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感興二十五首
其一
猛虎等百獸,天賦與長雄。
曼胡利秋戟,隅目磨青銅。
從知世路暗,羣行各西東。
吼地一長嘯,颯颯來悲風。
饑來待人肉,不數豹與熊。
肥領而黑喙,不知是何蟲。
坐臥不自防,穴爾皮毛中。
爾虎雖雲猛,一旦皮骨空。
慎勿欺微細,即且制神龍。
其二
惡木生高岡,枝疎上指天。
雨露非有私,蟠踞幾何年。
蕘子寢其下,山鳥棲其巔。
匠石過不睨,生理得自全。
皮爲野火燒,根爲螻蟻穿。
空中不足恃,一朝踣而顛。
上有千歲藤,相依久纏綿。
樹猶不自保,爾藤何足憐。
其三
大塊無私運,萬象同一陶。
及其成器時,罅漏雜堅牢。
所以一世人,長短紛馬毛。
窮或仁與善,達或虐與饕。
共疑造物繆,名利相煎熬。
人生有常理,賦命安可逃。
爲善不必疑,禍福任所遭。
孰雲漆園達,夷跖均天弢。
見夷不見疇,泰山等秋毫。
其四
移根托西園,桃李賞奇遇。
春妍雖可憐,顔色悲中路。
奈何窮巷士,多被才華誤。
諸公謬愛客,輪囷獲殊顧。
投分未雲深,容易輸情愫。
恩光借春陽,滋液荷凝露。
悠悠當路塵,素地輕點污。
歲暮抱棄捐,君看囚山賦。
其五
濁水豈無月,水濁不受光。
君看此孤蟾,出入天中央。
遍滿千家門,徘徊度迴廊。
由來誰分璧,招我昏暗場。
空庭澹相對,湛湛肺肝涼。
浮雲絕點翳,寶此光明王。
天高萬籟寂,參斗低復昂。
人生何時畢,收拾還穹蒼。
其六
銅駞向京洛,千里牽雙輪。
分不埋荊棘,去鄴復還秦。
自辭秋風客,不浪五百春。
悲歡與窮泰,過眼如飛塵。
眷言返桑梓,茂陵翳荒榛。
憶昔禹鑄鼎,羅縷九土珍。
猶嫌問輕重,推落泗水濱。
況爾不任重,頑鈍磨不磷。
未知從此去,何時免漂淪。
勿歎流落苦,渠更多閲人。
其七
鴻鈞大氣力,日夜轉範模。
賦予有定形,不與萬變俱。
君看三春時,動植紛萬殊。
一氣自結束,誰與施粉朱。
人生況知識,均此造化罏。
豈是風火煽,假合成形軀。
戀戀千歲藥,莽莽三生塗。
從渠夢幻論,袖中得玄珠。
其八
雲日半解駁,東上雨中晴。
不知誰幻化,倏然成氣形。
精光錯異采,勢且迫太清。
良苗不潤澤,咫尺夷大明。
兒童爭指目,萬象俱晦冥。
須臾換光景,變滅不暫停。
天運亙終古,百怪終無成。
吾欲乘清風,再拜叩玄精。
其九
二女灑竹淚,盡是心中血。
精誠著於物,千載猶不滅。
當時從南巡,豈少稷與契。
奈何比孤纍,匍匐陽城謁。
皇英獨何人,風泉共幽咽。
可憐女子心,慷慨男兒烈。
湘水流不斷,誰道恩情絕。
何時見歸來,續君遠離別。
其一○
老火久斂戍,蓐收令西方。
塵沙隨白日,慘澹無晶光。
故葉改顔色,過雁新著行。
孤坐墜秋月,寒燈颭空房。
悵然盛時節,開緘理衣裳。
芙蓉久當采,浩蕩不可量。
芬芳易消歇,歲暮安得長。
毋爲守空死,萬代同山岡。
其一一
西遊歷劍閣,寡僕敝輪鞅。
水餐掬哀湍,林宿拾墜橡。
悲風振古木,猩鼬挾魍魎。
十步九詰盤,奇險躋攀上。
擔囊偶不意,一跌墮萬丈。
岷峨渺何許,注目極遐想。
窮年食外方,浮蹤任漂蕩。
何時御長風,振足謝籠網。
不須計三餐,迎我歸蒼莽。
其一二
黃鵠浴海水,一舉凌紫埃。
長風九萬里,正值天門開。
不知食何食,雲路方徘徊。
嗟我鴻雁侶,避寒聲悲哀。
失身墮泥滓,腹背日摧頹。
城東極惡少,挾彈巧相猜。
稻粱未足溉,雲雨何時來。
不希附脩翮,有分終蒿萊。
其一三
大化差不齊,人事固多繆。
