讖·菩提達摩
一
路行跨水復逢羊,(路行者,來也。
跨水者,過海也。
稱逢羊者,洛陽也。
達摩大師從南天竺國過海而來,初到廣州,次普通八年丁未歲人梁國)獨自恓恓(《天聖廣燈錄》、《五燈會元》作「棲棲」)暗渡江。
(獨自者,無伴侶也。
恓恓者,苦恓也。
暗渡江者,梁武帝不悟大理,變容不言。
師知機不契,則潛過江向北魏國也。
)日下可憐雙象馬,(日下者,京都也。
可憐者,好。
雙象馬者,志公傳大士也。
)兩株懶桂(《天聖廣燈錄》、《五燈會元》作「二株嫩桂」)久昌昌。
(兩株者,二木也,二木是林字也。
嫩桂者,少也。
則是少林寺也。
久昌昌者,九年面壁,而出大行佛法也。
)。
二
心中雖吉外頭凶,(心中者,周字也。
外頭凶者,周王無道滅佛法也)川下僧房名不中。
(川下僧房者,俗號僧房爲邑,川下邑爲邕字也。
後周文帝〖陳按:應作武帝〗姓字文,名泰邕。
不中者,後周沙汰滅佛法。
)爲遇毒龍生武子,(毒龍者,武帝父王也。
生武子者,生武帝也)忽逢小鼠寂無窮。
(小鼠者,庚子也。
周武帝庚子崩。
寂無窮者,盡滅無也)。
三
路上忽逢深處水,(路上者,李字也。
深水者,淵字也。
唐高祖神堯皇帝姓李名淵也)等閑見虎又逢豬。
(等閑見虎者,寅也,唐高祖戊寅年登位也。
又逢豬者,亥也,高祖丁亥年崩)小小牛兒雖有角,(小小牛兒者,高祖武德四年九月日,有前道士太史令傳奕,先是黃巾黨其所習,遂上表廢佛法事十有一條。
大略而云:釋經是損國破家,未聞益世,請胡佛邪教退還天竺,凡是沙門放歸桑梓,則國家昌泰,李孔教行矣。
高祖納奕奏書,乃下詔問諸沙門曰:「棄父母鬚髭,去君臣花服,利在何間,益在何情?損益二宜,請動妙釋。
」時有琳法師,上表得延五年。
高祖崩,太宗登位,再興佛法矣。
具如別傳。
言半角者,正當挃觸,而無害即是)清溪龍出總須輸。
清溪者,山名也。
龍者,琳法師護法之龍,能令傳奕等邪見之徒總須伏也。
)。
四
震旦雖闊無別路,(震旦者,唐國也。
無別路者,唯有一心之法,讓大師化導如此也。
)要假姪(《古尊宿語錄》、《五燈會元》作「兒」)孫腳下(《天聖廣燈錄》作「上」)行。
(姪孫者,今時傳法弟子也)金雞解銜一顆米(《古尊宿語錄》、《五燈會元》作「一粒粟」,金雞者,金州也,讓師是金州人也。
一顆米者,意取道一,江西馬祖名道一。
)供養十方(《古尊宿語錄》)作「什邡」)羅漢僧。
(讓和尚付與道一,故言供養。
十方者,馬和尚是漢州十方縣羅漢寺出家也。
)。
五
尊勝今藏古,(尊勝者,妙智也。
古者,可大師,本有妙高之性,性被煩惱覆之,未現了,故言藏也。
)無肱亦(《天聖廣燈錄》作「又」)有肱。
(肱者,手也,可大師求法斷臂也。
)龍來方受(《天聖廣燈錄》作「授」)寶,(龍來者,初祖西來也。
方受寶者,二傳法。
)捧物復(《天聖廣燈錄》作「奉物伏」)嫌名。
(捧者,惠也。
本名神光,復過達摩,嫌之,改名言爲惠可。
)。
六
初首不稱名,(後周第三主己卯之歲,有一居士,不稱姓名,故言不稱名)風狂又有聲。
(風狂者,三祖有風病。
有聲者,遠近皆知有病,故言有聲也。
)人來不喜見,(人來不喜見,患風之形狀)白寶初平平。
