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隨機無盡頌

出自楠悦读
金剛隨機無盡頌
作者:釋印肅
朝代:

啟唱真乘

稽首一切智,圓通十方慧。
無上兩足尊,法體含三世。
歸命萬德師,與慈啟大悲。
溥度恆沙眾,願力難思□。
解空無比量,世出世間上。
了義修多羅,圓明真實相。
慧命久住持,阿僧歷劫祇。
如今言下會,碎體報難齊。
我欲窮真法,法則非非法。
雖法非正固,要會無法法。
隨文偈贊之,標宗立妙機。
通方聞便喜,聲聞應皺眉。
紅露穿碧海,是汝心非綵。
不是風幡動,如如無變改。
白日繞須彌,只今是阿誰。
共君一夜話,勝讀十年書。

標經題目

般若真微妙,無相爲宗要。
無住元爲體,十方皆昭耀。
研窮理趣長,堆卷積山岡。
言言不及,一口吸西江。
方言稱智慧,真人本無位。
出入面門間,參方還了利。
喻法比金剛,萬邪豈可當。
不壞超今古,日久共行藏。
彼岸波羅蜜,清光穿白日。
鏡中不亂光,虛空無鳥跡。
經文華貫行,破有作法王。
連年心苦念,不悟枉時光。
誰知遠煙浪,孤帆一片張。
穿卻虛空鼻,不著更參詳。
別有好思量,滿目足風光。
釣船依舊放,不見謝三郎。

