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幷序)
一
遙看世間人,村坊安社邑。
一家有死生,合村相就泣。
張口哭他屍,不知身去急。
本是長眠鬼,蹔來地上立。
欲似養兒氈,迴乾且就濕。
前死深埋卻,後死續即人。
二
吾富有錢時,婦兒看我好。
吾若脫衣裳,與吾疊袍襖。
吾出經(一作「絰」)求去,送吾即上道。
將錢入舍來,見吾滿面笑。
遶吾白鴿旋,恰似鸚鵡鳥。
邂逅暫時貧,看吾即貌哨(戴密微校作「藐峭」)。
人有七貧時,七富還相報。
徒(《大正藏》作「從」,項、袁謂通「圖」,不誤。
)財不顧人,且看來時道。
三
家口總死盡,吾死無親表(張改作「衰」,郭校作「哀」)。
急首賣(一作「買」)資產,與設逆修齋。
託生得好處,身死僱人埋。
錢財隣保出,任你自相差。
四
身如圈裏羊,命報恰(一作「憐「)相當。
羊即披毛走,人著好衣裳。
脫衣(一作「卻」)赤體立,刑(一作「則」)役不如羊。
羊即日日死,人還日日亡。
從頭捉將去,還同肥好羊。
羊(一作「人」)即辛苦死,人去無破傷。
命絕逐他走,魂魄歷他鄉。
有錢多造福,喫著好衣裳。
愚人廣造罪,志(張改作「智」)者好思量。
五
可笑世間人,癡多黠者少。
不愁死路長,貪著苦煩惱。
夜眠遊鬼界,天曉歸人道。
忽起相羅拽,啾唧索租調。
貧苦無處得,相接被鞭拷(一作「𢭦」)。
生時有苦痛,不如早死好。
六
他家笑吾貧,吾貧(五貧)極快樂。
無牛亦無馬,不愁賊(一作「賤」)抄掠。
你富戶役高,差(一作「羞」)科並用卻。
吾無呼喚處,飽喫長展腳。
你富披錦袍,尋常被纒縛。
窮苦無煩惱,草衣隨體著。
七
大有愚(一作「禺」)癡君,獨身無兒子。
廣貪多覓財,養奴多養婢。
伺(張改作「司」,項以爲不誤。
)命門前喚,不容(一作「客」)別隣里。
死得四片板,一條黃衾被。
錢財奴婢用,任將別經(一作「絰」)紀。
有錢不解用,空手入都市(一作「示」)。
八
沉淪三惡道,家內無人知。
有衣不能著,有馬不能騎。
有奴不能使,有婢不相隨。
有食不能喫,向前恆受饑。
冥冥地獄苦,難見出頭時。
依巡(一作「相逐」)次第去,卻活知有誰。
九
沉淪三惡道,負持(一作「時」,松尾良樹謂應作「特」)愚癡鬼。
荒忙身卒死,即遍(張改「追」,項校作「屬」)伺(張改作「司」)命使。
反縛棒打走,先渡奈何水。
倒拽至廳前,枷棒這(張改「遍」,郭雲不誤。
)身起。
死經一七日,刑名受罪鬼。
牛頭鐵叉杈,獄(從項說補)卒(此字據《大正藏》補)把刀搨。
碓[擣](檮)磑磨身,覆生還覆(項校作「復」)死。
十
撩亂失精神,無由見家裏。
妻是他人妻(一作「事」),兒被後翁使。
駟馬被金鞍,鏤鐙銀鞦轡。
角弓無主張,寶劍拋著地。
設卻百日齋,渾家忘卻你。
錢財他人用,古來尋常事。
前人多貯積,後人無慚愧。
此是守財奴,不兌(張改作「免」)貧窮事。
十一
夫婦相對坐,千年亦不足。
一箇病着床,遙看手不[觸](𧢻)。
正報到頭來,徒費將錢卜。
寶物積如山,死得一棺木。
空手把兩拳,口裏徒含玉。
永離臺上鏡,無心開(一作「關」)衣眠(戴、松尾校作「服」)。
鏡裏(戴、項校作「匣」)塵滿中,剪刀生衣醭。
十二
平坐歌舞處,無由更習曲。
琵琶絕巧(一作「咲」)聲,琴絃斷不續。
花帳(一作「悵」)後人眠,前人自薄福。
生坐七寶堂,死入土角觸(郭校作「䚥」)。
喪車相勾牽,鬼朴還相哭。
日理(項、松尾校作「埋」)幾千般,光影急迅速。
