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福訓童行頌
出自楠悦读
其一
世諦紛紛沒了期,空門得入是便宜。
直須日夜常精進,莫只勞勞空過時。
其二
心猿易縱安教縱,意馬難調亦要調。
到老情塵掃不盡,出家四事恐難消。
其三
焚香禮拜莫匆匆,目睹心存對聖容。
懺悔多生塵垢罪,願承法水洗心胸。
其四
出家言行要相應,戰戰長如履薄冰。
雖是未除鬚與髪,直教去就便如僧。
其五
也要學書也念經,出家心地要分明。
他年圓頂方袍日,事事臨時總現成。
其六
出家不斷葷和酒,枉在伽藍地上行。
到老心田如未凈,菩提種草亦難生。
其七
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招殃。
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身第一方。
其八
常住分毫不可偷,日生萬倍恐難酬。
豬頭驢腳分明見,佛地今生掃未休。
其九
莫學愚人說脫空,脫空說得有時窮。
暗中莫道無人見,只恐難瞞馬相公。
其一○
一等出家爲弟子,事師如事在堂親。
添香換水宜勤謹,自有諸天鑒照人。
其一一
香積廚中好用心,五湖龍象在叢林。
瞻星望月雖辛苦,須信因深果亦深。
其一二
二時普請宜先到,衆手能爲事不差。
諷取如來經一卷,都勝閑話口吧吧。
其一三
廊下逢僧深問訊,門前遇客要相呼。
出家使態宜謙讓,莫似愚人禮數無。
其一四
家事積粗宜愛惜,使時直似眼睛看。
莫將恣意胡拋擲,用者須知成者難。
其一五
諸寮供過要精勤,掃地裝香莫厭頻。
事衆若能常謹切,身心方是出家人。
其一六
衣衫鞋襪須齊整,掛搭巾單不可無。
身四威儀常具足,莫隨愚輩學粗疏。
其一七
拳手相交不可爲,粗豪非是出家兒。
遭人唾面須揩卻,到底饒人不是癡。
其一八
三通浴鼓入堂時,觸凈須分上下衣。
語笑高聲皆不可,莫將粗行破威儀。
其一九
有時緣幹到街頭,照顧溈山水牯牛。
門外草深常管帶,等閑失卻便難收。
其二○
色身康健莫貪眠,作務辛勤要向前。
不見確坊盧行者,祖堂衣鉢是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