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二十一首·釋正覺

出自楠悦读
頌古二十一首
作者:釋正覺
朝代:

其一

如今推也,是子是賊。
買帽相頭,食魚去骨。

其二

千鄉萬里尋知己,一語臨禨不契梁。
面壁九年居少室,覓心千古累神光。

其三

我這鎌子用得快,當時三十文錢買。
南泉門下路歧通,寄語行人著精彩。

其四

溈山水牯牛,禪人聚頭咬。
可憐負舂人,喚作嶺南獠。

其五

露地白牛起問端,隨緣叱叱齒牙寒。
不知飲啄是何物,喫喫直教滄海乾。

其六

容顔甚奇妙,光明照十方。
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
黃鶴樓前共語時,白蘋紅蓼對江湄。
衷腸已訴無人會,惟有清風明月知。

其七

青山不異,白玉無瑕。
茫茫流水,擾擾黃花。
有佛處纖毫不立,無佛處萬別千差。
長安路上未歸客,尋溪由自摘楊花。

其八

侍者來言報大王,趙州曾揖下禪床。
憐兒不覺傍觀醜,爭奈全身在帝鄉。

其九

出羣須是英靈漢,敵勝還他師子兒。
選佛若無如是眼,假饒千載亦奚爲。

其一○

殺人不眨眼,救人須出手。
論實不論虛,合升始爲斗。

其一一

學道須教正眼開,莫將狂解意中猜。
脫鞋龜上人難會,遂使攜囊特地來。

其一二

識法者懼,欺敵者亡。
水中辨乳,須是鵞王。

其一三

雙盲入暗路崎嶇,日落棲蘆暫得甦。
爭似石人眠半夜,免教舜讓守林居。
須知花綻非干木,無腳行時早觸途。
昨朝風起長安道,元是崑崙進國圖。

其一四

渠非老朽,不禮不受。
威音世前,毗盧頂後。
把定壺中白日長,觸著匣內青蛇吼。
良醫叮囑病人,服藥不如忌口。

其一五

即日貴人,舊家貧漢。
兄弟相承,尊卑互換。
向晚途中眼不開,夜明簾外機旋轉。
騎牛戴帽異中來,百鍊真金色不變。

其一六

大地火發,間不容髮。
南海崑崙,天寒不襪。
祖祖相傳,一頭搕𣜂。

其一七

無人接得渠,遺逼馬相如。
果來橋上也,記得柱頭書。

其一八

無人識得渠,棋局醉樵夫。
回頭斧柯爛,大海亦成枯。

其一九

雪老大開方便路,低頭卻入菴中去。
者僧有眼恰如盲,卻被巖頭行一步。
者僧好休不肯休,依然依路去悠悠。
元來不會雪峯意,卻被巖頭甕贛頭。

其二○

翡翠簾垂,絲綸未濟。
紫羅帳合,視聽難通。
犯動毛頭,月昇夜扃。
密移一步,鶴出銀籠。
脫身一色無遺影,不坐同風落大功。

其二一

大衆退後,衲僧去就。
豈用機關,那容體究。
蓑翁老熟慣風波,橈棹不施船放溜。

其二二

智門真得祖家風,放出雲門廣長舌。
大智如愚,大巧若拙,用盡工夫參不徹。
莫於平地上增堆,休向虛空裏釘橛。