(白寶者,玉也。
玉邊作祭,璨字也。
三祖名璨大師。
)。
七
起自求無(《天聖廣燈錄》作「不」)礙,(有一沙彌,年十四,名道信,來禮拜問:「唯願和尚,教某甲解脫法門。
」故言求無礙)師傅我沒繩。
(師者,三通也。
我沒繩者,既無人縛汝,即是解脫)路上逢僧禮,(路上者,道也。
禮者,信也。
四祖大師名道信)腳下六枝分。
(腳下者,門下也。
四祖下橫出一宗,六枝者,牛頭融禪師等六祖)。
八
三四全無我,(三四者,七也。
五祖七歲遇道信大師,無人我出家也)隔水受心燈。
(隔水者,五祖於蘄州蘄水得傳四祖心印,故言受心燈。
)尊號過諸量,(過量者,弘字也)逢嗔不起曾(《天聖廣燈錄》作「從嗔不起增」。
不起者,忍字也)。
九
捧(《天聖廣燈錄》作「奉」)物何曾捧,(捧者,惠字)言懃又不懃。
(懃者,能也。
六祖名能)唯書四句偈,(唯書四句偈者,神秀和尚呈四句偈,□能和尚亦呈四句偈,故言四句偈)將(《天聖廣燈錄》作「爲」)對瑞田人。
(瑞田人者,神秀和尚南陽嘉禾縣瑞田人)心裏能藏事,(能藏者懷,則懷信也)說向漢江濱。
(說向者,說法也。
漢江濱者,馬大師漢州人也。
馬大師求佛心印,讓和尚說向道一也)湖波探水月,(湖波者,曹溪也。
探水月者,得也。
讓大師於六祖身邊得傳心印)將照二三人。
(二三者,六。
讓大師傳法弟子六人,言六人者,一道一得心,二智遠得眼,三常浩得眉,四神照得鼻,五坦然得耳,六嚴峻得耳,是爲六人也)。
十
領得[彌勒](珍勤)(從《天聖廣燈錄》改)語,(領得者,馬大師於讓大師處領語也)離鄉日日敷。
(離鄉者,南方也。
日日者,昌字也。
敷者,演也。
馬大師歸至洪州南昌寺,敷演大教是也)移梁來(《天聖廣燈錄》作「來梁移」)近路,(移梁者,梁都也。
近路者,深州觀察使姓路,遂請大師自虔州南康縣,移入洪州開元寺,故言來近路)余算腳天徒。
(余者,我字也。
從馬大師二十年外,契道者千萬,遍行天下,故言腳天徒)。
十一
艮地生玄旨,(艮地者,東北也。
神秀和尚從五祖下傳一枝法,在北自爲立宗旨也)通尊媚亦尊。
(通尊者,謚號大通禪師也。
媚者,秀也。
亦尊者,三帝所尊敬,故亦尊也)比肩三九(《天聖廣燈錄》作「吼」)族,(比肩者,同學也。
三九族者,十二人也。
秀大師同學十二人)足下一有分。
(從秀和尚足下各分宗旨,南北有異)。
十二
靈集媿天恩,(靈者,神。
集者,會也。
媿者,荷也。
天恩者,澤也。
神會大師住洛京荷澤寺)生{牙丿=丶}二六人。
(生{牙丿=丶}者,師資也。
二六者,會大師弟子十二人也)法中無氣味,(法中者,佛法也。
會大師傳佛知見,甚深法也。
無氣味者,緣北宗秀大師弟子普寂,於京盛行,通其經教。
當此之時,曹溪宗旨,於彼未而行,故言無氣味也)石上有功勳。
(石上者,秀大師弟子,磨卻南宗碑,神秀欲爲六代,何其天之不從,乃得會大師重立實錄,故有功勳)。
十三
本是大蟲勇,(印宗法師本是小乘,喻如大蟲,不是師子)迴(《天聖廣燈錄》作「翻」)成師子談。
(迴者,傳也。
迴小作大,印宗法師禮六祖便悟上乘,是成師子吼)官家封馬嶺,(封者,印也。