法會因由分第一 其一

舍衛多精舍,常光非晝夜。
波斯擁出世,摩尼不知價。

法會因由分第一 其二

祇園境最幽,太子施功周。
本心無住著,顯法有來由。

法會因由分第一 其三

聖凡同遣日,盡講波羅蜜。
□唯解空知,更不勞心力。

法會因由分第一 其四

法會起因出,平地起波流。
含靈同佛性,忙忙不肯休。

法會因由分第一 其五

食乞王城罷,說箇無生話。
是法皆平□,本自無高下。

法會因由分第一 其六

齋餘衣鉢收,心外更無求。
法王灌頂子,離相性優游。

法會因由分第一 其七

欲窮千里目,野干渾狐族。
大家歸去來,莫道盆光覆。

法會因由分第一 其八

更上一層樓,清風似餌鈎。
纖鱗吞不得,莫怪釣竿頭。

善現起請分第二 其一

善吉言初有,樂欲聞初首。
不墮往來機,中間無所有。

善現起請分第二 其二

慈尊護念因,曠大劫相親。
眾生皆我子,豈獨出家人。

善現起請分第二 其三

菩提無相貌,凡夫多變豹。
不落墮野狐,不昧猶成罩。

善現起請分第二 其四

降伏在何人,能言不能聲。
解語非關舌,廓然風月清。

善現起請分第二 其五

如是真如是,無□不心地。
觸目應菩提,名標法身義。

善現起請分第二 其六

諦聽須諦聽,要□靈山令。
迦葉以心聞,達士宗禪定。

善現起請分第二 其七

一堂風冷澹,翠竹籠軒檻。
夜靜松聲清,蟾光凝湛湛。

善現起請分第二 其八

千古意分明,萬國賀昇平。
昨夜泥牛吼,今早木雞鳴。

大乘正宗分第三 其一

欲說宗乘正,不落凡兼聖。
有無俱不到,截斷邪師柄。

大乘正宗分第三 其二

宗乘正若何,未了說誵訛。
要知三十棒,趙州勘老婆。

大乘正宗分第三 其三

四生空鳥跡,六道無見覓。
十二假因緣,了幻元無識。

大乘正宗分第三 其四

三界蜃樓歌,龍女念摩訶。
驪珠將獻佛,無垢越娑婆。

大乘正宗分第三 其五

諸法元非相,示法明心量。
於一微塵中,森羅及萬象。

大乘正宗分第三 其六

無餘任滅磨,應不唱巴歌。
真如法界內,無自也無他。

大乘正宗分第三 其七

富嫌千口少,煩惱何時了。
地獄與天堂,歷歷無人曉。

大乘正宗分第三 其八

貧恨一心多,此心卻老婆。
打破關南鼓,和起德山歌。

妙行無住分第四 其一

妙行無拘執,三界非出入。
相對且無言,巍巍獨足立。

妙行無住分第四 其二

諸塵勿易難,那箇別歸關。
可憐迷妄者,橫錫步雲山。

妙行無住分第四 其三

虛空無限量,普光明殿量。
百千三昧門,在一毛頭上。

妙行無住分第四 其四

福德絕遮欄,生死不相關。
不住心布施,越彼煉凡丹。

妙行無住分第四 其五

月浸巖松冷,唯此身心肯。
眾生即佛性,佛與眾生等。

妙行無住分第四 其六

霜凌溪竹寒,雲外疊峰巒。
誰人知此意,獨坐且深觀。

妙行無住分第四 其七

只聞風擊響,圓通銷妄想。
旋汝倒聞機,直下分斤兩。

妙行無住分第四 其八

知是幾年竿,細察早顢頇。
一聲無孔笛,寥寥天地寬。

如理實見分第五 其一

達得真如理,三界唯心起。
如今心地也無,六道憑誰擬。

如理實見分第五 其二

方明實見身,見身非是身。
法身無所得,非相本來人。

如理實見分第五 其三

如來非所說,要解無說說。
將無聞爲聞,方達西來訣。

如理實見分第五 其四

凡有即虛名,恰似曉天雲。
日高風一掃,萬里廓然明。

如理實見分第五 其五

赤水珠難隱,無限人撈捃。
罔象性無求,得了何憑准。

如理實見分第五 其六

華胥夢易惺,盡屬髑髏精。
卻將夢說夢,何日得超升。

如理實見分第五 其七

誰知席帽下,今日猶疑怕。
獨有裴相知,鼻孔遼天跨。

如理實見分第五 其八

元是昔愁人,昔愁元本真。
迷己爲物者,淪卻受辛懃。

正信希有分第六 其一

戒福修持眾,罕得無心用。
眾生肉爲菜,講論喧天鬨。

正信希有分第六 其二

於中正信希,悟了始方知。
見聞如幻翳,拈來總是機。

正信希有分第六 其三

善根經遠劫,一念還迦葉。
微笑領玄宗,了本無交涉。

正信希有分第六 其四

取相便成非,窮子不曾歸。
寧自拋家業,甘受野狐欺。

正信希有分第六 其五

繡花爭發,黃鳥聲清滑。
傷嗟今古人,錯七更錯八。

正信希有分第六 其六

椶林鳥共飛,一道轉光輝。
癡人隨物轉,悟者發真機。

正信希有分第六 其七

青山無限好,自是人顛倒。
四時勿變遷,不著從人討。

正信希有分第六 其八

猶道不如歸,歸道不如如。
道本無象法,無念契無爲。

無得無說分第七 其一

菩提無定法,一體常周匝。
箇裏了無言,圓成無縫塔。

無得無說分第七 其二

如來有說耶,聲聞未辨邪。
返成非謗罪,卻業雲遮□。

無得無說分第七 其三

聖賢皆一道,十方常浩浩。
當體即如來,何須苦脩造。

無得無說分第七 其四

優劣見千差,迷繩謂是蛇。
一輪明皎潔,光分幾萬家。

無得無說分第七 其五

朝菌榮非速,一念無延促。
超過數量心,智寶非荊玉。

無得無說分第七 其六

溟鯤運不賒,大地一微沙。
更有九萬里,依舊入蘆花。

無得無說分第七 其七

南泉中水草,古錐更老倒。
放卻鼻頭繩,四天無處討。

無得無說分第七 其八

隨處納些些,騎牛已到家。
堂前無影木,雪夜忽開花。

依法出生分第八 其一

寶施三千界,住相終成壞。
離相達無餘,此是空知解。

依法出生分第八 其二

難齊四句功,五藴未曾空。
半夜作天曉,不識日頭紅。

依法出生分第八 其三

徧觀諸佛法,不與群情雜。
聲色外威儀,透過魔軍甲。

依法出生分第八 其四

皆出此經中,無法不通同。
夜來得一夢,今日又相逢。

依法出生分第八 其五

柳眼窺波綠,豈是人彰目。
思量也大奇,響應如虛空。

依法出生分第八 其六

桃腮笑日紅,蝴蝶趁游蜂。
好個歸期意,爭似竺文公。

依法出生分第八 其七

不能延數日,盡屬天功力。
時節自推遷,此性無拘執。

依法出生分第八 其八

開亦是春風,未免一場空。
明明分五葉,結果自然同。

一相無相分第九 其一

不與諸塵入,雨灑何曾濕。
八風吹不動,卓然獨存立。

一相無相分第九 其二

方能預聖流,常在更何求。
迥然超彼岸,莫戀涯頭舟。

一相無相分第九 其三

一來兼不返,我道也擔板。
超凡越聖時,腦後方開眼。

一相無相分第九 其四

三昧共優游,何處不風流。
見色心無二,無二也休留。

一相無相分第九 其五

離欲心無苦,藥病皆拈卻。
眼耳有觀音,豈用安手腳。

一相無相分第九 其六

蘭那行自周,空手把鉏頭。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一相無相分第九 其七

牧童真可樂,摘草吹畫角。
撒手撫牛身,鼻孔難摸索。

一相無相分第九 其八

歸去倒騎牛,乾坤得自由。
知道江山闊,圓成六不收。

莊嚴浄土分第十 其一

昔日然燈所,見聞非我語。
方成授記因,達道超今古。

莊嚴浄土分第十 其二

曾無一法侵,心外更無心。
月冷空當午,松寒露滿襟。

莊嚴浄土分第十 其三