十三
富者辦棺木,貧窮席裹(一作「裏」)角。
相共唱奈河(周校作「何」),送着空塚各(項校作「閣」)。
千休即萬休,永別生平樂。
志(張改作「智」)者入西方,愚人墮地獄。
掇(一作「{扌鵽}」,黃、項校作「綴」)頭入苦海,冥冥不省覺。
擎頭鄉里行,事當逞靴襖。
有錢但著用,莫作千年調。
十四
百歲乃有一人,得七十者稀。
張眼看他死,不能自覺知。
癡皮裹膿血,頑骨強相隨。
兩步行衣架,步步入阿鼻。
雙盲不識鬼,伺命急來追。
赤繩串著項,反縛棒脊(一作「背」)皮。
露頭赤腳走,身上無衣被。
。
十五
獨自心中驟,四面被兵圍。
向前十道挩(張改「稅」,戴、蔣校「挽」,黃校「梲」),背後鐵鎚鎚。
伺命張弓射,苦痛劇刀錐。
使者門前喚,忙怕不容(一作「客」)遲。
倮(張校作「裸」)體逐他走,渾舍共號悲。
宅舍無人護,妻子被人欺。
錢財不關己,莊(郭校「藏」)收永長離。
三魂無倚住,七魄散頭飛。
十六
善勸諸貴等,□□□□□。
火急造橋樑,運度身得過。
福至生西方,各難知厭足。
身是有限身,程期太劇促。
縱有百年活,徘徊如轉燭。
憨人連腦癡,買錦妻裝束。
無心造福田,有意事奴僕。
只得蹔時勞(項校「牢」),曠身入苦毒。
十七
傍看數箇大憨癡,造宅舍擬作萬年期。
人人百歲乃有一,縱令長命七十稀。
少少撩亂死。
□□□□期卻半,欲似流星光暫時。
中途少少遼亂死,亦有初生嬰孩兒。
無問男夫及女婦,不得驚忙審三思。
年年相續罪根重,月月增長肉身肥。
日日造罪不知足,恰似獨養神豬兒。
不能透圈四方走,還須圈裏待死時。
自造惡業還自受,如今痛苦還自知。
(以上十八首均錄自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一。
張氏所據本爲斯七七八、斯五七九六、斯五四七四、斯一三九九卷,幷以《大正藏》第八十五冊《王梵志詩集》參校。
)(按:本卷所錄王梵志詩,皆據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另曾參校《大正藏》本及《敦煌掇瑣》。
錄詩的原則是,儘可能地保持王詩的原貌。
凡原文可通者,儘可能保持原文。
原文顯誤,張氏所改爲無可移易者,即予改正。
原文雖誤,張氏所作改動尚難成定論者,則仍保留原文,而以張說附收其下。
各本有異文者,擇其善者爲正文,異文注出「一作某」。
張錫厚爲王梵志詩的校錄、寫定作了十分可貴的努力,本卷充分利用了他的成果,筆者只在少數詩章的分篇及文字的定奪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這是應該在這裏說明的。
)。
十八
吾家多有田,不善(戴校「若」)廣平王(戴校「玉」)。
有錢怕(項校「惜」)不用,身死留何益?承聞七七齋,蹔施鬼來喫。
永別生時盤,酒食無蹤跡。
配罪剔(張改「別」,袁謂不誤)受苦,隔命絕相覓。
。
十九
借貸不交通,有酒深藏善(張改作「窖」、項校「着」)。
有錢怕人知,眷屬相輕薄。
身入黃泉下,他喫他人着。
破除不由你,用盡遮他莫。
二十
道士頭側方,渾甚(張改作「身」)總着黃。
無心禮拜佛,恆貴天尊堂。
三教同一體,徒自[浪](朗)褒揚。
一被(項校「種」)霑賢聖,無弱[亦](赤)無強。
莫爲分別相,師僧自設長。
同尊佛道教,凡恪(項、戴校「俗」)送衣裳。
糧食逢醫藥,垂死續命湯。
敕取一生活,應報上天堂。
