植物標本、寫生、參觀附近的古蹟、聽老師講歷史故事、唱歌……

農民伯伯也會被邀請來教孩子們種莊稼。他手把手教大家怎麼除草、翻地、播種、施肥,還告訴大家很多有趣的事,有關蟲子、蛇、鳥兒,還有天氣的知識。

大家熱火朝天地一起種田,在接下來的季節里,從播種到收穫,學生們全程都參與。每天都有人去看他們自己的田地,然後回來向校長和同學們報告:「我種的種子居然發芽了!」這是多麼不可思議,有多麼讓人高興啊!

小林校長還建議家長給孩子穿最差的、最耐磨的衣服來上學。允許孩子自由地爬樹、鑽籬笆、跳馬、玩單槓……通過各種運動來發展孩子的體能和敏捷度。

越來越多的家長也意識到了,讓孩子擁有靈活矯健的身體是非常重要的,能夠讓孩子在關鍵時刻救命保身。生活在都市的孩子,離自然越來越遠了。這並不是好事情。

當然,巴學園好的理念和做法還有很多,比如對學生開展韻律學相關的音樂舞蹈啟蒙,讓孩子每個人都擁有一棵「自己的樹」,創作俳句,開茶話會等。

巴學園教育模式下的學生們發展的都非常好。比如,個子一直像一年級時那麼高的高橋君,從明治大學畢業後,進入知名的電氣公司工作,他娶妻生子,心理素質、生活狀態都非常好。

小學霸山內泰二,最喜歡物理,經常點燃酒精燈,把燒瓶、試管燒得咕嚕咕嚕響,長大後成為了日本著名物理學家,定居美國,在世界上最大的加速研究所擔任副所長,從事高能物理研究。

我們可以看到學校教育對一個人影響是巨大的,但在學校教育之前,還有更為關鍵的:家庭影響。

在小豆豆的記憶中,媽媽從來沒有罵過她,更別提打。無論小豆豆說了多麼不合適的話,做了多麼離奇的事,甚至闖了禍,媽媽始終和顏悅色,給她潤物細無聲的引導。

教育,不在於你怎麼教他,而在於你怎麼待他。媽媽給了小豆豆極大的自由與自主,她從來不對小豆豆說:「應該去幹什麼」,小豆豆如果說「我想幹什麼」的時候,媽媽就會說「好啊」,然後並不多問什麼,但她會把孩子們做不了的手續上的事,幫助孩子做好。這是一種全然的尊重、全然的允許。

這背後是對孩子的愛與信任。尊重天性,讓孩子成為他自己,讓孩子把自己與生俱來的優良品質發揚光大。

窗邊的小豆豆 導圖
窗邊的小豆豆 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