莊嚴諸佛土,我道無門戶。
清浄表莊嚴,未達人多悞。

莊嚴浄土分第十 其四

清浄自生心,心生三界沈。
若心生住相,依舊入稠林。

莊嚴浄土分第十 其五

無住真難見,見見非是見。
見不能及時,頭頭隨物現。

莊嚴浄土分第十 其六

非身大莫尋,日落隔天陰。
露柱侵雲漢,井是丈三深。

莊嚴浄土分第十 其七

山雲昨夜雨,簷頭滴滴舉。
寒山拾得知,雙雙爲伴侶。

莊嚴浄土分第十 其八

溪水曉來深,片光萬物新。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無爲福勝分第十一 其一

四句難談說,修多羅指月。
□若復見時,珍重了真歇。

無爲福勝分第十一 其二

持經不自誇,白玉本無瑕。
若還更道會,碓觜卻生花。

無爲福勝分第十一 其三

施心超剎寶,晴空日杲杲。
幽獨迥無私,至今漫百草。

無爲福勝分第十一 其四

得福勝河沙,這裏又勾加。
亦無所得故,菩提薩埵耶。

無爲福勝分第十一 其五

萬物陣芻狗,靈鑑無能守。
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有。

無爲福勝分第十一 其六

諸緣眼病花,長安幾萬家。
露地白牛穩,休誇鹿牛車。

無爲福勝分第十一 其七

因游樵子徑,底事因緣定。
不唱葛藤歌,打個直截令。

無爲福勝分第十一 其八

誤入葛洪家,說盡天涯話。
爾我無自性,常光徧天下。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其一

正教堪尊重,一法共不共。
十八不共時,滅卻南柯夢。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其二

人天幸指迷,初機但受持。
菴園無滴漏,天曉始方知。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其三

脩羅皆供養,天人咸戴仰。
不離此經中,念念來還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其四

塔廟比摩尼,覺了不修持。
身中真舍利,只恐自狐疑。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其五

隨說功尤博,何況精心覺。
□□無學人,即是大圓覺。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其六

能持行不低,天龍守護伊。
中塗生告別,拔苦與耕犁。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其七

龍宮盈海藏,金口親宣唱。
字字不違賢,個中絕名相。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其八

但是此筌蹄,少室老狐癡。
九年面壁守,梁王不透機。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其一

善現重伸請,妙悟心清醒。
實扣此經名,豈欲談虛境。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其二

當何奉此經,直千金□□。
諸佛從此出,十地尚魂驚。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其三

金剛真般若,默契非談寫。
教外別傳人,世間希得者。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其四

名字假宗乘,宗乘豈立名。
得兔忘蹄去,通方萬里平。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其五

既剖塵中卷,三千及大千。
□□□□□,鼓眾看喧天。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其六

休擎日下燈,髑髏照路行。
一日皮相離,零落撒荒坑。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其七

欲知親切處,必定無本據。
忽然言不會,勘破面壁覷。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其八

庾嶺問南能,踏碓到三更。
誰知憨俗漢,紹祖列傳燈。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其一

慧命聞深義,五體如山禮。
學海一時乾,心空方及第。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其二

忻悲淚濕巾,憶昔枉精神。
今朝聞道矣,夕死也甘心。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其三

金佛曾忍辱,樂處巖菴宿。
忽睹歌利王,將直拗作曲。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其四

支解不生嗔,語默自忻忻。
深知無相貌,木石表虛形。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其五

道大言無妄,佛誠說非誑。
如是接群生,生滅心說謗。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其六

心空行亦純,轉不退機輪。
鄉關無異路,花發洞中春。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其七

千峰消積雪,巖溜聲清切。
回首睹梅開,疑是梅花裂。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其八

萬木自回春,向道無故新。
勸君休取相,拈起轉光鱗。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其一

功德無邊量,不及如回向。
回向理不如,妄想顛倒誑。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其二

持經力荷擔,忘機越聖凡。
深心奉塵剎,古佛共同參。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其三

施身空造作,欲求無上覺。
勤苦歷僧祇,對面還失卻。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其四

小法勿貪婪,無二亦無三。
唯此一事實,何用廣言談。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其五