二十一
觀內有婦人(一作「女」),號名是女官。
各各服梳畋(項謂通「略」),悉帶芙蓉冠。
長裙並金色,橫披(一作「被」,張改作「帔」)黃儭單。
朝朝步虛讚,道聲數千般。
貧無巡門乞,得穀相共飡。
常住無貯積,鐺釜當房安。
眷屬王侵(張改作「役」)苦,衣食遠求難。
出無夫婿見,病困絕人看。
乞就(一作「與活」)生緣活,交即免飢寒。
二十二
道人頭兀雷(郭謂即「兀硉」),例頭肥特肚。
本是俗家人,出身勝地立。
飲食哺盂中,衣裳架上出。
每日趁齋家(一本「家」前有「時」字),即禮七拜佛。
飽喫更索錢,低頭着門出。
手把數珠行,開肚元無物。
生平未必識,獨養肥沒忽。
蟲蛇能報恩,人子何處出。
二十三
寺內數箇尼,各各事威儀。
本是俗人女,出家掛佛衣。
徒衆數十箇,詮擇補[綱](剛)維。
一一依佛教,五事總合知。
莫看他破戒,身自牢住持。
佛殿元不識,損(一作「捐」)壞法與衣。
常住無貯積,家人受寒飢。
衆廚空安竈,粗飯當房𠯈(項校作「吹」,爲「炊」音訛)。
只求多財富(一作「寶」),餘事且隨宜。
富者相過重,貧者往還稀。
但知一日樂,忘卻百年飢。
不採生緣瘦,唯願當身肥。
今多損卻寶,來年更若爲?。
二十四
生即巧風吹,死須業道過。
來去不相知,展腳陽坡臥。
只見生(一作「主」)人悲,不聞鬼唱禍。
子細審三思,慈母莫生我。
二十五
佐史非(一作「作」)臺補,任官州縣上。
未是好出身,丁兒避征防。
不慮棄家門,狗偷且求養。
每日求行案,尋常恐迸仗。
食即衆廚飡,童兒更護當。
有事檢(一作「機」)案追,出帖付里正。
火急捉將來,險語唯須胱(一作「就」)。
二十六
前人心裏怯,乾喚愧曹長。
紙筆見續到,仍送一縑箱(一作「想」)。
錢多早發遣,物少被頡頏。
解寫除卻名,楷(項校「揩」)赤將頭放。
二十七
得錢自喫用,留着櫃裏重。
一日厥摩師,空得紙錢送。
死入惡道中,量(張改作「良」)由罪根重。
埋向黃泉下,妻嫁別人用。
智者好思量,爲(一作「乃」)他受枷棒。
二十八
當鄉何物貴,不過五里官。
縣局南衙點,食並衆廚飡。
文簿鄉頭執,餘者配雜看。
差科取高戶,賦役數千般。
處分須平等,併檑出時難。
職任(張改作「事」)無祿料,專仰筆頭鑽。
管戶無五百,雷同一概看。
愚者守直(一作「{穴/日}」,蔣謂即「冥冥」)坐,黠者馺馺看。
二十九
愚人癡涳涳,錐刺不轉動。
身着好衣裳,有錢不解用。
貯積留妻兒,死得紙錢送。
好去更莫來,門前有桃棒。
三十
愚人癡涳涳,常守無明塚。
飄入闊海中,出頭兼沒頂。
手擎金玉行,不解隨身用。
昏昏消好日,頑皮不轉動。
廣貪世間樂,故故招枷棒。
罪根漸漸深,命絕何人送。
積金作寶山,氣絕誰將用。
三十一
兀兀(一作「杌杌」)貪生業,憨人合腦癡。
漫作千年調,活得沒多時。
急手求三寶,願入湼槃期。
杓柄依僧次,巡到厥摩師。
三十二
一種同翁兒,一種同母女。
無愛亦無[憎](增),非關後父母。
若箇與好言,若箇與惡語。
耶孃無偏頗,何須怨父母。
男女孝心我,我亦無別肚。
三十三
你若是好兒,孝心看父母。
五更牀前立,即問安穩不。
天明汝好心,錢財橫入戶。
玉祥敬母恩,冬竹抽筍與。
孝是韓伯[俞](倫),董永孤養母。
三十四
你孝我亦孝,不絕孝門戶。
只見母憐兒,不見兒憐母。
長大取得妻,卻嫌父母醜。
耶娘不採括(張改作「睬聒」),專心聽婦語。
生時不恭(一作「供」)養,死後祭泥土。
如此倒見賊,打煞無人護。
三十五
