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商業-讀書筆記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認識商業》。
作者威廉·尼克爾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名譽教授,擁有超過35年的商業課程教學經驗,四次獲得「傑出教師獎」。
吉姆·麥克休,美國林登沃德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聖路易斯社區大學森林公園分校商業與經濟系主任,擁有豐富的商業課程開發與教授經驗,並為企業提供諮詢服務。
蘇珊·麥克休,密蘇里大學醫學博士,並已完成教育學博士課程;課程開發專家,曾指導眾多成人學習的課程項目和教育工作者培訓計劃,負責本書教學系統開發。
這是一本全面覆蓋商業各個環節的系統性實戰教材,覆蓋商業模式、運營管理、財務管理等商業領域的方方面面,將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經典理論巧妙融合,並結合精彩的案例講述企業的原理與運行規則。
找准突破口
突破口就是進入商業的方向。創業者可以通過分析自身的優勢,從最平常的生活中找到最賺錢的路子,以小企業的方式切入商業。那麼,該如何進行理性地切入呢?
認清自己
創業首先要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選擇創業方向的時候,最好從愛好或精通的領域出發,對自己進行理性評估,在分析優勢、劣勢的同時,尋找突破口,多問問自己:「我想幹什麼?我能幹什麼?我該怎麼幹?」因為這既是創業的戰術問題,又是生死攸關的戰略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忽視,就是對自己創業行為的不負責。周圍有很多創業失敗的人,他們的想法和出發點很簡單,就是賺錢、賺錢、多賺錢,甚至想「躺着就把錢賺了」。在創業之前完全沒有方向,也不了解市場,就輕舉妄動。
尋找切入商業的突破口
選好突破口,不但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利於未來的發展。應該從哪裡突破呢?作者說,成功的創業者要懂得發現身邊的問題,也就是用戶的痛點,然後把它們變成機遇。「從最平常的生活中找到最賺錢的路子」,這是創業者首先要具備的商業思維。如何發現問題並且找到商機呢?美國創新專家沃倫·貝格爾提出了「絕佳提問三階段模式」。為什麼用戶會有這樣的痛苦,「假如我做了解決這個問題的產品,用戶會滿意嗎?會有驚喜嗎?會買單嗎?」下一步如何做才能實現這樣的設想?
比如,現在WiFi應用很廣泛,很多人家裡都開始使用路由器。但是安裝路由器的時候,設置非常麻煩,很多人都不知道該怎樣設置。小米公司發現了這個令用戶苦惱的問題後,就研發了創新產品小米路由器,其實功能沒有什麼變化,就是設置非常簡單,只需要進行三步傻瓜式操作,就可以輕鬆完成設置。因此,小米路由器一上市就受到用戶的熱烈追捧。
找到正式進入商業界的載體
最合適的載體就是小企業。小企業的優勢之一就是能夠更好地了解消費者,以及快速使用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能力,能夠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以及快速的反應。因為大企業無法滿足市場上的所有需求,所以小企業可以通過填補這些需求來獲得利潤。
比如,大衛·麥克康奈爾向朋友借了500美元創立了小企業雅芳公司,改變了大公司的零售做法,採取直銷的方式,迅速贏得女性的青睞。發展至今,雅芳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美容化妝品公司之一,擁有43000名員工,通過440餘萬名營業代表向145個國家和地區的女性提供兩萬多種產品,年營業額達到57.2億美元。英國軍事理論家拖·富勒說:「一個明智的人總是抓住機遇,把它變成美好的未來。」那麼,一個有智慧的初創企業也一定會在紛繁複雜的市場競爭中發現機遇、抓住機遇、快速切入,成就美好的未來。
低成本激勵
用較低的成本投入,最大限度地提高初創企業員工的敬業意識,激發主觀能動性。人是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對企業中的人進行有效地激勵,是企業快速發展的關鍵。也就是說,我們要有形待遇,無形激勵。工資、待遇、獎金、股權等等,都屬於有形待遇。對於初創企業來說,很難在有形待遇方面提供更多資金。而且,高工資、高待遇也未必能夠激發員工內在動力,甚至還會出現留不住人的現象。初創企業雖然不能在工資待遇等有形待遇上做文章,那只能在無形激勵上下工夫,用最少的投入實現最大的激勵效果。無形激勵是指利用共同願景、自我價值實現等方法,最大限度滿足員工在精神層面的需求,從而達到低成本激勵的目的。怎麼做呢?
