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化士·釋慧空

出自楠悦读
送化士
作者:釋慧空
朝代:

洞山身如椰子大,不畜粒米與莖菜。
無人煙處門打開,接待方來也奇怪。
吉山從作山中主,只用十方菩薩子。
二時鐘鼓不曾虧,是汝持來還供汝。
兩翁同中具生殺,明眼高流試提撥。
可中見得無少差,是謂能持吉山鉢。

一偈普送諸人,諸人同乘一偈。
持遍萬戶千門,箇箇不落第二。
有則直是當陽,無則極難迴避。
有無二彼俱收,丹山與汝巴鼻。

其一

千差路上尋人,沒底盂中取足。
雖非格外風規,且是瞿曇目錄。

其二

諸方多是雙行,疏山純用一著。
乞食且要及時,佛法不怕爛卻。

其三

門外斜風細雨,窗間禪版蒲團。
不有高人猛利,那容老者安閑。

其四

達幻方能應物,忘心乃可循門。
在昔我嘗用此,而今持以贈君。

其五

直爲江西老宿,便忘世路間關。
千里一辭閩嶺,四年三到疏山。

其六

飯在千門萬戶,僧離古寺名山。
七佛已前儀式,一時頓覺追還。

其七

達士相逢即出,衲僧似有如無。
上門上戶討得,堆山積嶽破除。

其八

調心不易安心易,離世非難應世難。
要識諸君三昧力,莫辭同隊到人間。

其九

人間岐路事何如,小大榮枯有萬殊。
但願家傳無底鉢,盡情收拾不論渠。

其一○

秘在形山元是礙,散於人世亦非真。
還從是礙非真處,收取歸來要見人。

其一一

收得歸來一破顔,兩肩荷負幾多般。
當堂放下元無物,打鼓從教普請看。

其一二

堂中宴坐山含月,塵裏分身珠走盤。
但得此心無住著,世間那有路行難。

其一三

此鉢傳從諸佛,大緣今在汝身。
盡力盡心持去,上門上戶尋人。

其一四

迫促空生說偈,頓送普化上街。
三日兩日要供,十日五日要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