馬嶺者,宗也。
印宗曾爲講經法師也)同詳三十三。
(同詳者,同學也。
六祖弟子祥岑等三十三人,祥禪師住於峽山)。
十四
八(《天聖廣燈錄》作「九」)女出人倫,(八女者,安字也。
出人倫者,爲國師也。
)八箇絕婚姻。
(個箇者,安字。
絕婚姻者,安徒難爲紹繼之)杇床(《天聖廣燈錄》作「將」)添六腳,(杇床者,老字也。
六腳者,則天、中宗,騰騰坦然圓寂,百五十五年住世,破竈墮和尚六住嵩山,是爲六腳也)心祖衆中尊。
(心祖者,姓也。
安和尚頓悟禪理爲國師,故衆中尊也)。
十五
走戊與朝鄰,(走戊者,越字,忠國師是越州人也。
與朝鄰者,爲國師)鵝烏子出身。
(鵝者,鵝州也,今越州是。
烏者,鳴鶴縣也,今諸暨縣是,國師生此縣也)二天雖有感,(二天者,肅宗、代宗二帝也。
有感者,帝禮爲師也)三化寂無塵。
(三化寂無塵者,二帝與國師俱寂也)。
十六
說小何曾小(《天聖廣燈錄》作「說少何曾少」,希字是也)言流又不流。
(遷字是也)草若除其首,(石頭無草)三四繼門修。
(傳法弟子人數,準其傳法人數,應雲十七繼門修也。
○以上十七首,均見《祖堂集》卷二。
《五燈會元》卷一錄其一、其二、其四三首。
《古尊宿語錄》卷一引二首)。
十七
八月商尊飛有聲,巨福來羣(《天聖廣燈錄》作「祥」)鳥不驚。
懷抱一鷄來赴(《天聖廣燈錄》作「重起」)會,手把龍蛇在兩楹。
十八
寄公席[帽](脫)(從《天聖廣燈錄》改)權時脫,蚊子之蟲慚小(《天聖廣燈錄》作「足去」)形。
東海象歸披右服(《天聖廣燈錄》作「石脹」),二處蒙恩總不輕。
十九
日月幷行君(《天聖廣燈錄》作「若」)不動,即無冠子上山行。
更惠一峯添翠岫,玉教人識始知名。
二十
高峰(《天聖廣燈錄》作「嶺」)逢人又脫衣,小蛇雖毒不能爲。
可中井底看(《天聖廣燈錄》作「着」)天近,小是沙彌善大機。
大浪雖高不足知,百年凡木長乾枝。
一鳥南飛卻歸北,二人東往卻(《天聖廣燈錄》作「復」)還西。
二十一
可憐明月獨當天,四箇龍兒各自遷。
東西南北奔波去,日頭平上照無邊。
二十二
鳥來上高堂欲興(《天聖廣燈錄》作「驚」),白雲入地色還青。
天上金龍日月明,東陽海水清不清。
首捧朱(《天聖廣燈錄》作「珠」)輪重復輕,雖無心眼轉惺惺(《天聖廣燈錄》作「醒醒」)。
不見(《天聖廣燈錄》作「具」)耳目善觀聽,身體元無空有形。
不說姓字但驗(《天聖廣燈錄》作「籤」)名,意尋書卷錯開(《天聖廣燈錄》作「看」)經。
口談(《天聖廣燈錄》作「說」)恩幸心無情,或去或來身不停。
(以上七首見《卍續藏經》本《祖庭事苑》卷八,原註:「未見注八首。
」「路上忽逢深處水」一首已見《祖堂集》。
《天聖廣燈錄》卷六收二十三首,缺「初首不稱名」一首,各首均無注)(按:以上諸讖,雲爲菩提達磨所作,顯爲依託。
其作者,應爲南宗禪僧,較大的可能爲南嶽懷讓、馬祖道一一系的禪僧。
諸讖中所述事,以石頭希遷、馬祖道一爲最遲,因知作者應爲德宗以後人。
《祖堂集》成書於南唐間,諸讖僞托之下限,疑不遲於唐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