室內交珍寶,方悔初顛倒。
白日上雲霄,帝里風光好。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其六

門前廢草菴,平常不離方。
失卻菴中主,猶是雅郎當。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其七

信心纔不逆,心外非他覓。
一體更無餘,無餘也不識。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其八

當處即瞿曇,骨董兩頭擔。
頭長三尺二,身著七斤衫。

能浄業障分第十六 其一

持誦心無輟,不事閑言說。
夜夜禮觀音,水裏撈明月。

能浄業障分第十六 其二

爲人受困窮,真金喚作銅。
棄之尋鈍鐵,攬外钁頭空。

能浄業障分第十六 其三

信知先世業,淪苦於塵劫。
今日受持經,我相漸休歇。

能浄業障分第十六 其四

惡道自銷鎔,因明智慧通。
久客還元舍,不離舊家風。

能浄業障分第十六 其五

冰泮春池日,野岸花狼藉。
傷嗟今古人,幾個知恩力。

能浄業障分第十六 其六

花殘晚壑風,煙寺一聲鐘。
若能從此人,直下悟心宗。

能浄業障分第十六 其七

君看蓮出水,萬物安堪比。
居塵不染塵,欲界行禪理。

能浄業障分第十六 其八

根在淤泥中,花開麗日紅。
潔精無玷汙,明月卻相融。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其一

菩提真無我,圓知見可可。
若言更不會,丙丁來求火。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其二

當生如是心,絕待本靈明。
迦葉門庭廣,直是不容針。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其三

眾生非滅度,說滅度成誤。
真如法界中,你我何門戶。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其四

承佛記堪任,情忘境自沉。
解吹無孔笛,彈得沒絃琴。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其五

溈山牛加字,鼻孔皆相似。
牧人執杖看,免惹閑公事。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其六

雙林髻插簪,實志共同參。
梁王宣命處,一拍令通三。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其七

經行誰得見,假相天真現。
不得誌公時,也是深秋扇。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其八

半夜老猿吟,驚起木觀音。
拶著虛空背,相打到天明。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其一

國土河沙數,廣論無遮護。
窮閑一個人,無裩又沒袴。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其二

眾生種性深,安可類圓心。
妄迷塵數業,三界自漂沉。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其三

直須全五眼,私業無家產。
天地也不知,莫怪渠儂懶。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其四

不可得三心,圓光得一尋。
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其五

室內千燈晃,佛有何形狀。
如浄瑠璃中,內現真金相。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其六

潭容萬像沉,識水悟心深。
堂堂空界月,癡猿徹夜尋。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其七

落花隨流水,劉阮曾拈起。
喫了入桃源,未是真如理。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其八

明月尚孤吟,松風似海音。
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其一

福德元無實,本光常湛寂。
圓明法界內,杳廓無窮極。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其二

方雲福德多,多數尚誵訛。
法身超數量,菩提薩婆訶。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其三

大千堆七寶,不及黃頭老。
剎剎等微塵,當□日杲杲。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其四

法界是檀那,人天福德魔。
力盡箭還墜,依前入愛河。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其五

樵唱牽漁唱,川陸無間障。
兩個且無聲,佛在舌頭上。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其六

田歌答郢歌,露柱中心和。
田郢本自無,露柱是什麽。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其七

不辭山路遠,要見唐朝面。
對面也不識,誰知者方便。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其八

蹈雪也須過,不是聽巴歌。
□見本來人,雪曲應難和。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其一

色相因緣離,須明真智慧。
古鏡復重磨,照天更照地。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其二

頭頭見佛身,元是本來人。
棒打不回頭,照靈非故新。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其三

如來言具足,切莫外馳逐。
當體即無餘,曹溪留一宿。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其四

非相即能仁,莫錯認金輪。
行圓三十二,慈悲普濟人。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其五