父母生男女,沒娑可憐許。
逢着好飲食,紙裏將(一作「相」)來與。
心恆意(一作「憶」)不忘,入家覓男女。
養大長(一作「將」)成人,角睛(項校「眼」)難共語。
五逆前後事,我死即到汝。
三十六
興生市郭兒,從頭市內坐。
例有百餘千,火下三五箇。
行行皆有鋪,鋪裏有雜(一作「新」)貨。
山鄣買物來,巧語能相和。
眼勾穩物著,不肯遣放過。
意盡端坐取,得利過一倍(此字失韻)。
三十七
□□□□□,分毫擘眼諍。
他買(項、蔣校「賣」)抑遣賤,自買即高擎。
心裏無平等,尺寸不分明。
名霑(項校「帖」)是百姓,不肯遠征行。
不是人強了,良由方孔兄。
三十八
有錢惜不喫,身死留(一作「由」)妻兒。
只得紙錢送,欠少元不知。
門前空言語,還將紙作衣。
除非夢裏見,觸體更何時。
獨守深泉下,冥冥長夜飢。
憶想(一作「相」)平生日,悔不著羅衣。
三十九
生(一作「坐」)時同飯瓮(一作「翁」),死則同食瓶。
火急早掘塚,不遣暫時停。
永別世間樂,唯聞哭我聲。
四海交遊絕,籍帳便除名。
四十
見有愚癡君,甚富無男女。
不知死急促,百方更造屋。
死得一棺木,一條衾被覆。
妻嫁他人家,你身不能護。
有時急造福,實莫相疑悞。
四十一
虛霑一百年,八十最是老。
長命得八十,不解學修道。
悠悠度好日,無心念三寶。
根(一作「報」,張改作「抱」,項校作「把」)拳入地獄,天堂無人到。
圻(項校作「坼」)破五戒身,卻入三惡道。
一入恆沙劫,不須自懊惱。
四十二
說錢心即喜,見死元不愁。
廣貪財色樂,時時度日休。
平生不造福,死被業道收。
但看三惡處,大有我般流。
四十三
好住四合舍,殷勤堂上妻。
無常煞鬼至,火急被追[催](摧)。
露頭赤腳走,不容得着鞋。
向前任料理,難見卻回來。
有意造一佛,爲設百人齋。
無情任改嫁,資產聽將陪。
吾在惜不用,死後他人財。
憶[想](相)生平日,悔不唱《三臺》。
四十四
地下須夫急,逢頭取次捉。
一家抽一箇,勘數申(項校作「由」,通「猶」)未足。
科出排門夫,不許私遮卻(戴謂此字衍)曲。
合去取正身,名字付司錄。
棒驅火急走,向前任縛束。
四十五
奉使親監鑄,改故造新光。
開通萬里達,元寶出青黃。
本姓使流傳,涓涓億兆陽(張改作「揚」)。
無心念貧事,□□□□□。
有時見即喜,貴重劇耶孃。
唯須家中足,時時對孟常(張改「嘗」,項校「光」)。
。
四十六
怨家煞人賊,即是短命子。
生兒擬替翁,長大拋我死。
債主蹔過來,徵我夫妻淚。
父母眼乾枯,良由我憶你。
好去更莫來,門前有煞鬼。
四十七
來如塵蹔[起](去),[去](起)如一墜(項校「隊」)風。
來去無形影,變見極忩忩。
不見無常急,業道自迎君。
何此事有真實,還湊入冥空。
四十八
兄弟義[居](君)活,一種有男女。
兒小教讀書,女小教針補。
兒大與(郭校「須」)娶妻,女大須嫁去。
當房作私產,共語覓嗔處。
好貪競盛喫,無心奉父母。
外姓能蛆姡,啾唧由女婦。
一日三場鬬,自分不由父。
近逢窮業至,緣身一物無。
披繩兼帶索,行時須杖扶。
四海交遊絕,眷屬永還(張改作「遠」)疏。
東西無濟着,到處即女君(張改「安居」,項、戴校作「汝居」)。
(以上錄自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二,原卷爲伯三二一一、斯五四四一、斯五六四一。
以《敦煌掇瑣》三一參校。
)(按:《全唐詩續補遺》卷二據《敦煌掇瑣》錄伯三二一一卷收其中二十六首爲缺名《五言白話詩》。