紛紛騁牙角,日夜齧且鬭。
所以椅桐中,徘徊束孤咮。
人情隨盛衰,世途迭起仆。
天命有定分,氣數安能囿。
去去息吾駕,西山老危岫。
其一四
揚州舊服卉,木綿白茸茸。
縷縷自餘年,紡績燈火中。
織成一束素,上有浴海鴻。
歲寒若可恃,淒淒凜霜風。
昨夜縣牒下,頭綱出城東。
殷勤赴官急,瘢瘡免殷紅。
我寒那可忍,負此卒歲功。
不知落誰手,輸入秦娥宮。
其一五
瞿曇未生世,摩詰果誰宗。
問答了不語,不立文字工。
開流蕩千古,一雌和羣雄。
揮斤紛萬變,動寂不離空。
鏡壞光不滅,迴轉如輪風。
有能詰其跡,推入滉瀁中。
以此連環入,合散常無窮。
愚者誘罪福,高者超神通。
孔孟久不作,誰能掃其蹤。
其一六
我賈賈日本,掛席窮南海。
冰夷鬭蛟龍,牙角吐光采。
血人以宴娭,窟宅一朝改。
赤手拾明月,天幸獨我在。
歸赴王侯需,價直十百倍。
匹夫惜性命,貪冒以賈罪。
歌笑履波濤,竟死復何悔。
其一七
飄颻瑤臺雪,沆瀣竹林露。
蕭然立高寒,不受世滓汙。
采芳拾三秀,徘徊崑山路。
譬如漆園像,華屋非其處。
誰能使蹇修,再拜扣情愫。
湘波日搖蕩,去去悲遲暮。
其一八
文章不用世,毫端弄春妍。
滿聽疑可采,躡空若浮煙。
君尹西都日,琅琅賈董篇。
如種田得穀,如鑿井得泉。
子虛與大人,縹緲淩雲仙。
簜節病桑梓,不置巢邊鳶。
問君取士意,取士當誰先。
勿取春華艷,祇取秋柏堅。
其一九
化生如雀雉,隨氣更變易。
卵生如鵝鴨,不交無羽翼。
人死心不滅,化作秋柏實。
俄頃復爲人,萬化無終極。
莊周固嘗雲,知命故不惑。
我生異草木,未可從橫直。
縱然反常理,一二於萬億。
種禾不生豆,此喻要嘿識。
其二○
老氏嗇而生,併力攻一境。
深入黑暗中,杳杳無光景。
佛氏定而死,百動不離靜。
了了誰在眼,莫掇水中影。
終然歸空無,用處各馳騁。
紛紛墮此中,未悟此二柄。
漂流餘千年,誰能折鋒穎。
邈哉我前修,忠信得要領。
其二一
匣空龍得偶,廚封畫通神。
可憐種瓜客,猶自標故秦。
當時祖龍死,逐鹿灞水春。
早飛將軍檄,晚分丞相茵。
抵死心不閒,不顧芻狗陳。
陶朱去越後,未肯休此身。
猶聞載窈窕,千金散賤貧。
何如白雲叟,自與青山鄰。
十年一易世,眉目輒少嚬。
悠悠華山裏,甘作騎馿人。
其二二
金陵舊長安,譙郡今豐沛。
吳州對楚山,二水相縈帶。
團團清淮月,久落青天外。
長江穴岷峨,奔迫走吳會。
一朝金翅飛,萬丈鐵鎖碎。
列郡空崚嶒,故國餘叢薈。
升高望中原,極目了河岱。
大運有奔淪,興廢更百代。
客行秋風早,中路乏資貸。
歸尋舊簑笠,獨釣吾邦瀨。
其二三
自從判清濁,人文肇古羲。
中間更百聖,扶豎顛與衰。
孔孟死不作,千載無明師。
嗟此仁義路,舉世爭背馳。
無人障橫潰,一朝墜民彜。
微言雖尚在,駸駸化侏離。
斯文亙萬古,悠悠竟何之。
其二四
昔時累科舉,讀書患不足。
天今予我暇,有書真不讀。
煌煌百聖心,清徹寒泉玉。
遺澤存讀書,浸作生民福。
靜觀靈臺中,萬象森在目。
天寒境自明,欲淺機自觸。
斯文化異端,駸駸即深谷。
晞顔以自勵,吾欲求之復。
其二五
驚禽營顆粒,飛飛集邱隅。
遊子困行役,十年落江湖。
煌煌秦與洛,運轉天下樞。
啟明曜東漢,萬足爭奔趨。
豈無爪距力,逐利如孫吳。
得失昧前料,青雲間泥塗。
天命有厚薄,定分不可踰。
歸來北山下,俛仰收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