榮辱空中響,迷真逐妄想。
觀其所由來,盡屬虛撈攘。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其六

山河鏡上塵,獼猴背苦辛。
參玄識得鏡,了了見方親。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其七

煙村三月雨,物物皆相許。
只欠自承當,顯露堂堂底。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其八

別是一家春,豈俱日月輪。
諸法不相到,閑身混白雲。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其一

無說名真說,唯有□迦葉。
無聞而聞聞,四七當頭別。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其二

真聞信不猜,無去亦無來。
聲聞無見解,人天幾萬回。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其三

若言佛有說,執指爲真月。
月指兩俱迷,昧修多羅□。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其四

即自謗如來,何因得辯才。
和風三二月,花發爲誰開。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其五

貝葉非文字,決擇世間事。
義理妙難通,假立多門路。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其六

琅函訓小孩,得了笑咍咍。
欲求天外事,須棄世間財。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其七

一條楖𣗖杖,兩頭光晃晃。
打破須彌山,掛在眉頭上。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其八

南嶽與天台,皆入鼻孔內。
試問野狐精,你作麽生會。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其一

佛得菩提法,然燈默不答。
無法可得耶,妙理還周匝。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其二

爲無所得耶,窮理絕纖瑕。
不可得中得,無礙亦無遮。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其三

信知如是是,如是是非是。
真如無是非,咄哉休瞌睡。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其四

如是□些些,翠竹與黃花。
打鼓弄琵琶,還我一會家。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其五

迦葉金襴外,多少人不會。
應以色求我,不妨淪劫背。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其六

相如玉片瑕,翳眼有空花。
投機不施笏,定動豈能差。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其七

只知聞信馬,髑髏徧天下。
是他無不知,忙忙渾晝夜。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其八

不覺誤隨車,迷己爲他家。
指南卻作北,妄意繞天涯。

浄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其一

是法無高下,純一非晝夜。
無故亦無新,非真亦非假。

浄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其二

菩提元等平,摩尼一顆明。
非色非非色,了自本無名。

浄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其三

我人消息盡,忘軀失卻命。
參方不遇人,卻乃成心病。

浄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其四

善道自然生,萬里體中行。
慈悲兼惠施,念念我無能。

浄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其五

暖律潛消凍,萬國春風動。
柳上一聲鶯,喚醒輪迴夢。

浄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其六

春池夜長萍,浮生豈暫停。
解說千古事,到老也無成。

浄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其七

但知行好事,好事不如無。
金剛元是鐵,秋至雁銜蘆。

浄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其八

莫要問前程,何方不現成。
動用語默處,不欠一微針。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其一

世界須彌主,法身徧寰宇。
拄地復撐天,切忌知人舉。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其二

三千等大千,佛化進程言。
恆河沙眾義,會底豈勞詮。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其三

皆爲七寶聚,布施心所住。
人天小果因,爭得入佛位。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其四

廣施布無邊,終不了心源。
於性無利益,福盡果還偏。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其五

未抵如來智,通明成大慧。
用處不換機,隱顯頭頭是。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其六

無爲福勝田,頓覺如來禪。
阿鼻剎那滅,八萬及四千。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其七

海門風靜夜,滿月遼天掛。
除非知不知,實相憑誰話。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其八

天際月輪圓,澄澄湛覺源。