張錫厚考證此卷爲王梵志作,可以定論。
今將童氏未收之作皆錄出。
)。
四十九
(前缺)人去像還去,人來像以明。
像有投鏡意,人無合像情。
鏡像俱磨滅,何處有衆生。
五十
一身元本別(張、項校作「利」),四大聚會同。
直似風吹火,還如火逐風。
火強火(項校「風」)熾疾,風[疾](即)火[愈](逾)烘。
火風俱氣盡,星散總成空。
五十一
以影觀他影,以身觀我身。
身影何處昵?身共影何親?身行影你(張改作「作」)伴,身住影爲鄰。
身影百年外,相看一聚塵。
。
五十二
觀影元非有,觀身亦是空。
如採水底月,似捉樹吹(張改作「頭」)風。
攬之不可見,尋之不可窮。
衆生隨[業](葉)轉,恰似寐夢中。
五十三
雷發南山上,雨落北浮(張改作「澤」,戴校「海」,項校「溪」)中。
雷驚{石擘}礰(張改作「霹靂」)火,雨激咆哮風。
倏忽威靈歇,須臾勢乃窮。
天地不能以,如女爲身空。
五十四
非相非非相,無明[無無](元元)明。
[相](傷)逐妄中出,明從暗裏生。
明通暗即盡,妄絕[相](明)還清。
能知寂滅樂,自然無色聲。
五十五
但看蛾(項改「繭」)作蛾(張改作「卵」),不憶蠶生箔。
但看睡寐時,還將夢爲樂。
蛾既不羨蠶,夢亦不爲樂。
當作如是觀,死生無好惡。
五十六
黃母化爲鼈,祇爲鼈爲身。
牛裏(項校「哀」)化爲虎,亦是虎爲人。
不憶當時[業](葉),寧知過去因。
死生一變化,若箇是師親。
五十七
古來服丹石,相次入黃泉。
萬寶不贖命,千金不買年。
有生即有死,何後復何先。
人人總色活,注(項改「拄」)著上頭天。
五十八
死竟土底眠,生時土上走。
死竟不出氣,生時不住口。
早死一生{曰/豐}(張改作「畢」),誰論百年後。
召我還天公,不須盡出手。
五十九
行善爲基路,偷盜五不作,耶●(張謂以上三字爲衍文)五不當(戴校二句作「偷盜吾不作,邪淫吾不當。
」)。
不解讒朝廷,不解佞君王。
不能行左道,於中說一傷(張改作「場」)。
一直逢閻夫,盡地取天堂。
。
六十
前業作因緣,[今](金)身都不記。
今也(項、郭校「世」)受苦拙(張改作「惱」),[未](末)來當富貴。
不是後身奴,來生作事地。
不如多溫酒,相逢一時醉。
六十一
少年何必好,老去何須嗔。
祖公日日故,孫子朝朝新。
祇道人祭鬼,何曾鬼祭人。
蹔來何(項疑「還」)須去,知我是誰親?(張錫厚錄作二首)。
六十二
悲喜相纏繞,不許暫踟躕。
東家比葬地,西家看產圖。
生者歌滿路,死者哭盈衢。
循環何太急,槌鑿(二字從戴校補)相[催](崔)驅。
六十三
無常元不避,[業](葉)(項謂通「業」)到即須行。
從(項校「徒」)作七尺影,俱墳一丈坑。
妻兒啼哭送,鬼子唱歌迎。
故來皆有死,何必得如(郭疑「長」)生。
六十四
造化成爲我,如人弄郭郎(「郎」字出韻,似當從《顏氏家訓》作「郭禿」爲是)。
魂魄似繩子,形骸若柳木。
掣取細腰肢,抽牽動眉目。
繩子作(張改作「乍」)斷去,即是乾柳模。
六十五
觀此身意相,都由水火風。
有生皆有滅,有始皆有終。
氣聚即爲我,氣散即成空。
一羣泊(項校「怕」)死漢,何以(張改「似」,項校「異」)叫(項校「叩」)頭蟲。
(以上三首,張錫厚分爲五首,似未允。
)。
六十六
貪暴無用漢,資財爲他守。
惜衣不蓋形,[惜](借)食不供口。
積聚萬金花,望得千年有。
不知名(張改作「冥」)道[中](忠),車子來相受。
六十七
亡(張改作「妄」)隨(項校「玉髓」)長年術,金剛不壞身。
