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三十八首·釋慧方

出自楠悦读
頌古三十八首
作者:釋慧方
朝代:

其一

金槌影動,寶劍光寒。
百萬之衆,齊著眼看。

其二

文殊彈指,罔明出定。
今日重新,打翻舊令。
女子瞿曇,在我心鏡。

其三

善財拈起一枝草,持來度與文殊老。
殺活雖然在手中,徧界不藏光杲杲。

其四

靈山用處許誰知,迦葉偷顔笑展眉。
動便最初先漏泄,兒孫扶取上玄機。

其五

不是風旛不是心,從來只爲少知音。
舉頭萬里長空外,唯見白雲流水深。

其六

布毛一吹,當下知歸。
冷光徧地,獨露針錐。

其七

捲起堂堂露眼睛,拈來覿面更相呈。
鼻頭脫盡誰能覷,把手歸來相並行。

其八

日面月面,頭頭出現。
捏聚放開,成團成片。

其九

掛拂親遭喝,當下舌頭脫。
把起便相呈,爲君重提掇。
要知三日聾,大地如塵末。

其一○

南泉提起爲諸人,自是諸人眼不親。
付與趙州呈好手,拈來覿面便翻身。

其一一

閉戶敲門向誰道,遂公言下便知歸。
從前活計都拋下,爭奈時人會者稀。

其一二

一口吸西江,通身不隠藏。
聖凡不到處,頂上放祥光。

其一三

藥山用處少人扶,堪笑雲巖與道吾。
猶向榮枯生解會,豈知潘閬倒騎馿。

其一四

覿面難藏向上機,家風千古爲人施。
銀山鐵壁重重透,頼有丹霞院主知。

其一五

異類中行得自由,須知千聖亦難收。
和光日照溪山曉,笑指乾坤那一頭。

其一六

插鍬叉手異何同,要顯全機立大功。
雖然有數通呈了,留得高傳振祖風。

其一七

捧來前面請安名,黃蘗高高喚一聲。
剖出從前真面目,從茲佐得國風清。

其一八

趙州曾探水,茱萸無一滴。
東覷西覷了,拄杖便靠壁。
滄海深處歸,何人辨端的。

其一九

臺山路上人難進,獨有趙州親到來。
勘破老婆回首處,從此行人眼不開。

其二○

狗子佛性無,寶劍出規模。
落在將軍手,橫按立當途。

其二一

裂破須彌鼻孔,踏反大海乾坤。
面前百千諸佛,盡是我家兒孫。

其二二

趙州滋味最爲親,覿面承當有幾人。
三度傳來親切處,馨香滿口又全真。

其二三

報客傳言信已通,叉手低頭便鞠躬。
對面一雙青白眼,當頭蹉過住山翁。

其二四

老作叢林是趙州,兩拳提起不輕酬。
無星秤在當人手,斤兩都盧在裏頭。

其二五

睦州擔板幾人扶,喪者多應在半途。
言下要教通徹去,迥然心眼顧醒甦。

其二六

壞與不壞,言端語端。
舌頭咬破,自覺心酸。
大隨投子,終無兩般。
萬里區區,獨自往還。

其二七

桃花端的悟靈雲,添得玄沙劫外春。
滿地不知何處去,塵塵剎剎露全身。

其二八

曾透龍潭向上機,便將一棒力橫揮。
當頭突出何人辨,只許叢林作者知。

其二九

生邪不道,死邪不道,一片清風閙浩浩。
一時漏泄道吾機,反著襴衫倒頂帽。

其三○

風信不來春色老,卻憶後園馿喫草。
滿天明月贈行人,野客溪邊歸路早。

其三一

樹倒藤枯笑未休,箇中誰解辨宗由。
堂堂蹉路溈山老,空去空來一肚愁。

其三二

添得溈山笑轉新,當時覿面已呈君。
明招漏泄溈山句,無限風光付與人。

其三三

東嶺西巖路暗通,有誰曾見老乾峯。
雲門把手雖同步,白雲飛蓋月含空。

其三四

三種病兮二種光,法身於此露堂堂。
時人不會箇中意,猶把法身謾度量。

其三五

滔滔無問說,只爲太親切。
有誰曾共聞,山河齊漏泄。

其三六

雲門透法身,分明語露親。
移步登山頂,峯高與月鄰。

其三七

問佛還雲是惠超,和根帶子上枝條。
春風浩浩難迴避,發起乾坤那一苗。

其三八

親得搖來始息狂,風動荷花滿座香。
自從一得真歸趣,無意涼人人自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