無風休覓浪,說甚老婆禪。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其一

調御無他念,萬行俱無欠。
只是老婆心,三乘分頓漸。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其二

凡夫有我儂,貪嗔百種兇。
佛說多方便,令歸此法中。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其三

群情非外物,萬莫生輕忽。
皆是自家心,外心無餘佛。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其四

不宰是真功,色不異於空。
起時唯法起,眼瞎耳兼聾。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其五

飯湧維摩鉢,聞香即解脫。
後來香積人,到被他輪撥。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其六

盃涵落廣弓,疑蛇病腹中。
一切著眼壞,誰肯學真空。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其七

世間多少事,千門並萬戶。
乞晴便得晴,祈雨便應副。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其八

總在不言中,一默絕狐蹤。
若不是文殊,維摩枉費工。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其一

法界全身量,在一毫頭上。
西天牛喫禾,東土馬腹脹。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其二

如來一念周,無盡意風流。
豐干騎老虎,溈山跨水牛。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其三

欲觀調御體,窮源須到底。
不墮有無空,何處不是你。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其四

莫作轉輪儔,用識不勞脩。
眼前鑑覺破,華亭覆釣舟。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其五

色見終難見,就裏明須現。
迴頭徹見時,不離娘生面。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其六

聲求不可求,見跡不尋牛。
跡在牛還在,不求何自休。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其七

臨崖看滸眼,滸即是你眼。
眼裏有真心,真心非滸眼。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其八

特地一場愁,角聲吹畫樓。
不因勉道者,洎合一生休。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其一

趣向菩提道,可道非常道。
無名天地先,十方源浩浩。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其二

當無斷滅心,休將聞見尋。
一念無思體,圓通妙智音。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其三

法身元具足,東君無私曲。
有木便開花,有筍便抽竹。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其四

境上絕追尋,見境便生心。
踢倒浄瓶了,溈山創佛林。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其五

芥納須彌內,萬卷詩書在。
須彌納芥子,一字也不會。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其六

毛吞巨海深,一頓飽忻忻。
曹溪一滴水,猶尚帶辛勤。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其七

驢鳴並犬吠,皆標第一義。
幪頭都不知,一體包天地。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其八

何日不觀音,六窗一晃明。
十方俱擊鼓,一處一時鳴。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其一

法法知無我,坐卻聖凡個。
德山拄杖親,要打劉鐵磨。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其二

心心忍最玄,無中絕二邊。
南山燒起火,北山得翠煙。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其三

不應貪福德,強接無生客。
聞聲恰似聾,見聲非外色。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其四

隨處示威權,𣗖棘金剛圈。
世人吞得者,萬古入燈傳。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其五

緣岸嚴陵釣,半夜守天曉。
及至日頭紅,未免隨他照。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其六

平湖范蠡舡,空恨萬波前。
不觀天上月,徒撈水間天。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其七

古今人易老,無異霜凋草。
本根依舊青,不解尋元討。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其八

片月下伊川,豈是別人源。
若還識得水,性海量無邊。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其一

無所從來去,法身非住處。
充滿十方空,言說非本據。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其二

方稱調御師,大願力弘慈。
含靈皆一體,滅度行無私。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其三

欲明三界主,莫信邪師語。
說有有無時,道在未相許。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其四

莫認四威儀,行住坐臥知。
