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興書堂自警三十五首

出自楠悦读

其一

堂中鶴髮老,臞臞未能寬。
泮渙而爾游,於汝其獨安。

其二

負米慙子路,殺雞愧茅容。
汗顔戴履間,子職何以供。

其三

富貴以榮親,有命不可必。
道義以榮親,古人所無斁。

其四

茫茫八極內,何莫非斯人。
苟非富道義,何異彼黔民。

其五

人稟五行秀,卓然與物異。
由其達大經,秉彝不容己。

其六

人爲天地心,體焉天地同。
病於有我私,不能相流通。

其七

二程十四五,即爲聖人徒。
汝年已蹉跎,得無驚覺乎。

其八

昔者抗厥志,欲效顔子復。
今胡事悠悠,反作曹食粟。

其九

古人用功處,步步最縝密。
胡爾大闊疏,踐履無其實。

其一○

細味古人書,惕焉重深慚。
循首以至足,百無一二三。

其一一

器局事宏大,心期勿卑汙。
俗士不必效,汝爲君子儒。

其一二

百樂不足玩,萬好俱無益。
休休事追逐,蕩志而害德。

其一三

輔仁貴有益,謹毋友善柔。
良心放則死,胡爲樂佚遊。

其一四

克己貴乎嚴,存心大而正。
改過勿憚吝,任道尤須勁。

其一五

知以達其行,行以精其知。
二者互相發,不容偏廢之。

其一六

詩蔽思無邪,禮主毋不敬。
二言書諸紳,時時與涵泳。

其一七

大學示絜矩,中庸發尚絅。
昔人深工處,願言日三省。

其一八

周翁圖太極,張子銘訂頑。
吾門禮義宗,毋離幾席間。

其一九

言人必志聖,論學必志道。
有如講爲邦,規模必王佐。

其二○

志一氣以動,氣一志以隨。
持養使清明,和平毋暴之。

其二一

血氣有盛衰,理義無損益。
理義要常勝,毋爲血氣役。

其二二

始學何所主,以心爲嚴師。
動作必內懼,隠微毋自欺。

其二三

心藏隠奧中,乘間亦易動。
須於動之微,堅持勿使縱。

其二四

人心甚可畏,動熾如奔霆。
雖以刀鋸降,不能爲之寧。

其二五

居獨念無僻,境動情不肆。
聖人然後能,學者須敬忌。

其二六

聖人於燕居,德容申天如。
學者之自持,其可惰慢與。

其二七

吉士無妄語,德人不苟笑。
容貌端以莊,話言謹而要。

其二八

勿謂善戲謔,於我固何尤。
要知外不嚴,中爲之所流。

其二九

開卷必起敬,肅容正冠襟。
如侍聖賢側,親承謦欬音。

其三○

事事物物間,私皆在所滌。
一裘憾雖微,子路必勇克。

其三一

質暴難入德,心粗寧配義。
君看簞瓢人,磨礲極醇粹。

其三二

氣稟微有偏,積習日蕃衍。
矯厲工弗深,其末必猶反。

其三三

今日一念差,不即伐以柯。
明日又重生,習熟將如何。

其三四

顔子不貳境,如判桐葉然。
一絕不復續,何嘗有遺根。

其三五

成湯之盤銘,新焉旦復旦。
未聞作聖功,毫釐有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