分享共同願景,實施價值激勵
共同願景是企業中所有人共同擁有的未來目標,是每個人都願意將精力和時間為之付出的共同景象。這個目標可以是未來發展的宏偉目標,也可以是造福人類的義舉,只要能夠得到團隊成員的一致認同即可。對初創企業來說,一支有着共同信仰的隊伍,更容易煥發出蓬勃的力量和向上的精神,更重要的是,無需投入過多的資金。所以,初創企業的領導者一定要在創業之初,就找到共同發展的美好願景,時刻與員工分享,讓團隊裡的每個人時刻都在願景的激勵下,願意為這個共同願景主動投入。
比如, IBM 公司,它的全稱是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但是在1914年剛成立的時候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它的支柱產品卻是屠夫專用秤和鐘錶。為了激發團隊的鬥志,創始人托馬斯·J·沃森毅然將公司名稱從計算—制表—記錄公司改為國際商業機器公司,並總是表現出,好像這是一個「規模更大、結構更複雜、也更成功的企業」。事實上,在這一共同願景的激勵下,IBM 通過其樂觀向上的團隊堅持不懈地追求,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從1914年到1946年的32年間,IBM 的利潤增長了38倍。
給予充分授權,實施信任激勵
信任是加速人體自信力爆發的催化劑,比努力更為重要。只有在信任基礎之上放手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有時甚至還可超水平發揮,取得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成績。信任還能夠增強員工的責任意識。每個員工從內心裡都希望得到企業的充分認可,希望自己能夠得到企業和老闆的賞識和重視。在企業里,員工得到了重用,就會萌生感恩的心,才會忠於職守,忠於企業。初創企業可以將具體工作進行分解,把工作指派給某個人,讓他有機會從頭到尾完成一項明確的任務,並為成功完成任務而承擔責任。讓他從自主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個人成就、挑戰和肯定的機會。
比如,小家電製造商美太格公司重新設計了洗衣機的生產過程,讓員工可以組裝整個抽水馬達,而不是一小部分。這樣一來,每個參與組裝的員工都有了參與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均得到了明顯提升。克萊斯勒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羅伯特·伊頓被問及公司當年的營業額是如何增加了246%,達到37億美元時,他回答道:「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來回答的話,那就是授權。」由此可見,信任激勵的巨大威力。
打通溝通渠道,實施融合激勵
融合激勵就是要打破組織內影響溝通的所有障礙,讓員工可以自由表達觀點,在組織內部實現溝通順暢,有效融合員工創造力和執行力。員工接觸到豐富的信息,感到自己的確是公司的一分子,因而表現出色、生產效率極高。管理者通過這些工作,集中了解了員工們的意見和想法,並且使整個公司的內部溝通保持順暢,也才能避免因主觀武斷而導致的決策失誤。對於初創企業來說,可以採用一個房間集體辦公、擺設大餐桌讓組織成員一起就餐、舉辦公司遠足活動等等,促進管理者與員工間的深度融合。
福特汽車曾經有個臨時組織的「野馬團隊」,這個團隊雖然來自於不同部門,但是彼此之間溝通沒有任何阻礙,甚至繪圖員就坐在會計師旁邊,工程師坐在設計師旁邊。當他們面臨猶疑不決的問題時,他們會把供應商也找來,加入隊伍全天候工作,解決問題。團隊成員動力明確而且積極,都憋着一股勁,要在預算內準時完成任務,因此常常加班至深夜,甚至夜裡就睡在倉庫的地板上。最終,這支團隊比原定時間提前兩個月完成任務,新車一上市就成為搶手貨,銷售量不斷上升。
及時讚美獎賞,實施榮譽激勵
激勵不一定要很困難複雜,它可以從肯定員工的工作開始。當員工完成了某項工作時,最需要得到的是上司對其工作的肯定。上司的認可就是對其工作成績的最大肯定。對員工的出色工作,要進行公開的讚美。讚美能夠使員工對自己更加自信、對工作更加熱愛,同時也能夠鼓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要通過讚美讓員工知道你欣賞他們的工作,這通常比只是表揚或發獎金效果更明顯。給員工的讚美也要及時而有效,當員工工作表現很出色,主管應該立即給予稱讚,而且是當眾讚揚,讓員工感受到來自上司的讚賞和認可。
靈活變通
世界上沒有永遠正確的選擇,也沒有永遠不會虧損的項目。對於初創企業來說,創業既艱苦,風險又大,許多事情都屬意料之外。要面臨的風險不僅有政策環境、市場環境、行業環境還有決策因素、管理因素,甚至還有不可抗力因素,等等。對創業者來說,最大的危險來自於市場。創業時,創業者不抱最大的希望,是要時刻激勵自己朝目標前進,不達目標誓不罷休;做最好的打算,是要評估各種風險,做到靈活地變通、果斷地決策。變通是創業者的必備素質之一。
作為創業者,要時刻關注市場的最新動向,關注行業最新科技的發展,從中找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及時做出調整。其實,在選擇方向的時候,我們就提出,要從小企業切入,能夠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經驗策略,避免尾大不掉的情況。變通是思想和動機的轉變,最終的落腳點還在於決策。決策是否正確,直接決定了變通的方向是否正確。如何在危機來臨時做出理性的決策?
作者認為,理智的決策模式是管理者按照一定的步驟,作出符合邏輯的、明智且判斷精確的決策。這些步驟總共有7步,被稱為「7D決策法」。第一個D是定義,說明問題;第二個D是描述,收集所需要的信息;第三個D是開發,找出多個可供選擇的方案;第四個D是達成,需要得到參與者認同;第五個D是確定,選出最佳可選方案;第六個D是執行,果斷地執行所選擇的方案;第七個D是判定,對做出的決策好壞進行評估判斷,然後持續進行。
比如,美麗說原來是一家女性時尚社區導購網站,「寄生」於淘寶網,僅2013年就給淘寶帶來超過30億元的交易額。但市場風雲變幻,2013年10月份,淘寶封殺導購類網站,屏蔽了所有通向淘寶的鏈接。這對美麗說來說,幾乎是滅頂之災。在這種情況下,美麗說是如何做出轉型決策的呢?首先,Define,定義,對淘寶封殺的問題進行定義,認為這是生死攸關的抉擇。之後,美麗說搜集信息對當前的形勢進行了評估:發現來自淘寶的分成收入只占整體收入很少的比重;手中掌握上萬家長期投放廣告的合作的淘寶商家;騰迅等大公司具有強烈合作意向,等等。綜合起來看,美麗說已經具備轉型的基礎。於是第三步 ,美麗說找出了多條解決方案,主要有三點:一是自行開發商家交易系統,將廣告團隊直接轉型為商家運營團隊,幫助優質商戶在美麗說上開店;二是加緊與騰訊合作,對接微信,投入移動端;三是聚焦女性電商垂直領域。第四步 ,達成認同。在徵得管理層的同意後,果斷進行第五步,執行。在宣布美麗說轉型電商平台7天後,再進行判定。此時的累計成交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單日訂單數突破18萬單,判斷決策有效,繼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