念念皆相應,珍重任時宜。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其五

伯雪徒擊目,失錢遭罪辱。
安心畢竟空,一念無延促。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其六

陶潛謾皺眉,猶道得歸遲。
爭似龐居士,心空及第歸。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其七

一株庭際柏,青青無變色。
不逐四時凋,權指南標格。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其八

千古任風吹,明月最相宜。
寒鴻雲外叫,此意有誰知。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其一

世界元無實,空劫那安石。
空由迷妄生,大智安無識。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其二

因緣本自虛,六道渾如醉。
一翳滿空花,便落思量句。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其三

有爲皆幻夢,無爲常不動。
可惜這圓光,把與髑髏弄。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其四

貪著是凡夫,不著是老盧。
老盧今古在,迷背自塗糊。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其五

剎剎波搖影,那箇明心鏡。
大海一浮漚,漚破方消醒。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其六

塵塵井覷驢,莫怪目區區。
妄迷爭瓦礫,不識夜明珠。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其七

若能與麽解,無買亦無賣。
問著不做聲,咄他雲作怪。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其八

方得契如如,倒騎三腳驢。
踏翻毗盧頂,露出一文殊。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其一

真見實不見,當臺鏡中面。
元是本來人,不著求方便。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其二

真如實不如,萬法了無依。
鐘中無鼓響,不墮往來機。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其三

如來重舉問,不是等閑論。
眾生習氣深,免墮三乘分。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其四

慮恐後來迷,黃葉止孩啼。
依前不是息,閑且伸眉□。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其五

法應如是解,其餘休捏怪。
六臂任三頭,一心無變壞。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其六

有解卻成非,猶未盡離微。
一體含法界,無知無不知。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其七

洪鐘渾鐵鑄,懸樓插雲勢。
搖杵一擊時,此聲振天地。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其八

鼓是兩頭皮,禾山打不迷。
道吾聞舉笏,能有幾人知。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其一

應化即非真,高山水底行。
有情皆是妄,無妄勝南能。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其二

有爲皆夢形,顛倒執三生。
善財不費力,百城一念登。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其三

如如皆合道,休向外邊討。
大地作纖塵,萬里無莖草。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其四

七寶豈齊經,福多不離心。
心心心是佛,何處更堪尋。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其五

說時不取相,相說卻成誑。
不誑不謗時,如如真金像。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其六

無相中爲人,天鼓發音聲。
汝等諸天人,昔爲地獄身。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其七

易開終始口,會理休分剖。
照鏡失卻頭,引惹波波走。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其八

難保歲寒心,至道只如今。
知命愁難入,無私禍不侵。

歎仰流通 其一

釋梵龍天眾,憍屍加敬重。
悟佛了無生,悟與含靈共。

歎仰流通 其二

欽聞如是經,徧吉示知音。
天上及地下,盡屬法王心。

歎仰流通 其三

同心咸信受,萬行俱圓就。
一道灌眾生,誓願弘慈救。

歎仰流通 其四

共喜免竛竮,超越生死名。
將虛卻作實,以平報不平。

歎仰流通 其五

綠綺霜前奏,妙音無不透。
凡夫入耳通,禪家爲有漏。

歎仰流通 其六

焦琴月下聽,露柱卻知音。
世人應不會,側耳立松陰。

歎仰流通 其七

曲終人不見,惟日面月面。
盡是龜毛布,漫卻琉璃殿。

歎仰流通 其八

江上數峰青,露出卷心經。
明明沒個字,向道祇如今。

結實分主 其一

建業蕭梁子,歷劫宗心祖。
誌公一會人,顯道騰今古。

結實分主 其二

能執般若鋒,發信力難窮。
豈羨金輪位,只樂佛心通。

結實分主 其三

劈開三十二,金點琉瑠器。
燦爛爍光輝,誰解分明契。

結實分主 其四

削去百千重,字字括歸宗。
達佛真知見,不離此心中。

結實分主 其五

義寫非臺鏡,廓照圓融浄。
當頭底是誰,不識方稱定。

結實分主 其六

心傳靜夜鐘,意在九霄中。
佇聽鐘聲響,爲人萬劫窮。

結實分主 其七

青山藏不得,走殺參禪客。
拶破洛浦珠,面前光烜赫。

結實分主 其八

明月卻相容,獨坐大雄峰。
三身與四智,妙在一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