俱傷生死苦,誰兌(項校「免」)湼槃因。
精魂歸寂滅,骨肉化灰塵。
釋老由自氣(戴校「猶自去」,項校「猶自棄」),何況迷遇(項校「愚」)人。
。
六十八
差着即須行,遣去莫求住。
名字石函裏,官職天曹注。
錢財鬼料量,衣食明分付。
進退不由我,何須滿優衢(張改作「憂懼」)。
六十九
向(郭、項校「伺」)命取人鬼,[屠](暑)兒殺羊客。
鬼識人興料,客辨羊肉厄。
人自不覺死,羊亦不覺搦。
恰似園中瓜,合熟即須擿。
七十
運命滿悠悠,人生浪聒聒。
死時天遣死,活時天遣活。
一旦罷因緣,千金須判割。
饒君鐵甕子,走藏不得脫。
七十一
官職亦須求,錢財亦須覓。
天雨麻點孔,三年著一滴。
王相(張改作「妄想」)逢便宜,參差著局席。
[兀兀](瓦瓦)舍底坐,餓你眠(張改作「眼」)赫赤(戴校「饒你眼赫赫」)。
七十二
生時不須歌,死時不須哭。
天地捉秤量,鬼神用斗斛。
體上須得衣,口裏須得祿。
人人覓長命,沒地可種穀。
七十三
運命隨身搏(張改作「縛」,袁謂不錯,戴校「轉」),人生不自覺。
業厚即福來,業強(項疑「薄」之訛)福不著。
淳善皆安穩,蠱害總煞卻。
身作身自當,將頭來自斫。
七十四
先因崇福德,今日受肥胎。
果報迎先種,橋梁預早開。
奪我先時樂,將充死後媒。
七十五
兀兀身死後,冥冥不自知。
爲人[何](可)必樂,爲鬼何[必]悲。
[競](竟)地徒張眼,諍官慢豎眉。
窟[裏](裹捋)長[展](鹿)腳,[將]知我是誰(友)?(均從項校)。
七十六
請看漢武帝,請看秦始皇。
年年合[仙](山)藥,處處求[醫](鑿)方。
結構千秋殿,經營萬壽堂。
百年有一倒,自去遣誰當。
七十七
饒你王侯[職](識),饒君將相官。
蛾眉珠玉珮,寶馬金銀鞍。
錦綺嫌不着,豬羊死不飡。
口中乞朴(項改「新」、張改作「撲」)斷,眷屬不相看。
七十八
自死與鳥殘,如來相體[恕](怒)。
莫養圖口腸,莫煞共盤筯。
鋪頭錢買取,飽噉何須慮。
儻見閻羅王,亦有分疏取。
七十九
衆生眼盼盼,心路甚堂堂。
三(袁、項校「一」)種逐耶孃,一種惜身命,一種憂死亡。
側長恭勉(張改作「拋」)面,長生跪拜羊。
口中不解語,情下極荒忙。
何忍刺他煞,曾無阡許惶。
牛頭捉得你,鑊裏熟煎湯。
八十
男婚藉嘉偶,女娉希好仇。
但令捉如息,何尤無公侯。
菩薩常梳髮,如來不剃頭。
何須禿兀硉,怨(項校「然」)始學薰脩。
榮官赤赫赫,滅族黃髮人(郭謂「人」爲疊字符號)。
八十一
死王羨活鼠,寧及尋常人。
得官何須喜,失職何須憂。
不可將財覓,不可智力求。
儻來可櫃突(張改作「櫃藏」),□(張補「任」,項疑「運」)去不可留。
(二句戴校「儻來不可拒,俄去不可留。
」)任來還任去,智(戴、項校「知」)命何須愁。
八十二
索須得好婦,自到更須求。
面似三拳作,心知一代休。
遮莫你崔盧,遮(鄭)莫你[鄭](彭城)劉。
若無主物子(項校「主子物」),誰家死骨頭。
。
八十三
思量小家婦,貧奇惡行跡。
酒肉獨自抽(項疑「袖」),糟糠遣他喫。
生活九牛挽,[唱](嗢)叫(蘇一四八七卷作「說唱」)百夫敵。
自著紫臭翁,餘人赤羖䍽。
索得屈烏爵,家風不禁益。
八十四
讒臣亂人國,姡婦破人家。
客到雙[眉](媚)腫,夫來兩手㧝(項、戴校「拏」)。
醜皮不憂敵,面面卻憎花。
親姻共歡樂,夫婦作榮花。
八十五
前身有何罪,色(項、戴謂通「索」)得湼(項校「鳩」)槃荼。
天下惡風俗,臨喪命獨(項校「犢」)車。
