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薛能
楊柳枝 一
華清高樹出離宮,南陌柔條帶暖風。
誰見輕陰是良夜,瀑泉聲畔月明中。
楊柳枝 二
洛橋晴影覆江船,羌笛秋聲濕塞煙。
閑想習池公宴罷,水蒲風絮夕陽天。
楊柳枝 三
嫩綠輕懸似綴旒,路人遙見隔宮樓。
誰能更近丹墀種,解播皇風入九州。
楊柳枝 四
暖風晴日斷浮埃,廢路新條發釣臺。
處處輕輕可惆悵,後人攀處古人栽。
楊柳枝 五
潭上江邊嫋嫋垂,日高風靜絮相隨。
青樓一樹無人見,正是女郎眠覺時。
楊柳枝 六
汴水高懸百萬條,風清兩岸一時搖。
隋家力盡虛栽得,無限春風屬聖朝。
楊柳枝 七
和花煙樹九重城,夾路春陰十萬營。
唯向邊頭不堪望,一株顦顇少人行。
楊柳枝 八
窗外齊垂旭日初,樓邊輕好暖風徐。
遊人莫道栽無益,桃李清陰卻不如。
楊柳枝 九
衆木猶寒獨早青,御溝橋畔曲江亭。
陶家舊日應如此,一院春條綠遶廳。
楊柳枝 十
帳偃纓垂細復繁,令人心想石家園。
風條月影皆堪重,何事侯門愛樹萱。
楊柳枝 一
數首新詞帶恨成,柳絲牽我我傷情。
柔娥幸有腰支穩,試踏吹聲作唱聲。
楊柳枝 二
高出軍營遠映橋,賊兵曾斫火曾燒。
風流性在終難改,依舊春來萬萬條。
楊柳枝 三
縣依陶令想嫌迂,營伴將軍即大麤。
此日與君除萬恨,數篇風調更應無。
楊柳枝 四
狂似纖腰軟勝綿,自多情態更誰憐。
遊人不折還堪恨,拋向橋邊與路邊。
楊柳枝 五
朝陽晴照綠楊煙,一別通波十七年。
應有舊枝無處覓,萬株風裏卓旌旃。
楊柳枝 六
晴垂芳態吐牙新,雨擺輕條濕面春。
楊柳枝 七
暖梳簪朵事登樓,因掛垂楊立地愁。
牽斷綠絲攀不得,半空懸著玉搔頭。
楊柳枝 八
西園高樹後庭根,處處尋芳有摺痕。
終憶舊遊桃葉舍,一株斜映竹籬門。
楊柳枝 九
劉白蘇臺總近時,當初章句是誰推。
纖腰舞盡春楊柳,未有儂家一首詩。
昇平樂 一
正氣遶宮樓,皇居信上遊。
遠岡延聖祚,平地載神州。
會合皆重譯,潺湲近八流。
中興豈假問,據此自千秋。
昇平樂 二
寥泬敞延英,朝班立位橫。
宣傳無草動,拜舞有衣聲。
鴛瓦雲消濕,蟲絲日照明。
辛勤自不到,遙見似前生。
昇平樂 三
處處足歡聲,時康歲已深。
不同三尺劒,應似五絃琴。
壽笑山猶盡,明嫌日有陰。
何當憐一物,亦遣斷愁吟。
昇平樂 四
曙質絕埃氛,彤庭列禁軍。
聖顏初對日,龍尾競緣雲。
珮響交成韻,簾陰暖帶紋。
逍遙豈有事,於此詠南薰。
昇平樂 五
一物周天至,洪纖盡晏然。
車書無異俗,甲子竝豐年。
奇技皆歸朴,征夫亦服田。
君王故不有,台鼎合韋弦。
昇平樂 六
日日聽歌謠,區中盡祝堯。
蟲蝗初不害,夷狄近全銷。
史筆唯書瑞,天臺絕見祆。
因令匹夫志,轉欲事清朝。
昇平樂 七
品物盡昭蘇,神功復帝謨。
他時應有壽,當代且無虞。
賜曆通遐俗,移關入半胡。
鷦鷯一何幸,於此寄微軀。
昇平樂 八
無戰復無私,堯時即此時。
焚香臨極早,待月卷簾遲。
端拱乾坤內,何言黈纊垂。
君看聖明驗,只此是神龜。
昇平樂 九
旭日上清穹,明堂坐聖聰。
衣裳承瑞氣,冠冕蓋重曈。
花木經宵露,旌旗立仗風。
何期於此地,見說似仙宮。
昇平樂 十
五帝三皇主,蕭曹魏邴臣。
文章惟反樸,戈甲盡生塵。
諫紙應無用,朝綱自有倫。
昇平不可紀,所見是閑人。
行路難
何處力堪殫?人心險萬端。
藏山難測度,暗水自波瀾。
對面如千里,迴腸似七盤。
已經吳坂困,欲向鴈門難。
南北誠須泣,高深不可干。
無因善行止,車轍得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