男婚不(項校「傅」)香粉,女嫁著釵花。
屍櫪(項疑「厝」)陰地臥,知堵(項校「者」)是誰家。
八十六
古人數下畢,今我(項校「代」)少高門。
錢少婢不嫁,財多奴共婚。
各各服(項校「販」)父祖,家家賣子孫。
自言望性(項校「姓」)望,聲盡不可論。
八十七
敬他還自敬,輕他還自輕。
駡他一兩口,他駡幾千聲。
觸他父母(諍)諱,他觸祖公名。
欲覓無嗔根(項校「報」),少語最爲精。
八十八
難[忍]儻能忍,能忍最爲難。
伏肉虎不食,病鳥人不彈。
當時雖{各寺}(張改作「碕」)堵,過後必身安。
唾面不須拭,從風自蔭乾。
八十九
負恩必須酬,施恩慎勿(色)索。
得他一石麪,還他十斗麥。
得他半疋練,還他二丈帛。
瓠蘆作朾車,棒莫作出客。
九十
敬他保自貴,辱他□□□(戴補「招自恥」,呂朋林補「實辱己」。
張補「還自受」三字,不韻,恐非是。
)。
你若敬(項校「計」,下同)算他,他還敬算你。
勾他一盞酒,他勾十巡至。
子細審思量,此言有道理。
。
九十一
不知愁大小,不知愁好醜。
爲當面似雞,爲當面似狗。
道愁不愛食,聞愁偏怕酒。
剩打三五盞,愁應來(張改作「如」)屍走。
九十二
本巡連索索,樽主告平平。
當不怪來晚,覆盞可憐精。
門前夜狐哭,屋上鵄梟鳴。
一種聲響音,何如刮鉢聲。
九十三
我家在何處,結對(張改作「隊」)守先阿(戴校「結草守山阿」、項校「結宇對山阿」)。
[院](𨺋)側狐狸窟,門前烏鵲窠。
聞[鶯](應)便下種,聽雁即收禾。
悶遣奴吹笛,閑令如其唱歌。
如(鄭振鐸改「男」,項雲通「兒」)即教誦賦,女即學調梭。
寄語天公道,寧能那我何。
九十四
第一須景行,第二須強明。
律令波濤[涌](誦),文詞花草生,心神潡(張改作「激」)前(項校「箭」)直,懷抱徹沙清。
觀察總如此,何愁不太平。
九十五
天子與你官,俸祿生(項校「坐」)地(張改作「由他」)授。
飲響(戴、項校「饗」)不知足,貪婪得動手。
每懷劫賊心,恆張餓狼口。
[枷](加)鎖忽然至,飯蓋遭毒手。
九十六
百姓被欺屈,三官須爲申。
朝朝團坐入,漸漸曲精(戴、項校「情」)新。
斷榆翻作柳,判鬼卻爲人。
天子抱冤屈,他於(張改作「揚」)陌上塵。
九十七
[代](伐)天理百[姓](性),格戒(項校「式」)亦須遵。
官喜律即喜,官嗔律即嗔。
總由官斷法,何須法斷人。
一時截卻項,有理若爲申。
九十八
天下惡官職,未過御史臺(戴校「寺」)。
好眉福張眼(戴、項、袁校「努眉復張眼」),何須弄師子。
傍看甚可畏,自家困求死。
脫卻面頭皮,還共人相似。
九十九
家同(張改作「僮」)須飽暖,裝束唯粗疏。
俗人作憐愛,處置失形模。
衣袴白如鶴(一作「衣苦自如鸖」),頭巾黑如烏。
裌袍實誇(戴校「姱」)錦,衫改(項校「段」)高機蘆(張改作「纑」)。
未羨霍去病,誰論馮子都。
此是丈夫妾,何關曹主奴。
他道恆(項校「肥」)飽食,我瘦我(項校「餓」)欲死。
唯須學一種,勿復青當(張改作「當青」)史。
行年五十餘,始學無(張改作「悟」)道理。
回頭義(戴校「議」,張改作「憶」)經營,窮因只由你。
一○○
鴻鵠盡(項校「晝」)飛颺,蝙蝠夜陵(項校「紛」)泊。
幽顯雖不同,志性不相博(張改作「搏」,袁謂不誤)。
他家求官官(張改作「宦」),我專慕客作。
齋得貳斗米,鐺前交摎腳。
脫帽安懷中,坐兒膝頭著。
不羨榮華好,不羞貧賤惡。
隨緣適世間,自得恣情樂。
無事強人選,散官先即著。
年年愁上番,獼猴帶[斧](父)鑿。
一○一
父子相憐愛,千金不肯博。
忽死賤如泥,遙看畏近着。
東家朾(項疑「釘」)桃符,西家縣赤索。
藂(張改作「聚」)頭唱奈何,相催早埋卻。
一○二
平生不喫著,於身一世錯。
一日命終時,拔釜交樛杓。
若有大官職,身苦妻兒樂。
叉手立公庭,終朝併[兩](雨)腳。
得祿奴婢飡,請賜妻兒著。
一日事參差,獨自煞你卻。
一○三
人生能幾時,朝夕不可保。
死亡今古傳,何須愁此道。
有酒但當飲,立即相看老。
兀兀信因緣,終歸有一到。
一○四
王二羊(項、蔣校「美」)年少,梵志亦不惡。
借問[今](金)時人,阿誰肯伏弱?。
一○五
忍辱收珍寶,嗔●捐福田。
高心難見佛,下意得生天。
一○六
嗔恚滅功德,如火燎豪毛。
百年修善業,一念惡能燒。
一○七
三年作官二年半,修理廳館老癡漢。
但知多□(張補「少」字)與梵志,頭□(張補「戴」字)笠子雨裏判。
一○八
六賊俱爲患,心賊最爲災。
東西好遊浪,南北事同(張改作「周」)迴。
疾姡終難卻,慳貪去即來。
自非通達者,迷性若爲開。
一○九
官職莫貪財,貪財向死親。
有即渾家用,曹(張改作「遭」)羅唯一身。
法律[刑](形)名重,不許浪推人。
一朝囹圄裏,方始憶清貧。
一一○
人受(張改「壽」)百歲不長命,中道仍有死傷人。
唯能縱情造罪過,未能修善自[防](坊)身。
一一一
積善必餘慶,積惡必餘殃。
錢財不能入,三寶先你□(張補「亡」字)。
五色衣裳□,□□□□□。
一一二
出門拗頭戾跨,自道行步趨鏘。
伺命把棒忽至,遍體白汗如漿。
撮你不得辭別,俄爾眷屬分張。
合村送就曠野,回來只見空牀。
一一三
若言余浪語,請君看即知。
回頭面北臥,寸步更不移。
終身不念食,永世不須衣。
此名無常住,垂(張改作「無」、項改「誰」)人輒得知。
一一四
愚夫癡杌杌,常守無明窟。
沉淪苦海中,出頭還復沒。
頂戴神靈珠,隨身無價物。
二鼠數相侵,四蛇推(項校「摧」)命疾。
似露草頭霜,見日一代畢。
更愚丸(項校「遇刀」,張改「遇炎」)風吹,彼此俱無匹。
貯得滿堂金,知是誰家物。
(以上皆錄自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三,原卷爲伯三八三三、伯二九一四、蘇一四八七、二八七一。
該卷有五首已收入《全唐詩補逸》卷二。
)。
一一五
慧心(一作「眼」)近空心,非關(一作「開」)髑髏孔。
對面說不識,饒你母姓董。
(見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六,出敦煌本《歷代法寶記》)(按:《歷代法寶記》謂無住禪師引王梵志此詩,《全唐詩續補遺》誤收入無住名下,今移正。
)。
一一六
此身如館舍,命似家宿客。
客去館舍空,知是誰家宅。
(見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六,出伯三○二一卷佛書引。
)。
一一七
人是無常身。
(同前)(按:本卷及下卷所錄今人校訂意見,皆錄自郭在貽《王梵志記彙校》〖中國訓詁學會第四屆年會論文〗,引錄諸家有項楚〖簡稱項〗、袁賓〖簡稱袁〗、蔣紹愚〖簡稱蔣〗、周一良〖簡稱周〗、黃征〖簡稱黃〗、松尾良樹〖簡稱松尾〗、戴密微〖簡稱戴〗及郭在貽〖簡稱戴〗等。
承袁賓同志提供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